開發平臺功能不盡人意
就目前而言,教學教務與教學服務的管理平臺的開發比較成功,基本上能夠將繁瑣細致的教學教務工作統一由計算機系統管理,省時省力而且誤差小。課程制作方面,各種開發工具也紛紛涌現,在實際工作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視頻采集、文件格式轉換等,但由于種種原因,這些開發工具的功能往往不能盡如人意,實際使用效果也遠未達到教學的要求,許多院校仍然在進行著大兵團作戰,手工工作仍然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如果說網絡遠程教育是一種以高科技為載體的教育,那么,目前的流行做法與理想的開發方式相距甚遠,主要原因在于:
● 網絡課件與課程的整體策劃相分離。目前流行的課件制作工具中,或著重于教師授課過程的視頻和音頻采集,或注重于授課內容的展示。而這些素材在一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如何對學生學習質量進行影響,如何與輔導和考試相結合,則往往不在考慮的范圍內,造成課件是課件,課程是課程,相互關聯很小。
● 制作工具采集的數據沒有統一的標準,不能進行有效的大量的資源共享。沒有統一標準的數據意味著只能自己使用,不易交流。這種個人自掃門前雪的做法很難與教育部的基本思路相一致。
● 制作工具采集的素材沒有與數據庫結合,造成大量資源的閑置和浪費。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未經數據庫管理的數據往往是一次性的,其重復使用率非常低,而且需要大量的重復性的工作。不僅大大提高了成本,也使得大量的資源被閑置。這樣采集的教學資源不能與學生的學習監控、輔導活動和考試結合起來,也不能與教學教務管理結合起來,大大限制了教學資源所應起到的重大作用,淹沒了其潛力。
● 形式過于單一,普遍意義不大。課程開發工具往往只能一類院校使用,其他類的院校則不適用,推廣的意義不大。
● 采用的硬件設備復雜,要求高。這意味著硬件設備的成本就高,同時意味著對專業人員素質要求的提高。
● 軟件使用不簡便。在這種情況下,授課老師很難獨立使用這些工具,對教學個性化方面有負面的影響。
上述問題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基于此,我們提出了一個總體的設計思路,而且目前已實現了部分功能。
開發平臺的基本設計思路
從綜合系統的角度考慮問題
這個系統或稱開發平臺不是一個簡單的網絡課件制作工具,而是網絡課程總體的開發,因此必須將網絡教育的整體概念融進去。需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 教育的基本規律
● 學校文化
● 教師的教學風格
● 課程的整個教學過程(包括課上學習、課下預習復習、課程輔導、考試、學習質量監控等)
● 教學教務管理
另外,還需要考慮素材采集和使用的結合。這個開發平臺既是教學素材的采集入口,同時又是素材使用和管理的出口,是多種功能的綜合體。
從教育資源的角度考慮問題
這個開發平臺所采集的素材應該是多用途的,應該站在教育資源的高度對素材的采集提出要求。這樣,采集下來的素材不僅能用于網絡課程,也可以用于課堂教學的輔助性課件,也可以編輯電子書用于出版,也可以進行廣泛的交流。總之,通過一次性的采集可以得到多用途的素材和數據內容。
同時,采集的數據必須符合部頒標準。符合統一的標準,才能符合教育本身的要求,具有多用性、廣泛性、公開性,具有交流意義。還要與大型教育資源數據庫緊密結合。通過網絡課程的開發,大大積累教育資源數據庫的容量和豐富的內容,并通過數據庫的管理能力將這些網絡教學資源與教師的備課、學生的學習、個性化輔導、出試卷、考試、溝通等緊密結合,把現代教育的真正含義體現出來。
從簡單、易行、適用的角度考慮問題
軟件應操作簡易而多適用性。開發平臺的使用應該是非專業人員和專業人員都能夠使用。非專業人員主要是授課教師。授課教師不必是IT行業的專家,也不一定能熟練操作各種軟件。因此,非專業人員使用這個平臺時,應該能夠很容易就會使用,起碼經簡單的培訓后就可以使用。在可能的情況下,授課教師應該可以自己使用這個軟件進行素材和數據的采集而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專業人員是專門從事網絡教育技術工作的人員。這個平臺應該能夠為他們提供比較高端的工具,從事專業的工作。
硬件條件要簡單,便于準備。如果硬件條件復雜,不僅通用性差,而且制作的成本就會增大,增加負擔。
開發平臺的系統功能
網絡教育資源開發平臺應由六大系統組成,分別為: 教師備課系統、課件制作系統、課程發布更新系統、直播輔導系統、學習質量監控系統和試卷編寫系統。此平臺將課程看作一個整體,功能覆蓋了教學資源的開發和使用兩大方面,其中特別注重了教學資源的多用途和重復使用的問題。上述六大系統的支持體系是大型網絡教育資源數據庫,其中,所有采集數據的元數據輸入均在各個系統的后臺并且符合教育部頒發的有關標準,這樣可以減少操作人員不必要的大量重復性工作。
教師備課系統
該系統主要用于教育資源的采集,使用者以授課教師為主,目的是給授課教師和相關人員提供一個教育資源采集和制作的工具。該系統主要是教育資源數據庫的入口,同時也兼有出口的作用。在該系統的設計上,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 簡便性。界面清晰,操作簡單,簡便易學。非專業人員不需要大量的培訓就可以獨立操作。
● 技術手段結合常用軟件。采用的技術手段和常用的軟件如word、 powerpoint類似,操作過程也相仿,做到能夠使用word、powerpoint軟件,就可以使用本軟件。
● 適合多種素材的采集。采集的素材范圍包括文本素材、圖片素材和多媒體素材等。
主要功能:
● 文本輸入。該功能是為保證授課教師和相關人員在沒有文本素材的情況下使用。它能夠進行文字輸入,文字有字體、字號;可以有斜體、加底線、灰底等;可以輸入中文、英文,支持windows系列攜帶的文字輸入軟件;與office和wps的使用方式基本類似。
● 文本轉換。該功能主要用于授課教師已經具有自己的文本素材的情況下。可將教師原有的word、powerpoint、txt等文本轉換成系統需要的文本格式,如 html等。
● 圖表的制作。可調用圖表制作軟件制作圖表。
● 圖表的轉換。可對原有的圖表文件進行格式轉換,轉換成系統支持的格式。
● 圖片插入。在文件支持的文本中插入圖片。
● 圖片轉換。可將原有的圖片轉換成為系統支持的格式。
● 簡單的圖片制作。可制作簡單的圖片,包括線條、簡單形狀、色彩、底紋等。
● 簡單的動畫制作。通過系統內部動畫素材的組織和編輯,形成簡單的動畫效果,達成教學要求。
● 多媒體文件的轉換。對原有的多媒體文件進行格式轉換,形成系統支持的文件格式,包括音頻、視頻以及其他多媒體文件等。
● 多媒體文件的插入。具有在文本素材中插入多媒體文件的功能。
● 公式編輯。可進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以及樂譜等公式的編輯。
● 后臺的元數據輸入和采集。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采用后臺的方法,記錄所有數據的元數據,并將這些數據分類入庫。
● 所有的素材及時入庫。素材入庫可在局域網中進行,隨時入庫;也可離線操作,一次性入庫。這樣,教師在不同的工作地點均可以進行備課工作并可隨時調用已經準備好的素材完成課件的制作。
教師備課系統的使用對象主要是教師,因此,力求簡單易學;同時在技術上盡量為教師提供體現教學風格的條件;對硬件沒有過多的要求,只限于標準機型就可以了。目的就是將教師準備好的所有教學素材都通過技術的手段整合成系統支持的格式,進入數據庫。總體而言,這是一個素材的采集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