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個不斷修煉的過程,投資也一樣。如果你想把投資當作一項事業,你首先得不斷地修煉自己,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境界。你必須明白,從事投資不僅僅是一個把數字不斷做大的過程,它更是一個不斷提升個人能力、修養與境界的過程。如果你的修養與境界不能得到同步提升,那么,你可以在短期內賺到一點錢,你肯定無法持續地賺錢,特別是到了一定時候你就會止步不前。 根據一些高手的心得體會并結合自己的思考,我漸漸領悟到投資具有三種境界,這是一個漸次提升的過程,現分別闡述如下:
  第一境界:掌握投資的科學成分。即能夠做好投資的基礎研究工作,能相對準確地把握宏觀經濟走勢及產業發展趨勢,能夠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分析和盈利預測,運用多種方法進行估值,并在此基礎上挖掘價值低估的股票。這是目前大多數券商研究所干的工作,可以說,大部分分析師尤其是行業分析師基本上停留在這一境界的水平上。
  第二境界:掌握投資的藝術成分。這主要體現為把握市場的波動規律及其運行趨勢,研判階段性的投資主題,順勢而為,把握買賣時機等。當你達到第二境界時,你就會體會到,“投資與其說是一種科學,不如說是一種藝術。”或者說,投資是很靈活的一種東西,并不是簡單的邏輯推理能夠解決的。要達到第二境界,你首先必須做好第一境界的基礎性研究工作,其次你還必須具有靈感和悟性。達到第二境界的人可以稱之為高手,畢竟這需要你多年經驗的積累,大部分人都是難以達到的。在我看來,一部分優秀的基金經理、投資經理以及其他一些精明的投資者可以說達到了第二境界,但很多平庸的基金經理、投資經理卻沒有達到這一境界。
  第三境界:這是少數大師能夠達到的境界。即形成了符合自己個性的投資理念和投資哲學,能夠嚴格遵守投資紀律,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而不跟隨市場主流,甚至逆主流而行,并能在長期內持續戰勝市場。比如巴菲特、索羅斯、羅杰斯、彼得·林奇等,只有極少數人能達到這一境界。他們的風格可能各自不同,但一般都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財富觀,他們懂得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投資而不是追隨市場熱點;他們不太重視那些技巧性的東西,其投資思想往往是非常樸素的,但樸素的東西往往是最有價值的。他們深諳人性的弱點,通過堅持自己的理念來戰勝自己人性的弱點,這是一般投資者難以做到的。
  “關心把事情做對而不是關心賺多少錢。”如果你能夠把事情做對,錢自然會奔你而來;但是如果你每天都在關心賺了多少錢,那么錢很可能離你而去。因為,你太勢利,錢也會對你勢利的。所以,當我們進入金融市場來玩這個游戲的時候,首先要告誡自己,投資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投資還可以用來提升人生的境界——你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觀察人性,理解社會,理解人生;你還可以通過金融市場的變化來理解社會、經濟以及歷史的變化和發展趨勢,畢竟所有的重大變化都能在股票市場中得到反映。我相信,股票市場就是人生,就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