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南征》抒發詩人老邁多病,漂泊天涯的悲苦之情。“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偷生長避地,適遠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詩歌后面六句抒悲情,有顛沛流離、遠適南國的羈旅悲愁,有年老體衷、疾病纏身的無可奈何,有仕途坎坷、壯志未酬的憤憤不平,還有百年歌苦、知音乏絕的沉痛喟嘆。前面兩句描樂景。春水方生,桃花夾岸,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極目四眺,楓樹成林。好一派美妙迷人的春江景色!如此歡快明朗的色調,如此生意盎然的景色,如此光艷燦爛的桃花,反襯出詩人光景無多,前途渺茫的憂郁愁苦。桃花亮人眼目卻傷人魂魄。
王建《宮詞一百首》(其一)以花喻人,揭示宮女的悲苦命運。“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一、二句以凄清畫面見長。高墻大院之內,一個暮春的早晨,宮女在桃樹下徘徊,看看“樹頭”,花朵越來越少;瞧瞧“樹底”,“殘紅”越來越多。春風陣陣,桃花飄零,滿地狼籍,“慘”不忍睹。這種傷春惜花的描寫隱含著宮女對自身年華逝去、命薄桃花的嗟傷。三、四兩句以議論取勝。桃花凋謝,可以結出豐碩的果實來,自然自在,不怨風,不怪雨,可是,宮女的命運卻遠遠沒有桃花結子那般幸運、自由,滯留深宮,青春不在,幸福無緣,只有老大徒悲的苦嘆。縱觀全詩,不管是寫宮女惜花恨風,還是寫宮女羨花妒花,跌宕轉換的詩情深深地暗示出宮女凄慘悲苦的命運,也揭露了封建制度剝奪宮女幸福,扼殺宮女青春的罪惡。
賈至的《春思二首》(其一)抒寫流人之愁和逐客之恨。“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賈至在唐肅宗時期曾因事被貶為岳州司馬,這首詩大概就是他在貶謫期間所寫的。三、四兩句說愁言恨,上句怨東風無情,不為遣愁,以見詩愁重難遣;下句怪春日惹恨,把恨拉長,足見詩人度日如年。一、二兩句描柳繪花。上句說春草叢生,柳絲飄拂,以顯盎然生機;下句說桃李爭春,芳香四溢,可見明媚春光。這兩句寫良辰美景反襯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