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所繪太極圖種類有很多,如天地自然河圖、唐朝的太極先天圖、北宋周敦頤的周氏太極圖、明朝來知德的來氏太極圖、明朝左輔制作的景岳太極圖與左輔太極圖,清朝胡煦所制的循環太極圖等。但一般認為,真正的太極圖應當是以陰陽魚相互涵容交感的圓形圖案為主,外套八卦或六十四卦的環形圖案。今日所見太極圖為純粹的陰陽魚圖,幷無外套的八卦,實為時代發展要求圖形日趨簡明的結果。 太極圖起源何時?最早由何人之手繪制?學界對此各持己見,難有定論。常見的有四種說法。一說太極圖起源于遠古的伏羲根據河圖和洛書圖研創的簡易圖,這種說法在古代典籍中有廣泛記載;二說太極圖起源于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輪紋、漩渦紋、魚紋等;三說太極圖起源于東漢魏伯陽所作的《周易參同契》;四說太極圖為宋朝前后的大師如北宋周敦頤、五代宋初的陳摶、宋元之際的佛徒壽涯等人所繪。持四說者頗多,有大量的古文獻可以作證。 實際上,太極圖起源之爭涉及到另一個問題——周易與太極圖何者為先。前兩種說法認為在易之前太極圖就產生了,后兩種說法則認為在易之后才產生太極圖。言先有易后有太極圖,證據好找;若說先有太極圖后有易,證據難找。故而,對太極圖的起源,大多數人更容易認同后兩種觀點。
如此,人們對太極圖詮釋歷史的溯源常常追溯到《易傳·系辭上》,就顯得合乎邏輯了。一般認為,“太極”一詞最早見于《易傳·系辭上》:“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笨鬃诱J為“太極”不僅是宇宙之“本”,也是宇宙演變之大道。宇宙之“本”運行,使陰陽相分幷產生天地兩儀。陰陽不斷相分,便產生春、夏、秋、冬四象與宇宙萬物?!独献印に氖隆芬餐瑯颖磉_了一元論與變化論的“太極”哲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碧珮O是“一”,是宇宙萬物之根;宇宙萬物生生不息的運動與發展是太極之真性。與孔子不同的是,老子參透了太極法則中的矛盾論與和諧論。太極之“道”天然包含著對立的陰陽兩面,但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與矛盾運動最終成就了宇宙新的和諧體。后世人們據老子、孔子的太極哲思而圖解太極圖,幷逐漸推演出成熟的太極觀念。三國的魏孟康以“太極元氣,含三為一”解釋太極圖?!叭敝戈庩桇~太極圖中的白、黑及白黑的分界線。“含三為一”的字面意義是指白、黑及其分界線都包含在太極圖的大圓圈內。 實際上,后人認為“含三為一”既指事物由正、反、合三者組成的矛盾整體結構,也指天、地、人“三極”合一的宇宙結構。魏孟康之說既繼承了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太極思想,同時也將前人的太極觀念從宇宙萬物鏈接至社會人生。到了宋代,儒學大師以人學視角解讀太極圖,把太極法則設定為人的一切行為的標準,從而把“太極”學說發展為“人極”學說。 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如是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干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故圣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兇。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兇。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之至矣?!?nbsp; 由上可知,太極圖雖簡單明了,一個圓圈、一條曲線、兩個圓點,兩條黑白魚圖形,但經過歷代的圖解與詮釋,它構成了一個涵義豐富深邃的龐大的“太極哲學”體系。這個哲學體系的關鍵詞就是陰陽。陰陽既蘊含著形而上的宇宙之道與天人之際的大法則,也包括形而下的人生法則。其中“太極和”辯證法是太極哲學體系的核心。“太極和”思想認為,事物發展的終極目標不是事物的矛盾對立,而是事物之間的包容與妥協、共存與共容,共容與共存才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簡言之,圓潤的太極圖形啟迪我們,在一個矛盾對立體中追求平衡,在眾多矛盾平衡體中追求相互的包容、化合,在矛盾對立中最終走向多元的和諧統一,這才是事物發展的終極目的與永恒動力。 作為哲學圖形,遠在文字還未出現的六七千年前,太極圖騰通過圖形語言便揭示了矛盾對立統一規律。它內含的陰陽兩儀,其實質就是當今辯證矛盾學說最直觀、最簡潔的表達。太極圖以均衡對稱的圖形方式,揭示了追求陰陽平衡觀點,鮮明地強調陰陽變化(矛盾運動)以平衡、“和諧”為根本目的,從而揭示了宇宙萬物在運動中平衡發展的規律和人類進步、社會發展在于求“和”這一根本目的。 通過以上溯源我們大約可以推斷以下兩個結論:其一是太極圖以簡易的圖形語言涵蓋了中國“百經之首”——《易經》的大義要旨,創造了一個龐大的、根深葉茂的太極哲學體系,彰顯了中華先民領悟宇宙萬物變化之道的非凡智慧,因而享有“中華第一圖”之美譽。其二是我們的祖先早在六至七千年前就已通過太極圖陰陽這一辯證矛盾來概括宇宙萬物的起源與變化,比2600年前的古希臘哲學起源至少早了兩三千年,這充分說明太極圖是中華哲學的起源,同時也是世界哲學的起源。 太極圖不但深刻地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思想文化觀念和人文性格,也對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韓國、蒙古國的國旗上;在新加坡、安哥拉空軍的機徽上;在韓國、德國奧運會、韓國亞運會會徽上;在美國研制的世界第一臺計算機商標上;在美洲印第安人的繪畫和服飾上……太極圖光輝無處不閃爍著人類的智慧和哲學的光芒。太極圖是人類瑰寶,已成為人類的共識、世界的共識。 (作者:明賜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