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由何在
就制止煙害而言,醫院和醫務人員的四大任務是:
(1)醫務人員自行戒煙 醫務人員首先戒煙是為了要維護個人健康,做好患者榜樣,協助患者戒煙,促進無煙環境,及提倡控煙活動。
?。?)全力協助患者戒煙 正因為許多醫院和門診患者是吸煙人,他們所害的病若是屬于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腫瘤系統,再加上眼科和口腔科等,患者吸煙便是病發或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所以吸煙患者來院求治時,醫務人員要鼓勵和協助患者戒煙是不可或缺的醫療任務之一。
?。?)確實建立無煙醫院 無煙醫院的基本意義是“全院為禁煙區,醫院的室內外范圍里嚴禁吸煙。”要改善患者吸煙的情況必需采用兩個手段,一是不允許患者在醫院求治時吸煙,二是安排協助患者戒煙。而唯有名符其實的無煙醫院才能有效施展這兩個手段。
?。?)妥善建立戒煙門診 因為醫師工作任務繁重,各科的專業醫師都有自己的特定患者來院求治,他們不可能另外熟悉“戒煙”的方法,或能花時間為患者治病之余再幫助他達成戒煙的目的。所以,醫院里應在適當科室內(如呼吸科、或腫瘤科)培養醫師和護士熟悉掌握戒煙的手段,再開設戒煙治療。要兼顧使用戒煙藥品和從事心理治療,以達到最佳的戒煙效果。然后全院要建立制度,將各科室吸煙的病患者推薦到治療戒煙的科室去。建立制度由院長下令支持。
2.當前實況
到2007年底為止,中國已有一些醫院掛上了“無煙醫院”的招牌。可是,其中沒有一家能嚴格做到全院禁煙的規定。一則是因為不少醫院的領導和醫師自己在醫院里吸煙,無人能動止。二是患者和其親友在醫院范圍內吸煙也沒有受到執勤人員或其他在場者的制止和取締。故而無煙醫院的要求沒有受到醫院內外人士的真正重視,也缺乏有效的執行和監督,而成為一紙空文的虛有其名了。
就設立戒煙門診或治療而言,北京至少已有六所醫院建立了戒煙門診,它們是朝陽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北京市第六醫院、中關村醫院和復興醫院。前三者運作較早較好,后三者是2007年才起步??墒?,它們都面臨同一難處,那便是在室傳不夠和推行不力的影響下,登門求治的戒煙者不多,難成氣候、而無法有效推動救助煙民脫困的醫療工作。
2006年7月14日,我在美國首府華盛頓參加“第十三屆世界煙草或健康不全”時,就中國設立無煙醫院和推動戒煙的障礙來自多方面——個人、醫院、社會環境和國家政策。
就醫院而言,中國當前絕大多數的醫院的現況都不利于控煙行動的順利實施。根據2005年中國疾控中心的調查顯示,中國的男性醫師有半數是煙民。醫師里90%以上的人都不知道“尼古丁替代療法”為何物,更不要說,用該法去協助吸煙患者戒煙了。
也有一些醫師認為,最好是勸吸煙者減少吸煙量,而不要勸他完全戒煙,這種勸法雖然是用心良好,但卻于事無補,或難以徹底消除煙害。因為煙民不徹底戒除煙癮,以后有情緒波動和遭遇困難時又會完全恢復大量吸煙的老習慣。
一個附加而不愉快的情況是,不少醫院的領導層還正是煙民的重災區,在他們指揮之下去推動無煙醫院的措施是難以奏效的。
3.推動方法
我于2006年7月在美國華盛頓世界控煙大會做報告時也提出了中國推動控煙的全盤策略。現將其中有關建立無煙醫院的部分陳述于下。
(1)首先,設立無煙醫院,醫院的領導層要全力支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更要調協動資源和組織力量,以行政規定為后盾。建立起無煙醫院推行的日程、順序、內涵和獎懲條例等。
(2)要鼓勵和協助院內的醫務和行政人員完全戒煙。在可以調動資源的情況下,可以設置獎金公布發給人人拒煙的科室(北京的朝陽醫院、河南濮陽市人民醫院和上海市人民醫院都有設置獎金后產生控煙成效的先例)。
?。?)要安排全院各階層、各部門人員參加建立無煙醫院的討論和決策,以增加全院人員對建立無煙醫院的認識,支持、責任心和榮譽感。要安排必要的培訓,以增加吸煙者戒煙的動力,和非吸煙者拒吸二手煙的認識和行動。
?。?)要指派掌握戒煙治療方法的醫師和護士在院內適當科室內開設戒煙門診和治療。在院內建立患者的吸煙檔案。以跟蹤和鼓勵吸煙患者前往接受戒煙治療。各科室候診處要準備宣傳單闡明吸煙有害、戒煙可行,和戒煙的求治去處等。
?。?)和其他無煙醫院內的戒煙部門取得聯系,以相互支持,交換信息,改進醫務。并和新聞媒體,衛生報系建立合作關系,讓控煙和戒煙的成效可以擴大宣傳,并吸引更多煙民到院求治。
?。?)召募志愿工作者到院,以醫護專業的學生為首要召幕對象,加以培訓,讓他們主持“戒煙熱線”的服務,回答來電者的問題,鼓勵煙民來院就診戒煙。在戒煙門診成效顯著,收入大增時,志愿者可付以工資,以鼓勵士氣和增加其服務的熱忱和責任感??傊?,建立無煙醫院和戒煙門診在中國是一個新的經驗創舉,這既是大勢所趨,又是任重道遠。在推動的過程里要多多吸收控煙先進國家的經驗。
5.迎頭趕上
基于以上的實際經驗和結論,我們得到的啟示是,在中國推動控煙工作也必須從鼓勵醫師戒煙著手。醫師戒煙成功才能現身說法,有效協助煙民戒煙,并擴大控煙影響,抑止中國煙害繼續蔓延和惡化的趨勢。
1998年9月17日,我應邀在北京“外國醫務人員聯合會”做了一個英文報告,標題是:“針對中國吸煙問題,你們能做些什么”在報告中我講述了中國吸煙的現況,并建議在京外國醫務人員采取行動,在中國控煙工作里有所貢獻。他們聚精會神地聽取了我的報告,并踴躍發問,使我覺得是不虛此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