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飲食: (1)多吃瓜類: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須及時補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經過多層生物膜過濾的天然、潔凈、營養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類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3)多吃“殺菌”蔬菜:夏季是人類疾病尤其是腸道傳染病多發季節。多吃些“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這類蔬菜包括:大蒜、洋蔥、韭菜、大蔥等。這些蔥蒜類蔬菜中,含有豐富的植物廣譜殺菌素,對各種球菌、桿菌、真菌、病毒有殺滅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2. 睡眠: (1)保持床鋪整潔:夏天炎熱,易生菌,保持床鋪整潔不但可使人有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而且還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 (2)注意寢室的溫度、濕度等:一般舒適的溫度為20-23℃,相對濕度50%-70%為佳。20℃以下會使人有寒冷的感覺,而超過23℃,會使人有熱的感覺,表現為難以入睡,甚至掀開被子。另外寢室的通風要好。 (3)注意選用臥具:臥具對睡眠質量的影響特別大,床和被子要軟硬適當。在所有臥具中,枕頭、涼席的作用舉足輕重。枕頭不宜太高,在炎熱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頭會使頭頸長痱子,汗水浸濕枕頭沒有及時洗凈晾曬,汗臭霉臭味會使人昏頭昏腦。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細編織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國特有的瓷竹、毛竹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涼枕。 (4)午睡:對很多晚上睡不好的人來說,適時的午睡可以作為一種補償。但午睡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左右,不要過長。 3運動: (1)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2)夏季人體能量消耗很大,運動時更要控制好強度。 (3)運動后別用冷飲降溫,有的人運動后習慣吃冷飲。事實上,在身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吃冷飲會傷害腸胃。運動后溫稀鹽水是最好的飲料。夏天,指陰歷4月至6月,即從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期間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 一年四季中,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于機體表面。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 飲食調養 夏天必須重視飲食調養。 具體方法是: (1)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的攝取量應在平常的基礎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給量須達100克左右,以魚、肉、蛋、奶和豆類中的蛋白質為好。 (2)要補充維生素。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準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劑量維生素B1、B2、C乃至維生素A、E等,對提高耐熱能力和體力有一定的作用。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維生素C尤為豐富。維生素B族在糧谷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含量較多。 (3)要補充水和無機鹽。水分的補充最好是少量、多次,可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蒸發量。鈉的補充,要視出汗多少而定。工作八小時,出汗量不超過4升,每天從食物中攝取18克食鹽就可以了。出汗量超過6升,則另需從飲料中補充。鉀鹽的補充辦法是每日二片鉀片,另外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制品、海帶、蛋類等。 (4)要多吃一些能夠清熱、利濕的食物。清熱的食物宜在盛夏時吃,如西瓜、苦瓜、鮮桃、烏梅、草莓、西紅柿、綠豆、黃瓜。 (5)還要講究喝水的學問。飲水莫待口渴時、大渴易過飲。睡前不宜多飲水。用餐時不宜喝水。晨起喝水有助健康。最好喝礦泉水。 藥物保健 (1)要益氣生津。吃一點能夠補益陽氣和津液的藥物,但性質要平和、微涼,切忌滋膩、溫熱之品,比如五味子、玉竹、冬蟲、夏草、酸棗仁、鴿肉、黑豆、木耳、松子。 (2)應健脾和胃。脾和胃在夏季,尤其是長夏時最易受到損害,故應常吃一些健脾和胃的藥物和食物,比如白扁豆、糯米、太子參、白術、甘草。 (3)“冬病夏治”。冬季常發的慢性病及一些陽虛陰盛的疾患,往往可以通過伏夏的調養,使病情得以好轉。其中,以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最顯著。從小暑至立秋,稱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春夏養陽”,此時予以治療,可以使患者的陽氣充實,增強抗病能力。 飲食禁忌 1、夏天一定要少吃太熱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2、切忌因貪涼而暴吃冷飲。如果過量,會引起疾病,使人胃脹難受,以致腹痛、腹泄。 3、夏季忌暴飲暴食。 4、不要大量補水,大量喝水不僅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體內水分和鹽分進一步大量流失。 一日參考膳食 早餐:小米、綠豆、雞蛋、芹菜、蘿卜、圓白菜、海帶、青椒等,如小米綠豆粥、煮雞蛋、花卷、多味蔬菜絲; 加餐:酸奶; 午餐:粳米、糙米、冬瓜、蝦皮、鱔魚、芹菜、雞蛋、杏仁、豌豆等,如二米飯、杏仁拌豌豆、翠皮爆鱔絲、冬瓜蝦仁湯; 加餐:西瓜適量; 晚餐:百合、粳米、玉米面、苦瓜、豬瘦肉等,如百合粥、玉米面發糕、家釀苦瓜; 備注 1、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欲的飲食為主,在膳食調配上,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提高食欲。 2、在制作菜肴時,適量加點醋,不僅可增加風味,而且有保護維生素C及殺菌和增加食欲的功效。 3、在早、晚餐時喝點粥是大有好處的,這樣做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4、老人夏季飲食還應注意少吃和不吃油膩食物,多吃清淡潔凈的食品,對于體弱的老人,應避免食用冷飲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礙而致病。 5、喝飲料不能替代飲水。因為飲料大多含有一定的糖分,飲料中的糖分越高,滲透壓也越高,越不易為細胞所吸收,反而會帶走細胞內水分,容易引起體內失水。另外,以冷飲解渴常難以達到目的,導致頻繁暴吃,對消化道是一個很強的冷刺激,會引起消化道異常蠕動和功能紊亂,導致腹痛、腹瀉等。 6、喝水的學問 飲水莫待口渴時:不少人的生活習慣都是以口渴與否來決定喝水,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大渴易過飲:人若在大渴時,最易一次飲水過多,從而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后果。古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就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如果一旦出現大渴難耐的情況,應緩緩飲水,避免身體受到傷害。 睡前不宜多飲水,因為當人處于睡眠狀態時,人體只是維持基礎代謝,各種代謝都進行非常緩慢,不需要過多的水分,而且睡前飲水過多,不利于夜間休息。 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時飲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此以往對身體不利。 晨起喝水有助健康:因為早晨飲水可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 最好喝礦泉水:因為礦泉水不含糖水,沒有刺激作用,不像一些飲料具有刺激性,也不像果汁飲料含有大量的糖分。在一些發達國家,人們均視礦泉水為最佳保健飲料。 7、保持一個淡泊寧靜的心境,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要神清氣和、胸懷寬廣、思想平靜下來,避免心火內生。 8、夏季君火當令,天暑地熱,暖熱之氣盛,人應晚睡早起,順應自然,保養陽氣。 9、夏天氣候炎熱,對人體消耗較大,若長時間在陽光下鍛煉可能引起中暑。 來源上海熱線,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