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企業和行業,還要看什么呢?我的回答是:“我們還要看宏觀形勢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其中包括政治環境、經濟形勢、市場政策等多方面,我們主要研究后兩個因素,就是經濟形勢和市場政策。” 徐總問道,“經濟形勢主要就看GDP和物價指數吧?” “哪止這么兩個指標。一個好的投資家,要根據以下指標判斷經濟形勢:第一是利率。利率的高低,反映了市場資本的獲利能力。” 徐總插話問,“利率不是反映了通貨膨脹率嗎,怎么到揚老師這里又變了呢?” 我笑著說,“反映通脹的指標是物價,不是利率。利率是通脹的滯后反應。普通人理解,利率上升,意味著資金的成本上升,其實不然。資金成本為什么上升?當然是因為它的獲利能力提高了。你存銀行1萬元,以前,銀行給你100元利息,它拿去放貸,收益300元。現在呢,銀行給你400元利息,它拿去放貸,收益是400元。這些錢,歸根結底是企業投資賺來的。粗略一看,企業的資金成本從以前的400元上升到800元,成本確實高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企業還是愿意貸款,說明什么?” “說明企業賺錢的本事大了?” “不是,有些企業就算賺錢本事沒大,它也不得不貸款呀。對企業來說,哪怕多支付一點利息,只要自己的利潤沒有比以前低,就可以了。所以,它反映了一點,就是市場上的利潤率水平提高了。換言之,資金的賺錢能力比以前強了。” 徐總歪著頭想了想,俏皮地一笑,“韜哥哥,按照你的說法,加息周期,股市應該漲,減息周期,股市豈不是應該跌?” “呵呵,加息周期,股市應該漲,但減息周期,股市未必跌。你考慮一下,為什么?” “嗯,加息,說明資本盈利能力提高了,企業利潤會上升,所以股市漲。減息呢,說明資本盈利能力降低了,企業利潤不一定下降,因為它的融資成本也下降了。” “天才!”我驚嘆道,“你說中了要害。你這幾句話,可以顛覆傳統利率理論了,哈哈。” 徐總得意地笑起來,“韜哥哥,照你的說法,股市豈不是永遠要漲了?因為不是加息就是減息,央行就這么點工作呀。” “加息也可能跌,減息也可能漲,市場并不是這么機械地去理解的。很多時候,我們要判斷加息或者減息對當前市場的影響。從大的范圍來看,加息和減息的初期,股市都應該是漲的。加息和減息的末期,市場反應不一樣:加息末期,企業可能無法承受高利率成本,利潤會下降,股市基本是跌的;減息的末期,企業盈利能力到谷底,股市也可能漲。深層次的東西,你以后再琢磨吧。” “好的。” “第二呢,是經濟增長率,也就是GDP的同比增幅。經濟增長有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兩種說法。名義增長,就是用今年的GDP數據除以去年的,再減去1。實際增長,要用名義增長再除以一個與物價漲幅有關的參數。注意,這里的物價漲幅包括了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用PPI代替,還有一個是消費品物價漲幅,用CPI表示。實際物價指數要用PPI和CPI的不同權重來加權計算。大致上,實際增長率等于名義增長率減去物價漲幅。注意,物價漲幅不等于CP,還包括了PPII。” 徐總有點驚訝,“啊?我原來還以為是用名義增長率減去CPI呢。韜哥哥,是不是經濟增長越快,股市漲得越快?” “經濟增幅能反映出企業的成長性來,所以,一般來說,經濟增長快,股票也就能漲得好。但如果經濟增長超過一個極限,股市可能就不漲反跌了。” “這是為什么?” “你想啊,一個國民經濟體系能承載的增長能力是有限的,它需要原材料、能源、交通、通訊、人力等各個產業協調發展。如果經濟增長過快,就可能會有某些部門跟不上而拖后腿,勢必造成資源浪費,最后,經濟整體就可能突然出現一次崩盤,社會受到嚴重損害。” “韜哥哥,比較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是多少?” “各個國家,情況不一樣,標準也不一樣。同一個國家,不同時期的標準也不同。從中國的情況看,10%左右的名義增長率是比較合適的,超過20%就是危險的。物價漲幅,以5%以下比較合適,超過5%,就算通脹了。利率水平,年息5%以下都是正常的,超過10%就是危險。” “還有么?” “第四點,也是跟股市關系最密切的一點,貨幣供應量,特別是M2。” “韜哥哥,M2是什么意思?我經常在文章里看到它,可是一直沒時間去研究呢。” “M就是錢呀,money。研究貨幣供應量,一般看幾個指標。M0就是央行發行的鈔票,也就是市場中流通的現金。M1就是除了央行發的鈔票之外,還包括了居民的活期儲蓄。M2呢,就是包括M1的部分,再加上所有居民和企業的存款。簡單點說吧,M2就是社會上所有可支配的錢。目前,中國的M2接近40萬億。這些,也就是所謂的流動性。流動性泛濫,對股市來說,好不好?” “當然好,錢多了,股市就漲呀。” “所以,研究上述四個指標,基本上就可以對股市大勢做出大致的判斷來。從這個角度,也可以分析出對行業和企業的影響,投資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數了。” “韜哥哥,我覺得還應該包括經濟政策吧?” “你說的沒錯。上面的四個指標是定量的,經濟政策是定性的。不過,稅收政策應該作為一個重點。如果你還要加,還可以加上市場政策。對于這一點,涉及到技術操作層面,我就不講了,以后如果有必要,我再給你分析。” 徐總合上筆記本,欣快地說,“她們炒期貨,只看技術面,哪行呢。謝謝韜哥哥,教我研究基本面。嘻嘻,如果讓我做期貨,肯定賺。” 我微微一笑,沒吱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