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統地說,人們一般會有兩種心態來看待世界上的事物,一個是樂觀的態度,另一個是悲觀的態度。悲觀者總看到世界灰暗的一面,而樂觀者卻總是看到世界光明的一面。同樣是半杯水,在悲觀者眼中,它是空的,而在樂觀者眼中卻是半滿的。我們有權選擇做一個悲觀者或是樂觀者。但如果要想使生活充滿陽光,要想駕駛好自己的人生,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選擇樂觀。難夠樂觀的人,使擁有豪邁的人生歡歌;難夠樂觀的人,使能感到世界的無限好;能夠樂觀的人,便善于把如煙往事忘卻;能夠樂觀的人,便具備“大肚能容忍天下難容之事”的寬闊胸懷。
樂觀與悲觀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點。比如:某人在一次事故中喪失一條腿,如果他樂觀,就會慶幸自己在車輪下撿回一條命。如果他悲觀,則會沮喪地哀嘆:“少了一條腿,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過?”悲觀的人常會擔心天塌下來砸死自己;而樂觀的人會想,即使天塌下來,還有高個子頂著呢!樂觀的人前面似乎總是風和日麗,甚至還能化腐朽為神奇,在不幸中創造奇跡;而悲觀的人前面似乎總是陰雨綿綿,在無奈中前進,前進中又遇無奈。 遠離悲觀并非反其道而行,一腳邁向另一個極端,成為盲目的樂觀**者。盲目的樂觀本身就是一種不現實的生活態度,這是脫離實際的樂觀者**,最終也將導致問題推積如山。生活本身是折衷的產物,所以心態也不妨中性一點,做個腳踏實地的樂觀者。假如你是個悲觀的人,選擇了悲觀的態度,那么你將時時忍受憂郁、痛苦的折磨,你的工作、你的健康、你的心常常是陰暗多雨的。一味抱怨的悲觀者,看到的總是社會灰暗的一面,即使身在春天的花園里,他看到的也只是折斷的殘枝,墻角的垃圾。而一個腳踏實地的樂觀者會成為已經擁有的這些而感到滿足,他看到的是嫣紅的鮮花,飛舞的蝴蝶。 一個腳踏實地的樂觀者,通常不會被攪擾在失敗的錯誤中,他們會從中總結經驗,把未來做得更好。誠然,在困難中發現價值并非易事,但積極地認識困難和挫折,就能很快戰勝負面情緒,最重要的是,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練習和發展的能力。伙伴們,假使我們今天有兩種選擇,可以選擇心情愉快,也可以選擇心情不好,我們當然會選擇心情愉快。每次有壞事情發生,我們可以選擇成一位受害者,也可以選擇從中學些東西,我們當然選后者。人生就是選擇,歸根到底,就是要選擇如何面對人生。 人生是一串無數煩惱穿成的念珠。既然能快樂地過每一天,我們為什么不選擇快樂呢?確實,心態決定人的一生,不同的心態會有不同的人生結局,希望我們是一個腳踏實地的樂觀**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