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我沒有挑戰各位路亞前輩和大師的意思,在你們眼中我這個初學者只是小兒科,井底之蛙,一個只會釣翹嘴的菜鳥。我基本沒有仔細看各大路亞網站或者大師級人物對擬餌選擇操作的文章,幾乎所有我知曉的東西都是在自己胡亂路亞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對于我這個初學者來說,沒有資格著書立說,只是我樂意把大師們認為最初級的路亞釣法在這里用個人的理解和個人的話說出來,讓和我同樣是很初級的釣友分享個人的經驗。可能我所說的是最初級的一些東西,甚至和各位大師級人物的理解大相徑庭,但我簡陋的工具和愚笨的辦法在升鐘是能釣到魚的,所以還請各位路亞神仙高抬貴手。我想當我的路亞之旅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我會細細去品味各位前輩、大師的文章,去升華我的路亞經驗。不過,現在,我只是一個菜鳥。
一、亮片。 目前,我和在升鐘釣了N年的一些老釣手普遍認為對于翹嘴和鯰魚,在升鐘亮片都是最強大的一種擬餌。亮片英文名spoon,是模擬小魚在水里游動反射的光線引誘攻擊性魚類瞬間攻擊的擬餌種類。 經過N次升鐘路亞,參考升鐘當地老釣手的經驗之談,我們來談談亮片這個很簡單的擬餌的選擇和操作。 亮度: 我先自我批評以前對大家的誤導,這也是我最近路亞過程中逐步摸索出來自己的失誤,我長期以自己的眼力來判斷亮片的亮度,主觀的認為亮片在漆黑的夜晚沒有光線反射,因此亮片是不會有魚類攻擊的。實際上,現在我要顛覆以前的理解: 掠食性魚類攻擊首先是通過側線對水紋異像的感知以及瞬間的亮度反射對魚類視線的刺激來產生條件性的攻擊動作的。 當擬餌在掠食性魚類身邊劃過,首先帶動掠食性魚類感知的是水紋異像,這種感知是通過側線,進而在瞬間的亮度刺激下,魚類向亮度方向張開大嘴進行攻擊。這是一個一氣呵成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掠食性魚類在長期的捕食過程中形成的條件反射。 另一個是,即使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夜晚,亮片的亮度足夠的情況下,在大約60厘米以上一米以內的水體內,亮片的反光依然是掠食性魚類可見的。 因此,我在農歷初一左右沒有月亮的夜晚進行過多次實踐,得出一個結論是:雖然在60厘米的距離,我看不到亮片的亮度,但亮片也是可以路到翹嘴和鯰魚的。實踐說明不能以我的視力去判斷魚是否看得見,這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但我依然認為,亮片要亮,外層鍍的選材很重要,木喘喘的亮片,效果幾乎是沒有亮堂堂亮片效果好的。特別是在夜晚。 對象魚的泳層: 亮片,能針對不同泳層的魚施釣,全水層是亮片的最大優點。 在不同季節和氣候、黑夜或白晝,翹嘴和蒙古紅鲌所在位置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初夏,晴天,在早晨十點后,它們會潛入深水,躲避陽光。根據亮片的下沉速度,判斷亮片所在水深,然后勻速收線,亮片會在該泳層進行搜索;晴天,晚上九點左右,天完全黑下來,表層水溫降下來后,翹嘴和蒙古紅鲌都會上到淺水追逐白條,在這種情況下,拋出亮片后即可勻速收線,讓亮片在水體表層進行搜索。陰雨天,蒙古紅鲌會在早晨到中午在水層表面攻擊的習性,也要對表層進行搜索。習慣思維中,鯰魚一定是在水的底層,但據我了解被路到的鯰魚,說明鯰魚不一定是在底層,它們一樣會上到水面表層攻擊,只是時段我目前沒有具體的經驗總結。 亮片的重量和形狀: 亮片的重量和形狀,是亮片的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亮片是能拋投到最遠的擬餌,遠距離的拋投增加了搜索的范圍,也可以達到一些擬餌不能達到的位置。因此,在竿體成承受的拋投克重要求下,越重的亮片越能拋得遠;第二,亮片的重量決定了同樣勻速收線亮片搜索的泳層。亮片越輕,在同樣的勻速收線下,它所在的水層越靠上層,反之則越往下層。以紡車輪收線的速度舉例,20克的亮片采用每秒一圈的速度收線,它可以一直搜索水下一米多深的位置。第三、亮片的形狀對亮片的下沉速度是有影響的,勺型亮片面積寬,下沉速度比鐵板型的亮片下沉慢,這些因素要考慮進去。第四、形狀決定反光的方式,長期用亮片釣鯰魚的某位老兄曾給我講:長條形的亮片更容易釣到鯰魚。不過至今我是沒有用長條形的亮片釣過。 選鉤: 亮片的鉤鉤一般是三本鉤,但我發現長期路亞的人會逐步轉向單鉤或者雞爪鉤,這樣會在釣底的時候不容易錨餌。但有些疑問在這里,我用單鉤鉤就容易發生有頓口不中魚的現象,據我所知老果果也遇到過這些現象。此后我用千又大鉤來進行改裝后,單鉤中魚的幾率明顯提高,這樣也提高了下次單鉤亮片釣底碰鯰魚的信心。實際上GT亮片的單鉤是比較容易被拉彎的,全息蟬的三本鉤不容易拉彎,但三本鉤容易錨底,對水底情況不了解的情況下,三本鉤最好不要釣底。所以在使用GT亮片的單鉤,一定要換成千又大鉤。 關于鯰魚: 不要被所謂某種餌可以專釣鯰魚誤導,長期釣鯰魚的人都知道,鯰魚是有區域性的魚類,一旦有異物進入它的領地,它會吃掉它來保護自己的領地。實際上絕大部分時間,鯰魚是呆在某地不動的,當你可以釣到底層的某種擬餌進入,它會來攻擊從而中鉤。而在覓食的時段,鯰魚也會上淺灘,不管米諾還是亮片,都是有很大部分的運氣原因。升鐘當地有一批在前幾年就開始路亞的釣魚人,他們中某些人玩亮片已經玩得出神入化,拿他們的話來說:對于鯰魚,還是亮片比較穩當。對于熟悉的地形,確信掛底因素不大,如果要增加釣獲鯰魚的機會,有一定規律的輕揚竿尖并收線,使用亮片在水底層呈M型拉動,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 全息蟬亮片亮度、泳姿都是非常不錯,在最近的使用中,明顯感覺使用12克-16克的全息蟬亮片上魚超過了許多幾十塊上百塊的塑料硬餌。這是實踐中得出的結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