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鋼琴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從淺到深,循序漸進,絕沒有什么捷徑可言。現結合我國的實際,將各階段的鋼琴教材簡介如下:
1.初學階段:可采用拜厄的《鋼琴基本教程》(作品101號),湯普森的《現代鋼琴教程》第一冊,韓林申等編的《鋼琴基礎教程》第一冊(吸收了著名的中外練習曲與樂曲)來入門;接著可以學習車爾尼的《簡易鋼琴練習曲》(作品139號)、《鋼琴初步教程》(作品599號)、《鋼琴流暢練習曲》(作品849號),韓林申等編的《鋼琴基礎教程》第二冊,布格繆勒的《鋼琴進階25曲》(作品100號),巴赫的《初步鋼琴曲集》、《小前奏曲與賦格曲》以及《小奏鳴曲集》等教材。 2.中級階段:用得較多的有韓林申等編的《鋼琴基礎教程》第三、四冊,車爾尼的《鋼琴快速練習曲》(作品299號)、《鋼琴練習曲50首》(作品740號),克拉莫的《鋼琴60首練習曲》,格里格的《鋼琴抒情小品》,門德爾松的《無詞歌》,柴科夫斯基的《四季》,肖邦的《夜曲》等;此外,還可以選一些巴赫的鋼琴復調作品,如二部、三部、四部創意由,《法國組曲》,《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等作為教材。 這里還要著重強調,學習鋼琴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放松,應絕對避免僵直、緊張或不自然。學生在學技術之前,要姿勢舒展而松馳。要想獲得手指的準確性與獨立性,只有用強重音來彈音階,通過這樣的反復練習可使每個手指具有絕對的控制能力。 學習中不能滿足于“照譜彈沒錯”的識譜視奏水平,要弄清并真正理解作品的內容與音樂形象,適應作品的調性、拍子、音樂表情及力度變化等,當然更要注意音樂的句逗(有些鋼琴教師叫“呼吸”)、段落的體現,這樣才能正確地解釋與表達作品。所以,學習鋼琴的人,除了要熟悉作品、體驗形象而天天練琴外,還要注意適當地閱讀一些小說、詩歌、經典著作及藝術文獻;經常去聆聽音樂會,觀看文藝演出與藝術性較高的電影、電視;還要爭取機會參加伴奏、四手聯彈、獨奏等業余文藝演出。因為,這樣可以幫助自己培養適合于創造性思維的情緒,獲得相應的演奏技能,提高本人的演奏水平;并且還可以開闊藝術視野,有助于豐富樂思與音樂藝術趣味,有助于正確而深刻地解釋和表達自己所演奏的作品。 在目前較流行的兒童啟蒙教材中大致可分為三種五線譜入門型,即高音譜表入門法,中央c入門法,多音入門法。傳統的啟蒙教材《拜爾鋼琴基本教程》用的就是高音譜表入門法,目前在國內廣泛應用的《湯普森淺易鋼琴教程》1-5冊用的是中央c入門法。 李斐嵐,董鋼銳編著的《幼兒鋼琴教程》采用了以中央c為主的入門法,突破了以往此類教材的音域局限,從3指開始學重量落下,逐步擴大到其余各個手指的方法已被公認為最好的方法。 馮·德·魏爾德:《陶梅格·露絲》系列。這一幼兒系列較注意引起幼兒的興趣,從小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樂感。 柯達依:《鋼琴學校》第一冊。 巴托克:《小宇宙》。這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入門課本。因為它的五指位置包括種種非大調或小調結構的五指排列,有助于學生及早接觸黑鍵及各種調式,含有許多復調模仿級對位因素。 齊格勒:《鋼琴教本》第一冊。該書的特點是先聽后彈,耳朵領先。 勛格勒:《鋼琴教室》第一冊。 狄貝阿里:《二十八首聯彈練習曲》中較容易的,越早讓學生進行四首聯彈訓練,越有利于養成用耳朵聽辨聲部與互相配合的習慣。
這個階段的學習內容相當于從車爾尼的《鋼琴初步教程》599到車爾尼的《鋼琴流暢練習曲》849。 2、車爾尼《鋼琴簡易練習曲》139 這是從599過渡到849的教材之一。139的教材編排不如599集中,可以選擇與599不同類型的曲目。在599到50首左右就可以交叉使用。 3、車爾尼《24首鋼琴左手練習曲》718 這是全部為左手而寫的練習,內容有音階,琶音型、五指型、分解和弦等,學習順序要靈活掌握,對于手小的學生,可以先學音階型或五指型的曲目,八度練習暫緩。 4、車爾尼《160首八小節鋼琴練習曲》821 本教材不僅技術類型較豐富,而且難度跨度大,包含了從初級程度到高級程度的練習。每一首只有8小節,技術課題非常集中,尤其適合一些其他課業多,練習時間較少的學生使用。 5、萊蒙《鋼琴練習曲》37(又譯為“勒穆瓦納”) 全書共50首,由淺入深。他的特點是較多的左手練習,雙手比較均衡。可以彌補車爾尼練習曲中偏重右手的不足之處。 6、布格繆勒《簡易練習曲25首》100,《練習18首》109 這兩集練習曲都是有標題的小曲,形象鮮明,手法簡潔,旋律優美動聽,音樂性較強,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在599到50首左右時,可以逐步選用作品100的曲目。 7、車爾尼的《流暢練習曲》849 從599到849是初級階段的前期進入到初級階段的后期。849共30首,每一首的技術內容基本上不重復。在選用時要具體分析每首練習的難點,考慮技術的“過渡”問題。 8、赫爾契伯格編《趣味鋼琴技巧》 從預備到第五冊,由淺入深。編者從幾十位作曲家的作品中選擇了一些旋律優美而短小的練習曲,每首都有標題,并在標題下給予明確的提示和要求。技術類型比較全面,又由于作曲家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因此,曲目豐富多彩,是一套生動有效的教材。
復調作品的特點,是左右手不同聲部、不同旋律同時進行,在節奏、重音、力度、句法、旋律、起伏等方面既有內在的聯系,又各自獨立。對于訓練大腦的多維思維,節奏感、左右手的獨立性等都是很好的教材。 1、巴赫《初步鋼琴曲集》 這本教材共28首,是巴赫為其妻子安娜·瑪格達蕾娜寫的練習小曲,是初級階段必學的內容。 2、巴赫《小前奏曲與賦格曲》 這是適用于巴赫《鋼琴初步曲集》與《創意曲集》之間的教材。 3、中國作品 中國作品中有一些較簡單的復調作品,采用了廣大群眾熟悉的民歌作為主題,比如王震亞的《沂蒙山小調》,陳靜薺《瀏陽河》,黎英海《盼紅軍》、《花鼓調》、陳銘志《子弟兵與老百姓》等。
1、湯普森《現代鋼琴教程》 這是一套內容極為豐富的教材,由淺入深共五冊。除了簡易的鋼琴曲外,還精選了大量歌劇、芭蕾舞劇、交響樂等世界名曲的改編曲,其中包括巴赫、莫雜特、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著名音樂家的作。在每首作品前,或介紹作曲家,或介紹樂曲特點,或講解音樂常識,或指出聯系要點,使學生在學每一首曲子的同時,獲得更多的知識,提高音樂素養。由于樂曲形象生動,深受學生的喜愛。 2、威爾《世界兒童鋼琴名曲集》 這是一本深受國內外兒童喜愛的曲集,其中都是簡化了的世界名曲,在訓練技術的同時,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表達能力。 3、《鋼琴小奏鳴曲大全》 小奏鳴曲是我國鋼琴教學中運用較為廣泛的內容之一。這本大全收入了海頓、克列門第、庫勞、莫雜特、杜舍克、貝多芬、迪亞貝里、卡巴列夫斯基、格季凱等大師的小奏鳴曲共48首。程度相當于599后部,849前部到299。 4、《少年兒童鋼琴曲選》(1949~1979) 1979年,為了展現建國30周年我國音樂創作的成就,中國音樂家協會在國慶前選編出版了兩套中國作品集,這本《曲選》是器樂作品選中的少年兒童鋼琴曲專輯。 5、中國風格《兒童鋼琴曲選》 由人民音樂出版社編輯部編的這本曲集共91首,有適合啟蒙階段程度的小曲。 6、少年兒童《鋼琴四首聯彈曲集》 四首聯彈是一種非常好的教學形式,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覺與合作能力。并且因為四只手彈比兩只手彈更豐富,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練習的積極性。本曲集所選的19首曲子,都是以兒童熟悉的歌曲及樂曲改編而成的。
1、車爾尼《25首鋼琴小手練習曲》748 對于達到中級成度,而手還小的學生來說,這本教材非常適宜,因為曲目中雙音最大的跨度為7度。比起車爾尼其他一些簡易練習曲來748增加了左手練習,音樂性也更強。 2、車爾尼《鋼琴手指靈巧的初步練習曲》636 這是一本比較機械的練習曲集。共24首,每首的篇幅較小可以把它作為進入299的快速練習準備。 3、車爾尼《160首八小節鋼琴練習曲》821 初級階段中已作了介紹,此階段可在第2、3集里適當選用。 4、車爾尼《鋼琴快速練習曲》299 這是本階段主教材之一。全書共40首,分為4集,每集10首。學習時應當根據學生的際情況 和不同階段又針對地加以選擇,不要機械的一條條順著彈。 5、克拉莫《60首鋼琴練習曲》 本書注重同時發展左右手的技術,每一首篇幅不大,技術類型集中,包括各種單音、雙音、保留音的練習。全書一半以上都是以一種技術類型,分別在左右手訓練,為左右手的手指獨立性、顆粒性、準確性、靈敏性和加強收拾力量的訓練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6、車爾尼《鋼琴練習曲50首》740 這是中級階段最高的程度,這本練習曲包含了各種基本技術和專門技巧。在練740時,除了正確熟練等基本要求外,速度上一定要突破。這時,一首練習曲不是短期能完成的往往需要一至兩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要講究練習方法,高標準,反復練,使技術有一個飛躍。如果能夠將740中的各種技術類型的練習曲都演奏得很出色的話,就能順利地進入高級階段的學習。
以巴赫的《創意曲集》為主,同時可以學習《法國組曲》以及部分《平均律鋼琴曲集》作品。 1、《創意曲集》 分二聲部與三聲部,各15首。學習二聲部創意曲,可以選音符與節奏都稍微簡單些得先練,如1、4、8、13。 2、《法國組曲》 這是巴赫于1720年~1724年間完成的古組曲題材的作品,共六組。他的基本結構是由四首速度和節拍不同的舞曲,按一定順序組成,這四種舞曲是阿列曼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和基格,他們的調性統一每一組前三首的順序是固定不變的,而在薩拉班德與基格之間,則可插入“小步舞曲”、“旋律”、“加伏特”等其他舞曲或樂曲。這六組中唯一不同的是第四組,在阿列曼德前面多了一首前奏曲。據說“法國組曲”這個名稱不是巴赫本人所提,是因為作品的典雅風格類似法國風味而得。 3、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 平均律是一種調律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將8度音程平均分為十二個半音。在巴赫的時代,所使用的調律法節本上是純律,這很不利于轉調,雖然平均律的調律法曾被提出,但直到巴赫才真正運用。《平均律鋼琴曲集》的標題用巴赫親自題的。
1、莫扎特《鋼琴奏鳴曲集》 莫扎特一生創作出版了20首鋼琴奏鳴曲,在他全部鋼琴音樂創作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鋼琴教學中學習古典時期音樂的重要教材。 2、肖邦的《圓舞曲集》 肖邦的圓舞曲創作從他的學生時代開始,一直延續到生命的最后。圓舞曲在肖邦的全部創作中,雖然不像波洛涅茲舞曲和馬祖卡舞曲那樣重要,但卻以通俗、華麗的織體,優美、動人的旋律和激昂、振奮的節奏深受鋼琴音樂愛好者的青睞。 3、肖邦的《夜曲》 肖邦的夜曲是一種獨放異彩的鋼琴體裁,情感充實、思想豐富、織體多彩,是肖邦如詩的音樂的集中體現。學習肖邦的夜曲是學會讓鋼琴歌唱的最有效的途徑。 4、格里格《抒情鋼琴小品》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抒情小品》共10集,人民音樂出版社的曲集是從這十集里精選出來的。 5、門德爾松《無詞歌》 門德爾松共寫了49首無詞歌,書中收入的是48首,分為8集,每集6首。樂曲充滿了清新、優雅抒情的氣息,時而輕快活潑、時而優美秀麗,時而哀怨憂傷。這是一本豐富多彩的、如歌謠般的鋼琴曲集。 6、舒伯特的《即興曲》 舒伯特的《即興曲》共8首。作品90和作品142各4首。他的作品旋律流暢,和聲運用自由,轉調特別多,常用的有作品90之2、之4。作品142之2、之3、之4。 7、柴科夫斯基《四季》 這是作曲家受彼得堡一家雜志只約,按月為該雜志刊登的12首詩所寫的鋼琴獨奏曲。每一首都有標題,最著名的是六月-----《船歌》和十一月-----《雪橇》。 8、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集》 貝多芬共寫了32首鋼琴奏鳴曲,被稱為鋼琴音樂的“新約全書”,是學習古典音樂的必修教材。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分為3個時期,1794年~1800年創作的13首是第一時期,為早期風格;1801年~1804年是第二時期,也是作曲家創作的全盛時期,共有14首;最后五首尾晚期作品。中級階段主要學習第一時期的奏鳴曲,也可以選用一些第二時期的作品練習。 9、魏廷格主編的《中國鋼琴名曲曲庫》 中國鋼琴作品創作的歷史雖不長,但是從我國第一首鋼琴曲------趙元任先生1915年創作的《和平進行曲》到現在,特別是70年代以后,出現了大批好作品。由魏廷格、李明俊、許明共同編訂,由我國著名音樂家賀綠汀提名這套“曲庫”是我國第一套比較系統,內容豐富的中國鋼琴曲集,一共4卷,95部作品(其中包括組曲),可供獨奏選用的140多首。 以上介紹的是專輯,另外,在一些綜合曲選中也有不少好的曲目,如人民音樂出版社編的《外國鋼琴曲選》(一)中,貝多芬的《六首變奏曲》,博姆《噴泉》;《曲選》(二)中亨德爾德《快樂的鐵匠》;曲選(三)中莫扎特的《d小調幻想曲》以及德彪西鋼琴曲選中的《阿拉伯風格曲》二首及《月光》。
1、莫什科夫斯基《鋼琴技巧練習曲》作品72 N·莫什科夫斯基(1854~1925)波蘭鋼琴家、作曲家、教育家。 2、莫謝萊斯《鋼琴練習曲24首》作品70 L·莫謝萊斯(1794~1870)捷克-德國鋼琴家、作曲家、杰出的鋼琴教師。 3、克列門蒂《鋼琴練習曲選29首》 M·克列門蒂(1752~1832)意大利作曲家、鋼琴家。 4、凱斯勒《鋼琴練習曲15首》作品20 J·凱斯勒(1800~1870)德國鋼琴家。 5、車爾尼《160首8小節鋼琴練習曲》作品821的第三集(部分)第四集 6、肖邦《練習曲集》作品10、作品25 7、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兩首之一《森林的呼嘯》,之二《侏儒舞》,三首音樂會練習曲之3《嘆息》等。 8、李斯特《帕格尼尼練習曲》 9、拉哈馬尼諾夫《鋼琴音畫練習曲》作品33、作品39 10、德彪西《12首練習曲》 11、斯克里亞賓《鋼琴練習曲》
1、巴赫《英國組曲》 與《法國組曲》的標題一樣,《英國組曲》并非巴赫所訂名,有人說是受英國人之托而寫,為英國人而作,應此得名,也有說是受英國作曲家的影響,以他們的模式來創作的。 2、巴赫《帕蒂塔》(又稱德國組曲,古組曲) 《帕蒂塔》與《法國組曲》《英國組曲》一樣,都是巴赫鍵盤音樂中的精品,且更為成熟,具有明顯的意大利風格。這套組曲中歌曲的編排不像另外兩套那樣固定,比較自由。不局限于舞曲,還用了隨想曲、詼諧曲、幽默曲等。一共7組,第7組是明顯的法國風格,仍以法國舞曲組成。現在一般樂譜只有6組。 3、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
到了這個階段,應該說是可以自由馳騁在鋼琴音樂的天地。鋼琴音樂文庫猶如浩瀚大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掌握高級技巧后,學習的曲目就無限廣闊。如:
李斐嵐(1947~)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鋼琴演奏家、教育家。 2、哈農《鋼琴練指法》 C·L·哈農(1820~1900)法國風琴家,鋼琴家。 3、什密特《鋼琴五指練習》作品16 G·A·什密特(1821~1902)德國鋼琴家、作曲家。 以上三本教材適合于啟蒙階段,初級階段即中級階段使用。 4、科爾托《鋼琴技術的合理原則》 5、馬格麗特·朗《鋼琴技巧練習》 6、李嘉祿《鋼琴基本技術聯系》
為了避免誤解,有幾點必須強調: 1、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復作功。即不必按部就班練習車爾尼的每一首練習曲。最好的辦法是集中技術課題,提高訓練質量,減少重復數量。寧可少些,但要好些。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斷地熟悉新的練習曲上。 2、重點練習曲要盯住不放,反復的練,甚至練上很長的時間。比如,299的第36首(綜合),740的第三首(五指),第34首(雙音),第49首(八度)。。。。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弱點“保留”幾首練習曲,不壓隨便扔掉。最好各種類型、左手右手都有一、兩首保留著,天天練習。 3、盡一切可能用第一流作品中的技術性片斷代替車爾尼練習曲中的同類技術。例如,五指型的練習或音階琶音一類的練習,可以從莫雜特,貝多芬奏鳴曲中抽出相應的片斷,反復練習。有時只抽技術艱難的部分出來練先不練全曲。 4、多練巴赫。無論《帕蒂塔》、《托卡塔》、《英國組曲》、《法國組曲》、《平均律曲集》中許多序曲和某些賦格,都是第一流的手指技術練習,但它們又首先是技術珍品。寧可多花時間多練些巴赫,不要把車爾尼當做唯一的教材。 5、集中的手指練習必須天天練習。從初級的哈農、到中級的什密特手指練習,到高級的畢許納、科爾托的手指練習,還有“霍洛維茨”練習,“拉哈馬尼諾夫練習”等等,倘若每天都集中一段時間(比如一小時)練習,又可少練好多練習曲。集中的手指練習可以事半功倍。但它太機械,總是一個樣式的在摸進,與實際在樂曲中的技術片斷相差太遠,也不一從中取得應變的經驗。所以手指練習固然重要,但還不能完全代替練習曲。練習曲對提高技術再重要,也不能代替從第一流作曲家作品中抽出的片斷進行練習。因為只有它們才真正是藝術與技術的最完美無缺的結合------既有技術又有難度,又有音樂內涵。對這些片斷就不應該采取對付練習曲甚至手指練習的純機械態度。因此,最好再進行技術訓練時將三方面--------純手指練習、練習曲、名曲中的困難片斷------結合起來,同時進行練習,就一定能獲得更佳的效果。 |
|
來自: JohnnyChan > 《音樂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