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脾與胃

     唯安方達 2009-08-04

    脾 與 胃

     

    脾與胃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同居中焦,二者相互協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因此中醫稱脾和胃為后天之本?,F將脾與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變簡述如下。

    一、脾的生理病理

    (一)脾主運化。主要指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的過程,有以下兩種含義。

    1.運化水谷精微:《內經》說: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可見脾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主管運輸與消化。水谷入胃。經胃的初步消化之后,下送于脾,由脾再進一步消化與吸收。其后再由脾氣幫助使精氣上歸于肺,由肺到全身各部以滋養臟腑、器官,所以當脾氣健運時人的消化功能就好,機體表現為肌肉豐富,精力充沛等。若脾氣虛弱,脾失健運時就必然出現食少納呆,食后腹脹等癥狀。久之則全身乏力,肌肉消瘦,精神不振等。

    2.運化水濕、水液:《內經》說: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這段文不但說明了精微物質的運化過程,同時也明確指出在脾氣的作用下水液運化的全過程。當脾氣旺盛運化水濕功能正常時,飲入之水可以正常的輸布與排泄,體內的水濕亦可正常的運化;當脾氣虛或脾陽虛時,水濕運化失調可導致水濕停留。如停留于肌膚則產生水腫,停留在肺則成痰飲,停留于體腔如胸腔、腹腔則出現胸水或腹水。因此中醫有諸濕腫滿皆屬于脾之說。

    (二)脾統血。統血是指統攝控制血液的流行,使之循經脈正常運行。人體元氣的生成主要是靠脾,脾氣健運則元氣充足,就能充分發揮氣能攝血的作用。所以脾能統血與能攝血的作用基本是一個含意。當病態時,若脾氣虛弱則氣不攝血,血失統攝,血溢脈外或流至體外就會出現尿血、便血、肌衄、崩漏等多種出血癥。這種病理現象稱為脾不統血。

    (三)脾的特性

    1.脾氣宜升;其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升清:即升精。是指脾的運化功能而言,泛指精微物質。因為脾氣能將飲食的精微津液上輸于肺,再由肺到心,以生化氣血,營養臟腑。這種運化的特點是以上升為主的,故稱脾氣宜升。而上升的主要物質是水谷精微,所以又稱脾主升清。

    2)升舉:脾氣健旺,升舉內臟,維持臟腑的恒定位置及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就會出現脾氣下陷的改變,如內臟下垂,脫肛,久瀉不止,少氣懶言,息短聲低,自汗易感,排便無力等。

    2.脾喜燥惡濕:《素問》說:五臟所惡……脾惡濕。脾屬陰臟,性喜燥而惡濕。脾虛不運則易生濕;反之,濕盛極易影響脾的運化功能,造成濕困脾,出現頭身沉重,四肢困頓,脘腹悶脹,食少納呆等。故有脾惡濕之說。

    (四)脾主肌肉、四肢,開竅于口,其華在唇。人體肌肉之所以能強壯豐滿,四肢活動有力,主要是依靠飲食所化的精氣。這種氣經脾轉輸以達四肢百骸。故脾氣健運則機體肌肉豐滿,四肢活動有力。脾氣虛弱則四肢無力,肌肉消瘦、甚至萎軟不用。所以說,脾主肌肉、四肢,主要是指脾供給四肢、肌肉正?;顒拥臓I養。

    《素問》又說:開竅于口,藏精于脾。因為口納五谷,先入于胃,胃為脾之腑,故口為脾之外竅。《靈樞》還說: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谷矣。由此說明脾的精氣通于口,脾氣正常則口能辯味。病態時若脾氣虛則口淡無味,唇色無華,脾有濕熱時則口中粘膩、泛甜,甚者口唇紅腫糜爛。

    (五)脾與胃的關系。脾位于腹中,與胃以膜相連。二者經絡上互為絡屬,構成表里;生理上互相聯系,互相依賴,互相協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響,互相傳變,所以說脾與胃的關系極為密切.但是兩者又各有其特點,脾的主要特點是運化水谷精微及水濕。因此脾虛失運則有濕困于脾,中氣下陷等病理改變;胃的主要特點是受納水谷及水液,若胃氣虛弱則出現胃納不佳。胃氣上逆等病理改變。

    (六)脾與其他臟的關系。按五行生克制化的規律,五臟之間均有互相影響?;ハ嘀萍s的關系。

    1.脾與腎:腎陽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所以脾之運化功能必須有腎陽的推動,腎主水、藏精,又必須有脾運化之精微不斷的滋養,若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則脾陽不振,臨床上則出現腹脹,納呆,形寒肢冷,浮腫便溏等脾腎陽虛之癥。當脾虛時則中陽不足,生化無權,致水谷精微難以化生人體之陰精,以致腎精不足,髓??仗摚霈F未老先衰,齒搖發脫,腰膝酸軟,不育不孕等。小兒則以發育不良為主要表現。

    2.脾與肝

    1)肝藏血,脾統血,主運化,以生化血液。若脾虛則運化失司,必然影響生血功能,則肝無血藏致肝血不足,出現眩暈眼花,目力減退,爪甲不榮,肢體麻木,耳鳴失眠,婦女月經不調,經少色淡或閉經等。

    2)脾主運化,肝主疏泄。脾氣的運化功能必須要肝氣來協助輸布。若郁怒傷肝,肝氣郁結,氣機失常橫逆犯脾臨床稱肝氣犯脾,輕者稱肝脾不和或肝旺脾弱。出現脅下、上腹悶痛,噯氣納呆,腹痛泄瀉等。所以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說。

    脾與其他臟器的關系示意圖如下:

    二、胃的生理病理

    (一)胃主受納、腐熟水谷。受納指胃接受食物和盛納食物。如《內經》說;胃為水谷之海腐熟是指胃有初步消化食物之功能。經胃初步消化后的食物分為、兩部分。其清者即津液,由脾吸收運化送至全身各處。故有脾為胃行其津液之說。其濁者,由胃下行至小腸,再行進一步消化。故有胃以降為順的說法。若胃失和降,濁氣上逆時,則出現惡心嘔吐,胃脘疼痛等癥。

    胃之所以能受納飲食與腐熟水谷,主要是依靠胃氣的功能。胃氣一般泛指胃的消化功能?!鹅`樞》說: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梢娙艘晕笟鉃楸?。歷代醫學皆重視保護胃氣。所以有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的論述。

    (二)胃的特性

    1.胃氣宜降:胃氣以降為順。胃氣下行,故水谷下降,以便消化,吸收與排泄。它與脾氣宜升的特點相反相成。如胃失和降則出現胃氣上逆等病癥。

    2.喜潤惡燥:胃屬陽,喜潤惡燥,與脾屬陰,喜燥惡濕相反相成,以保持脾胃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臨床多胃陰不足、胃熱、胃火諸癥,出現口干喜飲,舌干少津,饑不欲食等癥。胃陰即胃中之津液,又名胃津胃汁,由水谷化生而成。

    三、脾病的辯證論治

    (一)脾氣虛弱

    主證:食少納呆,腹脹便溏。面色萎黃,肌肉消瘦,肢倦乏力,四肢浮腫,小便清長等,或見:脫肛,陰挺,內臟下垂,二便滑泄不禁等。舌淡嫩或有齒痕,苔白。脈緩無力。

    辯證:脾主運化,脾氣虛則胃氣亦弱,腐熟不及,運化失健,不能升清降濁,故食少納呆,腹脹便溏。脾失健運,生化無源,精微失布,則面色萎黃,肌肉消瘦,肢倦乏力,舌淡脈緩無力等,脾虛不運,水濕停聚則四肢浮腫,苔白等,脾虛中氣下陷,升舉不能,臟腑維系無力,故見脫肛,陰挺及內臟下垂,二便滑泄不禁。

    治法:健脾益氣

    方藥:健脾湯化裁或補中益氣湯化裁

    黃芪、黨參、炒白術、陳皮、山藥、扁豆、茯苓、升麻、柴胡、當歸、大棗等。

    (二)脾不統血證

    主證:多種出血如:崩漏、便血、尿血、肌衄(“血從毛孔而出,名曰肌衄。”)等,腹脹便溏,面色萎黃或蒼白,神疲體倦,少氣無力,食少納呆。舌淡苔白,脈弱或沉緩。

    辯證:本證以脾氣虛證和出血征象為主要臨床特征。人體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脾氣虛衰,統攝無權,血不循經,溢于脈外,而見出血諸癥,若滲于胃腸則便血、嘔血,滲于膀胱則尿血,滲于肌膚則肌衄。婦女可因脾氣虛統攝無權,沖任不固,而致月經過多或崩漏。故有夫脾胃不足,皆為血癥之說。脾氣虛加之失血,故面色萎黃或蒼白,脈弱或沉緩。

    治法:補氣攝血

    方藥:歸脾湯化裁

    黨參、黃芪、炒白術、大棗、炙草等

    (三)寒濕困脾證

    主證:脘腹脹悶,嘔惡便溏,食少納呆,舌淡粘膩,頭身困沉,懶動懶言,脘腹隱痛,體虛浮腫,面色皮膚晦黃。白帶過多。舌胖苔白滑膩。脈濡緩或細滑。

    辯證:本證以寒濕內盛,中陽受困為主要臨床特征。濕邪或寒濕之邪阻礙脾的正常氣機,致使運化失司,水濕內停;又脾氣虛,運化失司,濕自內生,致水濕停留??梢姖袷⑴c脾虛互為因果,以致出現以上諸癥。

    治法:健脾燥濕

    方藥:香砂胃苓湯化裁

    蒼術、炒白術、厚樸、法夏、草叩、佩蘭、茯苓、甘草等。

    四、胃病的辯證論治:

    (一)胃氣虛寒

    主證:多與脾陽虛證合并出現。胃納減退,脘腹空痛、冷痛,得食、得暖、得按痛減,噯氣發涼,泛吐清水或清冷涎沫,口淡無味,大便稀溏。四肢欠溫,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無力等。

    辯證:飲食不節,恣食生冷或苦寒之劑消伐脾胃陽氣,以致陽虛中寒,寒氣凝滯故見脘腹冷痛、空痛、得食、得暖,得按痛減,舌潤胖嫩,苔白,脈沉無力,大便稀溏,四肢欠溫。寒飲不化而上逆故噯氣發涼,泛清水或清冷涎沫。脾陽不振,運化失司,則口淡無味,食欲減退等。

    治法:溫胃益氣

    方藥:黃芪建中湯加減或附子理中湯加減。

    炮姜,吳茱萸,肉桂,良姜,丁香,黨參,黃芪,大棗等。

    (二)胃陰不足

    主證:唇舌干燥,或干嘔呃逆,脘痞不暢,饑不欲食,便干溲短,舌光紅少津,脈細數。

    辯證:多因火熱耗傷陰液所致,胃陰不足,津不上承,故唇干舌燥,光剝少津。陰虛生熱擾于胃中。胃失津潤,故脘痞(脘痞是指胃脘部飽脹,滿悶不舒的癥狀)不暢,饑不欲食,胃失和降則干嘔呃逆;津傷胃燥而及于腸故便干溲短。

    治法:益胃生津,兼清胃熱

    方藥:益胃湯,麥門冬湯化裁

    鮮石斛,鮮蘆根,生地,西洋參,沙參,花粉,麥冬,元參,玉竹,梨汁,藕汁等。

    (三)胃火熾盛

    主證:胃脘灼痛,吞酸嘈雜,渴喜涼飲,消谷善饑或食入即吐,口臭齒衄或牙齦腫痛,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辯證:多因情志過急,化火或邪熱犯胃,過食辛熱之品而致。熱邪郁胃,則胃脘灼痛。熱郁氣逆則吞酸嘈雜,火有消谷之力故消谷善饑?;鹉嫜浬匣鸸士诔?,牙齦腫痛,舌紅苔黃。熱灼血絡,迫血妄行則齒衄。熱結陽明,消灼津液,故口干渴喜涼飲,大便秘結,脈滑數。

    治法:清胃瀉火

    方藥:清胃散加減

    生石膏,知母,梔子,黃芩,大黃,或加滋陰藥如蘆根,石斛,花粉等以防傷津。

    (四)食滯胃脘

    主證:脘腹脹滿、納呆呃逆,惡心嘔吐,噯氣吞酸,大便不暢,便下惡臭,舌苔厚膩,脈滑。

    辯證:多因暴飲暴食,損傷脾胃,脾胃納化失常,中焦氣機受阻所致。食濁內阻則脘腹脹滿,納呆,大便不暢或稀溏,便下惡臭,舌苔厚膩,脈滑。胃氣不得下降則上逆故惡心、嘔吐、呃逆、噯氣吞酸。

    治法:消食導滯,和胃降逆。

    方藥:保和丸化裁

    神曲,麥芽,焦山楂,沉香,旋復花,半夏,萊菔子等。

    脾胃病辯證論治簡表:

    病名

    主要臨床特點

    治則

    代表方

    脾氣虛弱

    面色萎黃,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脹滿不適,大便稀溏,四肢倦怠無力。或見輕度浮腫,脫肛、陰挺及內臟下垂,舌淡嫩有齒痕,苔白,脈濡軟無力。

    健脾益氣

    四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

    脾不統血

    崩漏,便血,尿血,皮下溢血等,伴面色萎黃或蒼白,神疲體倦,少氣無力,納呆腹脹,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或濡細

    補脾攝血

    歸脾湯

    脾為濕困

    脘腹飽悶發脹,納食不香,頭身及肢體困重,苔白厚膩。

    燥濕運脾

    香砂胃苓湯

    胃氣虛寒

    空腹胃脘隱冷作痛,得食、得暖、得按即減,或虛痞作脹,呃逆,嘔吐清涎冷液,大便不實。

    溫胃益氣

    桂附理中湯

    胃陰不足

    唇舌干燥,饑不欲食,或干嘔呃逆,脘痞不暢,便干溲短,舌尖紅少津,脈細數。

    益胃生津

    麥門冬湯

    胃火熾盛

    胃烷灼痛,吞酸嘈雜,渴喜涼飲,消谷善饑,口臭齒衄或牙齦腫痛,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清胃瀉火

    清胃散

    食滯胃脘
    胃氣上逆

    脘腹脹滿,納呆呃逆,噯氣吞酸,惡心嘔吐,大便不暢,便下惡臭,舌苔厚膩,脈滑。

    消食導滯
    和胃降逆

    保和丸

     

    1:胃脘痛

    一、概說

    胃脘痛又稱胃痛,是指上腹部發生疼痛的病證。古代文獻中常稱心痛”“心腹痛”“心口痛”“心下痛等多指胃脘痛而言。正如《醫學正傳》指出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于心,至于心臟疾患所引起的心痛,古人早已有明確認識,稱之為真心痛。另外對于鄰近臟腑發生病患以及某些下腹部或心肺疾患所反射引起的疼痛,經仔細診查,均可發現與胃脘痛有明顯不合,臨癥時應注意詳細鑒別。

    現代醫學中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癥及胃粘膜脫垂等疾患均可參照本章內容辯證施治。

    二、病因病機

    胃脘痛發生的原因,有病邪犯胃、肝胃不和,脾胃虛寒等幾個方面。

    (一)病邪犯胃。外感寒邪,邪犯于胃,或過食生冷,寒積于中,皆使胃寒而痛。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易感受寒邪而痛發;又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內生濕熱,或食滯不化,可以發生熱痛或食痛。

    (二)肝胃不和。憂郁惱怒傷肝,肝氣失于疏泄,橫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肝氣郁結,進而可以化火?;鹦坝挚蓚帲墒固弁醇又?,或病程纏綿。

    (三)脾胃虛寒。素體虛弱,勞倦過度,饑飽失常,久病不愈,均可損傷脾胃陽氣,使中氣虛寒而痛。

    胃脘痛的病因,雖有上述的不同,但其發病均有一共同途徑,即所謂不通則痛。病邪阻滯,肝氣郁結,均使氣機不利,氣滯而作痛;脾胃陽虛,脈絡失于溫養,或胃陰不足,脈絡失于濡潤,致使脈絡拘急而作痛。氣滯日久不愈,可致血脈凝澀,瘀血內結,則疼痛更為頑固難愈。

    三、辯證論治

    胃脘痛的辯證,主要辨別是病邪(寒、熱、食滯等)阻滯引起的,還是臟腑失調(肝氣郁結、脾胃虛弱)引起的;病在肝,還是病在脾胃;是實證(病邪阻滯、肝郁,肝火),還是虛證(脾胃陽虛或胃陰不足);尚屬氣滯,還是已成血瘀等幾個方面。

    對本病的治療,以理氣止痛為臨床上通用之法,但是,還需進一步審證求因,屬于病邪阻滯者,當辯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氣郁滯者,當疏泄肝氣;因于脾胃虛寒者,當溫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傷陰,血瘀所致,當分別病情采用清火,養陰,化瘀等法。

    (一)病邪阻滯

    1.主證: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熱敷痛減,口不渴或喜熱飲,苔白,脈緊。

    辯證: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積于中,陽氣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苔白膩,脈緊屬寒,胃痛暴作時,多見緊脈。

    治法:散寒止痛

    方藥:輕癥僅用局部熱敷或服生姜湯即可止痛。較重者可服良附丸,每次4.5~9,每日2~3次,如不效,可用半夏厚樸湯。兼挾食滯者可加枳實、神曲、雞內金等以消食導滯。

    2.食滯胃脘

    主證:胃脘脹悶,甚則疼痛,噯腐吞酸,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減,或大便不爽,苔厚膩。

    辯證:飲食過多,停積于中,故見脘腹脹悶而痛,噯腐吞酸;嘔吐之后,積滯得去,脘痛得減。舌苔厚膩為食積停留之征。

    治法:消食導滯

    方藥:可用保和丸加砂仁、枳實、檳榔等,如不效,可用小承氣湯加木香,香附等。如受寒停食,郁而化熱,胃脘痛較劇,兼苔黃便秘,或見發熱者,再加芒硝以下之。

    (二)肝氣犯胃

    主證:胃脘脹滿,功撐作痛,連及兩脅,噯氣,大便不暢,脈弦。

    辯證: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則肝氣郁結,橫逆犯胃作痛;脅為肝之分野,氣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撐而連及兩脅;氣機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脹滿,噯氣,大便不暢,肝氣犯胃,可見弦脈。

    治法:疏肝理氣

    方藥: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方中柴胡、香附、川芎等為疏肝解郁之主藥,疼痛較重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理氣止痛;噯氣較多者,可加沉香、旋復花以順氣降逆。

    氣郁日久,可以化火,出現痛勢急迫有燒灼感,心煩易怒,泛酸嘈雜,口苦而干。舌紅苔黃,脈弦數等癥,治宜清肝瀉火,方用黃芩湯合左金丸,酌加疏肝理氣藥。

    (三)脾胃虛寒

    主證:胃痛隱隱,泛吐清水,喜暖喜按,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白,脈軟弱或沉細。

    辯證:脾胃虛寒,陽氣不足,水飲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陽虛而寒盛者,則畏寒喜暖,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白,脈軟弱或沉細,均為中虛有寒陽氣不能輸布之象。

    治法:溫中散寒

    方藥:用黃芪建中湯加木香,炮姜、煅瓦楞等以溫中止痛(桂枝可改用肉桂)。

    (四)瘀血凝滯

    主證:胃脘疼痛有定處,痛如針刺或刀割,或見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質紫暗,脈細澀。

    辯證:疼痛日久難愈,因血瘀為氣滯和虛寒之進一步發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處,久痛入絡,脈絡損傷,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脈細澀,為血行不暢之征。

    治法:化瘀通絡

    方藥:用膈下逐瘀湯加減。方中當歸、川芎、桃仁、五靈脂等化瘀止痛,與香附、延胡索,赤芍、甘草等同用,兼能理氣和中,增強止痛作用;如血出不止,去桃仁、川芎、紅花加炒蒲黃、參三七、灶心土等止血藥。如出血后面白神倦脈細弱者、可加黨參、黃芪、白術等以益氣攝血。

    以上胃脘疼痛諸證,病邪阻滯者多為急性疼痛;肝氣郁滯、脾胃虛弱者多為慢性疼痛。病邪阻滯、氣滯火郁或脾胃虛寒,均可形成瘀血內停。因此,上述諸證,往往不是單純不變的,牙實并見、寒熱錯雜的并不少見,臨證時必須靈活掌握。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在播放酒店约少妇高潮| 日韩av日韩av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欧美一本大道香蕉综合视频|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综合网天天|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网站 |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亚洲中文久久久精品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 国产对白熟女受不了了|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成人片|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隔壁人妻被水电工征服|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av|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av| 国内综合精品午夜久久资源|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和艳妇在厨房好爽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丝瓜影院|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妓女| 一道本AV免费不卡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99久久99久久免费精品小说|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日本亲近相奷中文字幕|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性色的免费视频网站|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天天综合网| 丰满的熟妇岳中文字幕| 少妇高潮水多太爽了动态图| 成人午夜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国产好大好硬好爽免费不卡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