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駱柳彤 木棉花真好,渾身都是寶 每年三四月是紅棉盛放的季節(jié),羊城處處見紅棉,火紅的花海,總是那樣令人感懷。廣州市市花———紅棉當(dāng)之無愧。 曬干了的木棉花有藥用價值,解毒清熱驅(qū)寒去濕,用干木棉花煮粥或煲湯,是粵人的老習(xí)慣。我們小時候,滿街滿巷的門前或 木棉絮是一種很好的枕芯用料,用它制成的枕頭,柔軟舒適,深得粵人的歡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更有棉絮被拾進墨盒里,成為練毛筆字的工具。 從小在羊城,我對紅棉有一種說不清的情結(jié)。和母親行街,只要能看到木棉樹,就會憶起舊時拾木棉絮的情景;和女兒坐車外出,只要見到滿樹開花的木棉樹,總是不停嘴地高呼:“好靚的木棉花呀。”那天,和女兒專程到海珠橋腳拾紅棉,拾到滿滿一大紙袋,女兒愛不釋手;我將一大袋紅棉帶到家公家婆家里,兩老人家都歡喜得很,家婆還將木棉花用篩子裝著,曬干用來煲湯煲粥;我更是為紅棉寫文章拍照片,簡直成了木棉花癡,呵呵…… 三四月又是春困時節(jié),用干木棉花煲湯,正好能祛濕解春困。以補氣血、強筋骨、通經(jīng)絡(luò)、祛風(fēng)除痰、養(yǎng)顏潤膚的水蛇、補陰益髓的豬月展肉為主材料,加祛濕解毒的木棉花、益氣生津、潤肺健脾的蜜棗等配料,煲一鍋老火靚湯。 材料:水蛇肉400克,豬月展肉150克,干木棉花五朵(約1/3兩),龍眼肉一小撮,扁豆一小撮,蜜棗兩個,生姜三片。 做法: 1.木棉花、龍眼肉先行浸泡半小時以上,洗凈; 2.水蛇、豬月展肉倒入小鍋里飛水,再洗凈、切段; 3.將全部材料放入湯鍋,加六至八碗水(水少點湯會濃點),猛火煮沸再改小火煲一個半小時至兩個小時。飲湯時下鹽調(diào)味。
(夏天/編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