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課 互惠行為
為了生存我們必須獲取生存數據。這一點是由引力法則決定的。正是這一法則,使個體與宇宙分別開來。
想一下,如果一個男人既不是丈夫、也不是父兄__,如果他既不關心社會經濟、也不關心政治或宗教,那么他就不過是一個抽像的理論上的自我,除此之外,他一無所是。因此,一個人的存在,在于他和整體的關系,在于他和其它人的關聯,在于他和社會的聯系。這種聯系構成了他的環境,而不可能是通過其它方式。
因此很顯然,個體不過是宇宙精神的分化,這種宇宙精神,將“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譯注:語出《新約。約翰福音》第1章第1節)而宇宙所謂的個體化或人格化不過就是個體和整體的關聯的方式。
這種關聯的方式,我們稱其為環境,這種環境是由引力法則主導的。第十八章,也就是接下來的部分,將探討這一重要的原理。
《第十八章》
1、世界的思想觀念總是在不斷變化。這種變化如今也正在我們身邊靜悄悄地發生,成為自異教衰亡以來這個世界所經歷的最為重大的思想變革。
2、當今發生的這場革命,正改變著不同膚色,不同族群人的觀念,從最上層、最有教養的人群,到最底層的勞動階級,這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的。
3、如今,科學發現浩如煙海,揭示出無盡的資源、無數種可能,展現出那么多不為人知的力量。科學家們越來越難于肯定某種理論,稱之為定規定法、不容置疑;同樣,也極難徹底否定某些理論,稱之為荒謬不經、絕無可能。
4、一個新的文明就這樣誕生了。習俗、教條、殘暴皆正在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眼界、信念與服務。人類逐步從傳統的羈絆中解脫出來,唯物論的渣滓漸次煉凈,思想獲得了解放,真理以它的全貌出現在驚訝不已的人群面前。
5、整個世界正處于覺醒的前夜,將迎來煥然一新的力量和意識,這是一種來自我們內心的全新力量,是對我們內心的全新認識。
6、物理科學已經把物質分解為分子,把分子分解為原子,把原子分解為量子,在安布羅斯。佛萊明爵士看來(這在他給英國皇家學院的上書中提到),剩下的事情,就是要把能量分解為精神。他說:“能量,就是終極本質而言,只有當它表現為我們所說的‘精神’或‘意志’的直接運轉時,方可被我們所理解。”
7、這種精神是居住在我們內心的終極能量。它存在于物質也存在于心靈。它就是維持一切、使生命能量充滿一切、無處不在的宇宙能量。
8、一切生命個體都靠著這種全能的智慧而生存,我們發現,人類個體生命的差異,大多數是由他們在何種程度上能夠體現出這種全能的宇宙智慧來決定的。正是這種智慧,使動物比植物高一個等級,使人比動物又高一個等級,我們知道,這種逐層遞增的智慧在人類身上,表現為人類個體控制自己的行為模式,以及按照環境調試自身的能力。
9、所有偉大的心靈都注重這種調適的過程,而所謂的調適也無非是對于宇宙精神現存秩序的認知。人們都知道,我們只有首先遵從宇宙精神,宇宙精神才會聽命于我們的吩咐。
10、對自然法則的認知使我們能夠跨越時空的距離,使我們能夠在高天之上翱翔,也能讓鋼筋鐵骨在水面上漂浮。智慧的程度越高,我們越是能夠理解這些自然法則,就能擁有更高更強的能力。
11、正是因為人類能夠認識到,人類自我是宇宙智慧的個體形式,因此,人類就能夠控制那些沒有達到這種自我認知程度的個體。他們還不知道宇宙精神無處不在,并隨時做好行動的準備;他們還不知道宇宙精神能夠對一切需求做出響應,因為宇宙精神本身也遵從著自身存在的規律。
12、思想是具有能動性的。這一法則建立在合理可靠的基礎上,借著萬物的內在本質就可以認識到。然而這種創造力并非源自于人類個體之中,而是來源于宇宙。宇宙是一切能量與物質的源泉,而個體不過是宇宙能量分流的渠道而已。
13、宇宙通過個體,創造種種不同的組合,因此就有了種種現象的發生,這些都遵從振動原理。所謂的振動原理,就是指本原物質的運動頻率各不相同,它所創造出來的新的物質在振動頻率上與原來的物質保持嚴格一致。
14、思想是一種看不見的聯結,它使個體與宇宙、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的領域聯系在一起。人類能夠思想、感覺、行動、獲得知識,這些都是思想的魔力。
15、憑借著合適的器械,肉眼可以探索幾百萬英里以外的世界;同樣,人類借助恰當的領悟,就能夠與宇宙精神建立起聯系,而宇宙精神正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16、僅有理解是不夠的。認識的過程就好比一個內部沒有錄像帶的錄象機。所謂的領悟不過是一個信念而已,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食人族也有他們的信念,但那種信念又有什么用呢?
17、惟一對人有價值的信念,就是能夠被實踐檢驗證明的信念。經過驗證后的信念就不再僅僅是信念而已,它轉化成為了有生命的信仰和真理。
18、這個真理已經經過了成千上萬人的檢驗,只需要通過合適的方法手段加以運用。
19、人類思想定位數億英里以外的星球,沒有足夠倍數的望遠鏡是萬萬做不到的。因此,科學也在不斷發展,更大、更清晰的望遠鏡被研制出來,人類因此更多地了解了天體的知識,不斷收獲得巨大的回報。
20、人類對精神世界的領悟也是這樣。人們在與宇宙精神及其無限可能相聯系的方法手段上,也在不斷獲得巨大的進步。
21、宇宙精神通過引力法則在客觀世界中彰顯。每個原子對其他的原子都產生了無窮大的引力。
22、萬物正是通過這種吸引、結合的法則相互聯系在一起。這個原理是有普遍意義的,也是一切現有結果賴以產生的惟一途徑。
23、生長力通過宇宙原理得到表達,這種表達最為美麗壯觀。
24、為了生長,我們必須獲得生長所需的必需品,但我們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完整、完美的實體,這決定著我們只有在付出之后,才能接納。因此,成長是建立在互惠行為的條件上。我們知道,在精神層面上,同類事物相互吸引,而精神的振動只對那些與它們保持和諧一致的振動做出回應。
25、所以,很顯然,富足的想法只對那些類似的意念產生回應。人的財富與他的內在一致。內在的富足是外在富足的秘密,它吸引著外在財富來到你身邊。人類真正的財富資源在于他的生產能力。因此,一個人如果在他所著手進行的工作中投入全部的身心,那么他的成功是沒有止境的。他會不斷地付出、給予;他付出的越多,收獲的也就越多。
26、看看那些華爾街的金融大亨們,看看那些產業領袖、大律師、政治家、發明家、作家、醫生--他們除了自己的思想,還有什么可以貢獻出來增進人類的福祉呢?
27、思想是借助引力法則運行的一種能量,它的最終體現是客觀世界的豐裕富足。
28、宇宙精神是保持平衡狀態的靜態精神或物質。我們的思考能力使宇宙精神在形式上分化。思想是精神的動態階段。
29、力量取決于對力量的認識。而如果我們不去運用力量,我們就會失去力量。而如果我們不認識力量,又如何去運用它呢?
30、對精神力量的運用,取決于意念的集中。意念集中的程度決定著我們獲取知識的能力,而知識不過是力量的代名詞。
31、意念的集中是一切天才的物質。這一能力的培養建立在練習、實踐的基礎上。
32、注意力集中的動機是興趣,興趣越高,注意力越是集中;而注意力越是集中,興趣就越大,這是作用和反作用的結果。讓我們從注意力的集中開始做起。這樣,不久就會激發起你的興趣;而興趣的產生會引起你更多的注意,這種注意力會引起你更多的興趣,如此不斷地循環往復。這種實踐練習,能夠培養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3、這一周,請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創造力上;探索你身上的洞察力和感知能力;為你心中的信仰找到邏輯基礎。讓思想停留在這樣一個事實上:個人肉體的生存、行動,需要靠吸入有機的空氣來維持,必須呼吸,才能活著。接下來,讓思想停留在這樣一個事實上;人的精神的生存、行動也是如此,需要吸收一種更為微妙的能量,才能延續下來。在自然界中,如果沒有播種,就沒有生命長成;結出的果實絕對不會比生長它的植物本身高一個等級。同樣,在精神世界中也是如此,只有播下種子,才能結出果實。而結什么樣的果實,則取決于種子的性質。所以,你一切的境遇都取決于你對這種因果循環法則的領悟,這種領悟是人類意識的最高境界。
我的心靈中沒有停滯的思想,一切想法都迅速轉化為能量,成為種種實現意圖的方式、手段。---埃默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