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行業:三英戰“純生” 7 上頁:第 1 頁
2009年3月,華潤雪花亦推出了更新換代的純生產品——金標純生,這支出身啤酒“豪門”的雪花新力量,一面世很快獲得市場正面評價:雪花純生已經成為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指定用酒”。近幾年,華潤雪花著重于品牌戰略調整,在布局擴張的同時,重抓市場推廣與運營問題。其核心競爭力表現出來的“攻擊性”更為內斂。雪花啤酒不會采用價格戰、單一的贈送等方式來實現市場的占有,而是依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悄悄“蠶食”。使華潤雪花啤酒每到一個省份,都能打破當地啤酒市場的勢力格局,分得一部分市場份額。 北京市場,一直是啤酒三大巨頭爭奪的焦點。以前是普通啤酒之戰,現在又有純生啤酒之爭。純生啤酒的戰場與普通啤酒的戰場有較大差異,更多集中在餐飲渠道和夜場渠道。與外國啤酒品牌相比,三大巨頭還是略顯弱勢。但是,自金融危機以來,外國啤酒品牌在夜場的銷量下滑,三大巨頭在夜場的銷量與市場份額卻呈可喜的上升趨勢。 燕京純生進攻夜場的同時,更專注于對消費者忠誠度的培育,各渠道全面開花,不僅依靠“餐飲帶動商超”,還用心培育消費者忠誠度,力爭“餐飲、商超帶動夜場”;青島純生更是在夜場加大了品牌宣傳推廣力度,在奧運營銷期間,更是針對北京消費者,推出了各種有影響的市場推廣活動;花潤雪花在燕郊建廠,更是把自己的陣地建在了燕京的家門口,虎視眈眈目標直指燕京。華潤雪花直逼北京市場的同時,燕京也在悄悄然地布局東北,在東北建廠,計劃在華潤雪花的大本營撕開一道口子,與華潤雪花在東北短兵相接?! ? 深入地分析燕京、青島、華潤雪花這啤酒“三英”,不難發現,表層次的品牌戰略規劃和市場營銷戰略是相似的,他們都有雄厚的資本、先進的純生生產線、一流的技術與人才,他們都是先“建廠布點”,然后“以點帶面”;在對分廠的管理上,都是統一設備、統一原材料采購、統一技術管理。但是,他們真正的競爭不是在第一步“建廠布點”,而是在第二步“以點帶面”上。有了“點”能不能變成“面”?兩個“面”之間能不能連成一個大“面”?這是競爭的關鍵,也正是“三英對決”誰能勝出的關鍵。在純生的營銷戰術上,細節決定成敗。誰能把營銷工作的每個細節做得更穩健、更扎實,誰就有勝出的機會。不論采取何種渠道策略,不論用什么樣的創新營銷手段,其真正本質在于對消費者品牌忠誠度的培育與爭奪! 2009年夏天,對于中國啤酒行業來說,將會是一個不平凡的夏天,啤酒“三英”燕京、青島、華潤雪花的新一輪純生大戰已經拉開帷幕,誰能成為領袖級純生品牌?誰能獲得更多更實際的利潤?誰能顛覆舊格局、創造新格局?業內外人士都在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