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王海燕 (小學語文 0136班山東日照):一直以來,我們忽視了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忽視了學生習作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評價,沒有發(fā)揮評價的激勵功能。開始課題研究時,我們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問題如下: 作文你最怕( )(選一答案) ①沒有材料寫 ②沒有語言寫 ③ 不懂得怎樣寫 ④沒有體驗過的題材 ⑤已經(jīng)寫過多次的題材 ⑥不感興趣的題材 我們隨機調(diào)查三年、四年、五年各一個班,共178人。調(diào)查結(jié)果:沒有材料寫占31.3%,沒有語言寫占21.7%,沒有體驗過的題材占20.6%,不懂得怎樣寫占10.5%,已經(jīng)寫過多次的題材占8.7%,不感興趣的題材占7.2%。 經(jīng)過調(diào)查,我們把作文教學的難點定位為: 1、材料型。我們認為,學生寫不好作文關鍵在缺乏寫作素材,所謂的“巧婦難為無米之吹”,“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是最好的理論前提。于是在作文教學中要著重解決材料缺乏的問題,以種種方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拓寬他們的視聽,化虛為實,變無為有,使學生在獲得具體的視聽等感受后再作文,如生活作文,活動作文。 2、語言型。作文的結(jié)果體現(xiàn)為語言文字的組合。語言之于寫作是極為重要的。我們認為,作文寫得差,根源在于腦子里詞匯貧乏,語言儲備不足,面對生活有所思有所感,卻找不到相應的詞語句子來表達。因此作文教學要著力提高學生語言的儲備量。 3、心理過程型。作文離不開主體的參與。寫景、壯物、記人、敘事需要主體對對象的有感覺和知覺。我們認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是感知覺的匱乏,因此有了觀察日記,觀察作文。“精鶩八極,心游萬仞”若想寫人栩栩如生,敘事生動感人,繪景如臨其境,必須學會浮想聯(lián)翩。 滿開紅 (小學語文 0122班 山東德州(1) :學生怕寫作文,已經(jīng)不是個別人的個別問題,皺緊眉頭、咬爛筆頭,結(jié)果卻仍然不盡人意。治病先問因,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首先要找出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經(jīng)調(diào)查本班學生(六年級),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習作方面主要有如下幾個“怕”: 馬玉秀 (小學語文 0120班 青海循化):本人主要從事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學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筆就抓耳撓腮,經(jīng)了解有幾方面的原因:1、覺得無內(nèi)容可寫,亂編的多。2、語言積累少,干巴巴的,難以寫具體。3、對周圍事物沒有留心觀察。4、缺乏想象力。5、題材千篇一律,難以表達真情實感。 原因: 1.缺乏生活積累 賀鳳華 (小學語文 0114班 青海格爾木):生活與作文處于“隔離”狀態(tài),是導致學生怕寫作文的根本。一些同學害怕寫作文,說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是不習慣于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會,小至學校和家庭,叩擊我們心弦,引起我們關注和興奮的事時有發(fā)生。同時,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寫作的材料。有一則古代笑話說:一秀才寫不出文章,痛苦萬狀。其妻見曰:“怎么比我生小孩還難?”對曰:“當然更難。你生孩子是肚里有貨,我寫文章是肚里沒貨。”學生寫作文也往往就是肚里沒貨。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學為什么沒有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有時還起了反作用?為什么在作文訓練中孩子的表達情趣一點點消失?學生的作文為何內(nèi)容干癟,語言僵化?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集中一點:生活和訓練為什么總是處于一個“隔離”的狀態(tài)? 2.缺乏語言儲備 全淑貞 (小學語文 0117班青海民和) :沒話可說的一種原因就是缺少“積累”,一是缺少生活積累,一是缺少語言積累。一切創(chuàng)造都來源于生活,如果學生沒有親自經(jīng)歷或沒有真正觀察到發(fā)生的事情,必然沒有當時的感受,那么寫作也就沒有根據(jù)了,編造起來覺得沒話可說。學生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自我的、個性化的、生命化的生活。學生雖然自己每天都生活在人群中,自己或生活的周圍每天都有許多事情發(fā)生,當時對發(fā)生的事情也有過高興、憤怒、傷心等情感的體驗,只是沒有意識將自己的感覺調(diào)細,沒有養(yǎng)成表達的習慣,讓習作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當時沒能記下來,事過境遷,現(xiàn)在也回憶不起來了。還有的人不善于觀察周圍的事物,只是光從自己身上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去找,那能有多少呢。因此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入手,發(fā)現(xiàn)好的素材及時記錄下來。有的學生有積累的素材,卻不知怎樣去表述,也造成了有話說不出了。 http://acad./article/1783697.dhtml 譚敏 (小學語文 0108班 湖南岳陽(2)):說到學生怕寫作文的原因,我突然想到一句很熟悉的話:茶壺里煮餃子__倒不出.用它來形容學生為什么怕寫作文,實在是太形象了.為什么這樣說呢?請聽我說一說: 一、從內(nèi)容入手與“構(gòu)思”內(nèi)容入手。 袁麗娜 (小學語文 0113班西寧城中):閱讀重于寫作的課程價值取以及過于依賴直感經(jīng)驗,缺乏科學指導,是導致寫作教學出現(xiàn)問題的最大原因。我們的孩子為何怕上作文課呢?就是因為拿起筆來,腦子里面空空的,不知從何寫起,不知寫什么,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我想,這樣一個現(xiàn)狀,我們可能要好好反思我們目前的習作教學。容我直說,現(xiàn)在的作文教材內(nèi)容需要重構(gòu),作文教學嚴重缺少過程性的指導,更缺乏作前的習作素材的積累。另外,課程改革,語文教學似乎只關注閱讀教學,無論是教學教材編寫,還是課堂研討活動,還是優(yōu)課競賽,一開口就是閱讀教學怎樣怎樣,幾乎把語文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習作教學給忘了!這樣勢必造成學生無話可寫。 …… 蔡慧 (小學語文 0121班山東濱州):傳統(tǒng)的習作指導,盡管學生的作文規(guī)范了,達到了各年段作文的總體要求,但我們認為當前學生作文最令人不滿和擔憂的是:似曾相識。從內(nèi)容看題材大同小異;從語言看,文字表達方式雷同。學生作文缺乏個性,缺乏獨特生命的標志!造成“似曾相識”的重要原因是我們教師的作文指導過于整齊劃一,審題、選材、表達方法等都要一一落實,才能放手讓學生寫作;之后,教師精批細改,然后針對學生的典型問題進行集體講評修改等。這種指導其實是漠視學生的生命意義,漠視學生的個性差異與發(fā)展。缺乏個性化的指導,是導致學生作文缺乏個性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們認為教師的作文指導工作的核心是加強個性化的指導,將主要精力放在啟發(fā)、引導、鼓勵、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寫作上,成為學生寫作上的合作伙伴。
譚緒剛 (小學語文 0139班山東濰坊(1)):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往往將學生禁錮在課堂里, 死板地教條地傳授一些寫作的“訣竅”,這是寫作教學的一大弊端,在中國也算是源遠流長了。加上這些年應試教育的影響和干擾,寫作似乎成了一種手藝,具有一定的模式。如記述文寫作中的“時、地、人、事”四要素,“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四板塊;議論文中“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總結(jié)問題”的三股文;更有甚者,誘導學生去尋找、背誦幾篇范文,在考試時“對號入座”,強行就范,往往弄得文不對題,牛頭不對馬嘴。 孟憲杰 (小學語文 0124班山東德州(3)):學生之所以對寫作不感興趣,甚至逃避作文,這與教師批改作文的方式呆板單一不無關系。有些教師習慣于對每個學生的每篇作文精批細改,從字、詞、句的個別修改,到眉批、尾批都細致周到,看起來“滿堂紅”,而教師辛辛苦苦批閱出來的作文對學生的寫作又有多少幫助呢?很多同學連看都不看就又開始了新一次的作文寫作。 徐靜靜 (小學語文 0134班 山東青島(1)):我們的語文老師,養(yǎng)成了“火眼金睛”的本領,對學生作文中的錯誤明察秋毫,一絲不茍;我們的語文老師,養(yǎng)成了“疾惡如仇”的習慣,對學生作文中的錯誤,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不挑出來不罷休;我們的語文老師,形成了“斬草欲除根”的心態(tài),對學生作文中的進步無動于衷,等閑視之,以為理所當然,對學生的錯誤卻窮追猛打,絕不手軟。于是,在老師與學生一輪又一輪的批評與指責中,學生寫好作文的信心一點點喪失,最后選擇了害怕,選擇了逃避。 6.其他 李玉申(3704020045) 0144班 山東棗莊:文學傾向讓學生覺得作文高不可攀。 毛小紅 (小學語文 0108班 湖南岳陽(2)) :一、多媒體的濫用使得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萎縮。 寫作需要什么?需要生活積累,需要語言儲備,但我認為更需要有一點形象思維能力。精美的圖片和刺激的網(wǎng)絡游戲搶占了學生的大腦空間,這些人工制作的美輪美奐畫面除了給學生們在淺薄的尖叫中任其思維懶惰外,還能給與他們什么?看一看現(xiàn)在的小孩有多少人耐得住寂寞坐在那兒“胡思亂想”天的那一邊是什么? 袁芳 (小學語文 0113班 西寧城中) : 解決作文難的問題,首要的是要激活學生的言語欲望。潘新和教授曾說:“沒有比失去言說的欲望更糟糕的事情了。”所以,我們在教學,不要拔高習作要求,使學生敢寫。改變以前對學生習作求全責備的做法,不要以文學作品的標準去要求學生的習作。要在習作訓練開始的時候,告訴學生習作不過是一種新的表達方式,是讓我們“用筆說話”,說心里話,說實話,說自己想說的話。 張萍 (小學語文 0124班 山東德州(3)): 作文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一種外顯行為。然而,提起作文學生就會聯(lián)想到詞藻華麗的文章,由此產(chǎn)生一種敬畏感,神秘感。不敢輕易作文,不敢輕松作文。為了克服學生對作文的畏懼感,在教學中不妨“淡化作文”,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作文,在輕松愉快中完成作文。 羅小麗 0101班 廣西鹿寨: 黃金葉 (小學語文 0148班 山東東營): 多讀多誦,積累語言 龍梅樹 0106班 湖南寧鄉(xiāng): 我是這樣解決學生總覺得“沒什么可寫”這一難題的。 ……(2)從文本中積累。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xiàn)“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 多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不僅是為了積累詞句,更重要的是要把讀和寫緊密的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從讀中潛移默化的學會一定的寫作技巧.不僅要多讀課文,因為那是一篇很好的范例;還要多讀名家名篇,優(yōu)秀詩文,從中汲取營養(yǎng),不斷豐富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和積累. 楊少梅 小學語文 0142班 山東煙臺(2): 讀寫結(jié)合 悟情學法 開辟作文訓練的兩種渠道是:其一,從生活中學習作文,即引導學生寫觀察作文。豐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學生作文的源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花鳥蟲魚、風雨雷電,鼓勵學生把他們在各種學習活動中所見、所聞、所感寫在日記里。這樣,既豐富了作文素材,解決了“無米之炊”的難題,又有效地進行了練筆。其二,從閱讀中學習作文,解決怎么寫的難題。它包括兩個方面:⑴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從教科書中學習作文,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結(jié)合課內(nèi)作文,緊扣訓練重點,統(tǒng)一要求,嚴格訓練。⑵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學習作文。語文教材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例子,要想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并把知識形成能力,就必須加大閱讀量。“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材料,增長見識,提高認識水平,才能提高作文能力。 小學生學語文最頭疼的是寫作文,教師教語文最犯愁的是教作文,我認為教作文最重要的要遵循以下兩點: 欒波 小學語文 0130班 山東萊蕪: 低要求,樂寫作。小學生低段的作文就像兒童畫,提倡用天真、質(zhì)樸、自然、清新的“童話”作文,不要把學生的習作文學化、成人化。教師要以寬容和期待的目光去欣賞學生稚嫩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說真話、事,保護學生作文的“原生態(tài)”,在此基礎上再逐步引導學生走上規(guī)范化,正規(guī)化的作文軌道。小學是孩子學習作文的起始階段,要求一定要低一些。小學生寫作文不妨從“通俗唱法”,甚至從“卡拉”OK開始,在不斷訓練中逐步形成書面語言表達的語感。 王保國 0104班 河北唐山(2): 孫偉華 (小學語文 0113班 西寧城中): 我認為命題要為學生的心靈松綁。《語文課程標準》 求“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筆,樂于 筆,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實驗教材的作文訓練大多是“話題”型的,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自我, 利于挖掘?qū)W生的獨特感受 童趣。因而,我們在教學時,要注意這個“動力指向”,寫事的文章,就把韙定得盡量小一些,要寫的內(nèi)容盡量靈活一些。如把“ 遇到的件小事”中的“小”化為可笑、可氣、有趣、高興、難受、傷心等;寫的文章,把題目往學生的觀察視角上靠,像“誰說女孩 如男”、“ 叫小淘氣”、“饞嘴的弟弟”等。同開展講評好作文,評選好日記,辦作文墻報等活動,為學生展示自 提供條件,激勵學生的好勝心。 魏翠 (小學語文 0130班 山東萊蕪) : 劉志花 (小學語文 0140班 山東濰坊(2)): 多寫多練 培養(yǎng)習慣 李艷 (小學語文 0124班 山東德州(3)): 日記是習作教學的有效途徑 正面評價 樹立信心 郎曉玲 (小學語文 0112班 西寧城西) : 索南才讓 (小學語文 0115班 青海貴德) : 我認為要直面“怕”字,培植信心。經(jīng)調(diào)查學生,我發(fā)現(xiàn)學生在作文中“三怕”:怕老師要求過高,自己達不到要求;怕自己水平低,別人看不起;怕習作課,腦子一片空白。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一)變變身份,不吝嗇表揚。以前,遇到寫得很糟糕的作文,我往往按捺不住心中的不滿,重重地寫上幾筆師者的“告誡”:內(nèi)容空洞,語句不通,書寫太亂,態(tài)度不認真!結(jié)果得到的是學生下次同樣糟糕的“作品”。現(xiàn)在,我班學生的作文本上更多出現(xiàn)的是我近似朋友的傾心之談:“你筆下的這個故事真實而精彩,我被你巧妙的結(jié)構(gòu)安排和超群的語言表現(xiàn)力深深折服了,如果結(jié)尾與開頭能再相互照應一下,你覺得是不是更能突顯出中心?”“你這篇文章雖然短了點,有些地方句子還不太通順,但這次你寫的是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真事,抒發(fā)的是自己心里的真實感受,書寫也比上次仔細多了,我從心底里為你的進步驕傲!相信在下次的習作中,你肯定能夠發(fā)揚長處,改進不足,呈現(xiàn)一份令你我都更加欣喜的“杰作”。(二)指明路子,讓學生重拾自信。剛才談到的教師改變自身的做法,其實也是對習作方面比較后進的學生的信心激勵,但是,光表揚鼓勵還不行,要指明路子,要讓學生覺得確實可以“觸得著”、“摸得到”。為此,我有意設置學生的習作主題,首先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人、物、景、事開始寫起,實、寫樸實。要求上,對后進學生放低一點,從寫明白一件事、寫通順每句話開始。對于學生陌生或有距離感的內(nèi)容,則要求在先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習作,絕對不可臆造或抄襲。比如,學生在單元測時,碰到一篇名為《你好,北京2008!》的作文,對于郊區(qū)的孩子來說,我很明白這篇文章不好寫,難就難在對奧運會,對北京2008年奧運會缺乏比較全面的了解。為此,我放給學生一周的時間,讓他們利用放學后時間和周末到書店和網(wǎng)吧查找相關資料,又通過一節(jié)交流課讓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搜集成果,因而許多學生在這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感覺順利了許多。(三)調(diào)整習作課,給予學生自由呼吸的空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同樣,學生如果在緊張、急促的心境下也難以高質(zhì)量地完成習作任務。因此,課前的準備和教師對學生習作前的指導就顯得格外重要。課前備好了寫作材料,有了實踐體驗,再加上教師恰當?shù)狞c撥、引導,學生在習作課上就能有話可寫、有方向可依,緊張情緒也會緩解許多。此外,對后進學生,教師也不宜統(tǒng)一要求,極力催促,使其緊張疲勞而產(chǎn)生應付之作,可適當給予比別人充裕一點的時間。 最根本的是解決興趣問題。…… 劉風華 (小學語文 0122班 山東德州(1)) : 體現(xiàn)“導”的魅力 陳敏(3704030235) 0144班山東棗莊 特級教師于永正執(zhí)教《想象對話作文訓練》片段: 用“眼和心”去描繪秋天 張菊玲(3706840022) 0143班山東煙臺(3) 圍繞本組課文和學生一起分析作者是怎樣描寫景物的,這里主要讓學生明確寫作要素,比如:確定自己要描寫什么?是田野還是果園,是秋風還是秋雨或是秋天的色彩,要按怎樣的順序?qū)懀瑴蕚湓鯓用鑼?#8230;…為了讓學生減輕寫作的壓力,使他們樹立信心,我找了兩篇三年級學生寫的小佳作,和學生一起欣賞。我讀的第一篇小文章是《秋天的快樂》。讀到小朋友們采摘蘋果時的小心翼翼,吃蘋果時的滿口香甜時,孩子們按捺不住了,我適時地又讓孩子起來說自己在果園幫父母摘蘋果時地情景及感受。因為他們有了生活經(jīng)驗,所以說出來的話是那么生動,那么貼切。接著我又為學生讀了一篇《秋天的色彩》,文中說道:秋天是金色的,是藍色的,是紅色的,是黃色的,是花花綠綠的……讀完后學生們竟然結(jié)合文中的色彩又說出了許多他們觀察到的景物,有些景物甚至是我們平時都不曾注意到的。我為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而驚喜。我想:正是學生真正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心去感受,才會寫出充滿情感的作文。 巧設情境,多維對話,促進語言的生成 鹿廣萍 0144班 山東棗莊 學生只有在具體的情境之中,豐富的情感被激發(fā),才會有強烈的表達欲望,進而在無拘無束的對話中生成新的語言。“只有感受到陽光照耀后才能說出太陽的味道。” 快樂作文的“地利、天時、人和” 曲愛軍 (小學語文 0142班 山東煙臺(2)) …… 韓立菊 小學語文 0130班 山東萊蕪 實際上,小學生之間也有很多小故事,只是時間久了就會淡忘。那天上午,我班劉逸涵剛買的新字典找不到了,因為我們要學習使用字典,肯定是哪個沒帶字典的同學悄悄地拿了去。于是我說:“劉逸涵的字典肯定是長腿跑了,我想它一定也會跑回來的。”真的,第二節(jié)課間字典“飛”回來了。那天上午第二節(jié)課,外籍教師安妮給學生上了一堂英語,這是一位黑人老師,教學方法與我們截然不同,學生的興趣濃、感受也深。這一天發(fā)生了這樣兩件事,我就想讓學生們寫一寫今天發(fā)生在班級里的事。為了讓學生對今天有更深的體驗,下午上課時,班里的紀律不太好,我就說:“誰再說話,我上誰家吃飯。”一句話,學生炸開了鍋,他們有的請我吃漢堡包,有的請我吃……學生通過充分的發(fā)言,又一次感受到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真情。于是我布置學生寫作文《發(fā)生在班里的小故事》,而且要求學生,就寫今天發(fā)生的事,結(jié)果,大部分學生寫出了較好的作文。 孩子習作,一路有您 程 冬 (小學語文 0109班 陜西漢中) 學會說話,是習作的第一步。小語教材中,文中有很多插圖。這些插圖學生特別喜歡,這是訓練學生說話的好機會。記得一年學生學習拼音時,我把學拼音和練習說話結(jié)合起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能力,也為習作打好了基礎。例如:學習復韻母“ie üe er”時,就有兩幅插圖,一幅是一位老爺爺在樹下聽音樂,另一幅是幾個孩子在折飛機,畫畫,捏泥人。抓住這些資料,我讓學生看圖說話,看圖寫話。記得有個小孩子說道:“在美術(shù)課上,我和小朋友們在一起。小紅和小明在折飛機,小紅拿著折好的飛機,高興的說‘看,我折的飛機多好,能飛好高呢’。小東和牛牛在捏泥人,牛牛捏了一個胖娃娃呢,他高興極了。我畫的畫很漂亮。我喜歡上美術(shù)課。” “靈光一現(xiàn)”記錄本 李莉 0145班 山東淄博 在我們班級里,每個孩子手中都有一本“靈光一現(xiàn)”記錄本,平時自己在和同學、老師交流中,說出了什么生動的話語,讓別人覺得很有趣,那么就可以找老師把這句話完整、通順的說一遍,申請記入這本本子。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語言水平來逐漸提高標準,比如在一年級的時候,有個孩子在仿寫訓練時說出了一句“我從媽媽肚子里蹦出來”,這句話就被收入其中并獲得了“五星”的評價。隨著年級的增高,標準也就隨著提高,讓孩子學著去篩選、完善自己的話語。孩子覺得作文最難的就是沒有材料可寫,材料不可能是隨叫隨到,即使有意義的事情發(fā)生了,也不可能次次隨時提筆,那就必須教學生學會建立自己的“素材庫”。我從一年級開始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體會什么叫“有意義”的材料。記得在學校“感恩節(jié)”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我在主席臺上朗誦的時候,淚流滿面,很多孩子也都被感動跟著流下了眼淚。回到教室,我們還沉浸在那份激動的心情當中,沉默了好一會兒。我讓學生用幾個字把這件事情記錄在“靈光一閃”上,有的學生寫“心靈的震動”,有的寫“可貴的沉默”,還有的直接寫“老師的演講”。不管學生怎么記錄,看到這幾個字,當時的場面就會浮現(xiàn)在眼前。然后我又引導他們思考這個材料可以運用在什么樣的文章之中,什么樣的作文題目可以選用這個素材,孩子們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在積累材料的同時也學習了如何準確選材。我經(jīng)常告訴孩子:“生活就是一個大的素材庫,你要處處留心,不要讓一個好的作文材料從你身邊溜走”。現(xiàn)在,一些孩子的“靈光一閃”本上已經(jīng)有了好幾十個素材,他們還經(jīng)常交換分享,不斷豐富自己的“素材庫”。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選擇的材料就越來越多了。 當堂練 林琴 0146班課程直屬 在課堂上動筆習作,一般是緊隨導學環(huán)節(jié)之后。從作文心理來說,學生剛剛經(jīng)過有效的指導,情緒正處于亢奮狀態(tài),思維極為活躍,頭腦中萬象紛呈,文思泉涌。此時,他們具備了最佳的習作心境。當堂練筆正是抓住了這一最佳時機,趁熱打鐵,其效果起碼應當是正常發(fā)揮,肯定還會有超常效應。比如,剛指導完學生如何描寫花兒的美,就讓學生提筆來描寫自己所喜愛的一種花,學生就會躍躍欲試,并能較好地運用老師所教給的方法。 孫偉華 (小學語文 0113班 西寧城中) 我們四年級的學生作文時寫學校的大花壇,他寫道:“學校大花壇里的花兒開了,五顏六色,形態(tài)各異,芳香撲鼻,真美呀!”很顯然,這位小學生只抓住了主干,卻忽略了枝枝葉葉,形成了空洞的描寫。他筆下的花壇無非寫了這樣幾層意思:⑴花開了⑵顏色 ⑶樣子⑷芳香⑸美。那么如何把這段話寫生動具體呢?我想,只要按他的描寫順序,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就能達到目的。我們可以提下列問題:⑴花開得怎樣?⑵都有什么顏色?⑶都是什么樣子的?⑷如何表達花香?⑸花壇的作用如何?按照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認真思考,仔細觀察,展開想象,一一回答,就能寫成下面一段話:“學校大花壇里的花兒開得熱熱鬧鬧,色彩班瀾。紅的像霞,白的像雪,黃的像錦,藍的像海……看!花兒的形態(tài)各異,有的像一團火,有的像閃閃的紅星,有的像小喇叭,有的像金鐘,有的像雞冠……一陣風吹過,花香泌人心脾,引來了哼著小曲的蜜蜂,翩翩飛舞的蝴蝶。啊!大花壇美化了環(huán)境,使空氣變得清新,我愛大花壇。” “簡快結(jié)構(gòu)”拉動有效思維 李志英 (小學語文 0116班 青海化隆) 作文教學必須當堂訓練當堂完成。學生的習作大致要經(jīng)歷“動機—目標—習作—反饋、矯正”這樣幾個階段。在課的前15—20分鐘,學生的精力最好,利用“話題”和“例文”,解決“動機—目標”問題;然后進入“競技”狀態(tài),利用40分鐘左右的時間快速成文。有的同學寫得快,有的同學寫得慢,這兩類的同學都容易產(chǎn)生“思維倦怠”,因而,教師可以把寫好的作文收上來,記錄時間和字數(shù),然后把作文傳給同學互看、互評,讓所有的學生有事可做,始終處于興奮之中。 “當堂訓練”內(nèi)容要重點突出,形式應多種多樣,難易程序要有層次,此環(huán)節(jié)是“五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結(jié)構(gòu),應突出一個“實”字。有的教師認為,在課堂上習作,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于是讓學生回家作文。使本應嚴謹?shù)淖魑恼n堂教學結(jié)構(gòu),突然出現(xiàn)了斷層。無疑,這對提高教學質(zhì)量肯定是有害而無益。而當堂訓練有如下好處:(1)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2)當堂訓練,為學生提供了最優(yōu)的寫作環(huán)境;(3)當堂訓練,可以得到教師的及時指導;(4)當堂訓練,有助于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 李娟 (小學語文 0117班 青海民和) 我在作文教學中樹立“寫作是為了發(fā)表”的意識,采用三把鑰匙打開學生學生成功之門:一是“循環(huán)作文”,讓學生的作文在班級“流”起來,讓學生積極評價;二是向報刊投稿。開學不到一個月,班級已有兩位同學在《作文大王》上發(fā)表了自己的作文。當這兩位學生拿著刊登著自己作文的書的時候,我大力地表揚了他們,在肯定他們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鼓勵其他同學:他能發(fā)表,你們也能一定行!這不僅調(diào)動了發(fā)表優(yōu)秀作文小作者的積極性,也調(diào)動了其他同學的寫作積極性;三是打印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yōu)秀作文變成了鉛字,漂亮、工整地從打印機打出,再配上美麗的、富有聯(lián)想的插圖,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在班會課上,組織學生互相借閱、討論、評議,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言兩語的流水帳”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于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材料庫 趙鳳華 (小學語文 0122班山東德州(1)) 積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專門準備一個小本子,一記錄素材,儲存作文信息.這個本子就是材料庫,等到需要寫作文的時候,翻一翻,找一找,提出信息.這樣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時沒的可寫了.積累作文素材的途徑很多,主要有:在觀察生活中積累,在自身的生活中積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積累,在課內(nèi)外閱讀中積累,在自己寫過的作文中積累.
高虹 (小學語文 0123班 山東德州(2)) 我通常在學習美篇文時讓學生自主劃出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摘抄到摘抄本上,然后用詞造句,撿一些詞訓練寫一段話,也可模仿課文寫,這樣平時積累訓練,課堂上同學相互評價極大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寫作熱情,我會在寫作文前,提前告訴學生要寫的題目讓他們留心觀察,發(fā)表議論,并讓學生大量閱讀有關同類文章,誰找到就在班上讀,這樣,能活躍學生思維能力開發(fā)潛在能量。在者引導學生有目的的進形觀察采用實踐活動,不能憑空捏造,用摸一摸,聽一聽聞一聞等感官來感梧,體會,這樣不怕沒容可寫。 程美香 (小學語文 0121班 山東濱州) 我想如果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把自己的讀物拿出來資源共享,那么班上不就有很多不同的課外書了嗎?于是,我動員學生把自己的課外讀物捐出來,在班上成立班級圖書角并分門別類擺放。這樣學生在教室里就可以借到自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在學生讀書的過程當中我便引導學生把文中寫得優(yōu)美的、自己感興趣的詞語、句子摘抄在本子上,然后每節(jié)語文課抽出一兩分鐘時間讓學生交流積累到的詞句,并說一說喜歡的理由。這樣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同時既增加了語言的積累,又學到了一些寫作的方法,為學生獨立習作打下了良好的語言基礎。 常寫身邊事 滕春紅 (小學語文 0124班山東德州(3)) 我目前所教的為6年級,開學一個半月,除去課本上必須寫的以外,我引導學生寫的就有:暑期游記,一張照片的故事,上街大掃除,我們的新老師,我們班的新同學,我們上電視了,一次班干部競選,中秋月餅,我家的中秋節(jié),手機里的祝福信息,參觀附小國慶書畫展,我看網(wǎng)絡……都是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有時一周可以寫三四篇文章,做過一件事情馬上寫下來就如做熟飯馬上吃一樣自然,學生絲毫沒有為難情緒。 脫口而出“我愛寫” 謝云龍 小學語文 0126班山東濟南(1) 定期召開素材積累交流會。學生積累素材,就是把自已聽到的、看到的、經(jīng)歷過的可作為寫作內(nèi)容的有關材料搜集起來,并記錄下來,以備作文時選擇、運用。學生積累素材的過程雖然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但積累的素材內(nèi)容并不完全相同。這個同學聽到的故事,那個同學不一定聽到。而那個同學看到的事情,這個同學也不一定看到。通過定期召開素材積累交流會的形式,可以達到互通有無的目的。在交流會上,學生把自己與他人不同素材念給大家,這樣拓寬了聽的途徑,擴大了信息的來源,擴充了學生的素材內(nèi)容。 積累讓寫作充滿生機 楊鳳娣 (小學語文 0108班湖南岳陽(2)) 學生寫作的源泉很多:家庭、學校、社會、世界都可能引起學生的關注,都可以成為寫作的材料,只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我們只有尋找適合他們的路子來。寫日記就是一條途徑。 激情贊賞,誘導寫作快感 王艷麗 0103班河北唐山(1) 每次,我把學生寫得有趣的話打印下來,寫上作者,一星期后進行“寫話大王”的評比,把優(yōu)秀的“作文”張貼在教室里。一學期后,對每個學生的寫話本進行評比,一星級的被評為“寫話愛好者”,二星級的被評為“寫話大王”,三星級的被評為“小作家”,四星級的同學則頒發(fā)給他“冰心獎”的證書。每學期把每個學生自認為寫得最好的一句、幾句話或一段話進行挑選,整理成冊,并讓班中畫畫最棒的孩子配上封面,請校長簽名后發(fā)到每個孩子的手中。 高素群 (小學語文 0133班 山東臨沂(2)) 學生積累的形式除了讀,還有寫,兩種渠道幫助記憶。常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縣學生手中都有一本活頁讀書卡,包括“內(nèi)容簡介”“詞語貝殼”“珍珠句段”“心得體會”供學生閱讀時候靈活運用。除了讀書卡,我班學生還有自己的讀書摘記,主要摘記讀書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好詞好句。學生很珍愛自己的本子,美其名曰:“芳草地”“星光閃耀”……擅長美術(shù)的學生還在本子上加一點綴。 幫學生找“物” 李曉娟 (小學語文 0135班山東青島(2)) 我經(jīng)常選取報刊上的短文和電視上的一些熱點新聞作為作文材料。選取的材料短小精悍,情節(jié)性強,貼近生活。在談到參與十多年WTO談判的外經(jīng)貿(mào)部處長王真被一家外國保險公司百萬年薪挖走、清華學子劉海洋“硫酸傷熊”時,學生的反應異常激烈,從對人才的流失的扼腕之痛、人才的管理機制到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從口誅筆伐這位清華學子、學歷與人格的思考到家庭學校的教育機制等等,學生思維活躍,視覺敏銳,能聯(lián)系生活中的問題。這樣的作文,自由命題空間大,真正做到了寫我的自得之見,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然之筆,顯我的自在之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