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腳冰涼以為“名關”在中國廣袤的國土上何止十幾個,究竟這七大名關是如何排在前七位的,小腳冰涼不得而知,之所以如此排序,小腳冰涼也是在其他資料上看到的,并非發自本人意圖,倘若各位博友有異議,敬請發表評論。
1.山海關
山海關是明長城的東北起點,境內長城26公里,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是秦皇島的市轄區面積
2.居庸關
居庸關,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被稱為“天下第一雄關”。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并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
3.紫荊關
紫荊關位于易縣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荊嶺上,關城東為萬仞山,千嶺聳立,峭壁懸崖;城西有犀牛山,蜿蜒向西,與盤石口相接;城北為拒馬河,谷寬坡陡,浪高水急;城南是黃土嶺,背千山萬壑,層巒疊嶂。紫荊關城就建在這依坡傍水、兩山相夾的盆地內。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之一。古人對其地勢和軍事地位有一段形象描述:“南阻盤道之峻,北負拒馬之淵,近似浮圖為門戶,遠以宣大為藩籬。一關雄距于中,群險疵于外,規模壯麗,屹然為畿輔保障。”紫荊關位于居庸、倒馬二關之間,號稱“內三關”。

4.娘子關
原名葦澤關,位于山西陽泉市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是長城上的著名關隘,人稱萬里長城第九關。娘子關地處山西、河北兩省的交界處,山西人把娘子關內外作為省內外的標志。關城坐落在懸崖之上,居高臨下,桃河水由西南折向東北,環繞關城奔騰而過。這里山險溝深,形勢險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5.平型關
平型關是內長城的一個關口,位于山西省靈丘縣白崖臺鄉,解放前屬繁峙縣管轄,解放后成為繁峙縣和靈丘縣分界線(并把嶺北原屬繁峙縣的東跑池等幾個村也劃歸靈丘縣)的平型嶺上。

6.雁門關
“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東走平型關、紫荊關、 倒馬關,直抵幽燕,連接瀚海;西去軒崗口、寧武關、偏頭關、至黃河邊。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云,氣度軒昂,門額分別雕嵌“天險”、“地利”二匾。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并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均在日寇侵華時焚于一旦。

7.嘉峪關
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里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附近烽燧、墩臺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各路共有墩臺66座。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臺、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