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治燕)近日,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出《關于加強當前職稱改革工作的十條意見的通知》(簡稱《意見》),規定有崗位空缺的情況下,方可申報晉升;未明確設崗的單位,人事部門不予審批職稱。另外,國家規定任職年限要求外的其余各系列、各專業職稱任職年限進行了調整。 有崗位空缺方可申報晉升 《意見》規定,職稱評定應以崗位設置為前提條件,各單位必須明確設崗,推行崗位聘任制度。在有崗位空缺的情況下,方可申報晉升。未明確設崗的單位,人事部門不予審批職稱。不在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人員,不得申報專業技術職稱。 職稱評定應以工作業績為主要依據,申報職稱須與單位年終考核結合。申報中級職稱,近5年考核均應為合格;如近5年考核中基本合格1次,推遲1年申報;如近5年考核結果中不合格1次,推遲2年申報;申報副高級職稱及正高級職稱,近7年考核中至少有2次考核優秀,其他年度應為合格。
申報副高至少發表2篇論文 《意見》要求,職稱評定工作應注重專業業務能力,申報高級職稱應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其中,申報副高級職稱,應勝任指導中、初級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工作,任職期內作為第一作者在本專業較有影響的公開出版期刊上至少發表2篇論文,每篇字數1500字以上。期刊應具有CN刊號,增刊、專刊、特刊、論文集不予認可。 申報正高級職稱,必須是本專業領域的學術帶頭人,能指導其他高級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技術工作。任職期內至少有2篇作為第一作者發表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上的具有學術意義的論著性論文。 專業職稱任職年限有調整 除全國統一考試專業,國家規定任職年限要求外的其余各系列、各專業職稱任職年限進行了調整:初級職稱任職5年以上方可晉升中級職稱;中級職稱任職7年以上方可晉升副高級職稱,博士學位中級職稱任職5年以上方可晉升副高級職稱;副高級職稱任職7年以上方可晉升正高級職稱,博士學位副高級職稱任職5年以上方可晉升正高級職稱。 當年達到退休年齡的同志,不再申報參加職稱評審。且今后非公有制經濟單位人員申報職稱及參加各類資格考試必須從各級人才市場進行申報、報名。 繼續教育成為必備條件 《意見》還規定,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參加繼續教育,取得相應學分,記入《陜西省繼續教育證書》,作為評聘專業技術職務的必備條件之一。 從今年起,申報職稱應具有本專業(或相近專業)國民教育學歷,后取學歷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副高級職稱,要求其取得學歷或學位后在專業崗位實踐3年后參評;后取學歷專業技術人員申報正高級職稱,要求其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并取得學士以上學位后在專業崗位實踐5年后參評。 《意見》規定,各系列可以根據各專業的不同情況,在本《意見》基礎上會同省職改辦,出臺更加詳細具體、切合專業實際的評審條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