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墨 文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年10期 字數:1448 尿酸是嘌呤代謝產物,血尿酸過高就會發生痛風。發生痛風后,患者常表現拇趾關節疼痛、有痛風石、關節畸形和尿路結石等。80%血尿酸來源于體內嘌呤代謝,其余源于含嘌呤或核酸蛋白高的食物。體內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減少是引起高尿酸血和痛風的重要原因。原發性高尿酸血患者常伴有高血壓,30%以上痛風患者伴有高血壓,約10%~20%高血壓患者伴發高尿酸血或痛風。 高血壓患者伴有高尿酸血或痛風時,除了控制高嘌呤食物(動物心、肝、腎臟,海鮮和蘑菇等)攝入和限制飲酒外,尚應使用抑制體內尿酸生成藥(別嘌呤醇)、排尿酸藥(丙磺舒或苯溴馬隆)、堿化尿液和緩解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癥狀的藥。此外,在治療高血壓時應注意降壓藥對高尿酸血或痛風的影響。用藥不當,更會加重病情。哪些降壓藥可引起或加重高尿酸血或痛風呢? 利尿降壓藥幾乎所有排鉀利尿藥(如噻嗪類利尿藥、阿佐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和利尿酸等)都有抑制尿酸排泄作用,長時間應用都可能抑制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水平,促發或加重痛風。約20%高尿酸血患者為利尿藥所引起,絕大部分與噻嗪類利尿藥有關。目前不少復方降壓藥(復方降壓片、降壓0號膠囊、復方羅布麻片等)中都含有利尿藥。因為這些降壓藥效果尚好、易耐受、價廉,是多數高血壓患者的常用藥。因此,高血壓患者合并高尿酸血或痛風時不宜應用此類降壓藥。乙酰唑胺(醋氮磺胺或利水胺)對有水腫的子癇患者有較好的利尿降壓作用,但該藥也能引起高尿酸血,但不如噻嗪類利尿藥嚴重,需要時可協助降壓治療。 α1受體阻滯藥如哌唑嗪、布那唑嗪和多沙唑嗪(必亞欣)降壓治療時,對血尿酸無明顯影響。選擇性α1受體阻滯藥萘哌地爾有使血尿酸升高的報道。 β受體阻滯藥長期服用普萘洛爾(心得安)、阿替洛爾(氨酰心安)、美托洛爾(倍他樂克)、噴布洛爾(環戊丁心安)或塞利洛爾(得來恩)可以引起血尿酸升高。 鈣通道阻滯藥鈣通道阻滯藥種類較多,其降壓作用和對血尿酸影響也不一樣。長期服用能引起血尿酸升高的鈣通道阻滯藥有尼索地平(硝苯異丙啶)、西尼地平、巴尼地平、硝苯地平(心痛定)、尼卡地平(硝苯芐胺啶)和地爾硫(艸卓)。尼群地平(硝苯甲乙吡啶)對血尿酸影響較小。氨氯地平(絡活喜)和左氨氯地平(施慧達)對血尿酸幾無影響,可用于高血壓患者。由于降壓藥的個體差異,在應用過程中應注意監測血尿酸水平。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目前,有關此類降壓藥對血尿酸的影響意見尚不一致。有些學者認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如貝那普利、賴諾普利(帝益洛)能擴張腎血管,使腎血流量增加,促進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另有人發現,不少高血壓患者應用此類藥(如貝那普利)后血尿酸水平升高,更換降壓藥后血尿酸水平恢復正常。因此,高血壓患者如需應用此類降壓藥時要嚴密觀察血尿酸水平,發現異常,及時停用換藥。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藥此類降壓藥具有良好降壓作用。有報道,氯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酯和奧美沙坦酯偶可引起痛風。厄貝沙坦和氫氯噻嗪也可升高血尿酸水平。非肽類選擇性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藥依普羅沙坦不影響血尿酸水平。 患有高血壓和高尿酸血的朋友在看病過程中一定要向醫生說清楚自己的病情,這樣,醫生給你選用降壓藥時才能綜合考慮。有的降壓藥對血尿酸影響有個體差異,長期應用時,需經常檢測血尿酸水平,發現問題,應及時更換降壓藥或加用排尿酸藥觀察,以防加重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