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在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部分,從5個方面解讀科學探究的內涵,并以表格形式概述科學探究過程各個程序的基本要求。科學探究通常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 一.實驗目的: 1.了解酵母菌的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況 2.學會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設計實驗 二.實驗原理: 1.酵母菌是一種單細胞真菌,在有氧和無氧的條件下都能生存,屬于兼性厭氧菌,因此便于用來研究細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根據石灰水混濁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變成黃色的時間長短,可以檢測酵母菌培養CO2的產生情況。
3.橙色的重鉻酸鉀溶液,在酸性條件下與乙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在酸性條件下,變成灰綠色。 三.方法步驟: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包括選擇實驗材料、選擇實驗器具、確定實驗步驟、設計實驗記錄表格)→實施實驗→分析與結論→表達與交流。 1.酵母菌培養液的配制 取 2.檢測CO2的產生 用錐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組裝好實驗裝置(如課本圖),并連通橡皮球(或氣泵),讓空氣間斷而持續地依次通過3個錐形瓶(約50min)。然后將實驗裝置放到25-350C的環境中培養8-10h。 在左邊這個有氧呼吸的裝置圖里面,左邊有一個橡皮球(保證酵母菌處于有氧的環境中),氫氧化鈉(吸收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右邊是個無氧條件下的裝置圖。這里只有半瓶酵母菌培養液,雖然是密封的,但剛開始的時候,瓶里有氧氣存在,就算后面的石灰水變混濁了,還是不能確定二氧化碳是在有氧下產生還是在無氧下產生,怎么辦?只要放置一段時間等氧氣用完再插入石灰水中 除了用石灰水檢測二氧化碳之外,還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來檢測,因為二氧化碳可以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3.檢測灑精的產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養液的濾液,分別注入2支干凈的試管中。向試管中分別滴加0.5mL溶有 聯系生活:這種檢測酒精的方法在生活上可以應用在哪里? (酒后駕駛) 練習: 酵母菌是否在有氧、無氧條件下均能產生CO2。現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數個)實驗裝置如圖(a~d)所示: 請根據實驗目的選擇裝置序號,并按照實驗的組裝要求排序(如實驗需要,序號可重復使用)。有氧條件下: ;無氧條件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