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血療法(1)齪交穴,(嘴里面)找到白粒點,1—3次即愈。(2)對肛門紅腫潰爛者刺血委中,其痛即減。
這是我臨床驗證過的方劑,效果確切,奉獻給大家。方藥:槐花20g穿山甲(土炒)10g僵蠶(炒)10g石決明(煅)10g胡黃連10g熟大黃10g金銀花10g蒲公英10g效果:一副藥后部分病人可有大便時肛門墜脹疼痛,可隔一日在服,第二付藥一般腫消痛止。按:痔瘡雖有內外輕重之分,總不外濕熱傷血,熱淤血滯,郁久化毒所致。本方槐花味苦性涼,如大腸血分驅風止癢,為治痔要藥;山甲活血通經,消腫排膿;僵蠶祛風止痛,解毒散結;石決明平肝潛陽;胡黃連清下焦濕熱;熟大黃從血分引血下行;加雙花,公英以消退毒火;綜合各藥效專力宏。缺點:病人需長期禁食辛辣食品。對肛瘺,肛裂效果差些。 痔瘡,中醫認為是由于濕熱而成,雖有內、外痔之別,理則一也。用白芷等活血化瘀之藥外洗,內外痔同治,痔消無形。 方用:白芷 川芎 青黛 紅花。 白芷,味辛,可外治各瘡癰痔漏,消毒生肌; 川芎,味辛,功專補血。凡吐血、衄血、溺血、便血、崩血,俱能治之。 青黛,味苦,氣寒。能消赤腫疔毒。 紅花,活血。 以上諸藥各等份(各20克可也)煎水坐浴外洗,內外痔均可治,屢用屢效。 外痔洗方 也發外痔熏洗方 R :荊芥9克 防風9克 馬錢子6克 土茯苓9克 皮硝120克 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外痔腫痛 用法:將上藥置沙鍋內加水煮沸,后將藥汁倒入盆中先熏局部,待溫外洗患處,每晚一次 療效:治療100 余例經2-5次熏洗后均獲痊愈(疼痛水腫消除) 禁忌:服蝦蟹之類 R 大黃100克,地榆50克黃柏50克雙花50克,水煎沸,入冰片20克再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