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精選)全國名老中醫秘、偏方-11

     踏雪尋梅5 2009-11-28

    第二篇 小兒常見病防治秘方(2)



    十三、小兒脫肛
    脫肛又稱直腸脫垂。本病多見于小兒,但年老體弱者亦多發生。蓋小兒臟腑嬌嫩,氣血未充,骶曲未長成,加之腎氣不固或脾虛中氣下陷,或便秘努掙,或久瀉痢,脾虛氣陷所致。
    1 .烏龜頭治療小兒脫肛
    [方劑] 烏龜頭。
    [制用法] 將烏龜頭放在瓦上,用溫火焙干,注意不要燒焦,研成細末。每天服2 個,早、晚各1個,白開水沖服,一般6-8個可愈。
    [療效] 用此方治療小兒脫肛18例,方法簡便、經濟、效果好。
    [驗證] 筆者受《新中醫》1979年第5期刊登張文海同志“用烏龜頭治療小兒脫肛”一文啟發,近年來亦曾用烏龜頭或鱉頭粉外敷治療小兒脫肛27例,療效滿愈。
    2 .苦葉苗根膏治小兒脫肛
    [方劑] 新鮮苦葉苗根60-80克。
    [制用法] 上藥洗凈,置鍋內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左右,去渣,繼續熬水收膏,隨即攤于白布上。貼患兒囟門。視患兒年齡,布塊可剪成直徑為5-7 厘米的圓形。貼前剪去患兒囪門處;長發洗凈污垢。
    [功效] 清熱解毒,外用固脫。
    [驗證] 一般貼1-2天可見效,最長3-5天固脫。固脫后不可揭去藥膏布,待其自行脫落(約需1個月左右)以鞏固療效。
    [備注] 引自1976年《赤腳醫生雜志》(10)。
    3 .脫肛外治方
    [方劑] 蠅牛100個(去外殼焙干),龍骨10克,冰片3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裝瓶備用。用時先將藥粉均勻撒在紗布上。再用右手托帶藥紗布,對準肛門脫出腫塊,慢而有力地將腫塊推人肛門,待腫塊復位后,適當休息,多食蔬菜及軟食,保持大便稀軟,以鞏固療效。
    [功效] 消炎固脫。
    [驗證] 效果很好。一5歲患兒脫肛兩年,用藥2次即愈。
    [備注] 引自1991年《吉林中醫藥》(3)。
    4 .升鱉膏治小兒脫肛
    [方劑] 鱉頭1個(焙干),升麻5克,枳殼10克,五倍子5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過篩后以米醋調勻成軟膏狀,備用。每取銅錢大的藥膏敷于臍窩上,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2天換藥2次,10次為1療程。
    [功效] 升提固脫。
    [驗證] 屢用有效。
    [備注] 引自《外治匯要》 。



    十四、小兒遺尿癥
    遺尿俗稱“尿床”。是指3周歲以上小兒,睡中小便自遺,醒后方覺的一種疾病。在臨床上較常見。輕者每夜或隔數夜1次,重者每夜尿床2-3次。有些嚴重病人,可延至10余年,甚則成年仍有尿床。多因先天不足,下焦虛寒,閉藏失職;或脾肺氣虛,上虛不能制約于下;或濕熱蘊結膀胱,氣化失司等因所致。
    1 .遺尿方治小兒遺尿癥
    [方劑] 黨參、冤絲子各12克,蠶繭10只,補骨脂、金櫻子、覆盆子各9克,炙甘草4.5克,桑蝶蛸、黃芪各15克。
    [加減] 睡眠深加生麻黃9克或石菖蒲9克,炙遠志4.5克;兼陰虛加當歸9克,五味子4.5克;舌質淡有陽虛加肉桂3-4.5克。
    [制用法] 上藥制成濃縮煎劑加糖漿適量,每次服20毫升。具益氣補腎固澀之功效。
    [療效] 治44例,痊愈24例,顯效7例,好轉5例,無效8例。
    [驗證] 李xx ,男,11歲,1984年9月l日診。患兒自幼遺尿至今,經中西醫治療效不佳。近日夜尿次數增多,每夜2-3次,不易喚醒;納差,面色蒼白,身倦怯寒,腰酸足軟,小便清長,舌淡,脈沉無力。證屬下焦虛冷(腎氣虛)。仿遺尿方加減:黨參、麻黃、益智仁、冤絲子、金櫻子各10克,桑蝶蛸、黃芪各15克,遠志、雞內金各6克。5劑,水煎服。每2天1劑,同時用丁香、肉桂各6克共研末與米飯搓勻敷臍部。月余后其母告知,藥后患兒未見遺尿,追至今未發。
    2 .穴位貼藥法治小兒遺尿
    [方劑] 麝香3克,蟾酥、桂枝、麻黃、雄黃、乳香、沒藥、皂角刺各5克。
    [制用法]上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藥粉適量,以酒精調成膏狀(為增強粘附力,可加入少許阿拉伯膠)。再取藥膏少許(如火柴頭大?。?,置于2公分大小的方塊膠布上,貼于所選的穴位上〔 主穴:內關(雙)、氣海、中極、三陰交(雙)。配穴:腎俞、膀胱俞、復溜。一般只用主穴,若病情較重者,則酌用配穴〕。3-4天換藥1次,3 次為1療程,若未愈,可間隔3日再貼敷。
    [功效] 調氣血,復功能。
    [驗證] 治療293例,病程最短為1年,最長為5年以上。經治1-3療程后,痊愈170例,顯效88例,無效35例,總有效率為88.1%。
    [備注] 引自《綿陽地區老中醫經驗選騙》(乙)。貼后,少數人皮膚發癢,應堅持治療。若發生皮疹,可用紫藥水涂搽患處,待皮疹消失后,再繼續貼藥。
    3 .丁桂散治小兒遺尿
    [方劑] 丁香、肉桂各等份。
    [制用法]上藥共研末,貯瓶備用。用時取藥粉10-20 克,以黃酒(或白酒)調勻后敷于臍部(范圍約5厘米*5厘米),外以紗布,三角巾等固定。每日換藥l 次(臨睡前敷藥)。連用5-7天,如不再遺尿,繼鞏固治療3天。
    [功效] 溫腎止遺。
    [驗證] 治療9例,年齡為6-9歲,全部治愈。
    [備注] 引自《天津中醫學院學報》(1)。
    4 .遺尿散治小兒遺尿
    [方劑] 覆盆子、金櫻子、菟絲子、五味子、仙茅、山萸肉、補骨脂、桑螵蛸各60克,丁香、肉桂各30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密封備用。用時取藥粉,填滿臍孔,滴上1或2滴酒精或白酒后,再貼上烘熱的暖臍膏(中藥房有售),再用薄層的棉花紗布覆蓋好。每3天換藥1次。部分病人可同時口服此藥粉,每天早晚各1次,3-10 歲,每次口服3-5克,10歲以上每次口服5-6克。用白糖水送服。
    [功效] 補腎縮泉。
    [驗證] 治療15例,如上法用之,痊愈13例,有效2例。
    [備注] 引自《外治匯要》。暖臍膏不可太熱,以免燙傷皮膚。
    5 .遺尿膏治小兒遺尿
    [方劑] 白術50克,甘草20克,白礬、五倍子各10克,硫黃粉50克。
    [制用法] 先將前2味藥水煎取濃汁,后3味藥共研細末,2者混合拌勻烘干研細末,備用。用時以藥粉5克,用大蒜鹽水調勻敷于肚臍上,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2 -5天換藥1次。
    [功效] 溫補脾腎,收斂固澀。
    [驗證] 驗之臨床多效。一般2次可愈。
    6 .加味生姜膏治小兒遺尿
    [方劑] 生姜30克,炮附子20克,補骨脂12克。
    [制用法] 生姜搗爛,余藥研細和勻,備用。用時取藥膏5-10克敷于臍上,外以紗布蓋上,膠布固定。每天換藥l次,3次為l療程。
    [功效] 溫腎固澀。
    [驗證] 屢用有效。
    [備注] 引自《外治匯要》 。或有黑胡椒粉,填脫、膠布固定,每日l次,或五倍子粉,水調敷臍。用治小兒遺尿,效果亦佳。



    十五、嬰兒濕疹
    本病是要幼兒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發病與過敏體質有關。皮疹多見于頭面部,也可延及頸、肩、軀干等部位,形態不一但均以窿癢及復發為特點。
    1 .大或小飛揚治嬰兒濕疹
    [方劑] 大或小飛揚30-50克。
    [制用法] 加水適量,煎后洗患處,每天1-2次。
    [功效] 清熱祛濕、止癢。
    [驗證] 龍x ,男,5月齡,1986年2月12日診?;純好骖a及腮部起散在紅色粟粒樣皮疹,部分融合成片,夜間哭鬧不安,診為嬰兒濕疹,用文中方法連用2 個月,皮疹盡退愈。
    2 .半烏白湯治療嬰兒濕疹
    [方劑] 半邊蓮、烏桕、白英各15克,金銀花6克,紅棗7枚。大便爛者加葛根6克。
    [制用法] 上藥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以藥汁代茶。嬰幼兒可以把藥汁放入奶瓶中令其吮吸,分3-4次服完。5-10劑為1療程。服藥期間,哺乳母親禁忌魚腥等發物。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利濕。
    [驗證] 趙x ,男,7個月。自滿月后顏面部出現紅斑、丘疹,以兩頰為著,頭皮可見黃痂,因搔癢而常以衣被摩擦或手搔,啼哭吵鬧,不得安寧。曾多次治療,口服苯海拉明、肌注維丁膠性鈣及外用膚輕松霜,但停藥即發。現兩頰部可見邊緣不清的暗紅色斑片散在,表面有密集的約針頭大小的丘疹和水疤,伴有輕度糜爛和少量滲出,頭皮局部可見油膩性揭色癡。予上方7荊。藥后顏面皮損大部分消退,頭皮褐痂部分脫落。再服5劑,癥狀全部消失,2個月后追訪,未復發。
    3 .大白菜等治嬰兒濕疹
    [方劑] 新鮮白菜、卷心菜、胡蘿卜各適談,蜂蜜、鹽少許。
    [制用法] ① 將上述菜洗凈切碎倒人煮開的水中,15分鐘即熟,取出搗成泥加鹽食用。② 將菜洗凈切碎,按兩碗菜一碗水的比例,先煮開水后加菜,煮5分鐘即可食用。飲湯時可加適址蜂蜜。
    [功效] 祛濕,止癢。用治嬰兒濕疹。
    [驗證] 屢用效佳。
    4 .地膚子等治濕疹
    [方劑] 地膚子、蛇床子各15克,枯礬9 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濃液,每天1劑,分2次搽洗患處。
    [驗證] 用上藥治療小兒濕疹患兒11例,均于用藥1-3劑后痊愈。
    5 .白鮮皮等治小兒濕疹
    [方劑] 白鮮皮、孩兒茶、五倍子、烏梅、苦楝皮各30克,苦參、黃柏、紫草茸各9克,枯礬6克。
    [制用法] 將上藥加水3碗,文火煎或濃汁外洗,每日1劑,每劑洗2-3次。
    [驗證] 用上藥治療小兒濕疹患兒50例,多數為陰囊濕疹,病情輕者,2-3天痊愈,病情較重者加服龍膽瀉肝湯,5-9天痊愈。
    6 .千里光等治小兒濕疹
    [方劑] 千里光15克,七葉一枝花12克,金絲桃、地柏枝、冬青樹葉各9克。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直接撒于患處。每日換藥1次。黃水已干,可用三磺軟膏調藥粉外搽。
    [驗證] 用上藥治療小兒濕疹12例,均在用藥2-8次后疹愈。
    7 .二黃膏治小兒濕疹
    [方劑] 川黃連、硫黃、大楓子仁、青黛各10克,生杏仁5克,樟腦3克。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加人蜂蜜汁適魷攪拌均勻,裝瓶備用。用時涂抹患處,每日3-4次,以皮損痊愈為止。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濕疹患者49例,其中,痊愈者45例;顯效者4例。總有效率為100%。
    [備注] 用藥期間,應注意局部衛生,不能用堿肥皂水洗。哺乳母親禁食魚蝦及刺激性食物。
    8 .丹參等治小兒濕疹
    [方劑] 丹參、茵陳、敗醬草各30克,苦參25克,黃柏、通草各15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約200ml ) ,取其中100ml分3次口服,余液外洗患部,每日2 -3次,每日l劑。
    [驗證] 治療小兒濕疹60例,均獲治愈。
    9 .蒼耳子等外洗治小兒濕疹
    [方劑] 蒼耳子、蛇床子、地膚子、蒼術、白鮮皮、生大黃、黃柏、知母、蒲公英、苦參、野菊花、百部、生甘草各100克。
    [制用法] 水煎外洗患處,每日3 次。
    [驗證] 治療小兒濕疹123例,痊愈120例,顯效3例。



    十六、小兒口腔潰瘍
    小兒口瘡潰瘍是一種小兒常見的口腔疾患。它以口腔內唇頰、上腭粘膜、牙齦及舌邊等處出現數量及大小不等的淺黃色或灰白色潰爛面,并見周圍紅赤疼痛為特征。本病常由脾胃積熱、心火上炎、虛火上炎幾種情況所引起。常用的臨床有效偏方如下。
    1 .四黃瀉火湯治小兒口糜
    [方劑] 黃連3克,生大黃6克(后下),生石膏、板藍根各30克,黃苓、生山梔、連翹、赤芍、野菊花各9克,人中黃4.5克。
    [制用法] 水煎服,外用錫類散吹口。
    [功效] 清火解毒,涼血利咽。
    [驗證] 陸x ,男,1.5歲,1981年5月28日診。發熱退后舌面及上腭、兩頰均有潰爛,多數融合成片,上覆灰白色腐狀物,咽充血,扁桃體腫大,口內疼痛不能進食,流涎煩躁,夜間哭吵,大便秘結,午后體溫常在38℃ 左右,舌苔薄,脈滑數。診為口糜。證屬心脾之火上炎。法以清火解毒,涼血利咽。處以上方3 劑。藥后癥狀大減,體溫降,原方去生大黃.加鮮蘆根l支,外用同上,再服3 劑而愈。
    2 .養陰清肺湯治小兒熱病后期口腔潰瘍
    [方劑] 生地6克,麥冬4克,玄參5克,貝母、白芍、丹皮各2 克,薄荷、甘草各3克。余熱未清者加金銀花、淡竹葉各5 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天1劑
    [療效] 以養陰清肺湯治療小兒熱病后期口腔潰瘍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8個月至6歲。病程皆在3-15天??谇徊ǒ兦熬邪l熱,多見于流感、肺炎、支氣管炎、麻疹等熱性病后期。經治36例均治愈。服藥2-4 天31例,5-7 天5例。
    [驗證] 張x ,男2歲。因感冒高熱3 天,第4 天發現口腔粘膜及舌面多處潰瘍點。患兒哭鬧無常,畏痛拒食,大便4天未解。證屬熱病傷陰,水不制火,虛火上炎。遂用上方加減,服1劑好轉,2 劑病愈。
    [備注] 養陰清肺湯出自《 重樓玉鑰》 為治白喉之要方。該方以生地、丹皮、玄參、麥冬滋陰清熱,涼血解毒;貝母潤肺化疾;薄荷宣肺利咽;甘草瀉火解毒。共奏養陰清熱,解毒之功。用治小兒熱病后期口腔潰瘍,頗為合拍,收效亦著。
    3 .白礬活蜘蛛治小兒口瘡
    [方劑] 白礬印克,活蜘蛛6個,冰片1.5克。
    [制用法] 將白礬用砂鍋溶化,再放人蜘蛛,待白礬全部成為枯礬時離火,剔除蜘蛛,放乳缽內,加入冰片共研細末。用紅筒將藥粉少許吹人患處。每日2次。
    [驗證] 用上藥治療小兒口瘡患者30余例,一般2-4次即可痊愈。本方療效確切,治療中未發現副作用。
    4 .燈心草等治小兒口瘡
    [方劑] 燈心草、敗醬草、茯苓、白術各6克,桂枝4克朱砂0.5克(沖服),黃連3克,生甘草2克。
    [制用法] 每日1劑,水煎分3-4次服,5劑為1個療程。本方為2 歲兒童用量,可按年齡酌情增減。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口瘡患者69例,經用藥1-2個療程后,其中治愈者68例;顯效者1例。總有效率為100%。
    5 .生大黃治小兒口瘡
    [方劑] 生大黃20克。
    [制用法] 將上藥性杯中,加沸開水150ml ,加蓋嚴實約10分鐘后含服。每天可沖泡2次。
    [驗證] 治療小兒口瘡35例,均獲治愈。
    6 .青黛等治小兒口瘡
    [方劑] 青黛、黃連、乳香、石膏各15克,寒水石9 克,冰片、硼砂各6克。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細末,密閉貯存。用時,用紙筒將藥末少許吹人口腔患處。
    [驗證] 用上藥治療小兒鵝口瘡患者50例,均在3天以內痊愈。其中1天治愈者19例,2天治愈者26例,3天治愈者5例。
    7 .硼砂粉治鵝口瘡
    [方劑] 硼砂、玄明粉各15克,朱砂1.8克,冰片1.6克。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成細末,每次在哺乳半小時后,瘡面大者涂涂藥0.5-1克,小者0.3克。每日3-4次。
    [驗證] 治療鵝口瘡患兒25例,在用藥2-5次后,均獲治愈。
    8 .川黃粉治小兒鵝口瘡
    [方劑] 川黃連、黃芩、川黃柏各30 克,地偷、青黛、孩兒茶各25克,五倍子、冰片各15克,枯礬10克。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裝瓶內備用。用時,取藥末少許含于口中,每日3次。
    [驗證] 治療小兒鵝口瘡65例,均獲痊愈。
    9 .口炎散治口瘡
    [方劑] 烏梅炭、枯礬,孩兒茶葉9克,硼砂1.5 克(或冰片)。
    [制用法] 先將前3味藥共研細末,入硼砂或冰片同研和勻,裝瓶備用。先清洗口腔潰瘍面,再把藥粉均勻撒布瘡面上。每日1 次。
    [功效] 解毒、收濕、斂瘡、生肌:
    [驗證] 此藥對小兒上述各癥均有效,曾治療60多例,效果均佳。
    [備注] 引自1974年新中醫( 1)。



    十七、嬰幼兒腹瀉
    嬰幼兒腹瀉又稱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嬰幼兒常見疾病之一。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是由腸道病毒、細茵、腸道外感染等引起:而飲食物的質量、喂養方法、幾侯環境、衛生條件及生活規律等往往與腹瀉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1 .茴香肉桂散敷臍治嬰幼兒腹瀉
    [方劑] 小茴香、肉桂、丁香、五倍子、蒼術、木香各等份。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少量溫水調和敷臍,每天1次,敷藥期間停其他藥物,少數有脫水征象者給予口服補液鹽溶液。
    [療效] 經治9O例,腹瀉時間最長4-5月,最短1天,其中65例診前曾在外院行多種藥物治療。經此法治愈53 例(敷臍后腹瀉停止),其中除2例分別為9 和7天外,余均在三3天內治愈;有效27 例(數臍后大便較前減少二分之一以上);無效10例(治后無變化)。
    [驗證] 陳x ,男,8個月,1987年8月7日診?;純焊篂a稀水便10余天,來我院前曾在鄉醫院住院治療,經輸液、氯霉素、慶大霉素、中成藥南通保和丸等治療一周無效,腹瀉日數次,尿色清,予敷藥一次后大便正常。
    2 .外敷藥治小兒泄瀉
    [方劑] 白胡椒2份,肉桂、丁香各1份,藿香1份半。
    [制用法] 研成細末,混勻裝瓶密封備用。每次1-3克,用溫開水調成糊狀,薄布包好,于臍部放消毒紗布一塊,然后將藥放上,后用膠布固定。每天1次,第2天對時(即24小時)換藥。濕熱型泄瀉忌用。
    [療效] 治療10例屬脾虛型、脾腎陽虛型、風寒型之小兒泄瀉,均在用藥2-3次后痊愈。
    [驗證] 程xx ,男,1歲4個月。患兒曾因腹瀉住院2次。現排蛋花樣大便2天,每天7次之多,便下稀薄,挾有完谷,每食后作瀉;伴嘔吐,面色蒼白,寐時露睛,舌淡、苔薄白。用上藥1.5克外敷神闕(即臍部)2 次,第3天解黃色條便1次,癥消納增,調養而愈。
    3 .敷臍方治腹瀉
    [方劑] 車前子、丁香各1克,肉桂2克。
    [制用法] 上藥各研細末、和勻、備用。用時取2克置臍中,然后以加熱之紙膏藥蓋貼于上。每隔2天換藥1次。
    [功效] 溫中止瀉。
    [驗證] 一般1次即可獲效。無不良反應。
    [備注] 引自中藥貼敷療法。
    4 .止瀉敷臍散治小兒腹瀉
    [方劑] 吳茱萸、肉桂、黃連、木香各3克,蒼術5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與適量蔥白搗如泥狀,攤成藥餅狀,備用。上藥分2次敷于神闕穴上,外用止痛膏覆蓋固定。24 小時換藥1次。同時配用西藥止瀉4 味藥(小兒新諾明,多酶片,復方地方諾脂,硝酸秘),按體重給藥。
    [功效] 溫中燥濕,消炎理氣。
    [驗證] 治療65例,全部有效。
    [備注] 引自1991年《 陜西中醫)( 8)。加減:脾胃虛寒去黃連。
    5 .地榆白菠治腹瀉
    [方劑] 地榆、白芨各30克。
    [制用法] 將上藥加水500ml,濃煎至200ml.每天早、晚各服1 次,每次 50ml,服用時可少許食糖,一般可連服2-4次。
    [驗證] 用上藥治療嬰幼兒腹瀉患兒15例,均在服藥2-4 次后獲得治愈。
    6 .丁香桂囊外敷治腹瀉
    [方劑] 丁香、木香各5-10克,肉桂4-6克。
    [制用法] 將上藥研細末置紗布袋內,用繃帶縛小兒臍上一夜,一般l-3次即可見效。
    [驗證] 用上藥治療小兒腹瀉患者66例,其中,痊愈56例;顯效6例;好轉4例。
    7 .三香肉辣肉桂治腹瀉
    [方劑] 川椒、廣木香、小茴香、吳茱萸、肉桂、公丁香、淡干姜各等份。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裝人瓶內勿令泄氣。每用3克,盛于紗布袋內,覆蓋于神闕穴上,外以繃帶固定,24小時取下。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腹瀉患者64例,經用藥2-4次后,均可治愈。



    十八、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鞘膜積液,屬中醫“水疝”范疇。常見于嬰幼兒。
    多因先天不足,氣化失常,水濕下注或濕熱下注所致。或由睪丸外傷,絲蟲感染等因素引起。
    1 .張氏水疝方治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方劑] 桃仁、川牛膝、地龍、荊芥穗,甘草各3克,紅花1.5克,益母草、茯苓各6克,車前子、澤瀉各5克,麻黃0.9克。方中藥量為2-3歲量。
    [加減] 氣虛者去荊芥,加黃芪;脾腎陽虛者加肉桂、白術;陰虛者加北沙參。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l 劑。
    [功效] 治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驗證] 裴xx , 2歲?;妓?,經鎮、縣醫院診為炎癥而用消炎藥和濕敷未效,越腫越大,最后要動手術。其父母求余診治。診見患兒陰囊腫如鵝蛋,光滑有波動感。診為水疝(肇丸鞘膜積液)。依《新中醫》 1989 年第2 期“張敏元老中醫學術經驗簡介”一文之方:桃仁、地龍各5克,紅花、赤芍、白通草各1.5 克,茯苓、益母草各6克,麻黃1克,川牛膝、荊芥穗、生甘草各3克。3劑服完,其癥痊愈。
    2 .暖臍膏治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方劑] 萬應膏500克,白胡椒12克,肉桂24克。
    [制用法] 將后2味研細末,調入萬應膏內攪勻,攤布上,備用。貼積液處。
    [功效] 止痛消液。
    [驗證] 屢用效佳。一般連用3次即愈。
    [備注] 引自1985年《浙江中醫雜志》(6)。
    3 .二仁消液膏治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方劑] 炒桃仁、炒杏仁各30克,川楝子60克,蓖麻子120克,麝香1.5克。
    [制用法] 將前4味藥共搗爛如泥,加麝香拌勻,備用。每取五分之一藥膏平攤于紗布上,夜間睡前敷貼患處,外以膠布固定,翌晨取掉。連敷5 -10次。
    [功效] 止痛消液。
    [驗證] 治療10余例,效果滿意。
    [備注] 引自1981年《湖北中醫雜志)( 2)。
    4 .桂冰散治小兒鞘膜積液
    [方劑] 肉桂、冰片各等份。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備用。用黑膏藥(由香油、黃丹熬成)1張,取上藥粉適址撤于藥膏上,貼敗患處,若膏藥破裂可重蓋1張,l周換藥l次,以治愈為度。
    [功效] 止痛消液。
    [驗證] 屢試屢驗。
    [備注] 引自《外治匯要)o
    5 .肉桂煅龍骨等治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方劑] 肉桂6克,煅龍骨、五倍子、枯礬各15克。
    [制用法] 將上藥搗碎加水約700ml,放于藥鍋內煎煮,水沸后30分鐘將,煎出液濾出,待冷卻到與皮膚溫度相近時,把陰囊全部放入盛藥液的容器內,浸洗約30分鐘左右,每2日1劑,連用8劑。
    [驗證] 用上藥治療小兒睪丸鞘膜積液患兒11例,原發性睪丸鞘膜積液10例,繼發性睪丸鞘膜積液1例,均獲痊愈,隨訪1年未見復發。治愈時間:10天內治愈者4例,11-15天治愈者6例,16天以上治愈者1例,用藥最少者5劑,最多者9劑。
    6 .母丁香治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方劑] 母丁香100克。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裝人瓶內密閉備用。用時,取藥末2克(先將肚臍周圍洗干凈、擦干)放人患者肚臍中,然后蓋上無菌敷料,用膠布呈十字固定。每隔2天換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睪丸鞘膜積液患者138例,其中,治愈者130例;有效者5例;無效者3例。治愈的130例中,1個療程治愈者43例,2個療程治愈者57例,3個療程治愈者30例。
    7 .麥芽湯治小兒睪丸鞘膜積液
    [方劑] 牡蠣30克(先煎)、黨參、澤瀉、生黃芪、法半夏、白術各10克,雞內金、谷芽、麥芽各8克,陳皮、生甘草各5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分2-3次口服,每日l劑。10劑為1個療程。間隔2-3天,再行下1個療程。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睪鞘膜積液患者77例,均獲治愈。其中,l個氣療程治愈者31例;2個療程治愈者29例;3個療程治愈者17 例。治愈后經隨訪l年,均未見復發。



    十九、蟯蟲病
    本病對兒童的健康很有影響,首先因為肛門發癢,晚上愛鬧,煩躁不安,睡眠不好,白天精神差,消化亦不良,小女孩還會因此引起外陰炎。臨床常用的治療小兒燒蟲病的偏方、驗方主要如下:
    1 .苦楝子塞肛治蟯蟲病
    [方劑] 苦棣子1個。
    [制用法] 將成熟苦楝子洗凈,溫開水泡軟,去皮后塞人肛門,每晚睡前1次,連用5日。塞后臥床休息,第2天早排出苦楝子。同床者需同時治療。治療期間,每天用開水浸洗內褲,以絕傳染之源。
    [療效] 經多年應用于臨床無不奏效。
    [驗證] 經使用《 新中醫》 1987年第9期“苦楝子塞肛治蟯蟲病”2 例均效。病例:馬xx ,男,45歲,某公司干部。患蟯蟲病年余,每夜睡時肛門瘙癢難耐,致睡眠不佳,白天頭昏乏力,影響工作,多次服用中西藥驅蟲、療效欠佳。久而久之,每晚睡后1小時必起床捉蟯蟲1次。1988年1月16日患者使用本方治療,如法制藥,用至第3 晚睡覺時已無肛癢。連用半月,其病已愈。
    2 .加味百部煎治燒蟲病
    [方劑] 百部15克,苦楝皮10克,烏梅2枚。
    [制用法] 上藥加水煎2次,去渣后再濃縮成50克左右備用。每晚睡前用棉球蘸藥液塞肛門內。每晚1次,至愈為止。
    [功效] 殺蟲止癢。
    [驗證] 一般用7-10次即愈。
    [備注] 引自《外治匯要》。又用苦參研末,用凡士林調勻涂軟肛門處?;蛴每嘈尤蕮v爛,敷于肛門上?;蛴檬咕?0克蔥白(去皮)適量,共搗爛,用紗布卷藥寒入肛門?;蛴妹鞔?塊(大小適宜)塞入肛門,連用數次。效佳。
    3 .百部煎藥棉方治蟯蟲病
    [方劑] 生百部、檳榔、苦楝根皮各6克,鶴虱5克。
    [制用法] 上藥加水適量,煎45分鐘左右,取煎液10毫升備用。用時先將肛門周圍用溫水洗滌,用適量之棉球(穿1 根粗線,留線頭約15厘米長),將藥棉蘸足藥液(余藥液涂于肛門周圍),然后將棉球納人肛門內約4-6厘米深處,留線頭于肛門外。每夜臨睡前用,次日晨起取去。連用5天為1療程。
    [功效] 殺蟲止癢。
    [驗證] 治療30余例,均獲良效。
    [備注] 引自1986年《 陜西中醫》(9)。
    4 .使君子丸治蟯蟲病
    [方劑] 使君子仁、雷丸、蛇床子、鶴虱各等份。
    [制用法] 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棗核大,備用。于臨睡前取丸1粒納人肛門內。
    [功效] 殺蟲止癢。
    [驗證] 屢用效佳,一般l-3次即愈。
    [備注] 引自1988年《 醫學文選》(l)中祖傳秘方驗方集?;蛴蒙叽沧涌嚅じ?克,防風6克,皂角棗1.5克,研制末,煉蜜調勻,搓成藥條,塞入肛門。連用2晚,即愈。



    二十、佝僂病
    小兒佝僂病,又稱軟骨病,屬中醫“五遲五軟”、“龜胸龜背”范疇。尤以缺乏戶外活動的小兒為多。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養,脾腎虧損所致。現代醫學認為缺乏維生素D 而致鈣磷失調所致。骨骼生長發育障礙(軟化、畸形)、肌肉松弛、易驚,多汗,齒遲,或雞胸龜背,或伴夜驚,多汗等癥。
    1 .雞蛋皮治小兒佝僂病
    [方劑] 雞蛋皮。
    [制用法] 將雞蛋皮洗凈,烤干,研粉過籮極細。1 周歲以下每次服0.5克,l-2歲每次1克,每日2次。
    [功效] 制酸補鈣。用治鈣質缺乏手足搐搦癥、佝僂病。
    [驗證] 據《新中醫雜志》 推薦,效果良好。
    2 .蝦皮蛋羮預防小兒佝僂病
    [方劑] 蝦皮10克,雞蛋1個。
    [制用法] 將雞蛋打花與蝦皮攪拌均勻,放人蒸鍋中蒸熟。佐餐。
    [功效] 經常食用可預防小兒佝僂病。
    [備注] 蝦皮含鈣童最高,是其他任何食物都無法比的。蝦皮還含有較多的糖原等物質。因此,對兒童來說,蝦皮是補充鈣質、預防佝僂病的一種經濟實惠又有療效的食品。
    [驗證] 據《健康報》介紹確有良效。
    3 .陳皮丁香等治佝僂病
    [方劑] 黨參、生黃芪、黃精各10克,土茯苓、陳皮各6克,丁香1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濃縮成100ml,加人紅糖10克,攪拌均勻。分3-4次口服。每日1劑。10劑為1個療程。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佝僂病患者80例,經用藥2個療程治愈者15例,3個療程治愈者20例,4個療程治愈者30例,5個療程治愈者25例。治程中未見不良應發生。
    4 .菟絲子等治拘樓病
    [方劑] 菟絲子、黃芪、黨參各15克,牡蠣、龍骨、麥芽、蒼術、生甘草各6克。
    [制用法] 本方為1日劑量。可將本方5劑制成糖漿150ml備用。用時,3個月以內者每次服5-6ml4-18個月者每次服10ml;19個月以上者每次服15ml。每日3次。3周為1個療程。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拘樓病患者45例,經用藥1-3個療程后,其中,治愈者們例;顯效者5例??傆行蕿?00%。
    5 .龍骨粉治佝僂病
    [方劑] 蒼術、茯苓、生黃芪、黨參、五味子各15克,龍骨、牡蠣各50克。
    [制用法] 將上藥共研為極細末,裝入瓶內密閉備用。用時,每次服l-1.5克,加紅糖適量,溫開水沖服,每日3次。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佝僂病患者61例,其中,治愈者58例;顯效者3例。治療時間最短者20天,最長者7天,平均30.5天。



    二十一、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經呼吸道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以冬春季節發病者居多。本病多發生于學齡前兒童,成人亦有發生?;己罂色@本病終身免疫。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多因內蘊熱毒,外感風邪疹毒所致。
    發熱3-4日后遍身出現紅色疹點,稍有隆起,捫之礙手,狀如麻粒,口頰粘膜,出現麻疹粘膜斑。一般分疹前期、出疹期、收疹期。順證可不藥而愈,逆證或并發變證,其病為重,甚至危及生命。
    1 .芝麻稈糯米粥治蕁麻疹
    [方劑] 芝麻稈12根,糯米200克。
    [制用法] 將芝麻稈根切碎,人砂鍋內,加水2000毫升,煎至剩一半用紗布過濾,取其清汁煮糯米粥。分2次服完。
    [功效] 散風熱。用治蕁麻疹。
    [驗證] 據《中醫雜志介紹,服用此方一般3次即愈。
    2 .活雞敷胸解毒透疹
    [方劑] 活雞l 只。
    [制用法] 將活雞去肚上毛,剖膛,乘熱外敷兒胸。注意避風,切勿著涼。
    [功效] 解毒透疹。用治小兒麻疹熱毒內陷。
    [驗證] 據《湖北中醫雜志》1982年第2期介紹,用此法治療7例,均在5歲以下。敷2小時急癥緩解,6小時疹子隱現。病例:龍x ,女,4 歲?;悸檎?,發熱3天,疹現1天,忽而隱沒。旋即呼吸急促,煩躁不寧,口唇青紫,肢冷脈微,血壓下降。用抗生素無效。用此法7 小時后胸背隱現疹子。
    3 .荸薺預防麻疹并發癥
    [方劑] 荸薺、繡球花葉。
    [制用法] 兩味共絞汁或水煎服。7 個月-1歲,每次荸薺3 -5 粒,繡球花葉3 -5 葉;l-2 歲,用7 粒,7 葉;2 -4歲,用9粒,9葉;4歲以上用11粒,11葉。以上均為每日服2-3 次。
    [功效] 清肺熱,瀉毒火。用于預防麻疹并發支氣管炎、肺炎。
    [驗證] 《福建中醫藥》 1961年8卷5期所舉治驗2例,均有體溫增高、臉色蒼白、魚口露睛、口唇發紫、囟門凸起、痰鳴喘急、鼻翼扇動、無汗、手足厥冷等癥狀,經服上藥而愈。



    二十二、小兒汗證
    有些孩童即使在涼爽的夜晚,仍出汗不已,面色灰滯,沒有光彩,肌膚之中缺乏血液,一望而知是夜間出汗的結果。長久下來,食欲減退,煩躁不寧,是種麻煩的癥候,需要補中益氣,才能根治。
    1 .泥鰍治小兒盜汗
    [方劑] 泥鰍90-120克。
    [制用法] 用熱水洗凈魚身上的粘液,開膛去內臟,用適量油煎至黃焦色,加水一碗半,煮至半碗,加鹽調味。吃肉飲湯,每天1次,連服3天。
    [功效] 補中益氣。用治小兒盜汗、勞倦乏力、小便不利。
    [驗證] 《中醫雜志》介紹讀者來信反映效果極佳,值得推廣。
    [備注] 上方對小兒缺鈣、營養不良、佝僂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原因引起的盜汗效果較好,而對結核病、大腦發育不全引起的盜汗無效。
    2 .豬肚糯米粥治小兒盜汗
    [方劑] 豬肚半個,糯米適量。
    [制用法] 將糯米用豬肚包嚴,用線縫緊,放鍋內煮爛,吃豬肚飲湯;糯米曬干研成細粉,空腹時用糯米湯送服。
    [功效] 補虛,和胃,斂汗。用治小兒盜汗、自汗。
    [驗證] 據《老年報》介紹,該方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3 .浮小麥黑豆湯治小兒虛汗
    [方劑] 浮小麥、黑豆各20克。
    [制用法] 水煎。日分2次服用。
    [功效] 除虛熱,止盜汗。用治小兒盜汗、自汗。
    4 .胡蘿卜腰花治小兒虛汗
    [方劑] 豬腎(豬腰)1對,胡蘿卜60克。
    [制用法] 豬腎去網膜,切成腰花,胡蘿卜洗凈,切片,按常法加調料炒熟吃
    [功放] 滋陰,斂汗。用治小兒盜汗、自汗、倦怠乏力、煩熱口渴、睡眠不安。
    5 .木耳紅棗治小兒盜汗
    [方劑] 木耳、紅棗各15克,冰糖適量。
    [制用法] 將上藥加水1碗半,煎至大半碗,每日1劑,分2-3次服。
    [療效] 用上方治療小兒盜汗患兒106例,一般用藥1劑汗減,6劑汗止。
    [驗證] 上述三方經《 新中醫》介紹,其治療小兒盜汗療效顯著,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用三方治療,均收到理想效果,治療132例,痊愈103例,好轉2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8.8%。



    二十三、小兒夜啼
    小兒夜啼多因消化不良、驚嚇、中耳炎或佝僂病早期等原因所致。祖國醫學認為,夜啼多見于心熱或脾寒,也可因傷食、傷乳、驚嚇等原因所致。
    1 .瀉心導赤餅治小兒夜啼
    [方劑] 木通2.5克,生地4.5克,黃連、甘草、燈心各1.5克。
    [制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加白蜜滾水調和成餅。敷貼兩手心勞宮穴上。
    [功效] 清心瀉火。
    [驗證] 屢用效佳。
    [備注] 引自1979年《上海中醫藥雜志》(2)。
    2 .解熱安神膏治小兒夜啼
    [方劑] 羌活、防風、天麻、薄荷、黃連、甘草、全蝎、僵蠶、膽南星各10克,犀角片6克(用水牛角15克代,切片)。
    [制用法]麻油熬,黃丹收。攤膏備用。鎮心解熱,熄風鎮靜,退驚安神。
    [驗證] 屢用神效。
    [備注] 引自《 理瀹驕文》 。
    3 .敷臍方止啼
    [方劑] 牽牛子7粒。
    [制用法]上藥研末,用溫水調成糊狀,備用。于臨睡前敷于肚臍上,用膠布或繃帶固定。
    [功效] 逐水瀉火。
    [驗證] 經治20例,一般多在當夜就能止啼哭。
    [備注] 引自1983年《中醫雜志)( 4)。
    4 .酸棗仁止夜啼
    [方劑] 酸棗仁、川黃連、烏梅、焦山植各9克,麥冬3克,生大黃6克(后下)。
    [加減] 若煩熱者,加淡竹葉、柴胡5克;若腹脹、腹痛者,加元胡、萊菔子、使君子各6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3次口服,每日l劑。3劑為l個療程。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夜啼患者28例,經用藥1-3個療程后,其中治愈者25例;好轉者2例;無效者1例。
    5 .蟬衣等治小兒夜啼
    [方劑] 鉤藤、薄荷、炒酸棗仁各4克,蟬衣2克。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劑。若3劑不愈者,視為無效。
    [驗證] 用本方治療小兒夜啼患者63例,其中,治愈者61例;好轉者2例。均在服藥1-3劑獲效或治愈。



    二十四、小兒驚嚇
    本病多是因小兒在沒有精神準備的情況下,被突然出現刺激性的事物或聲音所影響而造成心理上的陰影。中醫認為本病屬“驚悸”范疇。
    1 .當歸遠志等治小兒驚嚇
    [方劑] 當歸、遠志、蟬蛻、鉤藤各6克,茯神、珍珠母、紫貝齒各7.5克。
    [加減] 若見呼叫甚者,加白鮮皮;若夜驚甚者,加粉苡草;若手足搐動者加木瓜;若煩躁尿赤者加淡竹葉;若腹痛者,加木香;若大便青者,加白芍。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
    [驗證] 用上藥治療小兒驚嚇21例,其中治愈17例,癥狀減輕4例。在舉例的17例中,其平均治愈日數為9日。總有效率為100%。



    未完,待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视频| 好男人好资源WWW社区| AV免费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国产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不卡 |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日夜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妇性色老熟妇性|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云霸高清|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 久久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视频| 国产99青青成人A在线|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久久精品第九区免费观看| 内射口爆少妇麻豆| 麻豆果冻传媒2021精品传媒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福利无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av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欧美全黄成人片|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 亚洲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丁香| 午夜福利精品国产二区|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肉丝袜在线观看| 亚洲男女羞羞无遮挡久久丫|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年码AV片在线观看| 偷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