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許多人會發現頭發脫落又開始多了起來。中醫對脫發的所致病因,多由心血虛弱,肝血不足,以致血虛生風,風勝生燥不能營養肌膚、毛發;或肝氣郁結,氣機不暢,以致氣滯血瘀,發失所養而成;或肝腎陰虛,精血耗傷,發枯脫落;或過食辛辣、油膩酒酪,導致蘊濕積熱,發失所養,發根不固;或由于思慮過度,心緒煩擾,以致血熱生風,風動發落。此外,下面列示治療脫發的中藥方劑10例,供大家參考:
方劑1 何首烏30克,白米50克,冰糖適量。 制用法:做成米粥食用,長期服用有效。 適應癥:脫發長久難愈。 方劑2 何首烏、黃芪、黨參、黃芝麻、紫河車各30克,枸杞子、補骨脂、當歸、熟地、菟絲子、懷牛膝各20克,側柏葉、苦參、丹參、熟棗仁、柏子仁、遠志各15克,熟附子、巴戟、淫羊藿、炙甘草各12克。 制用法: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10克,早晚1次。早期脫發, 1~2劑可愈。 適應癥:脫發 。 方劑3 首烏藤20克,葛根12克,生地、蟬衣、辛荑花、當歸、仙靈脾、紫草、菟絲子各10克。 制用法:制成糖漿500毫升,每日3次,每次服50毫升。 適應癥:脂溢性脫發。 方劑4 當歸、黃精、側柏葉、楮實子各15克,大胡麻、胡桃肉、何首烏各20克,冬蟲夏草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肝腎不足,頭暈耳鳴者加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各15克;風盛血燥,瘙癢脫屑者加生地15克。 適應癥:脫發 。 方劑5 女貞子、旱蓮草、天門冬、麥門冬、虎杖各18克,熟地黃、丹參各30克,生地黃、柏子仁各20克,制首烏60克,鉤藤15克,桔梗、炒遠志各9克,大黃6克,茯苓12克,甘草3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全禿 。 方劑6 當歸、杭菊花各30克,川芎、羌活、天麻各24克,木瓜18克,熟地、菟絲子各60克。 制用法: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 克。飯后服下。 適應癥:受驚脫發 。 方劑7 熟地24克,山萸、山藥各12克,丹皮、澤瀉、茯苓各9克,五味子30克。 制用法:研為細末,煉蜜為丸,9克重。每日2次,每次服1丸。 適應癥:婦女血虛脫發。 方劑8 菟絲子、熟地、肉蓯蓉各60克,補骨脂、沙苑子、白蒺藜、生地各30克,枸杞子、黑芝麻各45克。 制用法:研為細末,煉蜜丸,每丸重9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 適應癥:腎陰虧虛脫發 方劑9 黑芝麻、女貞子、旱蓮草各30克,桑葉10克,白芍12克,生地、桑椹、何首烏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腎精虧虛脫發。 方劑10 黑芝麻適量。 制用法:炒熟研末,每服20克,日服2~3 次,白糖調服,長服有效。 適應癥:毛發縱裂。 秋季護發小措施 1.首先要注意補充營養 多吃一些含鐵、鈣、鋅等礦物質和維生素A、B、C以及含蛋白質較多的食品,如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魚類、大豆、雞蛋、瘦肉等以及含有豐富微量元素的海藻類、貝類富含維生素B2、B6的菠菜、蘆筍、香蕉、豬肝等。都對保護頭發、延緩老化有好處,保持大便通暢則有利于頭發的正常生長。 2.精神壓力是造成脫發的重要原因 精神壓抑,狀態不穩定,焦慮不安會導致脫發,壓抑的程度越深,脫發的速度也越快。男性生活越是緊張,工作越忙碌,脫發的機會越高。因此,經常進行深呼吸,散步,做松馳體操等,可消除精神疲勞。進入秋季后,每天都應該保證有充足的睡眠,睡前用熱水泡腳,這樣不僅精力充沛,也有利于頭發的養護。 3.保持頭發的清潔 選用對頭皮和頭發無刺激性的洗發劑,洗頭時可在水中滴幾滴醋或放少許鹽,洗頭的水不宜太熱或太冷,洗頭的間隔最好是2~5天,洗發的同時需邊搓邊按摩。 4.按摩頭皮 每日睡覺前和次日起床后,將雙手十指插入發內,從前額經頭頂到后腦揉搓頭皮,每次2分鐘至4分鐘。經常按摩頭皮,可改善頭皮營養,調節皮脂分泌,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增進局部的新陳代謝。梳頭用黃楊木梳或豬鬃頭刷,既能去除頭屑,增加頭發光澤,又能按摩頭皮,促進血液循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