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讀 孝 心 畢淑敏有一篇作品叫《孝心無價》,曾經我常常把文中的原話說給自己的學生聽,我們要及早行孝,不論是一棟豪宅,還是一聲關切的問候;無論是滿漢全席,還是一塊帶著體溫的饅頭,在“孝”的天平上它們永遠是等值的。“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我們不要說現在沒有金錢、沒有能力盡孝,孝是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要盡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那就及早行孝吧! 后來我有幸讀到了另一篇文章叫做《禮物》,文中記敘的是一位學業終成,要遠赴他鄉謀職的兒子在離家之前提出等到過年回家時要給家里每個人帶一份禮物。年幼的弟弟妹妹高興的想前想后為自己的禮物精心打謀著,喜愛釣魚的爸爸也想好了自己的禮物,惟有母親一言不發的忙碌著:細心周到的在為兒子打點行禮。兒子走到母親跟前問:“媽,您想要什么啊?”母親抬起頭,滿是深情又依依不舍的望著比自己高出大半截的兒子說:“孩子,只要把你自己完好無損的帶回來,就是給媽最好的禮物。” 一瞬間,我明白了天下父母對兒女行孝的要求只是盼兒女能完好無損的把自己帶回來。 但時值今日,我才徹底明白,孝心還有更低的底線。那就是自己每次能夠保證自己完好無損的回到父母身邊是盡孝;自己能夠過上優越體面的生活是盡孝。我們辛辛苦苦養育我們的父母對我們所有愛的回報居然是這等要求。 忘不了一位母親說起自己常常曠課還打架的兒子,嘴唇哆嗦的無法控制,直到用手緊緊的托住下巴,捂住嘴唇,眼中瞬間撲索索的滾落下一串串淚珠。曾近口吐蓮花又似口若懸河的教師面對這樣的媽媽再也張不開嘴,因為她找不到一句足以安慰這位母親的話,所有的語言在此時此刻都變的那樣的匱乏無力。 再看看我們的身邊:女孩子再沒有天生的矜持穩重;大方又不乏玲瓏婉轉。我們的男孩子再沒有男子漢的氣度和胸懷;熱誠與陽光。常常為了幾句不著邊的話而較起了誰更厲害的勁,于是不惜認下很多的哥哥、弟弟。一人有難,八方支援。只要一個兄弟受氣,大呼一聲,從初一到初三便會卷天蓋地而來,前打腳踢又呼嘯而去。試問同學們我們耳聞目睹的人間悲劇還少嗎?那聲聲令人毛發直豎的乞求、那聲聲驚魂動魄的呼喚、那聲聲痛徹心肺的思念不舍,再不知多少年輕的父母一夜之間青絲變白發。 而我們年輕氣盛、草率魯莽的孩子可是否有所震醒! 老人常言“兒行千里母擔憂”,孩子是娘的心頭肉,你可知,當你背起行囊,跨出家門的一瞬間開始,你鼓鼓的行囊中不僅是父母為你精心準備的衣物,還有他們的心也隨一件件衣物擱置在了其中。他們無法隨你遠行,但他們的心早身不由己的跟你走過了萬里征程。 如果從前你不知,那么今天你該幡然醒悟了吧!當你又要因為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又要口出狂言、準備大打出手時,孩子,你一定摸摸自己的后背,母親、父親的心在轟然跳動、在洶涌淌血。你更要清醒的明白:事出之后,受傷的是你,心痛的卻是含辛茹苦養育你成人的父母。他對你的要求只是每次能完好無損的把自己帶回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面對如此低廉的養育之恩你們都不能三思而后行嗎? 那誠是: 嘔心瀝血,擔驚受怕;一生勞苦為親生; 健康安寧,富足體面;學業有成是孝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