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 人 主 客 圖 唐·張為 敘曰:唐張為撰《詩人主客圖》一卷,所謂主者,白居易孟云卿李益 鮑溶孟郊武元衡,皆有標目。馀有升堂、入室、及門之殊,皆所謂客 也。宋人詩派之說實本於此。求之前代,亦如梁參軍鍾嶸分古今作者 為三品,名曰《詩品》,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六十九人 之例。然彼捃拾閎富,論者稱其精當無遺,茲則落落僅此數人,於唐 代詩人中未及十分之三四。即所引諸人之詩,亦非其集中之杰出者, 或第就其耳目所及而次第之,故不繁稱博引也。余喜其名之舊,前人 有引以入詩歌者,且是本與陳振孫《書錄解題》所記符合,故刻以公 世之聞其名而未見其書者。童山李調元序。 ◎廣大教化主 ○白居易 含沙射人影,雖病人不知。巧言誣人罪,至死人不疑。掇蜂殺愛子, 掩鼻戮寵姬。弘恭陷蕭望,趙高謀李斯。陰德既必報,陽禍豈虛施! 人事雖可罔,天道終難欺。明即有刑辟,幽即有神祇。敬免勿私喜, 鬼得而誅之。(《讀史詩》按此《讀史詩》第四首。“誣人”,本集作 “構人”。兩“即”字俱作“則”字。) 厚地植桑麻,所要濟生民。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身外充征賦, 上以奉君親。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憂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內外臣: 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役我以求寵, 斂索無冬春。織絹未盈疋,繰絲未盈斤。里胥迫我納,不許暫逡巡。 歲暮天地閉,陰風生破村。夜深燈火盡,霰雪白紛紛。幼者形不蔽, 老者體無溫。悲喘與寒氣,并入鼻頭辛。昨日輸殘稅,因窺官庫門: 繒帛如山積,絲絮如云屯。號為羨馀物,隨日獻至尊,奪我身上暖, 買爾眼前恩。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秦中吟》按此《秦中吟》 十首之二,本集題曰《地重賦》,注曰:一作《無名稅》,“憂人” 作“愛人”,“役我”作“浚我”,“盈疋”作“成疋”,“燈火” 作“煙火”,“鼻頭”作“鼻中”,“隨日”作“隨地月”。) 豫章生深山,七年而後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圍。天子建明堂, 此材獨中規,匠人執斤墨,采度將有期。孟冬草木枯,烈火燎于陂。 狂風吹猛焰,從根燒到枝。作養二十年,方成棟梁資。一朝為灰燼, 柯葉無孑遺。地雖生爾材,天不與爾時。不如糞土芝,猶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陳,重陳令人悲。勿悲焚燒苦,但悲采用遲。(按此《寓意詩》 第一首。本集“于陂”作“山陂”,“狂風”作“疾風”,“作養二 十”作“養材三十”,“糞土芝”作“糞上英”,“勿悲”作“不 悲”。) 赫赫京內史,奕奕中書郎。昨傳徵拜日,恩私顧殊常。貂冠水蒼玉, 紫綬黃金章。佩服身未暖,已聞竄炎荒。親戚不得別,吞聲泣路旁。 賓客亦已散,門前雀羅張。富貴來未久,倏如瓦溝霜。權勢去尤速, 瞥若石火光。不如守貧賤,貧賤可久長。傳語宦游子,且來歸故鄉。 (按此《寓意詩》第二首。“奕奕”,本集作“炎炎”,“恩私顧”作 “恩賜頗”,“炎荒”作“遐荒”,“未久”作“不久”。) 得意減別恨,半酣還遠程。(按此《及第後歸覲留別諸同年詩》。“還” 本集作“輕”。) 人吏留不得,直入故山云。 長生不似無生理,休向青山學煉丹。 白發鑷不盡,根在愁腸中。(按已上六句題并無考。) 峨眉山勢接云霓,欲逐劉郎此路迷。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風猶隔武陵 溪。(《與薛濤》按此詩本集不載。) ◎上入室一人 ○楊乘 豎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風雷隨出師,云霞有戰色。犒功椎萬牛, 募勇懸千帛。武士日曳紫,飛將競執馘。喜氣迎捷書,歡聲送羽檄。 天兵日雄強,桀犬稍離析。賊臂既已斷,賤喉既已搤。樂禍但鯨鯢, 同惡為肘腋。小大勢難侔,逆順初不敵。違命固天亡,恃險乖長策。 蠆毒久萌芽,狼顧非日夕。禮貌忽驕狂,疏奏遂指斥。動眾豈佳兵, 含忍恐無益。無鴻恩既已孤,小效不足惜。腐儒一鉛刀,投筆時感激。 帝閽不敢干,戚戚坐長畫。(《甲子歲書事》) ◎入室三人 ○張祜 萬國見清道,一身成白頭。(《上令狐相公》) 此地榮辱盛,豈宜山中人。(《秋晚》) 葛溪謾淬張家劍,卻是猿聲斷客腸。(《葛溪》) 書空疑未決,卓地計初成。(《拄杖》) 春申還有三千客,寂寞無人報李園。(按此《感春申》、《君詩》。 “還有”,本集作“還道”,“報”作“殺”。) ○羊士諤 風前留古韻,笙磬想遺音。(《歷山》) 桂配有遺馥,鸞飛安可待。(按此二句題無考。) 塵沙藹如霧,長波驚飚度。雁起汀洲寒,馬嘶高城暮。銀釭倦秋館, 綺瑟瞻永路。重有攜手期,清光倚玉樹。(按此八句題無考。) ○元稹 屈指貞元舊朝士,幾人同見太平春。(《感興》 按本集作《酬白樂天 杏花園》,“屈指”作“算得”,“幾人”作“幾員”。) 兒歌楊柳葉,妾拂石榴花。按此二句題無考。 遠路事無限,相逢惟一言。月色照榮辱,長安千萬門。(《逢白公》) ◎升堂三人 盧仝 ○(詩闕) ○顧況 汀洲涉涉江蘺短,疑是疑非兩斷腸。 巫峽朝云暮不歸,洞庭春水晴空滿。 頹垣化為波,陸地堪乘舟。(按以上六句題并無考。) 大姑山盡小姑出,月照洞庭行客船。(按此《小孤山詩》。“山盡”本 集作“山遠”,“行客”作“歸客”。) ○沈亞之 (詩闕) ◎及門十人 ○費冠卿 (詩闕) ○皇甫松 燕相謀在茲,積金黃巍巍。上者欲何顏,使我千載悲。(《登郭隗臺》) 勸僧一杯酒,共看青青山。窅然萬象滅,不動心即閑。(按此《勸僧酒 詩》。) ○殷堯籓 吳宮愛歌舞,夜夜醉嬋娟。見日吹紅燭,和塵掃翠鈿。徒令句踐霸, 不信子胥賢。若問長洲草,荒涼無限年。(《宮詞》 按本集題作《吳宮》,“吳宮”作“吳王”,“若問”作“莫問”。) 宮女三千去不回,真珠翠羽是塵埃。夫差舊國久破研討會,紅燕自歸 花自開。(《館娃宮》) 暮煙暮煙葵葉屋,秋月《竹枝歌》。(按此《送沈亞之尉南康詩》。) 欲射欲射狼星把弓箭,休將螢火讀詩書。(按此《下第東歸作》。) ○施肩吾 年來如拋梭,不老應不得。(按二句題無考。) 憶昔將貣年,抱愁此江邊。魚龍互閃爍,白浪高於天。今日步青草, 還來經此道。江神也世情,為我風色好。(《及第後過揚子江》按本集 “白浪”作“魚浪”,“青草”作“春草”,“還來”作“復來”。) ○周光范(一作“周元范”。) 誰云誰云嵩上煙,隨云倚碧落。(《投白公》。按“嵩上”一作“蒿 上”。) 莫怪莫怪西陵風景別,鏡湖花草為先春。(《賀朱慶》、《馀及第》。) ○祝天膺(一作“祝元膺”。) 句曲句曲舊真宅,自產日月英。既涵岳瀆氣,安無神仙名?松桂邐迤 色,與君相送情。(《送高遂赴舉》) 兩頷兩頷凝清霜,玉爐焚天香。為我延歲華,得入不死鄉。(《寄道友》) 蟾蜍蟾蜍夜作青冥鏡,帶蝀晴為碧落梯。好個分明天上路,誰教移 入武陵溪。(《夢仙詞》按題一作《夢仙謠》。霧紋斑似豹,水力健如 龍。按二句題無考。) ○徐凝 青山舊路在,白首醉還鄉。(《別白公》) 試到試到第三橋,便入千頃花。(按二句題無考。) 高景高景爭來草木頭,一生心事酒前休。山公自是山人侶,攜手醉登 城上樓。(《答白公》按本集“山人”作“仙人”。 ) ○朱可名 廢斷鏡湖田,上書紫閣前。愁人久委地,詩道未聞天。不是燒金手, 徒拋釣月船。多慚兄弟意,不敢問林泉。(《應舉目寄兄弟》) ○陳標 杜甫在時貪入蜀,孟郊生處卻歸秦。如今始會麻姑意,借問山川與後 人。(《寄友人》) ○童翰卿 大樸逐物盡,哀哉天地功。爭得榮辱心,灑然歸西風。(按此詩無題, 但題曰《絕句》。) ◎高古奧逸主 ○孟云卿 君物歸大化,六龍頹西荒。(《感懷》) 安知浮云外,日月不運行。(《苦雨》) 孤兒去慈親,孤客喪主人。莫吟辛苦曲,此曲誰忍聞。可聞不可說, 去去無期別。行人念前程,不待參辰沒。朝亦常苦饑,暮亦常苦饑。 飄飄萬里馀,貧賤多是非。少年莫遠行,遠行多不歸。(《悲哉行》 按《篋中集》“孤客”作“遠客”,“萬里馀”作“萬馀里”,兩 “遠行”并作“遠游”。) ◎上入室一人 ○韋應物 欲持一瓢酒,遠寄風雨夕。(按此《寄全椒山中道士詩》。“遠寄”, 本集作“遠慰”。) 萬籟自生聽,大空長寂寥。還從靜中起,卻向靜中銷。(《詠聲》。按 本集“萬籟”作“萬物”,“長”作“恆”。) 山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按此《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詩》。“山 深”,本集作“山空”。) 舟泊南池雨,簾卷北樓風。(按此《寄楊協律詩》。“簾”,本集作 “簟”。) ◎入室六人 ○李賀 飛香芝紅滿天春。(按此《上云樂》句。) 酒酣喝月使倒行。(按此《秦王飲酒》句。) 蹋天磨刀割紫云。(此《硯》句。按本集題作《楊生青花紫石硯歌》。) ○杜牧 煙著樹姿嬌,雨馀山態活。(按此《池州送孟遲先輩詩》。“煙著”, 本集作“煙濕”。) 四海一家無一事,將軍攜劍泣霜毫。(按此《長安雜題》長句第一首。 “劍”,本集作“鏡”,“毫”作“毛”。) 山密斜陽多,人稀芳草遠。(按此《長安送友人游湖南》詩。本集注: “一作《長安送人》。”)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幾聲來。(按此《早雁詩》。“幾聲”,本 集作“數聲”。) ○李馀 長安東門別,立馬生白發。 霽後軒蓋繁,南山瑞煙發。 嘗憂車馬煩,土薄聞水聲。(按以上六句題并無考。) ○劉猛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采圓。月滿十五後,日畏光采瘦。不見夜光色, 一尊成暗酒。匣中苔背銅,光短不照空。不惜補明月,慚無此良工。 (《月中》句。) 自念數年間,兩手中藏鉤。於心且無恨,他日為我羞。古老傳童歌, 連淫亦兵象。夜夢戈甲鳴,苦不愿年長。(《苦雨》句。) 朝梳一把白,夜淚千滴雨。可恥垂拱時,老作在家女。(《曉》句。) ○李涉 但將鐘鼓悅私愛,肯以犬羊為國羞。(按此《六嘆》第三首。) 尼父未適魯,屢屢倦迷津。徒懷教化心,紆郁不能伸。一遇知己言, 萬方始喧喧。至今百王則,孰不挹其源。(按此《懷古詩》。) ○胡幽貞 一朝入紫宮,萬古遺芳塵。至今溪邊花,不敢嬌青春。(《題西施浣紗) 石》 海色連四明,仙舟去容易。天籍豈輒問,不是卑朝士。(《歸四明詩》) ◎升堂六人 ○李觀(詩闕) ○賈馳 河上微風來,關頭樹初濕。今朝關城吏,又見孤客入。上國誰與期, 西來徒自急。(《秋入關詩》) 東風吹曉霜,雪鳥雙雙來。(按此二句題無考。) ○李宣古 冉冉池上煙,盈盈池上柳。生貴非道旁,不斷行人手。 翠蓋不西來,池上天池歇。(按以上六句題并無考。“池”字必有一訛。) ○曹鄴 欺暗常不然,欺明當自戮。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讀李斯傳》 按“常”,本集作“尚”。) 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開,青云在平地。枕上數聲鼓, 衡門已如市。白日探得珠,不待驪龍睡。忽忽出九衢,童仆顏色異。 故衣未及換,尚有去年淚。晴陽照花影,落絮浮野翠。對酒時忽驚, 猶疑夢中事。自憐孤飛鳥,得接鸞鳳翅。永懷共濟心,莫起胡越意。 (《杏園即席上同年》) ○劉駕 馬上續殘夢,馬嘶時復驚。心孤多所虞,僮仆近我行。(按此《早行 詩》。) 只恐塞上山,低于沙中骨。(按此《古出塞》句。“只恐”,本集作 “坐恐”。) 蒲帆出浦去,但見浦邊樹。不如馬上郎,馬跡猶在路。大 舟不相載,買宅令妾住。莫道留金多,本非愛郎富。(按此《古意詩》。 “馬上”,本集作“馬行”,“令妾住”作“令委住”。) ○孟遲 紅映樓臺綠繞城,城邊春草傍墻生。隋家不向此中盡,汴水應無東去 聲。(《廣陵城》) 天地有時饒一擲,江山論主合平分。(《垓下》) 冷月微煙渭上愁,華清宮樹不勝秋。《霓裳》一曲千門鎖,白盡梨園 弟子頭。(《過驪山》 注:“一作趙嘏詩。”) ◎及門二人 ○陳潤 丈夫不感恩,感恩寧有淚。心頭感恩血,一滴染天地。(按此四句題無 考。) ○韋楚老 一從黃帝葬橋山,碧落千門鎖元氣。(《天上行》句。) ◎清奇雅正主 ○李益 閑庭草色能留馬,當路楊花不避人。(按此一句題無考。) 笳簫漢思繁,旌旗邊色故。(按此《五城道中詩》。) 馬汗凍成霜。(按此《從軍有苦樂行》句。) ◎上入室一人 ○蘇郁 十二樓藏玉堞中,鳳皇雙宿碧芙蓉。流霞淺酌誰同醉,今夜笙歌第幾 重?(《步虛詞》 按“芙蓉”一作“梧桐”,“誰同”一作“留君”, “笙歌”一作“吹簫”。) 吟倚雨殘樹,月收山下村。(按此一句題無考。) ◎入室十人 ○劉畋 末秋云木輕,蓮折晚香清。雨下侵苔色,云涼出浪聲。疊帆依岸盡, 微照夾隄明。渡吏已頭白,遙知客姓名。(《晚泊漢江渡》) ○僧清塞(按即周賀。) 兩鬢已垂白,五湖歸釣魚。(按《賀集》、《送耿山人詩》有“兩鬢已 垂白,五湖歸掛罾”句,此作“釣魚”,或別一首。) 夜濤驚柵鎖,寒葦露船燈。(按此《送耿山人歸湖南詩》,一作《送耿 逸人南歸》。) 谷水生茶味,林風減扇聲。(按此《早秋過郭涯書堂詩》。本集注: “一作《郭勁書齋》。”) 磬徹遠巢禽。(按此《送幻君法師詩》。)《伊》流背行客,岳響答清猿。 (按此《出關寄賈島詩》。) ○盧休 春寒酒力遲,冉冉生微紅。(《寒月聯句》) 自然草木性,誰祝元化功。 溢浦風生破膽愁。 血染劍花明帳幕,三千車馬出漁陽。(按以上五句題并無考。) ○于鵠 送死多於生,幾人得終老。(按此《古挽歌》句。) ○楊洵美 暮鴉不噪禁城樹,衙鼓未殘賓衛秋。(按此二句題無考。) 三山載群仙,峨峨咸浪中。云衣剪不得,此路要可從。我生亦何事, 出門如飛蓬?白日又黃昏,所悲瑤草空。蟲聲故鄉夢,枕上禾黍風。 吾道如未喪,天運何時通。(《答李昌期》) ○張籍 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按此《沒蕃故人詩》。) 長于送人處,憶得別家時。(按此《薊北旅思》句。) 流光暫出還入地,使我年少不須臾。(按此《短歌行》句。) 采樵莫采松與柏,松析生枝堅且直,與爾作屋成家宅。(按此《樵客吟》 句。本集“采樵”下有“客”字,“堅且直”作“直且堅”,“與爾” 作“與君”。 ) ○楊巨源 何事慰朝夕,不逾詩酒情。山河空道路,蕃漢共刀兵。禮樂新朝市, 園林舊弟兄。向風一點淚,塞晚暮江平。(按此一首題無考。) ○楊敬之 霜樹烏棲夜,空街雀報明。 碧山相倚暮,歸雁一行斜。(按以上四句題并無考。) ○僧無可 白閣未歸日,青門又值春。(按此《新年詩》。“白閤”,本集作“紫 閣”,“又值春”作“又見春”。) 半天傾瀑溜,數郡見廬峰。(按此《寄題廬山二林寺》。) ○姚合 移花兼蝶至,買石得云饒。(按此《武功縣中作》第四首。) 插劍龍纏臂,開旗火滿身。(按此《劍器詞》第一首。) 家中去城遠,日月在船多。(按此《送顧非熊下第歸越詩》。“家中”, 本集作“家山”。) 身慚山友棄,膽賴酒杯扶。(按此《從軍樂》第二首。) ◎升堂七人 ○方干 山木又搖落,望君還不還。軒車何處去,雨雪滿前山。思苦寒星動, 鄉遙釣渚閑。明年見名字,惟我獨何顏。(《寄李頻》 按“山水”, 本集作“眾木”,“何處去”作“在何處”,“寒星”作“文星”, “名字”作“名姓”。) 細泉出石飛難盡,孤燭和云濕不明。何事懶於嵇叔夜,更無書札答公 卿。(《題桃花塢周處士別業》句。按本集題作《書桃花塢周處士壁》。) 枯井夜聞鄰果落,廢巢寒見別禽來。(《貽天目中峰客》) ○馬戴 露氣寒光盡,微陽下楚邱。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楚江懷古》 句。按此《楚江懷古》三首之一。) 夜久游子息,月明歧路間。(按此《夕次淮口詩》。) 卻憶軒羲日,無人尚戰功。(按此《塞下曲》第一首。) ○任蕃 無語與春別,細看枝上紅。(按此《惜花詩》。) ○賈島 夜半長安雨,燈前越客吟。(《贈吳處士》句。) 島嶼夏云起,汀洲芳草深。(按此亦《贈吳處士詩》。)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按此《憶江上吳處士詩》。) 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按此《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詩》。) 舊國別多日,故人無少年。(按此《旅游詩》。) ○厲玄 邊草早不春,劍光增野塵。戰場收驥尾聲,清瀚怯龍鱗。帆色起歸越, 松聲厭避秦。幾時 逢范蠡,處處是通津。(《從軍行》) ○項斯 佳人背江坐,眉際列煙樹。(《庾樓燕》句。) 馬蹄沒青莎,船跡成空波。(按此二句題無考。) 春風吹雨意,何處更相值。(《古意》) 燭殘催卷席,坐冷怕梳頭。(按此《曉發昭應詩》。) 寒入雁聲長。(按此《遠水詩》。“聲”本集作“愁”。) ○薛壽(按唐無薛壽,疑是薛濤之訛。) (詩闕) ◎及門八人 ○僧良乂 風泉只向夢中聞,身外無馀可寄君。當戶一輪惟曉月,掛檐 數片是秋云。(《秋山答廬鄴》 按本集題無“秋山”二字。) ○潘誠 棧踏猿聲暮,江看劍影秋。(《送人游蜀》句。) 僧老白云上,磬寒高鳥邊。 心已同猿狖,不聞人是非。(按以上四句題并無考。) 三月獨立看花月,只欠子規啼一聲。(《長安》句。按題一作《長安春 暮》。) 行人渡流水,白馬入前山。 秋深雪滿黃云塞,夜夜鴻聲入漢陽。(按以上四句題并無考。) ○于武陵 白日不西落,紅塵應亦深。(按此《東門路詩》。) 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塵。(按此《尋山詩》。) 四海少平路,千川無定波。(按此《送客東歸詩》。) ○詹雄 塵飛遺恨盡,花落古宮平。(《洛陽古城》句。) 紅粉笙歌人代遠,月明陵樹水流東。(《銅雀臺》。) ○衛準 莫言閑話是閑話,往往事從閑話來。 何必剃頭為弟子,無家便是出家人。(按此四句題并無考。) ○僧志定 惟有尊前今夜月,當時曾照墜樓人。 梧桐葉落蟬聲死,一夜洞庭波上風。(以上四句題并無考。) ○俞鳧 顏凋明鏡覺,思苦白云知。 滄洲違約隱,紫閣負僧期。(按以上四句題并無考。) 酬難塵鬢皓,坐久壁燈青。(按此《酬王檀見寄詩》。) 滄洲未歸跡,華發受恩心。(按此《秋日將歸長安留別王尚書詩》。) ○朱慶馀 滿酌勸童仆,好隨郎馬蹄。春風慎行李,莫上白銅鞮。(《送陳標》) 古巷戟門誰舊宅,早曾聞說屬官家。更無新燕來巢屋,惟有閑人去看 花。空廄欲摧塵滿櫪,小池初涸草侵沙。繁華事歇皆如此,立馬踟躊 到日斜。(《題王侯廢宅》。按本集題作《過蒨宅》,“繁華”作“榮 華”。) ◎清奇僻苦主 ○孟郊 青山碾為塵,白日無閑人。(按此《大梁送柳淳先入關詩》。) 食薺腸亦苦,強歌聲無歡。(按此《贈別崔純亮詩》。本集注:“一本 無‘別’字。”) 欲知萬里情,曉臥半床月。(按此《獨愁詩》。) ◎上入室二人 ○陳陶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 比屋歌《黃竹》,何人撼白榆。(按以上四句題并無考。) ○周樸 古陵寒雨絕,高鳥夕陽明。 高情千里外,長嘯一聲初。(按以上四句題并無考。) ◎及門二人 ○劉得仁 吟苦曉燈暗,露染秋草疏。舊山多夢到,流水送愁馀。(按 此《云門寺詩》。) 風定一池星。(按此《宿宣義池亭詩》。) ○李溟 喬木掛斗色,水驛壞門開。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來。晚年名利跡, 寧免路歧哀。前計不能息,若為玄鬢回。(《無題》) ◎博解宏拔主 ○鮑溶 躍馬非壯歲,報恩無高功。斯言化為火,日夜焚深衷。(《途中》句。) 按本集題作《途中旅思》。 天王委管籥,開閉奏北門。頂載日月光,口宣雨露言。(《上太原王》、 《尚書》句。按本集題作《述德上太原嚴尚書綬》。) 萬里歧路多,一身天地窄。(《秋懷》句。) ◎上入室一人 ○李群玉 (詩闕) ◎入室二人 ○司馬退之 (詩闕) ○張為(按為以己詩入句圖,蓋用芮挺章《國秀集》例。 ) (詩闕) ◎環奇美麗主 ○武元衡 (詩闕) ◎上入室一人 ○劉禹錫 故國思如此,若為天外心。(《寄白公》句。) 湖上收宿雨。按此句題無考。 故人日以遠,窗下塵滿琴。坐對一壺酒,恨多無力斟。幕疏螢色迥, 露重月華深。萬境與群籟,此時情豈任。(《無題》 按“一壺”,本 集作“一樽”。) 禪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見聽時心。秋堂境寂夜方半,云去蒼梧湘水 深。(《聽琴》) ◎入室三人 ○趙嘏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錢塘》句。) 梁王舊館憶秋色,珠履少年輕繡衣。(按此二句題無考。) 滿樓春色傍人醉,半夜雨聲前計非。(按此《寒食新豐別友人詩》。) 三千宮女自涂地,十萬人家如洞天。(《送人尉江都》句。按本集題作 《送沈單作尉江都》。) ○長孫佐輔 秋臉無紅衣滿塵,萬家門戶不容身。曾將一笑君前去,誤殺幾多回顧 人。(《傷故人歌伎》) ○曹唐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游仙》句。) 看卻龍髯攀不得,九霞零落鼎湖宮。(按此《仙都即景》。“九”,本 集作“紅”,“宮”作“空”。本詩第二句已押“宮”字,作“空” 字是。) 一曲哀歌茂陵道,漢家天子葬秋風。 誰知漢武無仙骨,滿灶黃金成白煙。(按以上四句題并無考。) ◎升堂四人 ○盧頻 春淚爛綺羅,泣聲抽恨多。莫滴芙蓉池,愁傷連蒂荷。 一朵花葉飛,一枝無光彩。美人惜花心,但愿春長在。(按以上八句題 并無考。) ○陳羽 (詩闕) ○許渾 水聲東注市朝變,山勢北來宮殿高。(按此《故洛城詩》。本集注一作 《登故洛陽城》。) 草生宮闕國無主,《玉樹後庭花》為誰。(按此《陳宮怨》第一首。) 何郎翠鳳雙飛去,三十六宮聞玉簫。(按此《秦樓曲》句。本集“何” 作“潘”。) 經年未葬家人散,昨日因齋故吏來。(按此《傷故湖州李郎中詩》。 “日”,本集作“夜”。) 垂釣有深意,望山多遠情。(按此《贈高處士詩》) ○張蕭遠 秦云寂寂僧還定,盡日無人鹿繞床。(按此二句題無考。) 日暮風吹官渡柳,白鴉飛出石頭墻。(《廢城》句。) 雙雙白燕入祠堂。(《乳石洞玉》、《女祠》句。) ◎及門十人 ○張陵 (詩闕) ○章孝標 明日鑾輿欲向東,守宮金翠帶愁紅。九門佳氣已西去,千里花開一夜 風。(按此篇本集題曰《宮詞》,注:“一作《無題》。”) ○雍陶 (詩闕) ○周祚 莫道春花獨照人,愁花未必怯青春。四時風雨沒時節,共保松筠根底 塵。(按此四句題無考。 ) ○袁不約 愁聲秋繞杵,寒色碧山歸。(《深秋》句。) 送將歡笑去,收得寂寥歸。(《客去》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