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16自動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換裝的第二代制式步槍,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列入部隊裝備的小口徑步槍。該系列自動步槍主要包括M16式、M16A1式和M16A2式、M4A1式、M16A3式、M16A4式幾種型號。 M16式自動步槍由美國著名的槍械設計師尤金•M•斯通納設計。 M16式步槍在越南戰場上暴露了不少問題,最主要的是彈膛污穢現象嚴重,卡殼故障率高。針對戰場上出現的問題,阿瑪利特公司對該槍進行了改進,改進后命名為M16A1式步槍,1967年定型,1969年起大量裝備美軍。M16逐漸成為了成熟而可靠的武器系統。 1977~1980年北約小口徑步槍選型試驗后,確定比利時的SS109式5.56毫米口徑槍彈為北約制式口徑槍彈,而M16A1式步槍只能使用美國的M193式5.56毫米口徑槍彈,從而存在近距離殺傷威力太大,遠距離殺傷威力不足的問題。為了統一到北約口徑,并進一步提高步槍的作戰性能,柯爾特制造公司又對M16A1式步槍進行了改進。1982年美國海軍陸戰隊首先采購了20萬支改進后的M16A1式步槍裝備部隊,并命名為M16A2式步槍。1984年3月美國陸軍也正式宣布采用M16A2式步槍。 M16系列步槍除裝備美國武裝部隊外,還裝備澳大利亞、智利、多米尼加、海地、意大利、約旦、日本、印度尼西亞、韓國、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新西蘭、黎巴嫩、斯里蘭卡、越南、中國臺灣等55個國家和地區。 衍生型號 M16以后出現M16A1.M16A2.M16A3.M16A4式4種改進型步槍以及變種槍M4式卡賓槍。 [ ]
其中以M16A2式為基本槍型的改進衍生版本最多。 M16A2全稱為柯爾特M16A2MOD701式和柯爾特M16A2MOD705式5.56毫米自動步槍。前者為單發和連發射擊方式,后者采用單發和3連發方式。 M16A2有9種型號:柯爾特M16A2MOD711/715式 柯爾特M16A2MOD741式(為重型槍管) 柯爾特M16A2MOD723式(為卡賓槍型) 柯爾特M16A2MOD733式(為突擊隊員型) [ ]
柯爾特M16A2MOD635式(為沖鋒槍型) M4式卡賓槍也是M16A2的變種槍所以又稱:M16A2MOD720式5.56毫米卡賓槍,即MOD720就是M4 2.GER HK G36及其衍生型號 5.56×45mm G36步槍的性能優異不僅僅因為它在設計方面嚴謹創新,在把關方面更是要求嚴格,任何一支G36步槍和LMG36輕機槍在提交給聯邦國防軍以前,都要在聯邦國防技術與采購署商品檢驗人員的監督下,在廠家進行射擊試驗。要求為:在100m距離射擊,一組5發彈的散布圓直徑不得大于12cm。 由于G36設計合理,全槍造型人機工效性好,所以,在G36步槍保持較輕重量的同時,射擊者感覺舒適,不會有很大的后坐力,因此即使是新手也不會產生畏懼感,這一點是G3無法比擬的。而新型光學瞄具的使用,使得射手幾乎可以在任何光線條件下都能快而準地捕捉到目標。此外,扳機力和扳機特性符合軍方提出的要求,因此受訓不多的射手經過短暫訓練后,就可以在遠射程上有效地命中目標。連發時,一個長點射也能準確地命中目標。由于擊發機構設計得好,快慢機在點射位置時也可實施2發或3發短點射。 [ ]
G36步槍的優異性能令HK公司對G36投入了更多的精力,為滿足不同的作戰需求,對G36標準型突擊步槍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造,總共推出了7種變型槍:G36標準型突擊步槍、G36K短步槍、G36卡賓槍、G36E(外貿型G36)步槍、G36運動步槍、G36概念狙擊步槍、MG36輕機槍和G36C突擊步槍。 G36標準型步槍又稱HK50型步槍,全槍長998mm,槍管長408mm,折疊式槍托,采用3倍放大率的光學瞄準鏡。它可在光學瞄準鏡前方的提把上安裝前置式NVS80夜瞄具,該瞄具中的棱鏡可將增強的圖像折射到瞄準鏡上。G36標準型是G36系列的基本型號, G36K型短步槍為短槍管型,全槍長860mm,槍管長270mm,折疊式槍托,采用英國激光制品公司的休爾費爾戰術燈和激光瞄準鏡,普通瞄具為框式表尺,表尺射程350m,可下掛40mmAG36榴彈發射器。采用了與標準型G36不相同的槍口消焰器。 G36型卡賓槍采用318mm槍管,折疊式槍托。 G36E型步槍是按照標準型設計的外貿型槍,采用1.5倍的光學瞄準鏡。 G36運動步槍采用拇指孔槍托,可調式貼腮板,單發射擊,彈匣容彈量5發。 [ ]
G36型狙擊步槍與運動步槍一樣,采用拇指孔槍托和可調式貼腮板,槍管為振動小的厚壁槍管,擊發機構改造成單發射擊,扳機扣力更加平穩,機匣上面的提把改為大型的瞄準鏡座導軌,彈匣容彈量5發。 MG36型輕機槍在G36標準型安裝加厚的重型槍管、C-MAG彈鼓以及折疊式兩腳架。 G36C型短步槍是為特種部隊研制的專門武器,是在G36K的基礎上進一步縮短,全槍僅長720mm,槍重減至2.8kg。 3.RUS МихаилКалашников AK74及其改進型號 5.45×39mm АК-74步槍是由前蘇聯槍械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領導的設計小組在AKM突擊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由前蘇聯制造。1974年定型生產,它是前蘇聯裝備的第一種小口徑步槍,也是世界上大規模裝備部隊的第二種小口徑步槍(第一種是美軍的M16自動步槍)。AK-74于70年代裝備蘇聯軍隊,逐步取代AKM,首次露面是在1974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在1980年代是前蘇聯軍隊制式步槍。 [ ]
AK-74式5.45mm突擊步槍于1974年11月7日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首次露面。它是1949年裝備的AK-47式和1959年裝備的AKM 7.62mm突擊步槍的進一步發展。該槍有多種變型槍,包括標準型AK-74式、短管型AKC-74式、沖鋒槍型AKC-74y式和改進型AK-74M式,已成為一個槍族。除步槍外,AK-74式槍族中還包括采用重槍管和大容量彈匣的輕機槍型PⅡK-74式及其各種變型槍。 AK-74式突擊步槍于70年代初裝備蘇聯軍隊,逐步取代AKM 7.62mm突擊步搶。東歐一些國家也裝備有此槍,并作了某些改進。民主德國曾特許生產過此搶,采用鋼制搶托和一些塑料件。保加利亞的變型槍采用硬木槍托。羅馬尼亞不僅裝有前握把,而且有3發點射控制機構。匈牙利的也有點射控制機構。阿聯酋、約旦和敘利亞軍隊中也裝備有AK-74式突擊步槍。 最早一型的AK-74在1974年定型。AK-74是以AKM為基礎,兩者的原理、閉鎖機構、供彈方式、擊發發射機構等完全一樣。但為了發射小口徑的5.45mm M74彈,對槍機、導氣箍等都作了相應的改進。其中槍管膛線纏距縮短,使彈頭轉速高,飛行穩定。另外槍機體的直徑相應減小,使槍機框與槍的重量比上升到6∶1(AK-47為5∶1),這種比例變化的優點是使步槍自動機射擊時更為可靠,但缺點是對拉殼組件強度要求更高,因此又對槍機、拉殼鉤等強度要求高的零件進行了重新設計。此外,AK-74還對槍膛進行鍍鉻,另外就是增加了一個高效的槍口裝置,這個槍口裝置是AK-74與AKM在外形上的最大的區別。 AK-74射擊時槍托所受的后坐力為1.42m/kg,而M16A2為2.97m/kg,AKM則為4.31m/kg。效果非常明顯,即使是未經過訓練的人都能很輕松地進行全自動射擊,而且散布精度比其他同類槍械要高。不過要注意的是,AK-74的單發精度仍然是比較低,這與AK系統的先天性不足有關。 AK-74的照門仍為缺口式,卡拉什尼科夫認為缺口式照門的優點是瞄準速度快,不過比較起西方流行的覘孔式照門射擊精度還是差了點,而且槍機撞擊機匣的問題也沒有解決,射擊精度仍然是低于西方槍械。但與AK-47和AKM相比,AK-74的精度已經是大大提高了。根據前東德的試驗,在300米距離上,AK-47和AKM的命中率為29%,而AK-74為40%。一個在阿富汗戰爭中獲得紅星勛章的俄羅斯老兵說,他經常在450米甚至600米距離上使用AK-74,看來實用射擊精度是顯著增加了。 AK-74MAK74M是在1987年開始研制的,與AKM中的M一樣,AK-74M是“現代化的AK-74”的意思,不過這種樣新槍在蘇聯解體后才正式出現,1991年開始由伊熱夫斯克機械制造廠生產。AK-74M在外觀上最明顯的特征就是把原來鮮艷的顏色部件都改為暗色,這是因為它用深棕色的玻璃纖維塑料代替原來的木料作為槍托、護木和握把的材料,AK-74M的折疊槍托內可以裝附品盒,護木上增加了防滑紋。由于改用了塑料,因此槍重減輕至3,325g,此外塑料的熱傳導系數低,而且沖擊強度和耐磨性都高于木質,最初的槍口制退器為前后兩個敞開的氣室,方便擦拭,但最后又改為與AK-74類似的設計。另外刺刀也改用了黑色的塑料刀柄,造型有所改變。新的刺刀重290g,刃長163mm,寬29mm。 [ ]
在AKS-74的基礎上改進的短槍管型突擊步槍AKS-74U(俄文為AKC-74Y)。在1979年被蘇軍采用。AKS-74U的典型特征就是槍管短,射程也相應縮短,是一種近距離自衛武器。槍口裝了另一種結構的消焰/氣體膨脹室裝置,以減少槍口焰,這種槍口裝置沒有制退作用。AKS-74U射速比較高,從AK-74的600RPM上升至700-1000RPM。 4.Austria Styer AUG 5.56×45mm 斯太爾AUG實際上是一個武器系統,4種不同的槍管可以在幾秒內就裝進任一機匣中,成為4種不同的武器;AUG武器系統是模塊化結構的,全槍由槍管、機匣、擊發與發射機構、自動機、槍托和彈匣六大部件組成,所有組件,包括槍管、機匣和其他部件都可以互換。AUG系統中采用了大量塑料件,約占全槍零部件總數的20%,不僅槍托、握把和彈匣采用工程塑料,就連受力的擊錘、阻鐵、扳機也用塑料制成,這些部件耐摩擦而且不需要潤滑,因此有較長的壽命周期,而且非常堅固。據奧地利軍方的測試,這些塑料部件可以承受射擊100,000發以上的使用壽命。AUG很容易分解而不需要專門工具,這樣可以大大減少基本維護費用,士兵在野戰條件下也方便維護步槍。 Steyr AUG A1:標準型,綠色,20寸槍管。 Steyr AUG A2:可拆卸式瞄準具,16寸槍管。 Steyr AUG A3:配「Mil Std 1913」戰術導軌組件。 Steyr AUG P:AUG A1的短管版本。 Steyr AUG P Special Receiver:AUG P的戰術導軌版本。 Steyr AUG 9mm (AUG SMG/AUG Para):9 mm NATO子彈的沖鋒槍版本,使用斯泰爾MPi 69的彈匣。 Steyr AUG M203:裝有M203榴彈發射器。 Steyr AUG HBAR:重槍管自動步槍型。 Steyr AUG LMG:輕機槍型,配4倍光學瞄準具。 Steyr AUG HBAR–T:重槍管精確射擊型。 Steyr AUG Z:半自動民用型。 Steyr USR:美國市場專用,半自動民用型。 澳大利亞軍用型 [ ]
澳大利亞軍隊亦以斯泰爾AUG作制式步槍,名為Austeyr F88,其型號包括: F88:標準型,與AUG A1相同。 F88C:卡賓槍版本,407毫米槍管,與AUG A2相同。 F88S:配有戰術導軌版本,與AUG A3相同。 F88 GLA:裝有M203PI,與AUG M203相同。 F88T:.22 LR訓練步槍版本。 F88A4:改進試驗型,裝有M203PI及戰術配件。 美國民用型 MSAR STG-556:於2007年SHOT SHOW(美國著名槍展)亮相的版本,MSAR STG-556以AUG A1重新設計而成,加入了復進助推器及M16突擊步槍的槍栓固定卡榫,分為半自動運動步槍型及軍用自動步槍型,由美國Microtech Small Arms生產。 TPD USA AXR:同樣於2007年SHOT SHOW中亮相,由Tactical Products Design生產,以AUG A2修改而成的半自動版本,改用STANAG彈匣,主要供民用及執法部門使用。 5.FRA GIAT St. Etienne FAMAS 5.56×45mm [ ]
FAMAS是法語“輕型自動步槍,圣.艾蒂安生產”(Fusil Automatique, Manufacture d'Armes de St. Etienne)的縮寫,正如其名稱所表達的意思,FAMAS是由法國GIAT集團(Groupement Industriel des Armements Terrestres)下屬的圣.艾蒂安(St. Etienne)兵工廠生產的。彈藥口徑:5.56×45mm NATO標準彈藥。 1989年底,GIAT要求FAMAS在保持原槍的質量的前題下降低成本。1990年5月FAMAS G1步槍正式出臺。G1在F1步槍基礎上進行改進,成本下降了30~40% 。 G1推出沒多久,GIAT又推出了新的改進型FAMAS G2。G2和G1在外形上是差不多的,最明顯的地方就是FAMAS G2改用M16的標準彈匣。 F1和G2都各有一種短槍管的型號,稱為短型FAMAS(Short FAMAS),槍管長406mm,由于槍身更短,適合經常要出入載具作戰的機械化步兵以及在狹窄空間使用。但事實上短槍管型從未裝備過部隊。 FAMAS還有過一種半自動的型號通過Century International Arms公司出口到美國。 [ ]
FAMAS式步槍除標準型以外,還有FAMAS出口型,只能單發射擊;FAMAS民用型,采用570MM長槍管,發射雷明頓0.22英寸槍彈;改進型FAMAS—G1,G2.。繼之,又研制了FAMAS式突擊隊員步槍,FAMASSPM式沖鋒槍,FAMAS式槍-瞄一體化步槍,FAMAS式狙擊步槍等變型槍。 FAMAS F1 隨法軍參加海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中不管是在近距離的突發沖突還是中遠距離的點射,都有著優良的表現。FAMAS F1的射速快,而更重要的是它的彈道非常的集中。實際上25發子彈連射時候基本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范圍里。FAMAS的缺點和優點一樣的明顯,就是子彈太少。25發子彈顯得不夠用。 6.RUS Gennady Nikonov AN94 5.45×39mm AN-94所采用的“改變后坐沖量的槍機后坐(Blowback Shifted Pulse——BBSP)”系統是其結構上的最顯著特點。利用高射速進行2發點射,使兩發彈頭在槍身開始后坐之前就出膛,以避免射擊后坐對點射精度的影響。這個BBSP系統被宣傳為在卡拉什尼科夫的設計上最重大的變革,但同時也是AN-94最受爭議的地方。由于BBSP系統使機匣連同槍管一起后坐,因此有些人把它當成“身管后坐原理”;此外,由于AN-94在高速點射時,兩發彈出膛后后坐感才傳遞到射手身上,因此也有些人解釋成“延遲后坐原理”。但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其實,AN-94的自動方式仍然是傳統的,BBSP系統的獨特之處是高速供次發彈加上延遲后坐感傳遞到射手肩部的時間(注:延遲后坐一般是指半自由式槍機),類似于德國的G11,當后坐力產生時,對兩發點射的精度已沒有什么影響了。AN-94的另一個特點是全自動射擊時射速會自動降低。在全自動模式中射擊時,最初的兩發彈在1800發/分的“高射速”中進行,而后則自動降低到600發/分的低射速打出第3發及后續彈。雖然后坐力會對連發射擊精度產生影響,但由于機匣的緩沖器和槍口制退器的作用,AN-94的連發后坐力會對也是比AK步槍低的。與AK-74相比,AN-94的高速2發點射模式據說是最大的進步。由于后坐力和槍口跳動的影響,AK-74在進行短點射時,續發彈的彈著點往往距離首發彈的彈著點距離較遠。而AN-94的兩發點射是以非常高的射速發射且不受后坐力導致的槍身位移所影響,傳說中一個訓練有素的射手能用這種射擊模式在100米靶上打出一個洞來。因此這種高速2發點射模式比起傳統的單發模式在侵徹力、停止作用和毀傷效果上都要高,而打起來就像兩個“單發”那樣準確。用20發彈在100m距離上以單發方式射擊,散布圓直徑為10cm;以2發點射方式射擊10個點射時,散布圓直徑為16cm;采取臥姿和無依托立姿各進行20發長點射時,臥姿射擊的散步圓直徑20cm,立姿25cm。AN-94的精度雖然比起西方主流的制式步槍的表現還有欠缺(例如M16A2的出廠驗收是100碼2英寸),但確實比起AK步槍提高許多。但是,AN-94最主要提供的是兩發點射模式下的散布精度,而對于單發或全自動模式方面的進度并不大。而且AN-94的BBSP原理是通過復雜的機構(相對于傳統設計來說)來實現的,因此它的組合/分解和維護比AK-74要復雜得多,它的生產和維護的成本也更高。是否值得為這種散布小的兩發點射模式而花更多的錢去換槍?AN-94的性價比也因此受到質疑。 7.Swiss Confederation SIG SG552及其衍生型號 5.56×45mm [ ]
比起SG551槍系,SG552型有比較明顯的改變,它還沿用AK步槍類型的長行程活塞系統,不過551以前的槍型均采槍機座與活塞連桿(分離時)分離的設計,并藉拉怲作為兩者的結合插銷,復進簧則置于瓦斯缸管內以推動連桿帶動槍機向前。后者受前段槍身縮短影響,空間有限制,特別將復進簧移到槍機座后段(并加上一枝復進簧導桿),亦即比照AK步槍的方式容納,此項修改使得槍機及連桿已無必要再采分離設計,因此552型的槍機、活塞是以焊接方式結合在一起的,只有拉柄受機匣結構限制,拆裝時依舊自成一件,但也修飾得更顯精致。 雖然SG552與SIG公司其它步槍采行相同得制造標準,擁有世界一流的精密加工品質,制程與操作保養卻沒有太多華而不實得花招,它也大量運用沖壓組件來生產下節套,拆裝分解得程序甚至比AK步槍還要簡便,塑料組件不僅輕量易于生產,更便于寒冷地帶使用,槍托、握把、護手皆為硬質聚合塑料材質,槍托亦能承受猛烈沖撞及高處落地的撞擊力。茶色色調的透明彈匣共有5、20、30發三種規格容量,后兩者可以自行并排連結,以利戰斗時更換補充。基本上只要對步槍略有所知,就能輕易的使用SG552,其實SG552與當今知名反恐怖突擊武器如HK53、MP5、M4卡賓等槍型互別苗頭的意圖非常明顯,更像是精致化的AKS-74U。SG552短突擊步槍全長73公分(槍托折疊后僅50.4公分),含彈匣空重約3.2公斤,但它是5.56公厘步槍彈槍型,理論上穩定性是一大問題,噪音與槍口火光過大更是一定避免不了的大問題。根據以往國外的測試報導,此槍的連射操控性(全自動)是「易于控制」,半自動遠距精度(300公尺一傳統瞄準具)則略顯勉強,因照門/準星間軸距很短(36公分),射手若不夠沉穩,容易錯失目標,不過光學瞄準鏡或ACOG瞄準具可以改善這一項小缺失。5.56公厘標準步槍(M16A2、T65K2)與短管步槍(M725-T86)作全自動射擊時,衡量各種姿態作一比較,后者似乎更容易控制,反射式快瞄鏡(Reflex)加上步槍后則無論型式,均能以快速追瞄、急扣方式擊中100公尺的半身人像靶,達到「點到彈到」的要求,因此相關報告應是非常中肯。 8.CHN QBZ95 5.8×42mm 小口徑槍彈重量小、初速高,在一般的步兵戰斗距離內(小于400m)有足夠的殺傷力,并且在負荷下可提高攜彈數量,在八十年代西方各國都采用小口徑步槍時,我國還在使用7.62mm×39槍彈的81式步槍。在經過論證和試驗后,在1987年正式決定我國小口徑自動步槍采用5.8mm口徑。1987年,我國第一代小口徑步槍完成設計定型,命名為QBZ87式5.8mm自動步槍(簡稱87式自動步槍),并開始少量試制,配發部隊試用和征求意見。根據部隊試用所提的意見,87式自動步槍不能完全滿足軍方使用要求,因此在1989年軍方使用部門又提出研制第一代5.8mm小口徑班用槍族,并提出更高的戰技指標要求。 [ ]
此次研制新槍匯集了工廠、院校、研究所和使用部門的科技人員所組成的聯合隊伍,經過6年時間的研制,新型槍族中的自動步槍和輕機槍于1995年設計定型,分別命名為QBZ95式5.8mm自動步槍(簡稱95式自動步槍)和QBB95式5.8mm班用機槍(簡稱95式班用機槍)。該槍族于1997年作為解放軍駐港部隊的配用武器首次露面,后來又增加了短槍管的QBZ95B短突擊步槍,這三種武器一般被簡稱為95式槍族。目前95式槍族及其他5.8mm口徑班用槍族已經裝備許多作戰部隊,不過還沒有全面替換81式槍族。QBZ為“輕武器,步槍,自動”的漢語拼音開頭字母。 95式槍族為無托結構,導氣式自動方式,機頭回轉式閉鎖,可單、連發射擊,供彈具有30發塑料彈匣和75發快裝彈鼓兩種,機械瞄準具第一次采用了“凸”字形覘孔式照門,。槍族內自動機構件完全通用,步槍與機槍之間通用件占很大比例。通用組件有機頭、機框、槍機、復進簧、擊發機、發射機、彈匣和彈鼓,以及帶杠桿緩沖裝置的槍托。通用件的比例高,這對生產和維修十分有利,槍族內不同型號間的主要區別在于槍管長度。 受研制時認識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其擴展功能方式采取的是最簡單的連接座式,這種方式雖然結構簡單,但無法形成模塊式功能,難以滿足部隊對功能多樣的需求。不像使用加裝皮氏導軌M4的美國兵,他們經常把M4裝扮成一棵棵“圣誕樹”。 簡易夜瞄裝置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鉅147通過填涂方式裝配,使用中存在亮度不足和容易脫落問題,而且鉅147的半衰期也不能滿足軍品長期貯存的要求,給部隊使用帶來許多不便;研制的二代微光瞄準鏡由于價格問題不可能全面裝備,而且200m的夜視距離也顯不足,全天候作戰能力有待提高。 光學瞄具瞄準不便是部隊反映比較多的問題,這主要是95式自動步槍受“應滿足以機械瞄具為主要瞄準方式”要求的限制而造成的,安裝光學瞄準鏡后瞄準基線太高,無法舒適貼腮瞄準。 91B下掛式防暴震撼彈發射器擊發方式也不方便,因為類似于M16的有托槍通常利用彈匣作為下掛榴彈發射器的握持部位,95式自動步槍由于采用無托結構,加裝下掛防暴榴彈發射器后只能利用小握把作為握持部位,實際使用時不方便。 [ ]
95式槍族采用無托結構使全槍布局十分緊湊,但也帶來射擊時射手貼腮靠煙源太近,沒有燃燒完全的火藥燃氣從拋殼窗、拉機柄槽和上護蓋散熱槽溢出,直接刺激射手眼睛或彌漫在瞄準基線上,以至影響射手持續瞄準射擊,這種情況也給武器工常使用帶來不便。 5.8mm普通彈采用的雙基扁球藥燃燒不完全,95式槍族在發射2,000發彈(全槍需要清洗的射彈數)后,通常都會出現氣體調節器和活塞取出困難的問題,而且射彈多后,還會出現導氣孔由于火藥殘渣堆積變小的問題。另外為了獲得好的外彈道性能,5.8mm普通彈將部分難題轉移到了內彈道,造成槍口壓力過高,給解決槍口噪聲和火焰問題帶來許多困難。 5.8mm普通彈采用的是常規雷汞底火,存在長期貯存后底火銹蝕問題,給可靠使用留下隱患。 塑料件容易磨白,這主要是塑料材料本身的問題。要滿足低溫-45℃的可靠使用要求,塑料中的玻璃纖維含量就不能太高,而磨白問題主要是塑料強度不足,這個矛盾比較難解決,塑料件磨白后影響了95式槍族的美觀。 保險/快慢機的位置設計不合理,95式的保險/快慢機位于貼腮的后下方,這一位置使持槍者在作戰中必須騰出一只手進行保險和單連發的快速轉換,,這使射手在近戰中難以快速反應。這一點甚至不如56式、81式等老式自動槍。 9.ISR Galil槍族 5.56×45mm [ ]
從外形上,加利爾與FAL步槍有點相似,但也帶有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步槍的明顯的特征。其實,加利爾真正的直系親屬是芬蘭的Valmet M62。事實上,加利爾的第一個原型就是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用M62機匣制造的。但后來加利爾的機匣改用銑削,結果重量比起Valmet M62增加不少。事實上在相同口徑步槍中,伽利爾是最重的。在內部結構基本上,加利爾基本上卡拉什尼科夫系統和美國的M1式加蘭德步槍的結合。 加利爾步槍主要型號 AR——標準型突擊步槍,ARM——重槍管型號,槍管長度與AR相同,配有兩腳架,ARM還有一個可以向右折疊的提把。SAR——短槍管型突擊步槍。開始時只有5.56mm口徑,在1980年代初為了出口,又研制出7.62mm口徑的型號,1990年代興起研制反恐怖武器的熱潮,又發展出適合近距離戰斗用的MAR——微型突擊步槍。 口徑 型號 全長(槍托展開) 全長(槍托折疊) 槍管長 瞄準基線 空槍重 槍口初速 射速 5.56×45mm 膛線 6條右旋,纏距305mm [ ]
ARM 980 mm 740 mm 460 mm 475 mm 4.35 kg 915 m/s 630-700 RPM AR 980 mm 740 mm 460 mm 475 mm 3.95 kg 915 m/s 630-700 RPM SAR 850 mm 610 mm 330 mm 445 mm 3.75 kg 850 m/s 630-700 RPM MAR 710 mm 460 mm 190 mm 310 mm 2.98 kg 710 m/s 630-700 RPM 10.BE FN FNC80 5.56×45mm [ ]
FNC的槍管用高級優質鋼制成,內膛精鍛成型,故強度、硬度、韌性較好,耐蝕抗磨。槍管前部有一個直徑22mm的圓筒形消焰器兼槍榴彈發射器。導氣箍裝在槍管上方,提高了武器重心,使之與槍管軸線重合,消除射擊時槍管上跳現象。發射槍榴彈時,可作槍榴彈瞄準具用的氣塞架折疊在準星上方,截斷進入活塞筒的氣流,以保證火藥氣體壓力全部作用于槍榴彈的尾部。槍口部有刺刀座安裝美國的M7刺刀,但FNC也是專門配的刺刀。 槍管附近的環形肋上有旋轉式背帶環,并可以裝上一個輕質的鋁合金腳架,腳架支撐起的高度為11英寸。金屬護熱板外包有澆鑄成形的塑料護木,用6個鉚釘固定,隔熱效果相當好。護木上有防滑肋。 FNC采用與AK47類似的旋轉閉鎖式槍機,機頭上有兩個凸耳。擊針裝在機框內,通過一個3英寸長的擊針簧固定。機匣用鋼板沖壓而成,上、下機匣由前、后兩個銷釘相連,后面的銷釘在機匣下側、小握把上方。向外拔出銷釘,下機匣就可卸下而取出工作部件,因此分解很容易,無需專門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