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黃花梨及與越南黃花梨的識別海南黃花梨亦稱“降壓木”,《本草綱目》中叫降香,其木屑泡水可降血壓、血脂,做枕頭可舒筋活血。黃花梨極易成活,但極難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樹可用材僅搟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長期。其木質堅硬,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
海南黃花梨樹高可達20米,胸徑可達0.8米。它是國際標準5屬8類34種紅木之一,用途廣泛,其木材價值相當高,是海南特有的珍貴樹種,分布于海南島低海拔的丘陵地區或平原、臺地。花梨木心材紅褐色或紫紅褐色,久則變為暗紅色,常含有深褐色條紋,有光澤,具香氣。木材紋理交錯,自然成形,花紋美觀。用花梨木制作出來的家具簡潔明快、富麗堂皇,且色澤深沉華美,典雅尊貴,堅久耐用,百年不腐。花梨木家具還能長久地散發出清幽的木香之氣,有提神避邪之說法。 據記載,早在明末清初,海南黃花梨木種就瀕臨滅絕,此后的數百年里,我國70%的黃花梨木家具均流往國外,國內僅存的少量黃花梨木被用于房屋建造、制成鍋蓋、算珠甚至鋤把,散落民間,面臨損毀。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黃花梨品種產自越南、緬甸。其顏色較艷、味道較濃,但紋理、層次較亂,與海南黃花梨相比,價差達十倍。 由于越南與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個緯度上,所以越南黃花梨與海南黃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產自越南東部,與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對兩種木材進行識別,一般可參考如下六點: 一、相對而言,海南黃花梨紋理(棕眼)細,木質堅硬,摸起來手感好,但粗而不刺,手感有沉甸甸的感覺。油性較大,光澤度強,光滑如玉。在自然光下,打磨后的黃花梨有半透明的感覺,除紫檀外,一般木材是沒有這種效果。越南黃花梨紋理粗一些,油性差,發干、發澀。在自然光下很少有半透明的琥珀感。 二、海南黃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說的降香,但是屬于清香,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新切面辛辣香氣濃郁,成器后香氣微弱,幾乎難以聞到,但稍經刮削,則香氣撲鼻。越南黃花梨酸香味較濃,香味略小。 三、海南黃花梨紋理好,鬼臉多,鬼臉是生長過程中的結疤所致,它的結疤跟普通樹的不同,沒規則,呈現美麗的圖案,即所謂的虎皮紋,紋路流暢,材料的紋路清晰,象麥穗形狀.蟹爪紋,紋理或隱或現,生動多變。越南黃花梨也有鬼臉,但鬼臉紋松散,略顯呆滯,缺少活潑生動,雜色較多;這些都是區分越南黃花梨的標記。但是不是每個海南黃花梨都能有“鬼臉”的。 四、顏色上二者也有區別,海南黃花梨顏色深一些,越南黃花梨淺一些。越南花梨紅褐色紋理或咖啡色條紋相間,條紋粗細不一、混濁不清,以淺黃為多,并雜有紫藥水色 。 五、從材料上看,越南黃花梨樹材粗大,海南黃花梨直徑普遍較小。現在見到的越南黃花梨心材直徑大多在20-40厘米。而海南黃花梨,以前見過的,心材直徑最大的也不過30厘米。 六、海南黃花梨其心材和邊材差異很大,其心材紅褐至深紅褐或紫紅褐色,深淺不勻,常帶有黑褐色條紋,其邊材灰黃褐或淺黃褐色。 削掉的碎末,放在一個杯子里面,用滾燙的開水潑上去,上面馬上就會有一層象機油一樣的一層,閃閃發著油藍的光。 以上僅是本人總結、收錄的一些觀點和一些個人的看法,如有不妥之處還請教正。 也請各位談談自己的觀點,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 下面兩張圖片借用于網上,海黃和越黃圖片,僅做為一定的參考。借用之處請作者見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