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抄方的學生時常感慨,一天門診下來,就像是參加大考一樣。抄方的學生尚且發出如此感慨,我更加如臨深淵,謹慎的對待每一位患者。學生考不好,大不了重頭再來,但是醫生診不好,那就失去了患者與醫生之間最可貴的信任,怎敢有絲毫的懈怠呢?
現在流行的“求醫不如求己”的觀念,雖然愿望是好的,但在我看來,實在是對醫生一個極大的嘲諷。事實上,患者與醫生的信任關系,對于疾病的治療至關重要。患者增加一分對醫生的信任,療效會增加很多。這種現象在復診的病人身上表現非常明顯,有的還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這就是信任的力量,信任可以帶來健康。 不少朋友問我,現代人怎么這么多怪病啊?您又是怎樣一一對癥治療的呢?臨床上的疑難雜癥,確實也考驗著每一位醫生的功力。一般的病從外感六淫內傷七情入手治療,大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是面對奇癥怪癥,常規的治療方案就解決不了了。那么到底有沒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來統治這些疑難雜癥呢?古代的大醫家,經過臨床總結,得出“怪病治痰”的學術觀點。記得早年給老師抄方時,老師在面對一些棘手的怪病時,常常會開一些簡單的小藥方。這樣的小方,往往收效甚佳。讓我受益匪淺。從那時起,我也有意識的把老師的思路運用到自己的臨床中來,慢慢也變成了一個善治疑難雜癥的醫生。同時,也印證了怪病治痰理論的正確性。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就提出了扶陽祛濕的養生治療方案。使更多的人意識到濕濁才是現代人最大的健康頑敵。這也是我反復強調“陽氣不足,濕邪不去,吃再多藥品補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的意義所在。老百姓都知道治病要除根,那么怎么才能出病根呢?其實祛除痰濕就是在挖病根,哪怕是認為不治之癥的惡病,都能通過這種治療取得明顯效果。道理很簡單,痰濕是滋生疾病的溫床,祛除痰濕,改變人體的內環境,很多疾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關于除濕,我也介紹過不少方法。例如薏米紅豆湯、鍋巴、面包干等。這些都是側重于食療的。對一些體內有濕邪但還沒形成疾病的朋友使用起來有著很好的效果。但是體內濕邪過重,已經引發了各種頑疾怪病的朋友,就需要使用這篇文章里我介紹的方法了。 這個方法也很簡單,叫做三子養親湯。就是用炒萊菔籽、炒白芥子、炒蘇子打粉沖服。有化痰、理氣、除濕、溫中、降逆的功效。簡單的三樣中藥,既清除了體內的濕邪毒素,又疏通了經絡調養了氣血,還增補了脾胃功能。對于咳嗽、痰濕、哮喘、濕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體質等慢性病有著非常顯著的療效。這三味藥在中藥店都能買到。炒萊菔籽150g、炒蘇子150g、炒白芥子100g,在藥店打成細粉。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個月為一療程。用開水沖服,這個藥沒什么異味,稍微有點辛辣。蘇子和萊菔子有溫中理氣的作用,白芥子主要是化痰除濕。此方還對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帶下病等婦科頑疾有很好的療效。 三子養親湯在臨床應用上,猶如常山趙子龍的一條長槍,使用起來可以說是一當十,所向披靡。 我在天涯網開帖子解答網友提問的時候,時常被帖子里五花八門的病所震動,不禁感嘆人活著是多么不易,健康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人與人的身體狀況、生活環境、性格性情等千差萬別,所以也就有了繁多復雜的癥狀。作為醫生,一定要抓住疾病的共性,不但對癥施治,更要辨因施治,才能直搗病灶。三子養親湯,顧名思義,就像三個孩子孝敬父母一樣,我們的身體,有了這三味藥的時時守護,才能真正做到治病除根,養生固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