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下跌了20%,我的一些空倉朋友正在大舉買入。但我以為目前股票的價格確實要比前一段便宜一些,但也不見得就有什么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不信,舉幾個例子看看:
中國石油,本次高點16.55元,當前14.22元,而去年低點9.71元;
江西銅業,本次高點51.08元,當前37.20元,而去年低點8.27元;
萬科 A, 本次高點14.94元,當前10.69元,而去年低點4.80元;
興業銀行,本次高點43.48元,當前34.04元,而去年低點14.57元;
中信證券,本次高點38.80元,當前27.27元,而去年低點17.94元。
很顯然,買入股票的最佳時機就是股票最便宜的時候,而當真正最便宜的時候,我們卻又有無數拒絕買入的理由。投資中,真正要做到獨立思考,獨樹一幟并非易事,因為報紙、電視、互聯網以及朋友的意見或專家的觀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但是聰明的投資者的原則是,只要股票足夠便宜,便可以買進,并且不受身邊的噪雜喧囂的打擾。但是如果股票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市場估計已經達到甚至超過其實際價值,那就不值得買入了。買入的股價越便宜,意味著將來的收益率就越高,反之亦然。而現在如果買入,可能還有一些收益的空間,但那也不過是蠅頭小利的事,并不會產生什么超額利潤。如果一定非參與不可,在我看來,確實沒有什么意思。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偉大法則之一,就是投資者應該買進那些便宜得讓你虧無可虧的股票。在這一點上,吉姆·羅杰斯是與之相同的。羅杰斯認為,如果你是因為商品具有實際價值而買進,即使買進的時機不對,你也不致遭到什么重大損失。因價值而買,行情過熱則賣。“平常時間,最好靜坐,愈少買賣愈好,永遠耐心地等候投資機會的來臨。”“我不認為我是一個炒家,我只是一位機會主義者,等候機會出現,在十足信心的情形下才出擊。”如果連一個公認的投機大師也是持有這種觀點和策略,那么我們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