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轉載時請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及本聲明
http://beyondalloceans./logs/48389617.html
2006-2007年 皮沙士講于弘明書院
(學員謄稿 詳細日期已失)
陰陽五行學說之最高口訣、最高的哲學思想:我們可以比做無極的境界
這關系到以后你要學中醫要到很高很高的境界時,你會用到它,但是如果只是處在一、二、三流的中醫師,那你知不知道這口訣是沒差別的。
陰=> 占為己有
陽=> 有化為無
這兩句話在哲學上屬先天無極的境界
由這兩句話 展現出后天太極的世界
于是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依此類推……
林林總總萬象現矣
后天太極的世界原則是
1 陰=> 有形的
陽=> 無形的
2 陰=> è寒冷的
陽=> 溫熱的
3 陰=> 液體(有形的)
陽=> 氣體(無形的)
4 陰=> 器官
陽=> 功能
5 陰=> 疾病
陽=> 癥狀
6 陰=> 內在的
陽=> 外在的
什么叫陰虛,當你器官胃慢慢的在萎縮,西醫講的是胃癌,這個就是陰虛,當你的水份減少了,身體缺水了,我們說你陰虛,所以液體是陰的。
由 ①~④ 可看出,西醫它的檢查,只檢查出陰的部份,他檢查不出陽的部份,所以當實質的器官還沒有嚴重到疾病的程度,西醫是檢查不出來,可是當他嚴重到疾病程度時,西醫檢查出來時已經很嚴重了,而中醫講究的是《上工治未病》,因為中醫懂陰陽,當你在功能的階段時,中醫就可以知道你功能在減退了,此時就必須趕快治療。
當一個人他很疲勞的時候,他是屬于《癥狀》,大家都說疲勞是肝的問題,去給西醫檢查肝,可是檢查出來卻是沒有問題啊!這是肝臟還沒有實質的病變、疾病,但它已經展現出疲勞,中醫就列為《陽虛》,西醫就會說這疲勞是工作太累,你就多休息,沒辦法開藥啊!等過了半年,再去檢查,糟糕啦!你已經肝硬化了,你怎么不早點來?這就是有癥狀陽的轉到陰了,變成實質的疾病,中醫能看到陰也能看到陽,所以中醫可以超越西醫學很多。
當我們一個皮膚病,它是從胸部中間開始發癢,然后慢慢的向四肢擴散,這是件好事,但若皮膚病是從四肢末梢開始發癢,再慢慢往胸部聚積,那就不好了,因為胸部是算內在的,四肢算外在的,由內在往外在擴散出去這就好了,若由外在往內在那就完了。
真正的陰陽五行學派:左為陰,右為陽
◎陰陽學說是中國醫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 會如此說,是因為他不是陰陽五行學派;陰陽學說是中國醫學基礎理論的源頭,是中國醫學的生物之母
★ 陰陽五行跟臨床結果是完全結合在一起的,陰陽五行學說是指導著你了解診斷及用藥。
為什么我們要分陰陽五行
1 說明我們人體的結構
人體有二大結構:一組是實質的內臟器官,肝心脾肺腎=> 陰的;
一組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還有一條所附屬過來的膽,包括氣管,這邊都是屬于平滑肌所組成的,在西醫來講,它是由平滑肌所組成的,而由平滑肌所組成的這一系列器官,它對于我們人體來講,它只是一個食物或外來東西的一個過客而已,所以這組就叫做六腑 => 陽的。
陰 => 五臟 (為實質的器官) => 肝 心 脾 肺 腎 => 里
陽 => 六腑 (為中空的器官) => 膽囊 小腸 胃 大腸 膀胱 => 表
=> 它只是暫時容納收容一些東西當過客而已,食物進來就化有為無。
☆五臟六腑互為表里,肝膽相照,肝膽互為表里,肝為陰屬里,膽為陽屬表。
☆食物從食道進去到胃,再通過小腸、再通過大腸,然后就出去了。
☆肝臟分泌的膽汁送到膽囊去儲存,然后等我們有吃油脂時,這個很重要,有吃油脂,那膽囊就會收縮,就把膽汁給吐出來了。
舉個例子:有個小朋友去年的春天大便有油,大便都油油的,看他體質比較寒冷,腸胃比較冷,看他的舌頭淡淡的、胖胖的,那就是偏向寒冷的體質,寒冷又有分二個,一個就是《陽虛》,陽虛就是陽不夠,陽減少了,陽虛掉了;另一個是《陰實》,就是外面的陰太多了,你吃太多從外面給予的冰冷食物,導致到腸胃受寒,就是陰實。你看那個舌頭好像沒什么血色,淡淡的或淡紅色,幾乎是淡紅或淡白色的舌頭,那是那個大便的問題,這就是屬于脾胃,我們知道他有寒冷,所以給【理中湯】。
那大便有油脂啊!肝臟一天分泌500cc的膽汁送到膽囊去儲存,那只有《有油脂》的食物經過12指腸的時候,膽囊才會把膽汁給吐出來,所以如果吃食物時食用油太少的話,膽汁吐不出來,就會有膽結石。
他的主癥:大便有油,有點拉肚子一樣,所以我們用【理中湯】,大便有油那我們要處理的是那個膽的問題,我們就加茵陳,叫【茵陳理中湯】。
茵陳是可以治其它膽汁的分泌,他不是肝臟的阻塞,他只是膽汁不夠,所以我們就用茵陳來刺激他膽汁的分泌。吃個一、二包那大便就不再有油了,再吃個幾天就把他給治好了,這是去年春天的事情,結果一晃一年又過去了,現在又進入春天,他又開始大便有油了,那又再吃幾天又好了,用理中湯來處理腸胃,用茵陳來分泌膽汁。
講這個又要回到五行表,他大便有油是去年春天的事情,那為什么今年春天又犯了,因為春天對應到肝,所以春天就是風的問題,春天是肝膽的問題,春天是對應到風,風就是病毒,所以春天的時候,病毒最容易流行的時候。中醫講來講去就是九個字:陰陽虛實肝心脾肺腎,中醫和西醫不同的是,西醫會把簡單的人體復雜化,而中醫會把看到復雜的林林總總濃縮成陰陽二個字或者濃縮成陰陽虛實肝心脾肺腎九個字,這就是中醫的精髓。
再舉個例:有個人右邊肚子長了個腫塊,可是搓一搓后會移動的,好像氣一樣會跑的一個腫塊,給西醫檢查后西醫說這個腫塊還很小,等大一點再給它開刀,這就是癥狀他不處理,要等到疾病嚴重了才處理,那他會處理的還是那幾招,整個西醫把人體復雜化之后,可是到他要處理的時候,很簡單就是手術割掉,反正就沒事了。
那中醫對于腫瘤有個名字,一個叫癥就是真的意思,真的腫瘤是陰的,屬血;一個叫瘕,就是假的意思,假的腫瘤是陽的,屬氣;所以血積在這邊是真的腫瘤,氣堵在這邊是跑來跑去,是假的腫瘤,這分陰陽的,哪個好治?當然是陽的好治,陰的難治啊!
2 說明人體的功能和病理變化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吃下有形的食物(陰的),結果這個食物轉變成我們的營養,化為我們的能量變成功能(陽的),當我們在使用這個功能的時候,又會把營養給消耗掉,陰的化為陽的,功能(陽的)又消耗掉營養(陰的),為什么要分辨陰陽呢?我們要脫離人體的生理功能,生理的功能是指正常的情形,可是當它偏離開了正常的情形,那就變成了病理的變化。
當我們的胃正常的時候,消化功能很好,功能很強叫陽實,可是你現在突然減肥斷食,你不給它吃食物,陰的不進去,你就只有讓它陽實,可是你的陰就虛,那結果陰虛食物沒有進去,你就只有陽實,胃在那邊磨擦就出問題了,這是屬于病理的變化
所以當我們陽實,胃蠕動功能很好很強,那你要進入斷食,你不可以一下子沒有給它食物,要漸進式的,食物慢慢的減少,讓它蠕動的功能慢慢的減弱到陽虛,你沒有吃食物叫陰虛,你功能慢慢減少叫陽虛,陰陽兩虛才能匹配。
若要斷食,一定要漸進式的,這禮拜食物少四分之一,下個禮拜再少四分之一,再下禮拜再少四分之一,總共少四分之三,再下禮拜才正式的進入完全斷食。
現在的斷食好像只注意到你胃變小了陰虛,那你陰虛你又突然給它很多食物進去,陰虛跳到陰實,陽恢復不過來,完了,所以才告訴你要慢慢的復食,一天吃一點流質的,然后過幾天越吃越多,好像沒有告訴你斷食要慢慢的斷掉,所以很多人都是因為斷食節食把身體給弄壞了,你節食,食物進去少胃陰虛,然后有一天你看到好的食物想吃多一點,這時候功能恢復不起來,胃陰虛功能被抑制了就轉為陽虛不蠕動了,陽虛吸收功能就吸收不了,所以減肥節食一次之后就身體就垮下,垮下就搞出精神病。
◎治病必求于本
本在哪里?本就是陰陽,那如果以陰陽五行學說來講,本就是《陰陽虛實加上五行》
◎認為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陰陽失調
其實人就是失去了平衡,那當失去了平衡各家的學說就會講說那是,健康的人呈堿性體質,酸性的體質就不健康,所以要把酸堿體質調過來,這也是中醫陰陽的一小部份而已,有的學說會講人的疾病幾乎都是我們的自律神經失調,不受我們大腦意志神經去控制的那條神經失調了,但其實那些神經還是有二組,一組是陰的,一組是陽的,所以他們講自律神經失調,由我們來看他們的話,我們一目了然。
3以陰陽做疾病的診斷和疾病的治療
疾病的診斷由陰陽劃分出來為表里、寒熱、虛實;我們把現代人的疾病歸類成這八個字,中醫叫做《辨證的八綱》,而這八綱的統領就是《陰陽》。
陰陽加上表里寒熱虛實 就叫八綱:
表:體表的疾病
里:臟腑的疾病
寒:這個疾病是遇到寒冷、喝冷水他就會發作
熱:這個疾病是有灼熱感,然后喜歡喝冷水
虛:這個是器官一直在萎縮,一直在變小,功能一直在減少
實:這個功能很亢奮,器官一直在腫大
☆現在你的疾病是體表的疾病還是臟腑的疾病,體表的疾病我們叫《表》;臟腑的疾病我們叫《里》
☆更精一點,現在這個是臟腑的疾病,那它是屬于腑的疾病,我們叫他做《表》
它在臟的疾病,我們叫他做《里》
☆這個疾病是遇到寒冷、喝冷水他就會發作,那我們說這是屬于《寒》的癥狀
那現在這個疾病有灼熱感,然后喜歡喝冷水,最好是給我喝冰的,那我們說他是《熱癥》
☆寒的是陰,熱的是陽,最后還是回到《陰陽》
☆這個是器官一直在萎縮,一直在變小(陰虛),功能一直在減少(陽虛),那我們叫做《虛證》
這個功能很亢奮(陽實),器官一直在腫大(陰實),那我們叫做《實證》
☆所以當功能減退,我們叫陽虛;當器官在萎縮,當他有形的物質不斷的在減少,水份在脫水,那我們叫陰虛
☆發高燒到極點,7天沒有大便的,便便堵塞在大腸,然后那個糞便的沼氣不斷隨著血液循環刺激著大腦,結果人就發狂、精神病,那這就是實證,什么叫做實,有多余的東西堵塞在大腸,就叫做《實》,只要讓他拉肚子,他在那大吼大叫立刻就安靜下來了,變正常人了。
陰陽第二個應用:就是把陰陽弄來做疾病的治療,當我們把我們的疾病用八綱來給你診斷之后,還必須把藥物做分類,藥物也必須要有陰陽的分類,來跟他匹配,這樣病就治好了。
所以當現在這個人是寒癥,吃寒冷的東西肚子就痛,你給他吃干姜就好了嘛!現在這個人一直發高燒,想喝冰冷的東西,最好是喝冰水,那冰水就是陰的,那給陰的藥物即可。
郝萬山教授有做一個很好的比喻:八綱就好像是郵差,他找到你是哪一條巷子,可是這個信件他不曉得要投到哪一家,為什么?因為缺少了五行,你現在是寒證,可是你是寒在哪里?不知道,你只知道給熱藥,但不知該給肝心脾肺腎哪一個藥,所以還要再結合五行。
☆中醫五行學派的精華就是五行,加上陰陽,最高境界:陰陽五行寒熱虛實。
◎表、熱、實屬陽;里、寒、虛屬陰
此處故意將虛實給拆開來,虛是陰的,實是陽的,但實際上,實里面有陰的也有陽的,虛里面有陰的也有陽的,怎么說?實證里面如果是陽實,他就是陽的;陰的實,有形物質在堆積,器官一直在腫大,那叫陰實,那他要屬于陰的。陽實屬于陽的,陰實屬于陰的;那虛證呢?虛證有個陽虛,陽虛是陽減少了,那屬于陰的,那陰虛就是陰減少了,那變成屬于陽了,所以我們說陽實陰虛為一組屬陽;陽虛陰實為一組屬陰;陽實陽太多當然是陽,陰虛陰不夠,陽明顯的相對的比較多,這是屬于陽的;陰實陰比較多所以屬陰的,陽虛陽不夠陽減少了陽虛掉了,所以陰比較多,他是屬于陰的。
現在陽實跟陰虛,西醫只會做一件事情而已,西醫是個很單純的單行道,陽實陰虛他只會泄陽實,那陽實如果泄過度了,會跑到陰實去,你如果陽實十分,你要泄到O分,你要泄十分,那中醫是陽實給他泄五分,陰虛再給他補五分,陽實陰虛這樣一補就平衡了,而西醫一泄就是十分,就到陰實去了,所以中醫治療速度是比西醫快,中醫的方法太多了,不是只有手術、放射治療、抗生素…。
如果要讓大便漂亮,蘋果你要去皮,飯后吃。
如果你要讓他拉,蘋果要連皮一起吃,飯前吃。
◎陰陽是依存互根、消長、轉化的
è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不能只有陰的,也不能只有陽的,他們倆個一定要在一起,且要平衡,這叫『依存互根』。
è 當陰太多的時候,陽就會減少,當陽太多的時候,陰就會減少,這叫『消長、轉化』。
那我們吃下的食物是陰的,被我們消化吸收轉化的能量,轉化成功能,所以就是陽的,這之間他們會互相的轉換,不可陰走陰的路,陽走陽的路,整個步調要配合在一起。
大葉性肺炎,中醫歸納為陽證、熱證、實證,要用寒涼(清熱解毒)的藥物來治
è它是表寒,但是有里熱,這寫說陽證、熱證、實證,這是不完全正確的。大葉性肺炎是大青龍湯的證狀,那它有表寒,所以要用麻黃桂枝把它表寒給發散掉;它里面會有內熱,內熱轉成身體會煩燥,必須要用石膏來把內熱平衡掉。
熱毒極重,大量耗傷機體正氣時,津液外泄而亡脫……,中醫稱為由陽轉陰。
è若用我們的陰陽虛實套上去,會比較清楚,它本來是熱毒極重「陽實」,因為病的太久,陽實轉到陽虛了,陽虛又轉陰實,所以變成虛寒的證,這要用熱藥如炮附子、干姜、炙甘草..
★在免疫革命一書中有提到,我們人體的疾病有70%以上都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包括腫瘤,你只要把自律神經失調給調整好的話,那就可以恢復健康了。
自律神經是不受我們普通大腦意志力控制的那二條神經,一個叫交感神經,一個叫副交感神經。
=> 當我們溫熱的時候,心情很平和的時候,副交感神經會興奮,那是「陽」引起的。
=> 當你是冰冷的時候,交感神經變興奮了,體質變冷了,那整個陰陽平衡就會被破壞掉。
★人出生時是陰虛體質,我們會比較注意人要處理平衡的狀況,多喝溫水人才會平衡,副交感神經「陽」的這組才會興奮起來。
【龍膽瀉肝湯】的癥狀:
是屬于膽汁阻郁性肝炎,膽汁太多排不出來是屬于肝的問題【肝陰實】,但是這是陰實要轉陽實,它會產生有熱癥,所以叫肝的陰實有熱,那不管怎樣它還是屬于陰實的一種,叫陰實有熱,那怎么知道他是陰實有熱,他水份過多,整個臉油油膩膩的,好像涂一層油一樣,這種你給他打點滴,越打你就越高燒。
像這種病人他知道自己是肝炎,在發高燒,你給他打點滴,每打一次,他燒就往上升,這個如果你知道他是屬于陰實的,不要打點滴,他燒自己就會退掉了。
另外有一種肝炎,臉摸起來是干干燥燥的,這種就接近陽實陰虛了。
再論五行與陰陽虛實
2006-2007年 皮沙士講于弘明書院
中醫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在于九個字陰陽虛實+五行 (木火土金水),這九個字就是構成整個中醫的精髓,而這本「中醫精髓圖解」就是在告訴我們陰陽虛實、木火土金水,而我們用的木火土金水這五行的觀念是要展示天人相應的哲學觀,所以我們把五行一對應過來,就可以對應到天氣、五臟。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氣:風暑濕燥寒
五臟:肝心脾肺腎
時令:春夏長秋冬
我們現在是秋天,秋天對應的五行是"金",那我們會講到秋高氣爽,會講到秋天的氣候是干燥的,所以最近常有看到一些小孩或大人會莫名奇妙的感覺到耳朵、眼睛會癢癢的,那就是感受到我們五氣秋天的"燥"。
燥,五氣是正常的,但是他有太過或不及的話,就會影響到"肺",那外來的往往會給的太過,那我們如果是自身的往往會不及,那燥太過的話就會影響到肺,所以肺展現出來的就是干咳。
所以我們秋天這個季節最常碰到的就是眼睛癢想要揉眼睛、鼻子癢想要打噴嚏、喉嚨癢想要咳嗽,但是這種咳嗽是屬于燥,所以他咳嗽是沒有痰的;耳朵,我們的外耳道也會燥,展現的也是癢,好像是遠方親人在想念你一樣,這個就是燥。
秋天的燥我們最常用的二個處方,就是【桑菊飲】或【杏蘇飲(散)】,科學中藥所做出的粉末一般我們都叫做什么湯、什么散,像我們最有名的就是葛根湯,這科學中藥雖然是藥粉,但我們還是叫它葛根湯。
而 "飲" 代表的是什么意義呢?就是隨時喝的意思;像葛根湯、平胃散,你有病的話就是一天喝3~4次,那這個飲呢!你要大于六次才叫做飲啊!為什么要大于六次才叫做飲呢?因為秋天是屬于干燥的季節,所以要隨時喝水來滋潤他,所以叫做「飲」。
那這個是我們進入秋天后最常用的藥,那個咳嗽有痰沒痰,小孩子最常用的杏蘇散,那你如果發現他是屬于那種真正很干燥,喉嚨一咳嗽,你怎么知道他有沒有痰,他一咳就咳的臉紅紅的、一咳就好幾聲4聲5聲這樣的咳,那就是桑菊飲。
因為外感氣候所造成我們生病的,因為太過份的風暑濕燥寒這種太過份的氣候所造成的病,我們叫做感冒,我們再講一遍,那個感冒就是外感氣候太過份了,導致到我們生病,所以叫做「感冒」,這個冒就是外感氣候影響到我們,讓我們的頭昏昏沉沉的,這就是屬于感冒,那秋天的感冒最常見的就是「燥」,那感冒是外面的天氣太過份給我們的,侵襲在我們的體表,所以我們要解表,解表的話桑菊飲的力道比較弱,我們常常把葛根湯給拼在一起。
那我們整個中醫就是在探討這個五行表,五行的核心我們是用木火土金水來代替,或者用五臟肝心脾肺腎來代替,那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我們中醫的肝,你不要把它當做是西醫肝臟的肝,這樣是很狹隘,我們中醫的五臟是把一切功能相同的、有關系的就把它合在一起,所以這個肝可以把它講的很廣泛。
那個「肝」可以講說肝主情緒,那個情緒的問題我們講肝,那個情緒很郁悶、憂郁、不舒暢,所以我們講說肝氣郁,那肝也可以講肝臟、也可以指卵巢,那這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為什么說女生的那個心情有時會晴時多云偶陣雨啊!就是因為卵巢的荷爾蒙失調,那就影響到情緒,所以我們把情緒和卵巢合在一起列為肝,那我們中醫有經絡,我們肝經也合成五臟的肝,肝臟當然也要列在中醫的肝。
那我們的「心」最簡單來講的話就是一個就是心臟、一個就是大腦,那包括我們的血管、血液,這些都是列到中醫的「心」。
那這個「脾」就是整個消化系統叫做脾,那你不要把它當做只有脾臟或是胰臟而已,它是整個消化系統,包括大腸、小腸、胰臟、口腔、口水,這些通通都是列到我們中醫的脾。
我們要用這樣子五行五臟的觀念來看待我們中醫的學說,這樣子才能夠契入。那除了五行之外就是陰陽虛實,這個陰陽虛實我們解釋中醫的大綱,所以我們一定要有的認識。
陰陽:泛指大自然界,包括我們寒冷的,它的相對就是陽的,陽就是溫熱的。
★不要小看這些,這可是能將中醫學好的最大關鍵
陰的
有形的 寒冷的 液體 水 器官 黑暗 深沉 內
陽的
無形的 溫熱的 氣體 火 功能 鮮艷 活潑 外
虛 --- 為不足;虛我們講虛無虛無,所以虛為無;無力是虛。
實 --- 為太過;實為有;有力是實。
☆ 將這陰陽虛實結合起來,就會構成了:
陽實:急性的;展現出「功能亢進」
陰虛:潛伏的;展現出「器官短少」,也許是器官在縮小,也許是器官被切掉
陽虛:慢性的;展現出「功能不足」
陰實:末期的;展現出「器官肥大」,陰是器官,實是太過,所以器官變肥大了
☆ 把五行和陰陽虛實結合來看:剛剛講肝主情緒,我們把肝套進來
肝陽實:屬于很興奮的、忿怒的、容易發脾氣的狀態,這個人動不動就發脾氣,火爆的脾氣
肝陰虛:心煩
肝陽虛:憂郁,本身就有肝陽虛的體質
肝陰實:悲哀、抑郁
病的演變就是從陽實到陰虛到陽虛,最后到陰實,就會抑郁悲哀,就會自殺,所以陰實者,死也,所以那憂郁癥會自殺,就是到陰實這邊了。
心是一把火,所以我們的體溫就是屬于心,所以現在就體溫來講,把心套上來勒!
心陽實:壯熱,身體很熱,39 oC ~ 41.5 oC,心是一把火,所以整張臉是紅的
心陰虛:假熱,不會整張臉都是紅的,只有局部是紅的,最常見的是顴骨這邊紅紅的
心陽虛:畏寒,身體的熱能不夠,所以展現出怕冷、畏寒,多穿一件衣服即可
心陰實:惡寒,比畏寒嚴重,已到厭惡它了,就算靠近火爐、多蓋幾件被子,還是一樣
陽實:夏天,暑
陰虛:秋天,燥
陽虛:春天,風
陰實:冬天,寒
著重在這二個風寒,要以扶陽為主,扶陽的
扶陽的食物:來自于膽固醇(屬:原料)
扶陽的藥物:來自于附子、干姜(例:點火)
百病之變==>
外來:風=> 陽虛 => 大自然的病毒,感冒是萬病之源
內在:寒 => 陰實
我們人之百病除了意外之外,一個就是外來的,一個就是內在的。但是百病之變最重要的因素,外來的:就是陽虛這個風;內在的:就是陰實的這個寒。這個風,包括了我們大自然界的病毒,所以病毒感染的就屬于這個風;那內在的,就是寒;所以風寒風寒,感冒是萬病之源。
那風是對應到陽虛,寒是對應到陰實,那我們就知道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我們人只要病久了,拖到慢性病的那個階段的話,就是變陽虛,或是到陰實,到陽虛這個階段就是慢性病,那個身體59分、40分,那40分以下得到癌癥的,那就是陰實。陰是器官,實是變多了,變大了,器官腫大了,所以我們著重在這倆個,要以扶陽為主。
扶陽的食物最重要的來自于膽固醇,藥物最重要的來自于【附子】及【干姜】,膽固醇就是陽的,如果膽固醇不夠,我們人會下降到陽虛、陰實,那整個體質就變成寒冷的。
膽固醇來自于豬油、棕櫚油、椰子油、干果、杏仁、核桃、腰果、栗子等等之堅果類,花生不算。也只有椰子油、棕櫚油才能煎煮炒炸,耐高溫,一般的冷壓油都不耐高溫。椰子油越高溫越增加它的陽性。
我們身體的荷爾蒙分成二個
==>
醣蛋白的荷爾蒙:(大部份指的荷爾蒙是這種的)
膽固醇的荷爾蒙:(跟性有關系的荷爾蒙是這種)
☆所以吃飯的白蛋白還有我們所吃的蛋白質很重要,包括造血….都需要白蛋白。
☆那膽固醇再進一步的話,就是化成類固醇,而類固醇是列在腎,那我們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命門之火》是最重要的。
膽鹽
這個膽固醇存在 類固醇
小孩子是屬于先天在于腎,很容易流汗,那我們叫做腎陰虛。那這種小孩子他的胸腺會發育不良,胸骨會凹進去,也很容易流汗,這種小孩子的流汗是偏向睡覺時,從頭發、頸椎、背部乃至于到屁股這邊流汗,再來他會流口水,有時候包括白天也流,那晚上更流,流到整個枕頭都發臭,這是標準的腎陰虛,這種如果不治療的話,你看起來他又胸腺發育不良,胸腺它的發育是從初生1~13歲,那以后它就是萎縮,那我們小孩子的免疫就是來自于這個胸腺,所以這種是先天的。這種我們就叫腎陰虛,他的癥狀就是會流汗和流口水。
這種流口水不是肚子肚子脹氣的流口水,肚子脹氣的流口水是會脹氣,那秋天到了你就泡一些橙子皮加冰糖給他喝就可以了,或者用【五味異功散】也可以。
那如果有 胸骨會凹進去 流口水 流汗,就不要用腸胃藥了,就直接治療腎陰虛,這種小孩子我們也有遇到,因為沒有得到好的中藥治療,所以到最后就導致到腎炎,很奇怪,我們說這個先天胸腺歸到腎,那這現象就是腎陰虛,為什么叫陰虛呢?因為這個流口水、流汗一直流掉,我們身體的水份減少了,那就腎陰虛。
這個中醫的腎含帶很廣,包括這個命門之火、類固醇都是腎臟,可是那腎陰虛不治到后來就腎炎再來就是蛋白尿,那腎陰虛的標準處方就是【六味地黃丸】,如果具足上面三點,就可再加【冬蟲夏草】,一般來講,冬蟲夏草沒有那么大的好處,它的好處只有在胸腺這個地方而已,以前的孩子光用【六味地黃丸】就處理好了,汗也不流、口水也不流了。
太多人這樣子了,小孩子因為流汗就很容易感冒,每次感冒就傷害一次陽氣,所以就變成腎陰虛、變腎陽虛了,所以如果你確定他很容易流汗,流口水,那就是標準的【六味地黃丸】,但是那小孩子已經拖很久了,已經由陰虛轉到陽虛,手腳冰冷,那這時候晚上的流汗你就可以用【八味地黃丸】,我們的經驗是晚上睡前吃一包就有效了。(有感冒則要先治感冒)
類固醇是命門之火,它是哪時候會被破壞掉呢?一個是膽固醇攝取量不夠。這個類固醇不夠,造成命門之火火衰,就是膽固醇本身的攝取量不夠,這往往是出現在吃素的人。再來就是要轉換成類固醇,那就要有卵磷脂,只要有膽固醇的食物,幾乎就會有卵磷脂,所以膽固醇不會囤積,會囤積是另有原因的。再來是半夜11~3點的時間,這是制造命門之火的時間,這就是它的來源,所以晚睡的話腎陽虛。
緊張、焦慮、恐懼、寒冷、疼痛都會消耗類固醇,這個類固醇、命門之火可以消除我們疲勞,這里的疲勞不是爬山的那種肉體疲勞,是指精神的疲勞,所以你有沒有陽虛、命門火衰、就看你有有沒有精神疲勞,早上起來本來要朝氣蓬勃、精神洋溢,可是你早上起來卻懶洋洋,根本爬不起來,這就是屬于精神疲勞、命門火衰。
這個類固醇、命門之火可以讓中空的器官收縮,這是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這里的收縮指的是腸胃的蠕動,那擴張的話就是沒有彈性,開開的;那痙攣就是收縮緊緊的不再打開。命門之火可以讓中空的器官收縮,所以他相對的是,你命門火衰,類固醇不夠的人,那中空器官就會擴張,擴張就叫做陽虛,我們講他的功能,他已經沒有收縮的功能了,所以叫做擴張(陽虛),那陽虛久了,那整個器官彈性疲乏變的松弛掉了,那就變陰實。
那這中空的器官要讓他收縮,有什么特別的例子呢?你看那個一天到晚都在鼻塞,鼻黏膜這個中空的器官沒有在收縮,我們身體里面屬于管狀的器官叫做中空的器官,我們五臟的相對應叫做六腑,這個腑就是住在中空的器官,命火之火可以讓這中空的器官收縮,如果讓那鼻黏膜可以收縮,那他就不會鼻塞,那你讓氣管收縮,你就不咳嗽了。
為什么小孩子經年累月都在發燒、感冒、咳嗽、流鼻涕,這是中空的器官沒有收縮,那為什么中空器官沒有收縮,因為命門火衰,所以就有經年累月的感冒。這種小孩子應該沒有緊張、焦慮、恐懼吧!所以就是攝取量不夠,所以就是要用椰子油炒菜,多吃干果類。除了花生。
那個腎陽虛的一遇到冷就發病的,就是標準的陽虛陰實。一遇到冷的就發病的,這種就多吃一點椰子油,用一湯匙的椰子油來拌飯也可以,這種治療的效果,不比附子還要差。
那個氣喘的小孩我們就是要對應到他中空器官的收縮這邊,我們的食道下來=> 胃,胃是中空的器官會收縮的,你胃口不好吃不下飯是命門火衰;胃下來是小腸,小腸是中空的器官,是消化系統,它在器官方面統歸到脾,我們上次講到,肝心脾肺腎的脾是消化系統,它分泌的是消化腺,消化腺一天分泌10000cc的消化液,再來就是消化酚,我們中醫的脾是統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這些都叫做脾。
我們就小腸的功能,心和小腸是相表里,這個是指功能,心臟的溫度有多高,小腸的溫度就有多高,你如果常常吃冷的,把小腸的溫度給下降了,就把心火給降下,那這個就會容易拉肚子,就是溫度不夠,所以它無法把我們的消化液、營養給消化吸收,所以就變成拉肚子拉掉了,這叫做冷瀉;小腸的溫度來自于心臟,木火土金水,心是屬火,那我們用另外一個觀點來看,小腸和心是相表里,溫度是一樣的,但是小腸是屬于脾的中空器官,那脾的中空器官這把火實際上來自于命門之火;命門之火讓中空的器官收縮,收縮才有辦法消化吸收那些營養。
那你不斷的吃冰冷的食物、吃水果,把小腸的溫度給破壞掉,就變寒冷,功能下降=> 陽虛=> 陰實=> 癌癥,所以要得到癌癥很簡單。
黃成義老師常常幫病人一把脈就說:又是一個冰桶;為什么是一個冰桶呢?這個涵義很深,因為就是命門火衰。
大腸是把我們100cc的水份吸收掉90cc,剩下一點點的水份,那大便要成條,大腸把我們食物的殘渣把它堆積成一條條的糞便,那大腸失去收縮的功能,會大便不實,會大便不實,不完全是由腸胃去治療,命門火衰、大便不實,【桂附地黃丸】主之;這不是傷寒論寫的,是我們自己寫的啦!哈哈哈!
統括一切,如何得知腎陽虛、命門火衰?當一個人開始怕冷的時候、當一個人開始不敢喝冰冷飲料的時候,這就是標準的命門火衰。
陽虛陰實到后來寒冷的體質,大部分都展現在二個,脾陽虛=> 腸胃功能不好;腎陽虛=> 命門火衰;我們講寒性體質,肝心脾肺腎,到后來就變成二個:一個是脾陽虛,因為中空的器官不收縮;一個是腎陽虛,虛就是標準的命門火衰。
陽虛跟陰實,到最后它會濃縮,到最后會出現在腸胃和腎,也就是有病無病之人,他走的路就是兩條,腎陽虛再來就是脾陽虛。
青草藥幾乎都是苦寒藥,很多人為了要治肝病、尿毒,熬一大鍋,拚命的喝,喝到后來,就變貧血,貧血無法輸送血液去過濾就變尿毒。雖然苦寒藥不要亂吃,但是若是你生病身體剛好有發炎,醫生給你開個黃蓮、黃芩的藥,你不要怕,偶爾吃一次、二次黃蓮、黃芩,可以提升免疫力,只要你不要一吃就吃個幾個禮拜那很傷,有病偶爾吃一次對身體是無害的。但是話又說回來,太多醫生愛用苦寒藥了,那「抗生素」比中藥的苦寒藥還要苦寒,中藥的黃芩黃蓮你生病時偶爾吃對身體有幫助,但西藥的抗生素對身體是沒有什么好處的。
蛋白質不夠是列為營養不良的一種,蛋白質在我們身體中是當做海綿,那有一種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的就會水腫,那如果是蚊子叮到的話,就流湯流膿的,這種都該多補充蛋白質【四神湯】,還有豆制品、豆類,除此之外就是在中藥的四神湯,吃素的人一個禮拜要燉一鍋四神湯來喝,這樣蛋白質才會夠。
如果因為蛋白質不夠而導致傷口不易愈合或被蚊子叮就好幾天才會好的,那有二種選擇,我們的蛋白質是列在脾,營養吸收在脾,那蛋白質不夠的話,我們就選擇腸胃的藥,一個是【補中益氣湯】,那如果有拉肚子的現象就用【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是高蛋白,參苓白朮散可看成是四君子湯 + 四神湯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