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由于U盤的大量普及,電腦上已經取消了軟盤,電腦的日常維護都是用光盤或者U盤來進行的。光盤以使用方便著稱,但是它也有缺點:光盤只能一次寫入,容量有限(當然DVD盤稍大了),而且光盤很容易花掉、光驅易老化。它這些缺點在U盤那里就都不存在了,U盤理論上可以讀寫上億次,而且容量大、攜帶方便,當然U盤也有缺點,容易損壞。
好了,不多說了,現在講一下如何制作U盤啟動盤: 首先我們應明白電腦的usb的幾種啟動方式,他們有USB-FDD、USB-ZIP、USB-HDD、USB-CDROM等幾種USB啟動方式,現在已經基本不用USB-FDD啟動方式了,余下幾種是現在流行的USB啟動方式。 FDD模式是指把U盤模擬成軟驅模式,啟動后U盤的盤符是A:,這個模式的U盤在一些支持USB-FDD啟動的機器上啟動時會找不到U盤,所以請酌情使用。ZIP模式是指把U盤模擬成ZIP驅動器模式,啟動后U盤的盤符是A:。HDD模式是指把U盤模擬成硬盤模式;特別注意:如果選擇了HDD模式,那么這個啟動U盤啟動后的盤符是C:,在對啟動分區進行操作時就容易產生誤操作。USB-CDROM模式就是一個可以移動的USB光驅。 在制作U盤啟動盤之前應首先了解你的電腦支持的啟動方式,以免造成制作好啟動盤后不能啟動的尷尬。 下面講一下啟動盤制作: 一、DOS啟動盤制作: 用這種啟動盤啟動后,進入DOS,要在DOS下進行操作。 常用制作工具有usboot、flsahoot、UltraISO等 1、用usboot制作U盤啟動盤
③建議選擇ZIP模式!
提示:這時有些制作的啟動盤無法啟動,原因是你的U盤大于512M,而現在制作好的啟動盤它不支持大于512M的U盤,解決方法:找一個支持大U盤的IO.SYS文件(219K)替換U盤中原來的IO.SYS文件(129K),這時就可以啟動了,U盤可以支持到2G。
里面的IO.SYS文件是隱藏的,請文件夾選項顯示所有文件,去除隱藏受保護的操作系統文件對勾。 沒有注冊x5dj的游客在這里下載:大容量U盤支持io.sys文件.rar 2、用FlashBoot制作啟動盤: (1).安裝完軟件后運行FlashBoot,打開向導頁面,首先出現的是軟件相關信息,無需理會直接單擊“下一步”。在接下來的“請選擇磁盤的創建類型”頁面中,我們可以看到程序的選項十分豐富,既可以轉換光盤鏡像文件到閃存上,又可以從軟盤上提取啟動文件到閃存上。如果你手頭沒有啟動光盤的鏡像,也沒有啟動軟盤,那么還可以直接選擇“創建帶迷你DOS系統的可啟動閃存”,單擊“下一步”按鈕。 (2).在接下來的頁面中要求用戶選擇從何處獲取DOS系統文件,以便將閃存做成啟動盤,單擊“使用內置的FreeDOS”選項,單擊“下一步”。在接下來的頁面中,從“驅動器盤符”下拉列表中正確選擇閃存的盤符,然后單擊“下一步”。如果你的閃存盤符沒有顯示出來,可以單擊“刷新列表”按鈕刷新一下,一般就可以顯示出來了。 3、用UltraISO 制作啟動盤: (1)、 運行UltraISO 9.2 PE
如果你沒有UltraISO,這里提供了綠色版下載:
沒有注冊x5dj的游客在這里下載:UltraISO綠色.rar 如果你有UltraISO,但是里面沒有setup98.img鏡像文件,在這里下載:
沒有注冊x5dj的游客在這里下載:setup98.rar 提示:現在流行U+方式制作啟動盤,也就是用UltraISO采用USB-ZIP+方式制作,好處是它既可以支持ZIP方式啟動又可以支持HDD方式啟動。 DOS啟動盤制作好后就可以把GHOST,系統鏡像考進去,安裝恢復系統。把DM,PQ等常用工具考進去維護計算機了。 用這種啟動盤啟動后,進入WIN PE系統,在圖形界面下進行操作,相對于DOS啟動盤使用更方便。 winpe下載下來可能有的是ISO鏡像或者是安裝文件,具體制作方法可以參照本人空間的《U 盤 PE 制 作 教 程》 和《用U盤裝系統的操作》里面的制作教程。 三、制作USB-CDROM啟動盤: 用這種啟動盤啟動后,就相當于用USB光驅啟動。 要將閃存打造成USB-CDRom,需要借助于閃存量產工具,而不同的閃存芯片決定著到底需要選擇哪一款量產工具。因此,在下載使用量產工具前,需要首先探明閃存的芯片型號。 小提示:在偵測出的眾多信息中,我們需要關注兩個要素,其一是芯片型號,我們需要根據芯片型號來搜索尋找相應的量產工具。其二是PNP設備ID,通過ID可以搜索到其他網友進行量產的教程、心得或經驗,這對新手朋友是非常有用的。 設置完畢,單擊“返回到主界面”按鈕返回到主界面,這時在主界面中就會顯示出閃存的盤符以及“準備就緒”字樣,單擊“全部開始”按鈕,就可以開始量產閃存的制作了。 四、利用有關的制作U盤啟動盤軟件制作 你可以利用現在一些現成的制作啟動盤軟件來制作,比如用《晨楓U盤維護工具》,詳細制作參考空間另一篇文章《晨楓U盤維護工具》圖解教程。這類工具有很多的,比如超級急救盤、矮人DOS工具箱等。 五、制作萬能啟動盤,讓它同時支持USB-ZIP 、USB-HDD、 USB-CDROM三種方式啟動 鑒于主板的多樣性,支持的啟動方式也不一樣,為了使啟動盤有更好的兼容性,最好能使啟動盤能同時支持USB-ZIP、USB-HDD、USB-CDROM三種啟動方式。 要實現這種想法也不難,辦法就是首先對U盤量產,量產成一個USB-CDROM,然后把剩余的分區用U+方式制作啟動盤(也就是用ZIP+方式制作),那么它就可以同時支持三種啟動方式了。 注意:為了使啟動盤兼容性更好,建議使用2G以下的U盤。 你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參照本人空間《USB-CDRM與U 寫入型《HPY雙啟動工具U盤V7.0》能一鍵安裝XP到C盤 》 [小資料] 各種U盤啟動模式簡介 1、 USB-HDD 硬盤仿真模式,DOS啟動后顯示C:盤,HP U盤格式化工具制作的U盤即采用此啟動模式。此模式兼容性很高,但對于一些只支持USB-ZIP模式的電腦則無法啟動。 2、 USB-ZIP 大容量軟盤仿真模式,DOS啟動后顯示A盤,FlashBoot制作的USB-ZIP啟動U盤即采用此模式。此模式在一些比較老的電腦上是唯一可選的模式,但對大部分新電腦來說兼容性不好,特別是大容量U盤。 3、 USB-HDD+ 增強的USB-HDD模式,DOS啟動后顯示C:盤,兼容性極高。其缺點在于對僅支持USB-ZIP的電腦無法啟動。 4、 USB-ZIP+ 增強的USB-ZIP模式,支持USB-HDD/USB-ZIP雙模式啟動(根據電腦的不同,有些BIOS在DOS啟動后可能顯示C:盤,有些BIOS在DOS啟動后可能顯示A:盤),從而達到很高的兼容性。其缺點在于有些支持USB-HDD的電腦會將此模式的U盤認為是USB-ZIP來啟動,從而導致4GB以上大容量U盤的兼容性有所降低。 5、 USB-CDROM 光盤仿真模式,DOS啟動后可以不占盤符,兼容性一般。其優點在于可以像光盤一樣進行XP/2003安裝。制作時一般需要具體U盤型號/批號所對應的量產工具來制作,對于U3盤網上有通用的量產工具。 U盤啟動制作方式方法很多,以上僅是一些簡單的U盤啟動盤制作,更多更深奧的等著你去研究開發。 關于設置U盤為第一個啟動裝置!(改為U盤啟動。) 將U盤插入USB口(最好插在主機后面的USB接口,并將其他的USB設備暫時拔掉),重啟電腦,在開機系統自檢界面上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再進入Advanced BIOS Features,將First boot device項設定為USB-HDD、USB-ZIP或USB-CDROM(不同主板可能支持情況不盡相同)。設定好后按F10,再按Y,回車確認退出BIOS設置!(不同主板的BISO具體設置方法可能完全不同,請自行參考主板說明書。) 注1:有些新出的主板,USB-HDD的選擇是在Advanced BIOS Features - Boot Seq & Floppy Setup里設置,把First boot device項設為Hard Disk,然后在Hard Disk Bot Priority中選擇你的U盤(U盤要在開機前先插上)。
文章原地址:http://www./Blog/01071938/00597330.shtml 注2:最近又看到 杏雨梨云U盤系統(告別量產 制作完美萬能啟動U盤)很好用的,正在用,詳細說明及下載地址:http://www./soft/show.asp?id=905 (2010年8月9日)。
注3:聽說“大白菜u盤系統”也不錯,但自己沒用過。(2011年10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