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叛逆你懂嗎 · 假期里,不少家長反映,自己上初中的孩子經常上網上到三更半夜,不聽父母的話,很難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親子沖突格外明顯。其實青春期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著叛逆現象,家長發現這種問題,不必覺得如狼似虎般可怕,而要試著去了解這個時期孩子的特點、心態,與孩子共同面對青春期。 “雖然放暑假成天在家,兒子跟我之間每天的交流時間竟不到半個小時!”“女兒每天除了上輔導班就是自己上網跟同學聊天、打電話,根本不理睬父母,說多了還嫌煩!”眼下暑期過了大半,記者從一些家長口中得知,暑期里由于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多了,各種親子沖突格外明顯,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行為越發明顯,父母子女間的情感危機似乎因為暑假的到來大大激化。 近日,記者就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現象和一些常見問題個案的處理方式,采訪了海南中學的心理咨詢老師唐彩霞。 個人愛好 重引導忌粗暴干涉 個案:小邢讀初中時,非常喜歡信息技術這門課,父母則簡單禁止他“玩電腦”,一味要求他放學回家必做多少作業、多少遍練習,引起了小邢的不滿,既然家長在家不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就有意不用功,讓成績一落千丈,明知這樣做不對,小邢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喜歡看到父母不舒服、干著急的樣子。升初三后,面臨中招考試,在老師真誠得體的開導下,小邢才逐漸放棄了叛逆,恢復常態考上了市重點高中,并在高一第二學期和同學合作搞電腦軟件獲得了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個案中小邢家長這樣處理顯然不妥,孩子對現代科技的愛好和探索,家長應予以正確的引導和鼓勵,不能以一成不變、簡單粗暴干涉的方式來約束孩子,應該突破傳統教育的固定模式,家庭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父母應該在平時多留意社會的發展和孩子的想法,注意與孩子溝通,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后也多 新奇打扮 刺激父母 個案:某高中學生小陳,染了一頭黃頭發,黃頭發中間又夾染幾撮紅頭發,還喜歡穿新奇的服裝,他曉得這些為父母及老師所無法接受,但每當看到父母或長輩瞧見自己這般摸樣時的表情和表現出來的嗤之以鼻,他就洋洋得意,猶如自己打了勝仗一樣。 心靈創傷 以愛彌合 個案:某高中學生小鄭,父母關系破裂了,小鄭跟了父親。他原本品行兼優,由于父親與插足的第三者結婚,讓孩子心靈蒙受創傷。沒有媽媽的日子,小鄭無法接受,于是故意和父親作對,父親不讓他做的他偏要做,吸煙、喝酒、賭博樣樣都會,還交上了社會上的不良朋友,且處處“整治”父親和繼母,為的是不想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幫助孩子“心理斷乳” 個案:一位家長苦惱地訴說,自己的孩子過了這個暑假就念初三了。不知怎么回事,假期里,她每天不是寫作業就是自己悶頭上網玩游戲、聊天,對家長不理不睬。最過分的是,前兩天他和愛人想跟女兒好好溝通一下,誰知沒說幾句話,女兒就頂撞說:“我就是不知好歹,不可理喻。”還在自己的房間門上用電腦打了幾個字“請勿打擾”貼在上面,氣得自己無話可說。 叛逆心理成因 傾心交流 應對挑戰 青少年這種叛逆心理的出現打亂了正常的家庭秩序,也給自己制造了成長中的煩憂。家長如何應對這種挑戰呢? 趁早管教孩子青春期不叛逆! 研究建議,父母要讓小孩不惹上麻煩,最好是在孩子中學時牢牢地看好他們。 根據愛荷華大學的Ronald L.Simons 及其研究同仁發現,盡管犯罪學者認為有行為問題的孩子長大后很可能成為犯罪者,然而在問題孩子中,只有50%會成為未來的犯罪者。 Simons的研究團隊試著找出為何有些問題兒童會變成問題青少年,但有些卻不會?他們追蹤調查149名男孩及157名女生及其家庭長達四年的時間,這些受試兒童平均約是從12到13歲開始參與研究,研究人員訪問父母及小孩并且觀察家庭狀況。 有一假說是:較難相處的小孩在長大之后會愈來愈受到不良同儕的影響,所以教養的方式可以由此作些調整;不過研究人員卻有不同的看法。 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對難以相處的小孩設下更嚴厲的限制及教條,只會讓他們更可能提早開始與不良的朋友來往。這些叛逆的小孩通常會亂發脾氣、頂嘴、威脅其他學生、自私又愛責怪他人。Simons說道:“他們的行為幾乎要把父母變成惡劣的父母親,最后父母也不得不放松他們對孩子的管教。” 相反地,行為較佳的孩子讓父母能輕松地達到管教的目的,這樣的父母比較和藹且支持孩子,他們會為孩子設立標準的行為準則、注意孩子的行為、貫徹所訂的規矩、會向孩子解釋訂規矩的目的,并且避免不合理的處罰。 擁有行為合乎規范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青春期時會給予較多的自由空間,然而問題兒童的父母卻會更為嚴厲。不過在研究接近尾聲的時候,問題兒童父母比起行為正常孩子的父母所花費控制孩子的心力變得較少。 研究人員觀察這兩種不同孩子的行為過程表示,大部分的孩子正處于中高年級時。 Simon 說道:“結果顯示,父母在孩子中學時的管教是十分重要的,孩子這個時期的行為可作為青少年時期的指針。 最后補充道:“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避免讓孩子違法犯紀是十分費力的,父母在這個時候應該幫助自己的孩子走向正途,避免與行為不當的同儕來往而誤入歧途。” 正視青春期生理變化 事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