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三點分析法基本知識
一、方法來源,源于集賢堂主的電子圖書《ABC三點定乾坤》,基本原理都在這里。 二、取點畫線要領(lǐng) 1、取A點 ⑴上漲走勢,取啟動點的最低位,注意,這里“啟動點的最低位”不一定是指下跌的最低價,有時經(jīng)過多次反彈、盤整之后,最低點早就過了。 ?、葡碌邉?,取加速點的最高位,同理,這個“加速點的最高位”也不一定是行情的最高位。道理在于行情末期人氣還較足,不會急跌,直到大家都意識到了,一涌而拋時,才導(dǎo)致加速下跌。此時最高點也已經(jīng)過了。
2、取B點F ?、派仙齽?取第一個回調(diào)的低點,下跌勢取第一個反彈的高點。之所以取第一個,就在于當時后邊的走勢還沒有出現(xiàn),畫這個線是為了跟蹤趨勢,判斷后勢用的,這個點定位后,在沒有突發(fā)事件影響的前提下,行情是會按照這條趨勢線走的。 ?、葡碌鴦?,取第一個反彈的高點。道理相同。
3、畫A線 起自A點,經(jīng)過B點畫延長線。這樣A線就畫出來了,A線左邊,在升勢時是持股區(qū),在跌勢中是持幣區(qū)。
4、取C點 上升勢中,取回調(diào)跌破A線的第一個的低點,下跌勢中,取反彈突破A線的第一個高點,這個反彈是指比較象樣的反彈,起碼要有兩三根以上的陽線,有一定高度,可以明顯看出來的。如果只有上影線突破了A線的單曰反彈不算。
5、畫B線 起自B點,經(jīng)過C點畫延長線。這樣B線就畫出來了。 畫出AB線后,就出現(xiàn)了一個AB線夾角區(qū)域,這個區(qū)域很重要,我已經(jīng)在帖子里有過較詳細的講述和圖解。
6、畫C線 起于C點向右畫水平線。 這樣由BC線有組成了一個BC區(qū),在上升勢中叫做“弱勢整理區(qū)”是主要的出局的地方,擅長短線的可以在這里頻繁操作,利潤頗豐,前提是時刻防范風險。不擅長短線的,萬萬不可貪戀這里。 在下跌勢中叫做“強勢整理區(qū)”,一般在這里可以參與短線操作。 C線是牛熊轉(zhuǎn)勢的分界線,非常重要,我在帖子中有過講述和圖解。
三、三線組合構(gòu)成的形態(tài) 規(guī)范的三條線見附圖。這種畫法的起因和原理,請讀原著。。

跟蹤與修正”是ABC三點分析法使用的靈魂,非常重要
跟蹤畫法,c點取在前邊那根包吞陽線的陰線收盤價上,這是暫時的,因為真正的c點沒有出來,總得找一個點位作最后支撐呀,以此來防備倒v形尖頂發(fā)生,不知在哪里是最后出局的地方.一旦真正的c點出來之后,就應(yīng)該把它修正.



【修正】
我們畫第一根線的時候,肯定是要連接最點和次最點,之后由于隨著價格的變化,價格可能到達某個位置就回去了,經(jīng)過幾次這樣的反復(fù),就可能出現(xiàn)有幾個最點能夠連成一條直線的現(xiàn)象,用取直優(yōu)先的原則進行規(guī)范,那么原來所連接的次最點可能成為脫軌點,也可能被包容到畫線里邊去了,為什么取直優(yōu)先?因為多個最點連成一條直線,那么這條直線的力量就最大,一旦突破或者擊穿,它的意義要重要的多。

如果反彈之后,股價又回到原來的趨勢之中,那么就要進行修正了.有了這根新的趨勢線,我們就可做到心中有數(shù),再返起來的話,知道在什么地方防范風險.看下圖:


為什么要修正?因為它沒用了,有用的就不要修正.今天我重新在原圖的基礎(chǔ)上,講解一下修正的原理和步驟,希望對大家能有些幫助.見圖 一條畫好的線,只有后一個高點高過了(或者等于)它所使用的那個高點時,才需要修正畫線,如果后出現(xiàn)的高點明顯低于前邊的,就應(yīng)該畫新的。如果隨意修正,就失去意義了。
【原來的線已控制不住走勢,對趨勢的演化已不具備參考意義的“廢線”就需修正?!?/p>

綜合應(yīng)用
有朋友說總是確定不好ABC三個點,可能每個人確定的都會不同,這話是有道理的,實事也一定會這樣,但是我們要盡量作的準確一點。 ABC三點分析法不是孤立的方法,它要和你習(xí)慣用的指標、趨勢的牛熊、相關(guān)周期等等結(jié)合起來使用,今天我重點圖解一下多跨度三點分析的應(yīng)用。

【ABC三線分析的買賣用法 一--
很多炒股的人一定都讀過很多關(guān)于炒股的書籍,很多書中都講到右側(cè)交易,可事實上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往往把他們講的右側(cè)交易做成了“追高殺低”,慘遭套牢和割肉?,F(xiàn)在使用ABC三線分析法中的“上下進出法”,將會減少這種苦惱,而這個進出方法卻在無意之中,使用了右側(cè)交易。下面我就分別介紹。
一、下進法 本法分為“下下刀背買入法”和“下頭買入法”。 1 下下刀背買入法,請看示意圖:圖中1 2 3線組成了一個下字(原諒他書法功底太差,寫得歪歪扭扭,不成比例),這三條線就預(yù)示著這一段下跌趨勢即將過去,將會迎來一波上升,可是股價沒有向上突破藍色3線,而是向下殺去,有時還會跌得很兇,這往往是由于政策、消息、事件等原因引起的,有時是主力借個由頭向下殺,這種情況往往是空頭陷阱居多,我們緊密跟蹤,劃出綠色的4線,這實際就是我前面介紹的“燕尾懸刀線”,這條線不許修正,一旦股價走到這條線的右邊,機會就將來臨了,我把這條懸刀線的左邊叫做刀口,在這邊買入會割破你的肉,把這條懸刀線的右邊叫做刀背,刀背是割不破肉的,因為這條懸刀線在“下”字的下邊,所以就叫做:“下下懸刀買入法”嘍,嘻嘻,好記吧?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里買入,首先要定位在作反彈上,見好就收,目標一般在3線附近,千萬別不舍得賣出,過股東癮哦! 下面是我隨意選出的一只股票作的例圖,供參考。 把“下頭買入法”這個名稱解釋一下,就是“下字走到頭了買入”,無論這個下降趨勢走了幾條加速線,最終總要減速,在最下端形成一個“下”字,當“下”字的最后一點被突破,就是進場時機。但是這里有一個注意事項,股價第一次突破下字的點時,可能是反彈,或者假突破,介入時要格外小心,而經(jīng)過回抽確認,得到了這一點的支撐,啟穩(wěn)走強的時候,才是比較可靠的買入時機,有的股票是經(jīng)過下下懸刀之后,上漲突破又回調(diào),在這里啟穩(wěn)的,買入時就已經(jīng)形成新上升趨勢了。當然這不是做短線的買入法,它是比較安全的買入法。 大家自己可以看一下五礦發(fā)展(600058)一月底二月初的買點,自己畫一下,找找感覺。 請看參考圖:



一、上出法 本法分為“上上刀背賣出法”和“上頭賣出法”。這兩個方法就是把“下進法”的兩個方法完全翻轉(zhuǎn)過來。
1 上上刀背賣出法 請看示意圖:圖中1 2 3線組成了一個上字,這三條線就預(yù)示著這段上升趨勢即將過去,將會迎來一波下跌或者橫盤,可是股價沒有向下破3線,而是堅挺向上,有時還會漲得很兇,這往往是由于政策、消息、事件等原因引起的,有時是主力借個由頭向向上誘多,這種情況往往是多頭陷阱居多,我們緊密跟蹤,劃出4線,這實際也是我前面介紹的 “燕尾懸刀線”,這條線不許修正,一旦股價走到這條線的右邊,就必須出局了,我把這條懸刀線的左邊叫做刀口,在這邊買入會割破你的錢袋,把這條懸刀線的右邊叫做刀背,刀背是割不破錢袋的,因為這條懸刀線在“上”字的上邊,所以就叫做:“上上懸刀賣出法”,也很好記吧?請看圖: 顧名思義,“上頭賣出法”就是“上”字走到頭了你就賣出。什么時候“上”字走到頭呢?就是股價跌破了“上”字的最后一橫的時候,這有三種情況: 第一是股價結(jié)束上漲,掉頭向下跌破的,這時如果大勢很弱,就應(yīng)該立刻出局; 第二種情況是大盤堅挺,少有跌破很快又收復(fù)上去,股價在這里橫盤甚至微幅上漲,而指標卻作了深幅調(diào)整,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很可能會走出“上上懸刀”; 第三種情況是在走完“上上懸刀”之后跌破的,這時就應(yīng)該堅決賣出,即使后來又漲起來了,也不要眼紅,這是最后的瘋狂,是套人的絞索,萬一搶進去了,應(yīng)該見好就收,不妙就止損,這時的指標往往是頂背離的。大盤幾天前的第二個“上上懸刀”就是這種狀況。請看參考圖:



【急漲奔逃反轉(zhuǎn)形態(tài)(Bump and Run Reversal)】
正如該形態(tài)的名稱所示,急漲奔逃反轉(zhuǎn)形態(tài)是過度投機行為快速拉升股價到過高的高度后所形成的反轉(zhuǎn)形態(tài)(齊子非注:“急漲奔逃反轉(zhuǎn)形態(tài)”這個名字為筆者意譯,該形態(tài)跟國內(nèi)的加速上漲形態(tài)很相似,大家也可以參考該形態(tài)分析一下莊家的行為)。該形態(tài)的創(chuàng)造者為Thomas Bulkowski,他將該形態(tài)劃分為“引導(dǎo)(lead-in)”,“急漲(bump)”和“奔逃(run)”三個階段。接下來我們會檢驗這三個階段并同時研究相應(yīng)階段的成交量以及形態(tài)有效性的確認。
(下述文字說明可結(jié)合上下兩圖一起看) 1.引導(dǎo)(lead-in)階段:該階段可以延續(xù)一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并形成初升階段的趨勢線(見上圖的藍線)。在該階段,股價按照有序的方式上漲,看不到有過度投機行為的跡象。趨勢線的角度也是比較適度的。如果該趨勢線過于陡峭的話,則接下來的急漲就不會有太大的意義了。但是該趨勢線如果太過于平坦,那么此后發(fā)生的趨勢線突破信號又會出現(xiàn)得太晚。Bulkowski建議30到45度的趨勢線角度是比較恰當?shù)?。趨勢線的角度取決于走勢圖(半對數(shù)圖表或者算術(shù)圖表)的縮放比例和大小。一般來說,對這種形態(tài)有一定認識后,通過目視就能確定該趨勢線角度是否合適。 2.急漲(bump)階段:在急漲階段,股價會急速上升,并且與引導(dǎo)階段形成的趨勢線距離越來越遠。在急漲階段可形成一條新的趨勢線,該趨勢線的理想角度應(yīng)比引導(dǎo)階段形成的趨勢線的角度要大50%左右,大概為45到60度。同樣,對這種形態(tài)有一定認識后,通過目視就能確定兩條趨勢線的角度是否相配。 3.急漲階段的有效性:重要的一點是要明白急漲階段的上升是由投機行為所致并且不能持續(xù)很久。Bulkowski運用了一種稱為“獨斷的衡量方法”來確認急漲階段的投機程度。急漲階段的價格高點到在引導(dǎo)階段所形成的趨勢線的距離應(yīng)該是引導(dǎo)階段的價格高點到該趨勢線的距離的至少兩倍。通過從高點畫出一條垂直線,與引導(dǎo)階段形成的趨勢線相交得到一個交叉點,該距離即為價格高點到該交叉點的長度。見下圖實例。 4.急漲翻轉(zhuǎn):當投機行為衰減,股價沖頂后即形成頭部。有時候會形成M頭或者接連下降的高點。股價開始向引導(dǎo)階段形成的趨勢線滑落。正如下述圖例所示。 5.成交量:當股價在引導(dǎo)階段上漲時,成交量平常,有時候還很低。當急漲階段開始時,成交量隨著股價的加速上漲而上漲。 6.奔逃階段:當股價跌破引導(dǎo)階段所形成的趨勢線的支撐后,奔逃階段就開始了。有時候價格會在趨勢線上方反彈掙扎一會兒才跌破。當趨勢線被跌破后,即進入奔逃階段,股價將持續(xù)跌落。 7.支持作用轉(zhuǎn)化成阻力作用:包括原來的趨勢線以及在原來高位形成水平支撐線,此后將轉(zhuǎn)化為阻力線。 急漲奔逃反轉(zhuǎn)形態(tài)同時適用于日線圖、周線圖和月線圖。正如上所述,該形態(tài)是用來識別不能持續(xù)長久的投機上漲行為。由于價格在急漲階段很快速,接下來的下跌也會很兇狠。
原著作者:Arthur Hill (齊子非譯)
相信這種形態(tài)大家在國內(nèi)也已經(jīng)見多不怪了,很多都是由于莊家最后的拉升出貨所致,與文中所述的急漲階段是投機行為導(dǎo)致的過度上漲的說法一致。個人認為當股價跌破急漲階段的上升趨勢線時就應(yīng)該考慮選擇做空,此時可以結(jié)合M頭、頭肩頂?shù)软敳啃螒B(tài)以及MACD、RSI或者隨機指標的背離來進行相互驗證分析。當股價跌破引導(dǎo)階段所形成的趨勢線時,可以看做是確認信號。記住:價格在急漲階段很快速,接下來的下跌也會很兇狠。形態(tài)分析不一定準確,但是當它出現(xiàn)在你眼前的時候,至少你需要保持高度警惕。
注:因引用的作者多無法一一鏈接,請大師們能諒解 謝謝大師們啦!
我原以為一趨三線是看大趨勢的,三點ABC是看小波段的,如果不是東郭老師的及時提醒我就要犯大錯誤了。不過在大趨勢中有的圖好象也能劃出一趨三線,東郭老師能否在一張圖中劃出一趨三和三點ABC的綜合圖,這樣會使大家對兩個成果的使用方法體會更深。
你說“不過在大趨勢中有的圖好象也能劃出一趨三線”,這話沒錯。我所說的用ABC三點定乾坤畫線來看大趨勢,大的空間位置,用一趨三線來尋找進出的時機,主要代表了這兩種畫線的功能,一趨三線在每個大的或小的波段里面都能遇到,都能用上,而三點乾坤線則必須ABC三條線的歷史任務(wù)全都成功完成之后,這個趨勢才算結(jié)束。我用現(xiàn)在大盤的月線圖和曰線圖的圖形分別說明一下:



【一趨三線】 第一類畫法—— 一趨三線 概念:在一般情況下,股票的一個行情趨勢,往往有加速和減速的變化,我們可以畫三條不同的趨勢線,來跟蹤這個變化由始到終的全過程。


上圖里是講一趨三線的常式畫法,也就是正常的“同向加速式”畫法,這一帖開始講一趨三線的幾種變式. 人有百性,股有百態(tài),由于主力的大小,實力強弱,性格緩急,背景變化等等原因決定了股價的走勢不可能千篇一律,我們的三點分析法是跟蹤趨勢用的,所以也必須跟隨股價的走勢變化而變化,因此就產(chǎn)生了許多變式,常見的有以下三種,即:燕尾懸刀式、四線多線式和三點乾坤式。 不論哪種變式,都以股價不再創(chuàng)新高或新低,最后一條線被突破,新趨勢形成為原來趨勢結(jié)束的標志。 1燕尾懸刀式,是說整個趨勢只可畫出兩條趨勢線來跟蹤,在突破之前作了一個加速的陷阱,這個陷阱被突破之后,再回調(diào)時不創(chuàng)新低或新高,形成或上升(下跌)或橫盤的新趨勢。如圖: 2 四線多線式,這種比較好理解,就是比常式畫法的三條線要多,這種情況比較少,其中四線的常見一些。如圖: 3 三點乾坤式,這種形態(tài)大家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就是原著當中講述的ABC三點,ABC三線的形態(tài),這種形態(tài)的形成,不是像常式一趨三線那樣漸進形成的,而是起步就很猛烈,然后走勢逐漸減緩,從而形成這種形態(tài)。





一趨三線在實戰(zhàn)中的意義
前面幾節(jié)我們講了一趨三線分一個常式和三個變式,這個一趨三線概念在ABC三點定乾坤分析法中,具有很強的實戰(zhàn)意義。 一般一個新趨勢形成初期,往往舊有的趨勢慣性會抵消一部分新趨勢形成的動力,所以新趨勢開始時力量比較小,走出的角度也比較平緩,這時畫出第一條線,角度比較??;此后人們的認識趨于統(tǒng)一,形成了一定的合力,從而增強了新趨勢的運行力量,因此就走出了一波比較有氣勢的一段走勢,這就是所畫的第二條線,角度比第一條要大;再往后隨著行情的發(fā)展,人們的信心進一步遭受打擊或者進一步被放大,這就形成了一段非理性的瘋狂走勢,形成瘋?;蛘忒傂茏邉荩鋸姸然蛘呷醵冗_到了極致,物極必反,下一個新的趨勢就由此孕育。 根據(jù)這個原理,當我們選出一支股票想要介入之前,可以先用這三條線驗證一下,看看這支股票當前走到了那一個階段,可以幫助我們決策該不該介入,什么時候介入;當我們持有一支股票,我們時刻用這三條線進行跟蹤監(jiān)視,一旦這三條線走完,就到了風險大增的時候,應(yīng)該擇機退出來了。 一旦股票沒有走常式的“一趨三線”,那么必然會走出燕尾形態(tài),因為一個上升或者下降趨勢,至少也繪畫出兩條線,凡是這種情況下,在高位主力會制造機會出局,在低位主力會制造機會建倉,因此就形成了燕尾懸刀形態(tài),發(fā)現(xiàn)這樣的形態(tài)之后,都是我們行動的時機。 總之,一個趨勢里的三條線,就好比我們尋找道路的路標,我們乘車經(jīng)過的每一個車站,因此需要認真研究和掌握。

取點畫線,遇直優(yōu)先
用“ABC三點分析法”畫線分析股票行情,它的特點就是簡潔直觀,點取得準,線畫得好,分析的效果就好。通過這段時間的研究,我覺得取點畫線的原則,應(yīng)該是:“遇直優(yōu)先,無直取點”。 什么叫取直優(yōu)先?就是有的股票走勢中多數(shù)高低點走得很整齊,就像一條直線一樣,遇到這樣的走勢,我們畫線的時候就應(yīng)該讓過它個別的高低點,而選取多數(shù)在一條直線上的點來畫線,這樣畫出線之后,可以看到有個別的價格超出在畫線之外,這種情況我把它稱之為:“脫軌”,這是由于當時可能慣性較大,或者有突發(fā)事件的影響,使走勢超越了界限,屬于個別現(xiàn)象,按脫軌處理,不作為取點的依據(jù)。 按照這樣的原則畫出線后,一旦遇到股價穿越了趨勢線,就應(yīng)引起注意,先分析一下是否脫軌,再考慮操作。 無直取點,就是說有的股票走勢沒有這種現(xiàn)象,我們就按照每一波的高點、低點來畫。 參考圖:取直優(yōu)先畫法

曰線選股 時線檢驗 曰取直,時取點,買入要見三條線。
這是確認所選出的股票買入時機的畫線方法。 無論用曰線條件選股選出股票,或者是專家推薦的,或者是從漲幅榜上發(fā)現(xiàn)的待買股票,都要首先進行曰線的一趨三線分析,粗選符合條件之后,再用60分鐘圖進行精選畫線,時線畫線主要是畫出一趨三線,確認屬于下跌的末期,走勢即將轉(zhuǎn)強,可以是常三線,也可以是變?nèi)€(乾坤三線、燕尾懸刀、多線)。一旦所選的股票60分鐘圖三線俱全,指標發(fā)出信號,就可以介入了。 強調(diào)注意,介入的前提是曰線已經(jīng)經(jīng)過畫線的檢驗,確認有走強跡象,決定買這支了,才有用60分鐘進行檢驗的必要,目的在于選出介入好時機。 華凌管線000932 2005-1-5,曰線收盤后選出,再用60分鐘圖畫線來檢驗,曰線畫法和時線畫法是有區(qū)別的,其區(qū)別在于:曰取直,時取點。原因在于60分鐘管轄的周期太短,取直畫線意義不大。 見圖:華凌管線——1 時取點;2曰取直。 2圖,時取點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