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王樹聲
思維是人類認識活動的高級形式,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概括的反映,是智力發展的核心。思維能力的發展程度,是整個智力發展的縮影和標志。思維最基本的規律是從形象的具體的感性思維逐步向抽象的概括的理性思維發展。在思維發展過程中,教育是個強有力的影響因素,所以在教學中應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設計思維訓練,培養思維能力。 地理學科的思維能力,既依賴于一定地理知識的掌握,又需要空間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又賦予地理知識以認識上的深刻性和創造性,從而使知識的理解更為透徹,應用更為靈活,聯系更為廣泛。在地理教學中要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理性認識,必須通過思維活動,其培養途徑可有以下幾方面: 一、豐富感知,提供思維基礎 思維常以豐富的表象作為活動基礎,特別是形象思維更是如此。因此教師應重視豐富學生的感知,擴大知識領域,見多方能識廣,在不斷對掌握的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聯系、比較、歸納、概括等的過程中,思維就不斷活躍發展。可見思維離不開一定的知識,培養地理思維,讓學生了解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及掌握知識的方法,提供更多的知識信息及獨立獲取知識的途徑,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習慣,這些都有助于豐富感知和擴大思維活動的基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增長見聞,開闊眼界以拓寬思路,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地理事物和現象所存在的空間極為廣闊,地理知識所涉及的自然與人文內容極為廣博,而其與生產生活及各學科的聯系又極為廣泛。這就給地理教師展現了發揮才智的空間,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精心設計,提出思考問題 認識客觀事物常從問題開始,引導學生思考也需要精心設計問題。問題設計得新穎巧妙,使學生愿意積極思維,調動起儲存的多樣信息,這是一種思維藝術。地理知識間的因果與制約、主次與包含、并列與影響,以及原理與事實、概念與應用、成因與要素、運動與規律、分布與聯系、變化與特征、系統與結構、圖像與判讀等都是可以設計問題的思路。結合具體知識內容,根據思維發展規律,通過分析和綜合、抽象和概括、分類和比較,以及形象化、具體化、系統化等方式設計出靈活創新的問題。問題可以已掌握的知識為基礎,但又不重復已見過的題目,使學生覺得有可探究的地方,這樣他們就會有興趣并去認真思考。現舉以下問題說明: 例1經線和地軸都連接兩極,它們有什么區別? 例2比較時區界線與日界線的不同點。 例3同一緯線上有哪些地理現象相同? 例4赤道上有哪些特殊的地理現象? 以上問題都比較抽象需運用空間思維方能解答,它們都要先理解有關概念,對被比較或分析的地理事物有較深了解,并認識其屬性特征及與周圍事物的聯系。如例1的設計以經線、緯線、地軸、兩極等概念為基礎,又不是停留在概念本身的記憶,而是從新的角度構思,開拓思考問題的新領域,把經線與地軸對比,使學生對球面與地球內部的想象加深。例2則在于加深學生對時區界線與日界線的特點的理解,從而不致混淆,并防止在計算上出錯誤。例3與例4則都是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鼓勵從多角度考慮問題。所以培養學生會想問題,首先要求教師善于提出問題,這顯然對教師又是個新課題,當然也是教學水平發展的新高度。 三、認真剖析,教會思維方法 當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后,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并及時剖析問題,教會分析解題思路,使思維活動有序地進行。這就需要教師平時對地理知識的組成系統、各部分的知識結構和有關知識規律等有意識地進行講解,這樣學生思考起來就易于著手。 在剖析問題時,告訴學生從何處去想,如比較地理事物要根據被比較內容的本質特征,列出可比項目;分析地理成因時要從與其有因果關系的因素去考慮;綜合區域特征時則要從各組成要素的特征入手等。以前面的例1為例,如經線與地軸雖都是連接兩極的線,但其概念、形狀、條數、長度都有區別,據此列表讓學生去思考: 又如例2,對于時區界線與日界線的劃分已經了解,可先提示思考,如時區界線是15度的倍數加減7.5度,即各時區的中央經線加減7.5度;日界線則在180度經線上。它們在條數、作用、兩側差別和計算方法上都有區別。 剖析問題,結合具體內容來分析解題思路,是需要不斷學習、實踐、思考才能獲得的。 四、多方聯系,建立思維線索 掌握了思維方法,知道如何去想,還要建立思維線索,知道從哪兒具體去想。知識間的聯系是多方面的,有縱向聯系,如時間上的自古至今,空間上自近至遠,以及高低之間、上下之間、起點至終點、上游至下游,還有地理事物或地理現象的發展變化等;也有橫向聯系,如地理事物間的相互影響、共同作用、彼此制約,區域間和城鄉間的聯系交往,以及不同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之間的滲透融合;還有多向聯系,反映地理事物多層次、多角度的聯系。前面提到的例3,就需要從與緯線有聯系的許多思維線索去想,與地球自轉有關的如線速度、角速度、地轉偏向力,與地球公轉有關的如正午太陽高度、晝夜長短及日出日落的時刻等。 又如例4,要知道赤道上有哪些特殊的地理現象,就要從赤道概念和地球運動想起,線索是多方面的。如作為緯線的特殊意義(0度緯線、最長的緯線),從其在地球上的特殊位置(平分南北半球、仰望北極星的角度為0度),以及從自轉(線速度、地轉偏向力)、公轉(晝夜長短、太陽高度角)等方面,都可以想到赤道上的特殊地理現象。 五、巧思妙解,擺脫思維定勢 教師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還要注意教會學生巧思妙解,從多方面想問題,而不是拘泥于一種模式,或已經形成習慣的定勢。 要鼓勵創新,敢于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經常換個角度去想問題。如提問:我國季風區里有無沙漠分布?在冰島為什么能吃到自產的香蕉?這類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不走輕車熟路,有時采用逆向思維或假想性推測的問題,也是擺脫常規的方式。如提問:在亞馬孫河口拋到海里的漂流瓶為什么在摩爾曼斯克被打撈起來?假設地球自轉方向與現在相反,那么全球氣候類型將怎樣分布?又如:如果黃赤交角變小,地球上五帶范圍將有何變化?假如我國云南省地勢南高北低、山脈東西走向,將會給氣候帶來什么影響? 這些題目的目的在于活躍思維,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一般中有特殊,必然時有偶然,經常外有異常,應告訴學生考慮問題時注意。但有些問題要用邏輯推理來制約,自然規律和法則卻是不能打破的,就是說想得要有道理。 地理現象中的天氣異常、地形倒置、人文現象中的突發事件等,往往都需要打破思維定勢去思考,這也是思維訓練中的重要內容。如沙塵暴問題的出現,就可及時聯系讓學生去思考。 六、千方百計運用思維技巧 地理知識有許多需要借助空間想象和空間思維。想象過程本身也是一種思維過程。在進行思維訓練時,可運用一些思維技巧來豐富想象和培養思維能力。 (一)分想 分想就是將貯存于頭腦中的各種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分解為若干片斷,加以創造想象,以加深理解、突出特征的方法。這里所謂分解猶如電影中的"定格",是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想象訓練方法。如包蘭鐵路沿線的若干片斷構成其所經地區的部分景觀:白楊樹下的灌渠,阡陌縱橫的農田、護路柵欄和方格防沙障、沙田中碧綠的西瓜等。西雙版納的景觀則可突顯幾個片斷:高大茂密的森林,傣家的竹樓、紅色土壤鋪成的大地、林中的大象和孔雀等。反過來也可提出一些片斷的組合讓學生判斷是什么地方,如稻田、竹林、茶園、香蕉樹與橘林、雪山上懸掛的冰川等所組成的是"西藏的江南"察隅地區的景觀。 分想可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區別差異,總結特征,又有助于自然與人文的綜合。 (二)聯想 在前面談記憶能力的培養時已提到過聯想。聯想是在分想的基礎上,對若干知識內容賦予新的聯系,從而形成新的網絡,使一些概念可多次聯系運用,利于知識的加深鞏固。如接近聯想是對時間、空間接近的地理事物按內在聯系進行聯想(如中生代-裸子植物-爬行動物);類似聯想指對地理事物的成因、性質有類似關系的聯想(如我國的季風區與非季風區-降水量分布圖-干濕地區的劃分-外流區與內流區);對比聯想指某一地理事物與其對立面的聯系,有助于比較地理事物的差異(如夏季風-冬季風、氣旋-反氣旋、聚落的集聚型與散聚型、農業經營中的粗放與集約);比喻聯想是通過比喻把新舊知識建立起特殊的聯系(有數據比喻和形象比喻);關系聯想主要指因果關系、主次關系、并列關系等,可由此及彼,舉一反三。善于聯想則思維敏捷,也有助于多層次多角度地考慮問題。 (三)串想 串想比聯想層次更高,按某一思路為中心將若干聯想活動組合起來,形成一系列有過程、多層次、動態的思維活動。如平面圖-剖面圖-各地形區-相應的氣候類型-資源及作物分布-交通及城市等。我曾畫過一幅從西經5度到東經30度的沿北緯45度線所經過地區的地形剖面圖,然后分別讓學生說出如平原、作物、山脈河流、工業城市、港口、特殊地貌、水電站、礦產等。這樣的思考題,要求較高,但對訓練學生的空間思維、使知識作多向聯系是有益的。 (四)斷想 斷想也稱凝思、重思,即在思考過程中把某些事物、某些現象突出地想,建立特殊形象,猶如影片中的"特寫",它可使思維深入展開,對某部分強調以突出特征加強理解。如對渭河平原與成都平原進行比較,既加深了秦嶺-淮河-線南北兩側差異的理解,又強調了兩個具體地區的各自特點。 對地理事物的某些關系的特別關注,也可使思維向縱深發展。如在進行農村調查后,可選擇印象最深的問題深入思考,并用恰當方式表現出來(如繪出沼氣利用的關系式、生態農業的聯系過程、農村社區管理結構示意圖等)。 運用思維技巧設計新穎靈活的地理思考題,對于地理教師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時可把以上幾種技巧綜合起來運用。如設計從某點出發,沿其所在經度(或緯度)旅行,把沿途的季節變化、氣候特征、晝夜長短、風向洋流等都設計成問題,既培養空間思維,又訓練多方聯想;既可使學生思維馳騁于遙遠的空間,又可對某些問題深入到一個層面。這樣可靈活運用和鞏固知識,培養學生喜歡思考和鉆研的習慣。 七、訓練表達,了解思維過程 學生思考問題后,總是要用文字或語言來表達的。因此在培養思維能力的訓練中,不能忽視對思維過程的了解,教師要經常提問一些"你是如何想的?""為什么要這樣想?""能否再用其他方法?"等。要求學生用準確的、關鍵的科學語言,條理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是很重要的,教師應有意識地進行訓練。 過去有一次我提出"用華北兩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來分析中國華北春旱的原因"這一問題,并要求學生用較簡捷的語言來回答。有個學生回答得很出色,"該地冬季氣溫低,春季增溫快;降水集中夏季,春季降水少,蒸發量大于降水量,所以有春旱。"不到40字,步驟清楚,論據充分,又運用了提供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這個例子一直對我印象很深。說明只有思路清楚,才能語言流暢。思維過程敘述完整,語言表達能力也會更提高。從小培養學生能夠文字準確、條理清楚的表達,是非常必要的。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應重視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地理學習中要運用多種思維方式的結合,并能在解答過程中善于綜合頭腦中儲存的知識,突破教材范圍涉及的水平,要啟發學生敢于"異想天開"。這顯然對教師的要求就更高,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構思新穎,在進行能力培養思維訓練時也要能創造出新的方式,并且要善于發現和鼓勵學生的大膽構思。這在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過程中尤為重要。 八、鼓勵提問,養成思維習慣 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教學中的啟發誘導有密切關系。我有時提出問題讓學生迅速作出回答,鼓勵學生直覺思維,引出新穎富有創造性的概念(急驟反應)。如提到海洋,問學生馬上能聯想到什么?學生可能回答:天空、陸地、航船、風暴、游泳、捕魚、曬鹽、海港等。又如問:從地球想到北極星,中間可經過幾個步驟?可能有不同答案,較簡捷的如:地球-太陽-恒星-北極星。學生的急驟反應來自豐富的知識、敏捷的思維線索和強烈的探索愿望。平時養成思維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教師心目中要相信學生,對于提出的問題經過思考可以解答;同時還要鼓勵學生提問,只有在經常的循循善誘下,使學生豁然頓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后,才能激發他們的探索知識、思考問題的興趣。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可幫助他們整理思路,揭示解題線索,教師要了解學生在想什么,希望了解什么,要從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中想到自己的責任。學生喜歡思考,能養成思維習慣,遇事愛動腦筋,愿意獨立解答困惑,這應該是教師的成功。
大連教育學院高中教師教育中心 柳青推薦
來自: 孫德勤 > 《地理思維》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淺說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說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培養。1.什么是高層次思維能力。其次,既是偶爾出現了高層次的思維的訓練,但往往受限于教學進度,教師總不能給學生充分的實踐來感悟和體驗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妙處,總是淺嘗輒止。...
地理德育滲透計劃
地理德育滲透計劃地理德育滲透計劃。一般來說,地理教學中能力的培養主要是指地理自學能力、地理觀察能力、地理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地理記憶能力和地理創新能力等幾方面。地理概念、地理判斷、地...
課題開題報告--新課標背景下學生高中地理地圖學習能力的研究與實-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應屆畢業...
課題開題報告--新課標背景下學生高中地理地圖學習能力的研究與實-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應屆畢業...課題開題報告--新課標背景下學生高中地理地圖學習能力的研究與實時間:2009-09-03 來源:應屆畢業生網 點擊...
高級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交流能力、自主發展能力
級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交流能力、自主發展能力。認知能力可分為基礎認知能力和高級認知能力兩類。《意見》中所強調的認知能力,顯然不是基礎認知能力。從上述分析中也不難發現,盡管認知能力是學生...
中學生作文靈感來源初探
二、培養學生寫作中的創造思維能力是靈感來源的"渠道"。教師應注重啟發學生用創造思維來思考問題,多元化、多維式去思維,要有創新精神,不囿常規、標新立異,能夠讓學生提出超常規的構想和...
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初探
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初探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初探。創造性思維是各種思維的有機結合,是人類最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是一切創新活動的基礎和核心。通過設疑,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的火花和求知欲...
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思維能力及探索精神
而教師需要做的除了檢驗學生已經掌握的那部分知識,還需要了解學生是否擁有探索未知事物的渴望,以及他們是如何將已知的知識與未知事物...
黎偉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與學生多元思維品質的培養
黎偉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與學生多元思維品質的培養。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思維的目的,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思考,營造良好的思維情境,同時要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自覺養成良好的思維習...
高中地理教學論文《淺談地理思維能力培養》匯總
高中地理教學論文《【摘要】地理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學生學好地理的關鍵。型的教學案例,從過程、方法、思維素材的積累等幾個方面去培養學生的思維,提。地理學科的綜合能力可以概括為五項:地理學習能力...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