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
因天之序是人體生命日節律。也就是一天當中人的養生基本法則。子時是夜里11點到1點。我們現在用的是小時。在古代叫大時,是兩個鐘頭,這時間是膽經在這兒值班,蓄養生機。中國文化非常重視這個時辰。子時是一陽初生,恰恰是在天最黑暗的時候陽氣開始生發。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體會,到八九點鐘的時候就會容易發困。可是到十一點的時候,我們恰恰就清醒了。為什么呢?因為陽氣開始生發起來了。陽氣生發起來的時候,也正是涉及到膽經的時候。中醫里講任何一個臟器都關系到三個層面,“藏”字,關系到形、氣、神。形是物質基礎,不要以為把膽囊切了,膽經就生發不起來了,膽經是人體的一條很長的經脈,從頭一直到延伸腳。氣是經絡的運行,是指生命運動方式。神指形與氣特別足了以后的外現狀態,中醫說的是藏,是內藏。中醫認為一根手指上就會有五臟。在中醫里,肺主皮毛,像皮毛的一些毛病都跟肺氣有關。皮毛里裹的是肉,肉跟脾有關,脾主肌肉。肉里有血,血由心所主。骨頭是最收斂、最固斂的,所以它是由腎所主的。身體的一切活動都是由筋來連綴的。筋在中醫里的好與壞跟肝有關,肝氣是否生發與肝氣有關。因此,從一根手指可以看出五臟是否健康。 在子時是膽經生發的時候,膽經從人的外眼角開始,一直沿著頭兩側、后腦下來,沿著人體的外側一直往下走到腳的小趾及小趾旁的第四趾。比如:舉起手來打一個哈欠,人就精神一些。這也是膽氣生發起來的象。為什么說膽主決斷?比如一個人在事情想不清楚的時候,當決斷力不夠的時候,經常會撓頭,撓的地方正好是膽經,就是膽主決斷。膽火一旦上來頭就會發癢,自然就會撓這兒。 一般情況下,晚上八九點鐘容易困倦,如果晚上十一點仍不入睡,以后就睡不著了,慢慢形成了失眠。臨床最多見的失眠是心腎不交造成的失眠。什么是心腎不交呢?心在五行中為火,腎為水,腎水是下行的。如果心腎不交,心火是上漂的,那么虛火全在上面擾動著頭腦,就容易睡不著。如果想治好失眠,就讓腎水上去,讓心火下來。 還有一種由胃不和導致的失眠。中國古代養生講要過午不食。假如你晚上吃了很多的東西,元氣以及所有的氣血都集中消化食物,陽氣不能充分達到頭上,老翻身睡不著覺。這種失眠怎么治呢?晚上少吃。為什么呢?白天太陽剛剛升起來的時候,陽氣生發充盈可以消化萬物。在上午吃多少東西都沒有關系,大地的陽氣,還有人體內部的陽氣,都可以把食物消化掉。等到晚上的時候,陰氣強盛,陽氣減弱,任何東西都不容易化開。晚上吃東西,不僅不容易消化。反而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丑時
丑時是夜里1點到3點,這個時辰是肝經值班。肝在人體的右邊,中醫為什么講“左肝右肺”呢?看藥王孫思邈的畫像,坐著老虎,手上抓著一條龍,實際上就是告訴人們龍是東方,東方為肝,就像青龍。中國的二龍戲珠圖中間的珠子,實際上代表生命。青龍一般是升著的,龍頭往往降著。而畫虎的圖卻是下山虎,氣往下降的時候一定要抬起來,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妙處。任何東西不能只升不降,又不能只降不升,也稱否極泰來。肝氣是主升的,比如出現頭疼的時候,就是肝的陽氣拼命的往上走。實際上是降的功能出問題了。 左邊是生發,右邊是主降,肺氣是主降的。在道教的養生學里,降龍伏虎是最難的,就是把人體的氣機升中有降,降中有升。《易經》里所謂見群龍無首吉就是生發、生長、收斂、收藏全有,就是這個生命之機。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身體的最健康狀態。 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沒精打采,是生發出問題了,也是因為冬天藏的不夠,把腎精耗散的太厲害了,沒有東西可以生發了。如果冬天的腎水沒有藏夠,你春天的木就生不起來。 中國文化一定要看前三步和后三步,而不是看當下,治病也同樣不是哪兒的病治哪兒。中醫講不治已病治未病,如果身體下部出問題了,就要固攝住中央脾土,然后再把底下收斂功能恢復,肝病才能好。這也是講肝腎同源的問題。這就叫左肝右肺。 肝藏血的功能實際上就是它的低頭,升龍的低頭,它能夠把血藏得住,然后主筋。我們身體所有與筋相關的方面,比如說手握力出問題了,人體當中的彈性出問題了,全是肝的問題。而肝筋的彈性沒有了,是血不能夠濡潤這條筋而導致的。夜里1點到3點不睡覺,養不起肝血,肝病出現了。 黃帝內經里說肝為將軍之官,是主謀略的。我們的聰明才智的發揮與否,全看肝氣足不足。如果肝氣很足就很聰明,反應很敏捷。將軍不是能打仗的人,而是能夠運籌帷幄的人,運籌帷幄就是肝能藏血的功能。把肝氣養足了才能夠出謀略。比如,一個人剛開始生氣的時候,通常是右邊疼,那是肝氣先淤滯住了。不一會就疼到肝這兒來,再生氣就吃不下飯了,就影響到脾胃了。
寅時
寅時是夜里3點到5點。這個時候是肺經值班。《黃帝內經》講經脈順序是: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包、三焦、膽、肝。為什么從肺經開始呢?春節在寅月。寅時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夜里3點到5點醒來是最危險的時候。《黃帝內經》中把肺經的職能比喻成相傅之官,也就是皇帝的 老人容易早醒。因為人老了以后,肅降功能差了,收斂功能已經很差了,也就是沒有多少精可以收斂了。而對于正常人而言,如果這個時候早醒,或者出現大汗淋漓,說明收藏功能已經很差,要趕快找醫生看一看。特別是心臟病人,往往死于凌晨三四點鐘,也是跟肺經重新分配人體氣血密切相關。當心血分配不夠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心梗。 卯時
卯時是早晨5點到7點。這個時候是大腸經值班。早晨養成排便的好習慣,這是人體氣機自然的一種走勢。5點到7點天開始亮了,這叫天門開。相對而言地戶也要開,地戶在中醫里指的是魄門,也叫肛門。 當一個人解不出大便的時候,通常是憋一口氣。因為肺氣可以推動著大便下來。如果家里有心臟病人,或者有心梗的毛病,就要注意在解大便的時候,不要太用力。 辰時
辰時也就是上午7點到9點,這個時間是胃經值班。胃經起于迎香,然后往上一直走,走到山根,然后沿著頭角至額顱,到頭角至額顱。走顏面,然后沿著人體前面下行,一直走到我們的腳趾的第二趾。如果第二個腳趾出現疼痛的話,那是胃經出問題了。 一些年輕人臉頰上還有額頭上長痤瘡,為什么會長痤瘡呢?實際上由于胃寒造成的,是胃經的病。往往長痤瘡的人,通常都喜歡喝冷飲。而人體內部是一個恒溫的機制,假如你喝了大量的冷飲,慢慢造成了胃寒。人體的自保功能就會拿出熱來攻胃里的這個寒。當它一攻就形成胃的燥火,就會更渴,更愿意喝冷飲。如此反復,人體就會拿出更多的熱來攻這個胃寒。反反復復下去,惡性循環。燥火表現在臉上就是痤瘡。7點到9點,為什么一定要吃早飯?經脈氣血從子時到這時候陽氣已經全部的升起來,到卯時的時候陽氣全升起來,太陽也已經升起來了。這個時候吃早飯,給予人體的補充,就像春雨一樣重要。 吃早飯不容易發胖。上午是陽氣最足的時候,陽氣氣機最旺盛的時候吃早飯不會發胖。脾主運化,脾經能夠通過脾的運化把食物變成精血,然后輸送到五臟。所以早飯多吃不會發胖。 胃經沿著我們的頸部一直往下走,在上半身經過的正好是乳中,然后下落大腸,一直沿著前腿走膝蓋的。所以古人非常強調護住膝蓋,為什么要護住膝蓋呢?我們的手中,有一個勞宮穴是心包。這個穴位屬于火穴,用它捂住膝蓋,是可以防止膝蓋受涼,而且就是保護胃氣。古人跪坐,也是要把手放在膝蓋上。其實這都是養生法則。在胃經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叫足三里,在膝下三寸處。足三里是一個長壽穴,經常按摩足三里,也是養護胃氣的一個很好的辦法。 巳時
巳時指上午9點到11點,是脾經值班。脾主運化,脾與肺在中醫里同屬于太陰。所謂的太陰就是說它們都具有分配的功能,但肺分配的是全身的氣血;而脾在這時候主要是把胃腐熟了的食物的氣血輸送到肌肉腠理當中。 脾主一身之肌肉。假如我們的脾胃不合,肌肉就會出現問題,就會使肌肉無力,全身無力,實際上也是由于脾病造成的。 意是脾的神明,脾發達的人,應該頭腦非常的靈活,做事的關聯性就非常強。如果思慮過分,就會傷了脾。身體只要出現濕腫之類的問題,都屬于脾病。 午時
午時是指上午11點到下午13點,這個時候是心經值班。心經當令的時候,正是午時一陰生。恰恰在最熱的時候,陰氣開始升起來。這個時辰非常的重要,古代是非常重視子時和午時這兩個時辰的,古代練功的人也同樣重視子午功。心和腎相交的能力越強,那么我們的人就越精神。心的神明為神,腎的神明為精。心腎相交,就是讓心火沉下去,讓腎水浮上來。在天地陰陽交合的時候去練功,對身體會更加有效。普通人怎么能達到心腎相交呢?就是睡覺。人睡得死死的,那個時候就是心腎相交。另外,暈針也能達到心腎相交。中醫認為,暈針的病人往往就好治,扎針的時候,還沒扎就暈過去了,能夠一瞬間達到心腎相交的程度。 未時
未時是下午13點到15點,是小腸經值班。小腸就是主吸收的。中醫認為為,腐熟完了的東西的精華,被小腸吸收以后,最終還要拿出來給各個臟器,分配給各個臟器一樣。這是小腸的功能。我們午飯要吃好。吃好指什么呢?就是營養和口味都要相對很高才可以,而且還要吸收得好,如果吸收能力很差,即使吃進再好的東西,到人體里面不能夠消化吸收,它也照樣形成垃圾。還得調動你的元氣出來化掉它,反而使身體更虛。 心與小腸相表里,所謂表里的關系,有點類似于夫妻的關系。陽出了問題,陰自然也有問題;陰要出了問題,陽也會有問題。心為君主之官,心是不受邪的。因為它主要主散。心臟病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最初會表現在小腸經上,也就是說在臨床上會有這樣的病人,心臟好象沒有問題,但是他每天到下午兩點多鐘的時候,都會出現胸悶心慌。當我們出現一些不好的感覺時,就是心里很難受的時候,就要注意對心臟的保護。 申時
下午15點到17點是申時,申時是膀胱經值班。膀胱經是從頭到腳一條沿著人的后背,一直到小趾的一條經脈。因為膀胱經是可以直接上腦的,而且它一直從我們的睛明穴開始一直上腦,然后沿著后背走下去。這個時間段是我們的頭腦記憶力最靈活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陽氣正好都是上腦的。如果膀胱經在這個時候不能夠讓腦子很好地發揮作用,絕對是膀胱經出的問題。膀胱與腎相表里。外邊陽出不來的時候,靠腎的力量往上頂。當人撒尿出現問題的時候,實際上它里邊的原因在于腎。日常生活中,比如小孩子和老人在撒尿的時候,有時候上身容易抖一下。 古代養生非常強調:行、走、坐、臥。包括大便、小解也是養生。那么這個時候該怎么養?古代的養生方法,比如大便的時候就是一定要咬住后槽牙,因為牙齒是腎經的外現,腎主骨,同時牙齒也是骨頭的象,也是最密固的,也是收斂氣最足的。在日常生活中,說話就是上氣,氣就在上面泄掉了,中國古代養生的一種方法就是盡量少說話。 膀胱經主什么呢?存儲津液。嘴里的唾是為腎所主,膀胱經如果氣化功能好的話,能夠把腎水帶上來,滿口的唾液就夠用了;如果氣化功能不好的話,陽氣不足,腎水也上不來,所以就口唇干燥。 酉時
酉時是下午17點到19點,這個時候是腎經值班。中國人對腎是最為關注的。腎主藏精,到底什么是精?精是最微小的物質,精就是什么都可以變的,也就是支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一個物質。 這個時辰與十二生肖里邊的雞相對應。(酉)雞是什么意味呢?就是雞在所有的動物里,它是最下的,但是雞的性質是火性。中醫把腎里邊的所藏的這一點點火叫做龍雷之火。而這點火就是人生的一個最基本的一個可以生發的源泉。雞也是最養人的。為什么養人?民俗里雞為發物,就是能夠把熱散出來,也指雞里邊藏著的一點點真陽,或火性,可以把火發出來。 酉時發低燒是腎氣大傷。發高燒實際上是氣血足的一個象,像小孩子動不動就可以達到很高的熱度。甚至達到40度以上。而發低燒實際上是氣血水平已經很低的一個象。一般到了晚上5點到7點的時候,如果發低燒的話,就是腎氣大傷。中醫講的欲不可早,就是欲望是不可以提前的。女子的性生活過早,傷的就是血;而男子性生活過早傷的是精。將來對身體的危害是沒有窮盡的。新婚夫婦如果性生活過度,在這個時期也會出現發低燒的情況。腎經是最具創造力的,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保養。如果一個人能夠心靈手巧,實際上是腎精足的一個表現。另外,為什么說它創造力強?人的創造力最強的是生育孩子。如果腎精足的話,關系到女子就是卵泡發育,也是腎經足的一個表現。就可以造化生育孩子。 那么,我們是靠什么來調動腎精和元氣的呢?人活著就是這一口氣。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吃的鹽,天天都在調著我們的元氣,才得以保障我們的生活能夠正常有序地生活下去。中醫講咸味是入腎的,鹽也入腎,因此,日常飯菜要清淡不要太濃。現在人們工作緊張壓力大,元氣已經越來越虛了。很多人發現自己吃飯的時候,口味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喜歡濃味、咸味、辣味的東西。反映到人體里是元氣已經大傷。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明白,為什么每天要吃鹽。因為中醫里講鹽可以鎮靜安神,能把元氣調上來。真正安神就是腎經足往上調的時候,才能把神定住。 中國人為什么喜歡補腎?既然腎是主創造的,人活著每天都有創造和消耗,消耗最厲害的就是腎精的外泄。小孩子沒有房事,而且在情志上又不會出現過度,因此,小孩子基本上是哀而不傷的。悲傷的情緒不會永遠影響他的情場,這樣他就處在經脈很通暢的情況下,因此,小孩子的成長速度是最快的。而人到中年特別是有房事以后,情緒上容易受到打擊和傷害,屬于哀而傷者。因此,中年人容易經脈不通暢。經脈不通暢就會出現機體的老化。這正是我們人體為什么會變老的原因,就是消耗大于吸收。當一個人的消耗大于吸收的時候,就會逐漸出現老化。 因為腎精涉及到色欲的問題,中醫認為對身體的損害是很大的。 假如一個人因情色問題而情緒經常郁悶不暢,就叫暗耗腎精,暗耗腎精比明耗腎精更加嚴重地損害身體。本來我們的人中都應該是長寬深的,如果我們腎精耗的太厲害了,人中就會慢慢的變平了,不過還是可以調養好的。只要懂得并注意養生,人中慢慢會變成長寬深。當身體好的時候,房事是可以激發生機的;當身體狀況特別不好的時候,房事就會損耗你的身體。 戌時
戌時是晚上19點到21點,這個時候是心包經值班。心包經是從心臟的外圍開始,走腋下三寸,一直沿著手的前臂的中線,經勞宮穴和中指。假如中指出現麻木,實際上是心包的病。但病灶首先表現在心包上,所以在中醫里邊心包經的病,就是當感覺心慌的時候,心嘭騰嘭騰往外跳,那是心包的病還不是心臟的病。心包走勞宮穴,這個時候段是陰氣正盛、陽氣將盡的時候。陽氣已經快沒了,心包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穴位,在兩乳之間的膻中穴,當心情特別郁悶的時候,你會嘭嘭的拍胸脯,打的就是膻中。因為膻中穴它是主喜樂的,主高興的。如果這兒堵了,對身體會很不利。所以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經常學會按摩膻中。 小孩子出生之前胸腺是非常大的,一個很大的免疫系統。等到孩子出生以后,這個免疫系統就開始有點退縮。經常按摩它的時候,就在刺激膻中或整個胸腺振動,對身體非常好。 民間有一種鍛煉方法,就是撥心包經,或敲打心包經。當大家有壓力時,首先掐住自己的腋下,掐住腋下里邊有一根大筋,這個大筋叫極泉穴。當撥到這根大筋的時候,會出現后邊的小指和無名指發麻。這根大筋是一個很重要的穴位,是心經上的一個穴位,把它掐住了,每天晚上臨睡前撥十來遍,兩邊都要撥。撥完了以后,敲打前臂的中線,再沿著中指可以往外,除去心包積液。經常通過這種鍛煉方式,讓自己的郁悶還有心包積液都可以排出體外,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每天晚上都要去拍打,還可以減肥。因為心包積液去除了,心臟的活力就加強了,整個身心的代謝都會加強。 每天晚上19點到21點的時候,喜樂出焉。在中國古代,這個時候就是娛樂的時間,也就是嘮嗑,嘮嗑是為下一步(亥時)過性生活做準備的。先要滿足身心的愉悅,由心的愉悅,然后進一步為身體的愉悅。現代醫學認為,做愛的最佳時間是夜里22點。因此,這個時候先保持心情的舒暢,從內心深處來愉悅自己。 在我們人生當中有很多重要的十分鐘,最起碼有兩個很重要的十分鐘。第一個十分鐘是每天要跟自己的身體交流十分鐘。比如說撥心包經,或者自己要閉目養神十分鐘,讓身體全方位的有一個休息。另一個重要的十分鐘,就是要跟自己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交流十分鐘。這個時候絕不能一邊看著報紙一 心包經走勞宮穴,大家要明白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動作,其實都可以治病。比如說生活中,有些人一緊張的時候,手心就呼呼地冒汗, 意味著心包經的氣血不收斂,造成了手心出汗。雙手合十這個動作,實際上從中醫角度講,手心合十應該是空一些的,如果在這個時候雙手合十,就是收斂心包的。掌根處正好對著膻中穴,雙手合十,是收斂心神的一個動作。 古代中國人下跪,也是有講究的,也是在講一種身心修練。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只有在放下自我的時候,在中醫里邊,它也涉及到身體的修練問題。這叫以形領氣。就是通過形,通過你的身體來保障你氣的運行。 亥時
亥時是指晚上21點到23點,是三焦經值班。在中醫里,哪兒是三焦呢?上焦是心和肺;中焦是脾和胃;下焦是肝和腎。你是下焦火旺,比如說:你開始思春了。那么,就是下巴頦子長滿了紅疙瘩。痤瘡如果長在下巴上,就是肝腎的火動。腎里邊是真火,能藏在水里的火是真火,真火一泛上來,痤瘡就出來了。什么叫三焦?三焦實際上是我們的心、肝、脾、胃、腎,五臟六腑,它中間都有一個聯系的系掛,就是聯系它的東西。就這個聯系它們的東西就是三焦。比如把心和肺聯系在一起的東西,實際上也是人體腔。三焦一定要保持通暢,人體才健康。三焦如果不通暢,就是水道不通暢了,人體的代謝方面都統統不通暢了。這時候人體就會有病。 一旦是三焦病了的話,那就很危險了。三焦又為亥時,“亥”字上面一道,下面一道,上面一陰一陽,前面像一個人,一個男人摟著一個女人在睡覺,而這個女人又懷孕了,女人的肚子大了以后叫娠。所以,西方人認為,晚上22點是做愛最佳時期。為什么亥時應該就是做愛的最佳時期呢?這個時期前面有一個心包經,心包經已經把喜樂出焉。因此,到了亥時,人心喜悅,下一步就是肉體的釋放。中國文化講身心不二,你心喜悅了,然后身體也要喜悅。所以在這個時候,人體就要進入到男女陰陽和合的時期。所以這個時期最關鍵的是女人懷孕了,是生命開始進入新的一輪,開始養一個孩子,這個生命進入下一個階段,才是亥的本意。 《易經》為什么只到六十四卦?實際上也是告訴人們男人到了八八六十四的時候,已經不能再創造新的東西了,生命已經進入下一個輪回了。所以到六十四卦以后再談別的卦象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十二時辰養生,涉及到的中國古代文化,包括《黃帝內經》,也包括中醫,不是學來的,它都是用道來解釋的。那么,什么叫學?什么叫道呢?實際上道意味著一種洞察力。我們的生命是有時間段的,而學習是永遠沒有盡頭的。如果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個無限的學習,那是很危險的。我們應該采取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去學習古代的經典呢?實際上我們應該用一種道的方式解釋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