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學2009——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
初三語文集體備課計劃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校初三語文教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發揮集體教研教改優勢,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結合我校“導學練合一”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要求,盡快提高全體任課老師的整體授課水平,大面積提高初三語文教學質量,確保來年中考語文成績獲得大幅度提高,特制定初三語文備課組集體備課工作計劃如下:
一、基本情況分析
初三語文備課組共有成員11人,年輕教師,干勁足;老教師,教學經驗豐富,教研教改熱情高,有利于團結學科隊伍,發揮集體教研教改的優勢,促使本組的集體備課在穩定與創新中有序的進行。
二、集體備課的目標
備課組的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深入鉆研新課標和教材,認真落實教學常規,發揮集體教研教改的優勢,集思廣益,合理安排各階段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力求本備課組教師授課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確保實現同類學校第一的教學總目標。
三、集備的任務要求
(一)、集體備課業務方面:
(1)本備課組教師要力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切實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確保集體備課不流于形式。
(2)集體備課要體現大課題“自主、綜合、拓展、創新”精神和“導學練合一”思想,實行“合作學習”精神,并在備課、授課中體現好五點:知識點、能力點、重難點、教育點、“自主、綜合、拓展、創新”的滲透點。
(3)備課組集體備課前要做到“三定”:即定中心發言人,定內容,定形式。
集體備課中要做到三段式,然后形成教案,每個人都要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集思廣益。
(4)集體備課中要做到五備:備教材要點;備教法;備學法備重點難點;備作業,練習;備質量標準;并做到五研究:研究重點,研究難點及突破,研究教學方法,研究學法,研究考查方法。
(5)在備課中要做到五統一: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進度,統一備課內容,統一課堂訓練內容和單元測試內容。
(二)教研教改方面:
集體備課要體現大課題“導入、自學、討論、交流、反饋”精神和“導學練合一”思想,實行“合作學習”精神,學習先進學校的教學經驗,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全面落實“三變五讓六注重”,并在備課、授課中體現好五點:知識點、能力點、重難點、教育點、新課改的滲透點。大興教科研之風,促進教科研成果向實際應用轉化。每人確保寫一篇高質量的教學經驗總結或論文。
四、工作措施
1、保證每周三晚上進行一次集體備課活動,日常工作中主備人備好集體備課預案,集備時間備課組教師集體討論,主備人填好修改意見。
2、主備人根據集體預案及修改意見寫好教學案,復印或打印,保證每人一份,備課組教師做好二次備課,使用完畢后,填好課中改進和教后反思。
3、具體打算
(1)每次集體備課要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積極準備材料并做好記錄。
(2)積極參加市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積極參加新教材培訓,掌握新教材及新的課程標準。
(3)積極參加“說——講——評”一體化教學活動,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
(4)積極運用多媒體輔助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搞好先周備課,使集體備課發揮實效。
(6)制定出本組工作安排表,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不流于形式。
五、集體備課活動分工安排
周次
|
內容
|
考點及對策分析
|
中心發言人
|
1-2
|
第三單元
|
|
韓燕飛
|
3
|
第四單元
|
文言文
|
朱彬
|
4
|
第五單元
|
《雪》四人談
|
陳其兵
|
5
|
積累與運用
|
考點:1、字音字型和詞語;2、語言表達;
對策:注重語文雙基訓練,設置具體語境,加強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
張立梅
|
6
|
古詩文默寫
|
考點:1、填空性默寫2、理解性默寫
對策:對新課標要求的古詩文要求會背、寫對、理解、審清題干,強化練習。
|
丁長亮
|
7
|
文學常識和名著閱讀
|
考點:正確識記并寫出教材和課外閱讀推薦篇目所涉及的重要作品、作家、及主要人物的名字。
對策:對??嫉膸灼x定范圍,加強理解,準確識記。
|
周性柏
|
8
|
記敘文閱讀
|
考點:1、認識記敘文的文體,了解記敘的表達方式的好處。
2、理清記敘文的基本思路,所要表達的主題。
3、領會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作用。
4、對文章的內容有自己的心得.。
對策: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從文章的內容出發,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揣摩、體會、品味和思考。
|
周成平
|
9
|
議論文閱讀
|
考點:1、認識議論文的文體,了解議論的表達方式的特點。
2、理清議論文的基本思路,所要表達的觀點,及方法。
3、領會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作用。
4、對文章的內容有自己的看法.和獨特的見解
對策:從文章的論題著手,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從文章的內容出發,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揣摩、體會、品味和思考。把握議論文語言特點。
|
王霞
|
10
|
說明文閱讀
|
考點:1、認識說明文的文體,了解說明的表達方式的特點。
2、理清說明文的基本思路,所要表達的信息,說明的對象、說明的方法、說明順序。
3、領會詞句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作用,體會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對策:從說明的對象入手,注重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從文章的內容出發,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揣摩、體會、品味和思考。把握說明文語言特點。
|
王新環
|
11
|
寫作(一)
|
考點: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
對策:1、仔細審題,辨清題意。
2、從自我生活實際出發,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來擬題。
3、關注細節,以小見大
|
葉成
|
12
|
一檢考試的分析與總結
文言文閱讀(一)
|
A、針對一檢考試的試題與成績分析在復習中存在的問題,調整和改進復習的進度與方法。
B、考點:七上----八上的講讀課文
對策:1、要精講幾篇經典名篇,在這個“示范——學習——訓練”的過程中,去強化學生對文言文閱讀的感悟
2、對重點字詞、常用字詞加以強化訓練,3、在訓練中指導學生掌握應試的解題技巧;4、在總結經驗的過程中去探索有可能出題的方向,讓學生充當出題者,在互猜互考過程中復習、鞏固自己的文言文知識。
|
徐業明
|
13
|
文言文閱讀(二)
|
考點:八上----九下全部的講讀課文
對策:1)做題之前,首先要前后聯系、推測,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2)對于重點語句的翻譯應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然后再強調好“字字落實”,最后再根據句子的表達效果,完成換、留、刪、補、調工作。(3)個別字詞的翻譯可以將一些不理解的詞語造成現代的詞語加以推測,從而推斷詞語在文言文中的含義。(4)另外還要加強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一字多義等特殊現象的訓練。
|
韓燕飛
|
14
|
散文閱讀
|
考點:
1、理清文章結構,整體把握主要內容(內容理解)
2、每部分內容概括要和文章的主要內容或主題相聯系。
3、具體內容理解、感悟關鍵詞(成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對策:
概括的答題要求意味著從文中能夠得到信息,但是不能照抄原文,需要經過提煉、加工,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表述。文中人物行為發生的原因、作者感情產生的原因: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是事件發生的導火索,根本原因是其本質的、內在的原因。要抓住題干中關鍵詞。
首先理解關鍵詞(成語)的本義,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使用是否恰當。要尤其關注詞語的引申義和感情色彩是否恰當。
|
朱彬
陳其兵
|
15
|
小說的閱讀
|
考點:1、小說是一種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敘述故事和描寫環境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敘事性文學式樣。
2、小小說的篇幅短小、人物少、情節簡單,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3、考查內容:
①把握人物形象
②概括故事情節
③分析環境描寫
④理解小說主題
對策:
1、 把握人物形象要從刻畫人物的方法入手。正面描寫、側面描寫;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對比描寫;環境烘托等等。
2、概括情節,概括要完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注意:情節總是為人物和主題服務的,情節的發展由人物性格的內在力量推動。
3環境描寫也是為人物和主題服務的。作用有:再現自然風光;交代背景;營造氣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等。
4、把握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形象要從刻畫人物的方法入手。
5、概括故事情節-----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結果怎樣。
6、分析環境描寫-----再現自然風光;
交代背景;營造氣氛烘托人物情感和思想等
7、理解小說主題-----要從人物、情節、環境的分析中深入理解。
特別要注意小小說的標題和結尾。
|
王新環
王霞
|
16
|
寫作(二)
|
考點:考點: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目作文、材料作文等。
對策:1、仔細審題,辨清題意。
2、從自我生活實際出發,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來擬題。
3、關注細節,以小見大
4、強調書寫,提高寫作速度
|
周成平
|
17
|
二檢考試的分析與總結
|
針對二檢考試的試題與成績分析在復習中存在的問題,調整和改進復習的進度與方法。
|
|
18
|
綜合性強化訓練(1---2)
|
集體探討綜合性模擬試題的質量、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
|
|
19
|
綜合性強化訓練(3---4)
|
集體探討綜合性模擬試題的質量、分析學生的答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
|
|
20
|
考前輔導
|
對學生進行中考前的答題應試指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