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禪師接受一位大學教授邀請問禪的故事"。
"很明顯的,這位禪師從他們開始談旅順的時候,就覺得這位大學教授對于學禪并沒有多大的興趣,因為后者總是在發表他的意見和學識。禪師耐心的聽著,最后建議去喝茶。禪師把教授的杯子倒得滿滿的,而后仍繼續倒茶"。
"教授看到茶里的茶溢出來了,忍不住說:'茶杯滿了,不要再倒了'"。
"'就像這個杯子一樣'禪師說;'你充滿了你自己的意見和理論。除非你先空出你的杯子來,否則我怎么教你禪呢'。"
"茶杯的價值就在于它的空"。問道者必須時時倒空自己的杯子,才可以品嘗到別人杯中的茶。如此,問道者方能排除自己過時的思想觀念,不斷容納新的方法和思想, 不斷學習到新的東西,了解新的事物, 從而保持無止境的創造力、適應力和發展力。
在宗師看來,只有不斷'清空你的杯子',才能不斷吸取一切有用的東西,加上自己的特長,學以致用。
對市場分析最好的比喻就象一根指向月亮的手指,千萬不要誤將手指當成月亮, 更不可專注于手指而忽視天空其他美景。 手指的作用,只是指引“光明”, 至于你能獲得多少,或者看得有多遠,便全靠自悟與努力。所以說, 一位真正的授武者,從來就不應是一位真理的施舍者,他應該是一位領路人,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引導者,而真理則必須由大家自己來發現。 所以說,我無法教你,只能幫助你研究你自己。沒有什么特別的。
· 資金流---我指的是主力資金和散戶資金的互流。所有的股票的趨勢運動和股票的分析技術指標都是靠它來形成。當一個股票開始上攻的時候,它一定會引起整個市場的關注,不管是散戶或者媒體。然而大家要知道,這可是關系到主力和每個人的利益問題。首先必須先看這主力有沒有魄力,要知道一個流通盤為1個億(股價10元),拉高一個漲停板,就是要給所有持有本股票的人1個億的人民幣。例子一:你買了該股,別人就不敢買嗎?是吧,別人也敢買。這樣的話“資金流”的變動大了,這股票成交量也就過大了,主力對倒的股票都被你們搶,換你是主力還會往上拉嗎?我是絕對不會的。就算我的目標位還沒到,我也要上下的震蕩,讓你在高位接的的籌碼還給我。然后我再來繼續我的運作。
再來談談例子二,你不敢買了,別人也差不多是這樣。這樣一來的話,整個盤面基本都是主力在對敲,"資金流"根本就沒多大的變動.這時候別人都不買這股票,對主力可是相當有利的,方便他們為股價騰出一個出貨的空間。這空間也就是散戶去搶反彈的空間。
技術分析是輔助你對股票的趨勢做出預測,記得只是預測,不是絕對怎么樣去走,真正決定股票趨勢的是“資金流”的變動。“資金流”不是靠誰能解決的,那是一個隨時變動的數據,那是空頭、多頭其中一方群體性的意志,只有在你跳開正常的思維去思考,跟對“資金流”群體的意向走,才能最后達到成功的盈利。----梁晨
· 有人問我:"金融市場預測的內在本質是什么呢?
我回答道:"預測的內因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老子說的:"知人者智。"(第33章)老子說能認識別人(這里指莊家),是一種心智、智慧。一個人在人際關系(市場中的莊家)中對于交際的那個人、那些人不了解,就是缺少了人際交往中的心智、智慧。
我們來看歷史上這方面智商特別高的人。管仲有一次和齊桓公商量攻打莒國的事情,這是軍事機密,非常保密。但結果是,不多久就在國內傳開了要攻打莒國的消息。管仲是多厲害的能人,他自己沒有泄密,齊桓公也沒有泄密,那是怎么回事呢?查來查去,想來想去,沒有個結果。還是管仲高明,最后他想到了,國內一定有一個智慧極高超的人。齊桓公想到了,有一天在一些服役的人中,有一個拿了木棒槌的人向臺上仔細地瞧著他倆,也許就是這個人。
后來終于找到那個人,叫東郭垂,管仲問他,是不是他說的,東郭垂也不隱瞞。
管仲這么聰明能干就是想不通啊,于是就追問他:我沒有說要打莒國,你為什么說攻打莒國?
東郭垂說:君子有三種臉色常常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一是欣賞音樂時的那種自得其樂的臉色,二是家里有喪事時的那種悲哀清凄的臉色,三是要用兵打仗時的那種嚴肅憤怒的臉色。那天我遠遠地看到,你在臺上臉上帶著嚴肅憤怒的表情,這是要用兵打仗的臉色。你嘆氣而不歌唱,談論的是莒國,你舉起手臂指向的是莒國。我私下考慮那些小諸侯國中,沒有降伏的不就只是莒國嗎?所以我說出了攻打莒國的話(《說苑》)!有意思的是,管仲、齊桓公沒有因為他泄漏了軍事秘密而處罰他,因為是他們自己泄漏的,非但沒有處罰他,而且賞識他的高智商,并賞賜給他俸祿。
我讀這個故事時,心里很有觸動。這個人識人的智商這樣高,而他只是一個在做苦力服役的人。他從動作、臉色上知道了管仲、齊桓公想打仗,而且準確地判斷出要打哪一個國,這甚至讓智商特高的管仲一時都想不出其中的道理來。
有"知人之智"的高智商的人,他們有時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聽,就能了解人,在無聲中聽到信息,在無形中看到信息,從而解讀出這個人、這個人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干了以后又會怎樣,等等。
通過以上的歷史事件,.讓我們能認識別人,確實是一種心智,一種智慧。(與莊家)交往需要這種"智",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這種"智商"。這也就是預測的內在本質了.-----梁晨
· 拉瑞.威廉姆斯(Larry Williams)是著名的商品期貨交易員,擁有30年的交易經驗。這位威廉指標的創始人,自己也確實是一位短線的絕頂高手——最著名的就是他贏得了Robbins World Cup期貨交易大賽的冠軍.
· 很多人建議,他真該寫一本書,透露一些短線交易的秘密。后來,他真的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短線交易秘訣》。
“‘真正的秘訣’是,你交易的時間越短,賺的錢越少。這令人失望,卻是事實。回想一下你曾經參加過的任何投資。你曾經在一天內就大有收獲嗎?假如你有過那么好的運氣,有能重復幾次呢?不會太多吧。因為獲利的普遍規則和投機的普遍規則沒有兩樣:獲利需要靠時間累積。”
· 短線交易的真正秘訣是時間!
為什么?拉瑞.威廉姆斯寫道:“還記得我曾說過輸家和贏家的差別就是輸家不肯在損失時認賠殺出嗎?另一個差別則是贏家會抱緊獲利的倉位,而‘輸家’卻太早出場。輸家似乎都無法在一個獲利的倉位中熬得很久,他們往往贏了一筆交易就樂得要死,因而過早獲利了結(往往是當天剛進場,不久就脫手了)。
你要學會抱緊獲利的倉位,才賺得了大錢,而且你持有越久,獲利的潛力就越大。成功的農夫絕不會在播種之后,每隔幾分鐘就把它們挖起來看看長得怎么樣,他們會讓谷物發芽,讓它成長,交易員可以從大自然的生長過程中學到很多教訓。交易員的成功也是一樣,投資獲利是需要時間的。”
緊接著,這位短線交易的絕頂高手寫下幾個黑體字“一切都和時間有關”,并作為小標題。在小標題下,他寫道:“我剛剛告訴你的是投資的絕對真理。不論市場如何波動,獲利是需要時間的。因此,就定義上來說,短線交易員的獲利機會是有限的。”
· 孫子曰:"凡首先到達會戰地點而等待敵人到來的,就主動安逸;后來到達戰地而倉促應戰的,就被動勞頓。所以,善于指揮作戰的人,總是調動敵人而不為敵人所調動。
能使敵人自動來到我預設地點的,是我用小利引誘它的結果;能使敵人不得到我預設地點的,則是由于我使它感到有害的結果。所以,敵若休整良好,閑適安逸,我就設法煩而擾之,使之勞倦;敵若糧草豐足,我就設法使之饑困;敵若安守自固,我就挑而擾之使不得安寧。我之所以能做到這些,都是由于我出擊的地方正是敵人必然往救的地方。
軍行千里而不受頓挫,是由于行進在敵人沒有設防的地方。進攻必然取勝,是由于進攻敵人疏于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牢固,是由于防守在敵人必來進攻的地方。
所以,善于進攻的人,能使敵人不知如何防守;善于防守的人,則能使敵人不知如何進攻。真微妙啊,微妙得看不見形跡;真神秘啊,神秘到聽不到聲息。正因如此,所以才能成為敵人命運的主宰者。
不能等到熱點變得眾所周知以后才去追高,這個道理不是我想出來的,而是早在2000多年前的孫子寫在他的兵法里的.股市如戰場,追高就像主動沖向敵人的陣地,,莊家"佚"而我們"勞",莊家主動而我們被動.當散戶看到放量大陽線之后蜂擁而入時,莊家完全可以反手打壓,立即一舉擒獲追高者,相反,當我們發現主力進入某些股票之后,應該耐心等待一個接近甚至低于主力成本的買進時機,一旦機會來臨就果斷出擊,這就是"攻其所不守也.-----梁晨
短線交易秘訣梁晨《莊子》里記載了一個”列御寇射箭“的故事:列御寇是個神射手他能在胳膊上放一個裝滿水的杯子,仍然箭無虛發。但伯昏無人對此不以為然,他說,這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含義是,這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列御寇當然不服氣。于是伯昏無人把他帶到怪石嶙峋的山崖之上讓他站在懸崖絕壁邊,下面是萬丈深淵,此時列御寇非但不能射箭,而且早已嚇得汗流浹背,寸步難行了。人生的任何一個領域,都自有境界高下之分。
王國維用詩詞給為學之路分了三個境界:
1。“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這是第一個尋求目標方向的階段;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第二個探索奮斗階段;
3。“眾里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水到渠成漸入佳境的第三個階段。 而為人處世自然也有層次境界之分。
列御寇射箭屬于第二境界,如果身處亂崗之上,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仍然能從容如常,百發百中,那當是第三境界。而那些只能平地射箭,亦不可加杯于肘者,則只屬于第一境界。或者還有無論如何也不能射中的,那恐怕是沒有境界的了。股票期貨投資分析上的工夫,與之極其相似。當你自己親身面對金錢得失時平日里紙上談兵 “勝似閑庭信步”的自在瀟灑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心態浮躁之后,操作自然漏洞百出。究其根本,還得在股票期貨以外的地方尋找原因。無論做任何事,心胸和境界都很重要。(比爾說:“結構決定行為”) 無論你的理論基礎多么扎實,也許仍然經受不起一次跳水的打擊或暴漲時利潤的誘惑在動亂中亂了方寸。這時技術分析本身已經無能為力了。你需要的是心理素質和生活境界上的修煉。做股票期貨到了這個境界,就象習書畫的到了一定層度之后,很難再升華一樣。功夫的修煉已經在書畫之外。這就是漸入佳境的第三個階段。 功夫在圖形之外,功夫在股票期貨之外。投資者要想取勝,要想成為一代大師必須跳出人性的弱點(貪婪,恐懼),跳出市場之外,而這種功力不能單純憑知識和技巧獲得,他必須在股票期貨之外的整個生活中修煉和升華。
很多的時候,由于(你被市場嚇怕了)技術本身已經不能讓你決策了。需要有點膽量。變化已經是這個時代唯一不變的特征!你愿不愿意進入這個充滿變化的二十一世紀呢?誰都會發現,不管你愿不愿意,時代的步伐總是向前,它不會以你我的意志為轉移,更不會等我們半步!更多的變化!更多的挑戰!當然其中也包含更多的機會!
《第五項修煉》作者彼得·圣吉說,在這個時代你唯一的競爭優勢就是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更多!更好!
而學習的實質到底是什么呢?沒錯,它就是“改變”!相對于這個時代而言,我覺得“改變”一詞還來得不夠有力度,不如我們用“顛覆”一詞!顛覆你自己,否則競爭將顛覆我們!你愿意嗎?-----怎樣去學習:別人會的,你比他還要會,別人不會的,你會,別人不可能會的,你還會胡適對專才和通才有一段精辟的分析:“理想中的學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專門學問。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覽。博大要幾乎無所不知,精深要幾乎唯他獨尊,無人所及。
胡適對通才的認識,僅僅限于在本專業之外多知道一些領域的東西。也就是說,學文的,要適當懂點理;學理的,應適當看點文。其實,這不過是對通才一個層面的認識。更深邃的理解是:通才,不是精通一切、通曉一切,而是要具有通達一切的才能。換句話說,就是在一切本領、才能中,要特別重視那些能夠“一通百通”的本領和才能。哪些是一通百通的本領呢?主要是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無論誰,無論你專攻何種領域,都必須善于學習、善于思維、善于創造。
一個優秀的交易者良好的市場心-理、心態、心境,來自于長期痛苦的市場經歷.叔本華曾經說過:"一棵大樹想要到達天空就必須進入最深的土壤,他的根必須進入地獄,深深的進入,這樣樹頂才能達到天空。樹必-須接觸到兩者:地獄和天堂。"具我了解和知道的.很多世界級的大股市大師級的人物,在成功以前,都經過了很多年的(10年)失敗的洗禮,精神、物質、時間的付出,令人難以想象吧。很多失敗者幾個月甚至一二年就想戰勝市場,太小看股票交易的艱難性了,是遠遠不夠的。交易成功是一條漫長的路。
面對金融市場交易中的巨大壓力,如何才能作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剛開始作交易時候,面對大賠大賺,交易者的精神都的很緊張,隨著后來盈虧次數經歷多了,心理也就慢慢不緊張了,心態也逐漸好了。
如何解釋獨自徘徊在天堂和地獄-之間這句話?有本書里是這樣說的:“地獄的感受會在一個潛心研究的交易者身上發生變化,比如隨時間推移經驗閱歷愈來愈豐富,這種感覺會愈來愈少、愈來俞淡薄,-而天堂的感覺愈來愈多、愈來俞濃重。隨著時間的推移,金融交易的經歷會把一個新手、老手成長為高手,一次次失敗與成功經驗總結,讓這些交易者著實找到通往成功的道路,在這些交易者的身后地獄越來越遠而天堂閃亮在前梁晨《操盤手訓練營》一般人為什么會三分鐘熱度?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他們真正要做的事情。
而即使選擇了你真正要做的事情,還是會有瓶頸。我以前常常聽權威人士的報告,每一次我都覺得市場問題、股票有問題、國家制度有問題,大盤不夠強、主力騙人.......不停的抱怨……
我老是怪別人,有沒有用?沒有用。因為問題在誰的身上?在自己的身上。
成功是一種習慣,放棄也是一種習慣。很多人習慣于放棄,遇到瓶頸放棄,遇到挫折放棄,做一個月放棄。而他旁邊的“朋友”也居然幫他培養這種放棄的習慣。
有很多人從去年就常常跟我講,你應該放棄看多,現在你的看法不適合目前的市場,你太年輕了......
對不起,你們講的都很好,可是我相信我自己。因為你沒有辦法告訴我,我應該怎么做。我自己才可以決定我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每個人的意見都很好,但最終你必須為你自己的生命負責任。
一般人沒有勇氣做這樣的決定。可是當你有勇氣之后,當你知道你要什么,你就不可能只有三分鐘熱度。
記住,成功都是長期積累而成的。我時常看到一些美國創業家,成功雜志的封面人物,創業最初五年全部賠錢,一毛不賺,創業第十三年賺了五十億。
一般人可能堅持一個月、兩個月,也有可能堅持一年、兩年,或五年。可是他沒有堅持六年,他沒有堅持十三年,所以他沒有賺到那五十億。關鍵就在于你能堅持多久。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失敗,因為他在九十九尺快要臨門一腳踢進去的時候,他放棄了。這就是他們沒有辦法成功的最重要原因,這也就是成功者可以實現夢想最重要的業績法則——永不放棄,絕對堅持到底。-----梁晨《操盤手訓練營》
其實又何止是操盤手炒股是這樣呢,凡是皆如此吧!在股市現在牛市的行情下為就是不為。任何價值股都可能成為操盤手的舞臺,放下-堅持-勝利-最后的勝利!
· 今天的教育,拼命地灌輸給人很多東西,不是教知識,就是教技能。其實比教知識、教技能更深層次的是教思維、教觀念,特別是教心靈,賦予心靈的力量。只要使人自我覺醒、自我奮發,從內心深處產生一份內在驅動力,那么其他教育就都不需要做了,因為僅僅做到這一點就足夠了。
· 教育只能給人指路,而不能代替人走路。教育的效果不是取決于教育者,而是取決于受教育者。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復需教。只要當一個人心底里煥發出巨大的能量要自己去學、去做、去改變的時候,那么一切難題都不再是難題。
這份可貴的自我覺醒、自我奮發正是自教的基石。----從小學到大學的基礎教育,說白了就是教人們自教。 每個人都必須要學會為自己負責,而不是讓你自己(學生)隨時隨地感覺到是老師要他們這樣做,要他們那樣做,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只有當他真正的自尊、自愛、自信、自強,他才能夠自覺、自動、自主、自制。一切的教育最根本都是自我的教育,都是自己吸收、自己接收、自己領悟、自己負責的結果。改變命運的主人,不是別人,是自己。
梁晨先生: 我有個觀點 不知你認同嗎?若不對,請指教。
股市的研究本質是對市場參與者心態的研究 是對人的研究 只有把參與者研究了, 才會知道他們今天是想買還是想賣股票,這樣就產生了資金流向,就有了股票漲跌 。大盤只是個股的集中表現和采集,是個比個股更虛幻的東西。我不相信, 市場人士對指數壓力和支撐的判斷,甚至有人還能精確點數,可笑啊
用周線的市場波動率去測量未來的高度。
用眼睛簡單看看就能看到這些波動比例是相等的。
如果你用眼睛看不出來,拿手去筆劃一下,也就知道了。
· 周線圖,空方憑借著120均線的阻力展開抵抗。代表中短期均線的3.5.10.20.30,60周....均線全部上漲,股價為壓縮在越來越狹窄的空間內,這就是當前看到的實質,而這種情況一定要被打破,這種狀態已經走到了極點,股價面臨著一次重大的突破。這就是多空雙方在周線圖上爭斗的最后的結果。
讓我們繼續觀察著,等待著它未來的突破。
· 福特公司有一臺電機壞了,請高人無數都沒修好,一趴窩就是兩個月,公司上上下下都很著急。有人說,某家小公司有個叫斯坦門茨的德國人,剛剛移居美國,聽說他對電機挺精通的,是不是請他來試試。
斯坦門茨圍著電機轉了兩天,一邊觀察一邊計算,最后,用粉筆在電機外殼的某個地方畫了一條線,說:“這里面,線圈減少十六圈,就行了。”大家一開始還不太相信,你是誰呀?火眼金睛啊,怎么能從外面看到里邊?但真的拆掉十六圈后,電機轉起來了,一切技術指標均好。福特公司經理很高興,問他要多少報酬,他說:“一萬美元。”經理嚇了一跳,這在當時不是個小數目,就說,你給我拉個明細表吧,把這一萬美元的各項費用依據都寫清楚,斯坦門茨想都沒想就說:“不用寫了——用粉筆畫一條線,值一美元;但知道在哪里畫線,值9999美元。”
· 我的感覺是:股市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讀透,大勢看宏觀面,通過宏觀面鎖定行業,再自下而上鎖定收益行業龍頭股,技術面進行操作而已.平穩心態.能把波段操作好就算絕頂高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