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本是無意義的,書擺在書店的書架上,如果沒有人觀賞和購買,也就意味著書的無意義。一本書買回家放在案牘上,不去翻閱,只不過是擺設而已。書的意義在于有人讀。如果讀書只是所謂的消遣,消磨時間,也同樣失去了讀書的意義,讀書的意義在于悟,從書中文字、故事、哲理跳出來,融合現實的生活,感悟人生的意義。只有回歸生活,感悟生活,所讀之書才會有意義,讀書也才有意義。這就是“書悟”,讀書之悟,用心之悟。 讀書,不僅要揣摸書中之意,重要的是要醒悟書外之意,讀在書中,悟在書外,思想要能在書中書外跳躍,讀的是書中文字,想的是生活的畫面,人在形象的描述中和具體的現實中徘徊,把文字揭示的道理與生活所經歷的事件聯系起來,用自己的感情體會作者的用意,讓自己的思想去碰撞作者的思維,只有作者與讀者兩顆心有了同感,達到了某種和諧共鳴的境地,書才是一本好書,也才有了書的價值,也才實現了讀書的要旨。 有的人覺得讀書無意義,太枯燥,也折磨人,覺得讀書是件痛苦的事,這只能說明他是在讀死書,就讀書而讀書,不管書的好壞,不懂書的價值,不悟書的意義,因而把讀書當成負擔。 正如萬事萬物一樣,其本身既無好壞之分,也無任何意義。萬事萬物的存在是必然的,而萬事萬物的意義卻是偶然的,只有當一事物與它事物發生了關系,有了某種聯系,它才有意義。人本身也是無好壞之分,無意義可講的。你在街上看到的人,你是不知道是好人還是壞人,只有那些你認識的人,你才能判斷其好壞。而那些你認識的人,一般都是與你有關系的人。一個人生活在世上是無意義的,只有當他能說話、能走路、能做事,有了生活中的朋友、伴侶,有了幸福和快樂,他就會覺得世界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彩的,人生是有意義的,有的人經常說“活著沒意思”,這是因為他沒有或沒有了這種感受;也有人輕視和斷送自己寶貴的生命,也是因為他隔離了自己與外界的交流,封閉了自己的思想,關閉了人生這扇大門,把自己這本“書”壓了起來,不允許別人閱讀,因而走向了生命的終極之路。 讀書也一樣,書的價值猶如人的價值,讀書的意義就像人生的意義。一花一世界,一書一人生。讀書在悟,正如人生在悟一樣,如果讀書像那些不珍惜尊重生命的人那樣領悟人生,不去感悟書中的積極意義,而一味地從書中美好的敘述與現實中丑陋的一面進行對比“領悟”,就會像自尋短見一樣抵觸書籍。常言道“盡信書不如無書”,用心讀書并非只去死摳字句,體悟人生要看到積極的一面,重要的是讀懂書的積極意義。用心去讀,去悟,我們會在一次次精神的洗禮后,一步步邁向精神的圣殿,走進心靈的家園。 要到書中去發現美,只有用心去讀,用心去悟,才能真正領悟到書的真諦。讀書悟人生,這才是讀書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