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首先要注意溝通方式方法。先反思一下:您是否嘮叨?您是否開口就講學習方面的事?您是否喜歡窺探孩子的隱私,并作為話題教訓他?您同孩子講話是否總是居高臨下,不斷提要求?您是否經常傾聽孩子說話?您訓斥孩子時是否聽他的辯解?您是否經常暗示自己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孩子采納了您的部分要求您是否認為他聽話?之所以請您反思,是因為孩子在長大,或多或少會表現出逆反心理,我們越是要求他們,他們越不聽。最好的做法是改變我們自己的做法,打開與孩子交流之門,縮短與孩子的心靈距離。
*然而,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位母親不這么做,她從孩子懂事起就告訴他:你要堅強,堅強得足以認識自己的弱點,你要勇敢,勇敢得足以面對恐懼。你要堂堂正正,在遇到挫折時能夠昂首而不卑躬屈膝;你要能面對掌聲,在勝利時能夠謙遜而不趾高氣揚。她告訴他:真正的偉人直率真誠,真正的賢人虛懷若谷,真正的強者溫文爾雅。并且她和他一起向上帝禱告:請賜予他足夠的幽默感,讓他盡可能莊重而不盛氣凌人,讓他在擁有未來的同時,永遠不要忘記過去。 這位母親就是林肯的繼母——薩利·布什。她是用勇氣和堅強鑄造孩子的心靈。 在家教中,我們應注意在家庭中不能包辦代替,減少孩子的依賴性。當孩子斷然做出某個決定或承諾時,告訴他,要對自己的做法及可能產生的后果負責。這樣可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騷。卡爾威特有個教育細節:如果在星期天孩子執意要9點以后起床,那么在午飯前不能給他吃任何東西。因為吃早點的時間已經過了,如果想吃早點,就必須在8點鐘以前起床。 我們應該向孩子指出,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家長要弄清孩子為什么不同意某個行為準則,然后耐心疏導,以理服人。如有必要,可以坐下來與孩子一起討論這些準則。 當您的孩子抱怨您處理某件事情不當或有誤時,您應該放下架子認真反思和敢于對孩子說聲“對不起”,這不但不會失去尊嚴,反而會增加您同孩子的感情。 家長要注意在生活中尊重孩子,不羞辱孩子,不求全責備,多鼓勵孩子。 *什么是“現代家庭教育”?李嵐清同志曾作出過科學的論述:“家庭教育應當由經驗育人向科學育人轉變,由片面注重書本知識向注重教孩子正確做人轉變,由單方面命令向平等溝通轉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