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
頭部:清代醫學家吳尚先在《理瀹駢文•續增略言》中說:“諸陽聚于頭,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氣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竅。面屬足陽明胃,晨起擦面,非徒為光澤也,和氣血而升陽益胃也。”另外,清代汪昂《勿藥元詮》也總結有養生十六宜:“發宜多梳,面宜多擦,目宜常運,耳宜常彈,舌宜抵腭,齒宜數叩,津宜數咽,濁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護,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撮,肢節宜常搖,足心宜常擦,皮膚宜常干沐浴,大小便宜閉口勿言。”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有許多是關于頭部健身方法的。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頭部為人體重要部位,通過頭部的健康小動作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調整臟腑器官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起到健腦提神,解除疲勞,防止大腦老化,延緩腦衰老的作用。另外,對頭部進行一些自我按摩也可以使頭發得到滋養,牢固發根,起到美發、防止脫發的作用。因此,從古至今的養生家都對頭部的養生保健十分重視。
頭部為人體重要部位,通過頭部的健康小動作可以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調整臟腑器官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起到健腦提神,解除疲勞,防止大腦老化,延緩腦衰老的作用。另外,對頭部進行一些自我按摩也可以使頭發得到滋養,牢固發根,起到美發、防止脫發的作用。因此,從古至今的養生家都對頭部的養生保健十分重視,并在實踐中總結出了許多有益的健康小動作。下面,我們就對頭部的健康小動作逐一進行詳細地介紹。
動作1 頭部推按
【健康功效】
疏經活絡、消除疲勞、延年益壽、養發防老
【健康原理】
祖國醫學認為,頭是“諸陽之會”,人體的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會在頭部匯集。僅僅在頭部的穴位就有幾十個,大約占全身穴位總數的1/4左右。此外,頭部還有十幾個特定的刺激區,它們可以反映和調節全身臟器的功能。在頭部的推按過程中,主要是以刺激頭部的督脈和肝腎經脈為主,因為督脈循頭面最長,并與腦有密切聯系,而肝腎為腦髓之源,此外,膀胱經經氣通于腦、膽、三焦、大腸、小腸經皆上循于頭部。因此,經常按摩頭部,可以起到疏經活絡、松馳神經、消除疲勞、延年益壽的作用。同時,按摩頭部還可以改善頭皮血液循環,增加毛囊的營養供應,有利于頭發的生長,使頭發亮澤、質地柔韌,因此,也可以有效防止頭發變白、脫落。
【操作方法】
方法一:將雙手五指叉開,首先由前向后對頭皮進行推按,然后自左至右進行推按,最后,繞著與耳尖平齊的頭部四周進行按摩。每次推按的時間大概在5分鐘左右,以頭皮覺得發熱為度。
方法二:用雙手的拇指壓住太陽穴,其他四指張開,在頭皮上旋轉按摩3次,然后用雙側的食指或中指壓住太陽穴按摩3次。
方法三:把手放在前額正上方,輕輕揉擦頭皮,沿前發際線、太陽穴至鬢角,逐漸向后移動,直至頭皮中心,按摩時間為4分鐘。
【專家提示】
進行頭部推按的時候,要控制好時間和力度,通常是以按摩到頭皮發熱為宜。另外,在采用第二種方法時,指壓太陽穴不宜太用力,主要的力量應集中在其他四指上。
【健康小貼士】
補充血鉀與降血壓
鉀可以對抗鈉所引起的升壓和血管損傷作用,因此,多吃富含鉀的食物對于降血壓非常有幫助。這一類食物包括豆類、冬菇、黑棗、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筍、瘦肉、魚、禽肉類,根莖類蔬菜如莧菜、油菜及大蔥等,水果如香蕉、棗、桃、橘子等。
動作2 干梳頭
【健康功效】
提神醒腦、烏發防衰
【健康原理】
此法在古代被稱為“引鬢發”,又名“流通”。中醫認為“發為血之余”、“腎主骨髓,其華在發”,通過梳頭可以很好地促進清陽上升,氣血調和。 “若血氣盛,則腎氣強,則骨髓充滿,故發潤而黑。”因此,腎氣充足、氣血旺盛則發自堅黑。關于梳頭的醫療保健作用在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養生方》中就有記載,他說:“梳理頭發,欲得多過,通流血脈,散風濕。”通過臨床實踐,我們認為堅持頭部按摩,可使任督二脈氣血通暢,能起到清腦提神、健身強體的效果。另外,正如上一個動作中我們所說的,通過對頭部的梳理按摩,還可以起到使頭發光潤烏黑的效果,正所謂“千過梳頭,頭不白”。如果從現代醫學方面來解釋,那就是進行干梳頭練習,可以活躍大腦的血液循環,增加大腦的供血量,促進神經系統的興奮,從而能夠起到健腦的作用。
【操作方法】
坐或站位均可。雙手十指分開如梳,插入發際,由前向后梳全頭,尤其要注意兩鬢、額角、耳后等部位一定要照顧到。當兩手推到頭后面時,兩拇指可以按壓兩風池穴。一般每次梳兩至三分鐘或梳四十九次就可以了,這時你會感覺到頭皮發熱,神清氣爽。
【專家提示】
干梳頭要朝著一個方向進行,一般是由前向后進行梳理。梳頭時速度和力度要適中,而且要梳遍全頭,盡量使頭部的每一個穴位都得到一定的梳理和按摩。經常進行這樣的按摩,不但能夠治療神經衰弱、頭暈、偏頭痛等,還有助于改善發質,延緩衰老呢。
【健康小貼士】
春天頭宜常梳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在這里為什么要特別強調春天梳頭呢?這是因為春天是大自然陽氣萌生的季節,而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所以,人們在春天的養生保健中就要求順應天時,一定要使肢體舒展,氣血調和。春天梳頭正是符合春季養生的要求,它能夠通達陽氣,宣行郁滯,疏利氣血,所以身體也就能健康無病了。
動作3 雙手擊頭
【健康功效】
降血壓、止頭痛、明目
【健康原理】
雙手擊頭一名“擊鼓”,又名“擲昆侖”。此動作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手法來刺激頭部的百會、頭維和天柱等穴位。(配圖,標明穴位的位置)百會穴是督脈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它是治療多種疾病的首選穴,位于頭頂正中,兩耳尖直上連線的中點處,具有醒腦開竅、安神定志、升陽舉陷等作用。頭維穴屬于足陽明胃經,位于額角發際上五分,具有祛風明目、瀉火止痛的功能。天柱穴屬于足太陽膀胱經,位于啞門穴旁開一寸三分,項后發際處斜方肌外緣,具有清頭散風的功能,可以治療頭痛眩暈、視物不清、鼻塞流涕、肩膀酸痛、落枕項強、失眠健忘等。綜合來講,通過刺激以上三個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降血壓、止頭痛和明目的作用。
【操作方法】
方法一:兩手五指相撮如梅花針狀,以十指的指腹(不用指甲)自前額向后腦進行叩擊,至后發際為止。
方法二:左手手心朝下,五指張開,輕輕按住頭頂;隨即用右手手掌輕松柔緩地拍打左手手背。
【專家提示】
叩擊時應從中間開始向兩側各擊四行。而且,叩擊的輕重要適宜,以敲擊后頭腦有清醒感為宜,次數可以因人而異。拍打時,要注意手法輕重,以頭部有輕微的震感,不感到頭痛為宜。另外,本動作還可以同時刺激頭部的多條經絡,從而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氣血、調理臟器功能的作用。
【健康小貼士】
折指明目法
把小指向內折彎,再向后搬,如此反復進行30~50次,并在小指外側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100次。此法坐、立、臥皆可,早晚各做1遍,不僅能養腦明目,對有白內障和其他眼病者也有一定療效。
動作4 搖頭晃腦
【健康功效】
防治頸椎病,減少腦血管病的發生
【健康原理】
人過中年以后,頸椎病、動脈硬化就開始多發,同時也連帶著造成了頸部肌肉的緊張。而頸部肌肉的緊張又會反過來加重頸椎病的病情。許多人認為這是小毛病,無所謂,殊不知頸部椎體是人體離頭部中樞神經最近的神經系統主要通道,左右頸動脈是全身血液通向頭部的主干道,頸部的經絡中醫氣功認為是人身內恙與頭部上下交換的交通要道,如果從西醫的角度講,應該說是人體生物電的通道和線路,也是能量通道。由于平時頸部運動較少,經絡阻斷,氣血不通暢,頭部和上肢的病就多。因此,中老年人多進行此項鍛煉,不僅可以放松緊張的頸部肌肉,而且可以進一步緩解肌肉對頸椎的不正常牽拉,從而能夠緩解頸椎病的癥狀。另外,通過肌肉的運動,還可以鍛煉硬化的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腦部的供血量,改善血流狀態,減少腦梗塞發生的可能。
【操作方法】
仰臥去枕,或僅用毛巾卷墊于頸曲處,以減少頸椎各肌肉、韌帶、關節的負擔。閉目自然呼吸,雙臂平放在體旁,雙腿伸直。先將頭慢慢轉向右側,盡量達到右側整個耳廓都貼碰到床面。再將頭慢慢轉向左側,同樣力爭使左耳廓盡量完全貼碰床面。就這樣一左一右為1次,共作20~200次,每天作1~2遍。
【專家提示】
開始搖頭時力度要緩、速度要慢,但力爭達到最大幅度,使頸部肌肉又牽拉的感覺。練習時,如因頸肩部疾病頸部肌肉已經出現僵硬,這時千萬不必勉強。另外,在搖頭時要始終保持肩背貼床,不隨頭頸轉動而抬起,更不要將頭抬離床面,而且頭到中間時不要中斷,要連續進行。
【健康小貼士】
枕頭與頸椎病
枕頭過高或過低對頸椎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頸椎具有正常的生理弧度,這種生理曲線不但保證了頸椎外在肌群的平衡,而且對保持椎管內的生理解剖狀態具有重要作用。枕頭過低,頭頸勢必過度后仰,前凸曲度加大,使椎體前方的肌肉和韌帶過度緊張,時間長了會出現疲勞,甚至引起慢性損傷,加速退行性病變。所以,枕頭過低同枕頭過高一樣會對頸部肌肉、韌帶、關節囊、脊髓、神經根及椎體造成不利影響。習慣側臥者,枕頭高度以棘突中點至肩峰外側緣的距離為適宜,可以選擇用蕎麥皮或糠皮做的枕頭。
動作5 左右鳴鼓
【健康功效】
聰耳明目,清醒頭腦,預防神經衰弱和老年癡呆
【健康原理】
左右鳴鼓,也稱為“鳴天鼓”,是用手叩擊頭后部風池穴的一種保健方法。這種方法早在金代劉完素的《河間六書》中就有記載:“雙手閉耳如鼓音,是謂鳴天鼓也。由脈氣流行而閉之于耳,氣不得泄,沖鼓耳中。故聞之也。”在清朝王祖源的《分行外功訣》中稱其功效為“卻風池邪風”。風池穴位置在項后,屬足少陽膽經,與風府穴(督脈)相平,當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其功用為“清頭明目,祛風解毒,通利空竅”。因此,“鳴天鼓”也就是用食指彈擊風池穴實際上就是用“點叩”的手法對這個穴位進行按摩。長期進行鍛煉可防治頭昏耳鳴,對清醒頭腦、鎮定情緒,以及提高記憶力,預防神經衰弱、老年癡呆,都有明顯的效果。
【操作方法】
雙肘支在桌子上,頭略低,閉雙目。兩手掩耳,擠壓耳廓,使耳內空氣減少。用食指按壓在中指之上,然后用力使食指滑下,彈擊腦后枕骨,發出“咚、咚、咚”的響聲,狀如敲鼓,彈擊24次。然后用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緊按腦后枕骨不動,數秒后驟然抬離,這時耳中會有放炮樣的響聲,如此連續開閉放響9 下。
【專家提示】
此動作叩擊的輕重要視自身耳部所能承受的程度而定,不能一味強調力度,否則反而容易造成耳部不適或者意外傷害的發生。而且,兩手掌堵塞耳孔時,中間不能夾有毛發,否則會影響鍛煉的效果。但是如果能夠配合輕輕的上下叩齒,則效果更佳。另外,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患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等耳病患者應禁用此法。
【健康小貼士】
防治耳鳴小訣竅
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耳鳴非常常見。那么,有什么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這里,我們給您提供一個小訣竅,那就是自制聰耳保健枕。主要原料是荷葉、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荊子、石菖蒲各等分,制成枕芯就可以了。經常枕之,有消除耳鳴、增強聽力、明目的神奇功效。
動作6 按揉太陽
【健康功效】
清腦明目,疏風解表,止頭痛
【健康原理】
太陽穴屬經外奇穴,位于目外眥與眉梢之間向后約一寸的凹陷中。(配圖:太陽穴位置)《達摩秘功》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之一,認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腦的青春常在,甚至能起到返老還童的作用。我們都有這樣的常識,那就是當我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后,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信號。實踐證明,常揉太陽穴不僅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環,給大腦以良性刺激,而且也可以消除疲勞、安神健腦、養目護耳、振奮精神,同時對偏頭病和暴發火眼(急性結膜炎)也有很好的療效。
【操作方法】
按摩時首先調整好身體姿勢,坐站皆可,一般都取坐姿,身體要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精神集中。
方法一:按摩時先將兩手掌搓熱,貼于太陽穴處,稍稍用力,順時針轉揉10~20次,再逆時針轉相同的次數。
方法二:也可以用兩手拇指或中指的指腹,按住兩側太陽穴作順、逆時針方向的揉動。先順后逆,各做8次。
【專家提示】
按揉太陽穴時,可能有些人的太陽穴相當敏感,一觸即痛,這時要特別小心,動作輕柔一點。手法不宜太重。如果局部皮膚有破損或感染,則不宜按揉。另外,如果在每天起床和睡覺前進行按摩,效果會更好。
【健康小貼士】
太陽穴疼痛與高血壓
頭痛足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高血壓的頭痛有幾個特點:疼痛部位通常在后腦、前額和頭部兩側太陽穴處,或伴后頸部脹痛;頭痛以白天、早晨為多;性質以脹痛、跳痛為多見。其中,太陽穴疼痛是高血壓最為明顯的信號之一,因此,老年人如果感覺太陽穴處出現跳痛,應當及時檢查血壓情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中醫學中把未列入十四經穴位都稱經外奇穴。共有56個穴位名稱,176處。有些奇穴在一
動作7 點風池
【健康功效】
除疲勞,降血壓,止頭痛,預防感冒
【健康原理】
風池穴出自《靈樞.熱病》篇,別名熱府,風池穴為足少陽膽經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也是三焦、膽經、陽維、陽蹻四脈之會穴。在腦后枕骨下緣發際內,斜方肌起始部前緣的凹陷中。現代研究發現,刺激風池穴具有擴張椎-基底動脈的作用,可以增加腦血流量,改善病損腦組織的血氧供應,使血管彈性增強,血流阻力減小。我們常用的點按等按摩手法不但具有以指代針的作用,而且點穴可以刺激穴位周圍的自律神經(即提高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能夠起到疏通經絡、氣血,達到迅速止痛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緩解和預防感冒。
【操作方法】
方法一:將一只手的拇指與中指相對卷屈,使其呈鉗形,按住左右兩個風池穴,以兩手指尖用力點揉。每次輕輕按壓24~36次,重復3~6遍。
方法二:兩手四指并攏,用兩拇指指腹按揉風池穴。每次輕輕按壓24~36次,重復3~6遍。
【專家提示】
在方法一中,如果一只手鉗形按揉疲勞后,可以交換用另一只手繼續按揉。此方法除了預防和緩解感冒,按壓風池還可以快速消除疲勞。如果您平時看書、看電視時間久了,會有頭頸部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如果按壓風池穴,您會覺得神清氣爽、心情愉快。如果養成經常按壓風池穴的習慣,相信你還會收到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健康小貼士】
風池穴的來歷
風池最早見于《靈樞•熱病》篇,在《談談穴位的命名》一書中,作者是這樣說的:“風為陽邪,其性輕揚,頭頂之上,唯風可到,風池穴在顳颥后發際陷者中,手少陽、陽維之會,主中風偏枯,少陽頭痛,乃風邪蓄積之所,故名風池。”
動作8 推率谷
【健康功效】
止頭痛,治耳鳴
【健康原理】
率谷穴屬足少陽膽經,足太陽、少陽兩經的交會穴,位于耳尖直上,入發際一寸五分處。《經穴釋義匯解》解釋為:“肉之大會曰谷。率,循也。因喻穴循耳上而為肉會,故名率谷。”即:率為循行,谷為肉會。具有平肝熄風,通經活絡的作用,又因其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聯系,所以同樣具有清熱散風的作用。經常按摩推揉率谷穴,對于治療因為肝膽疾病引起的偏正頭痛、眩暈耳鳴、耳聾失聰有較好的療效。
【操作方法】
方法一:兩手以拇指端按住太陽穴,拇指尖朝后,然后著力沿顳部推向腦后,經耳尖上方的率谷穴推至枕骨下緣的風池穴,每經一穴(配圖:指太陽、率谷、風池等三個要穴圖)都輕輕點按揉一下。
方法二:將中指端放在百會穴處,兩拇指端分別按在率谷穴上,雙手同時作前后的揉動。
方法三:兩手四指并攏彎曲,用指尖在率谷穴周圍做向后、向下、再前的輕輕劃圈揉動。
無論采用上面的哪一種方法,以每次完成24~36次為宜。
【專家提示】
推揉率谷穴時,宜輕輕推揉,用力要均勻,不宜過強或過弱,要使局部有輕度脹痛的感覺為宜。經常推揉率谷穴可平降肝火,使頭部不適得以緩解。
【健康小貼士】
老人頭痛莫小視
老年人突然出現頭痛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鼻源性頭痛、眼源性頭痛、中風、高血壓病、三叉神經痛、隱性帶狀皰疹,等等。頭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有時也是某些嚴重疾病的早期征兆。所以,如果老年人突然出現頭痛,要給予必要的關注,要及時去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必須指出的是,有些老年人在頭痛時只服用一些止痛藥物,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因為止痛藥物只能制止或緩解頭痛,對疾病本身并沒有治療作用,但它卻掩蓋了頭痛的嚴重程度,這會影響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因此,老年人出現頭痛時,最好是立即求醫。
本文引用的地址為
http://www./article/2007-7-25/192-1.htm全身健康招術
1、當雙腳皮表溫度達到28℃~33℃時,感覺會最舒服。腳部保暖對預防感冒、流感、鼻炎、哮喘、心絞痛等諸病皆有良好功效。
按摩
2、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部都有相應的反射區,有大量的神經末梢,多做足部按摩,可活化內臟器官機能;消除畏冷、浮腫;緩解肩膀酸痛、視覺疲勞;保持精力充沛。
足浴
3、“睡前一盆洗腳水”是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重要措施之一。熱水足浴,可使腳部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增強御寒能力,有助入睡。
有一首歌謠: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去;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睡前洗腳,睡眠香甜;遠行洗腳,解除疲勞。
4.你一定聽說過夫妻結婚時間長了,相貌就開始相像起來。現在,醫學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現象,結婚時間越久的夫妻,血壓值也越來越相像。可能是和吃同樣的食物,一起承受某些情緒等因素有關。因此,如果你做檢查的時候發現血壓有問題,也一定讓你的配偶去做檢查。
5.腋窩是血管、淋巴、神經最多最豐富的地方,要有意識地多多自我按摩腋窩區域,促進血液循環,使各器官充分得到養分和氧氣的交換,這不僅使大腦、心臟以及肺都受益匪淺,對提高免疫系統功能也很有幫助。
6.不要動輒就服用“強力”抗生素,免疫系統功能會在不斷的鍛煉中不斷地增強,盡量使用效力比較弱的抗生素,以免將正常的細胞殺死。
7.當你緊張或者壓力大的時候,腸子也會停止蠕動,所以減壓很重要。
8.千萬不要憋尿。
9.大笑吧!因為大笑能幫助消化,讓你遠離便秘之苦。
10.不要為了減肥而過度節食,以免造成營養供應嚴重不足,導致內分泌失調。激素分泌不正常會增加骨質的流失,對骨骼造成嚴重的傷害。
11.當你站立的時候,不要把重量放在一條腿上,應該讓身體的重量平均分散在雙腿上。
12.下次看電視的時候不許坐著啦!只需要10分鐘,就能把全身上下伸展運動做完。而且,我們大多數人最需要伸展的是下半身,包括背部下方、臀部和腿部。
13.有些時候“100%棉”并不等于100%健康。比如,純棉質地的襪子,雖然吸汗能力強,卻也容易在吸汗后讓雙腳冰冷,妨礙血液循環。所以,選擇合成纖維與棉花混合的襪子對雙腳的健康更有利。
14.保持雙腳的柔軟。如果你的雙腳是柔軟的,說明你的神經末梢循環良好。要經常按摩雙腳,特別是腳趾與腳背、腳趾與腳心連接處。
耳朵聽力:使用耳塞型耳機時間越長,聽力損害越嚴重。建議使用耳塞型耳機不要長時間、高音量,以防止發生噪聲性聽力下降。在人們的內耳中有耳蝸器官,學者認為由于長期過量的刺激,細胞組織代謝紊亂,供血、供氧不足,致使末梢感受器受損害,導致噪聲性聽力下降。 人戴上耳機后,外耳道口即被耳機緊緊堵塞住。高音量的音頻聲壓會直接進入耳內而損傷聽力,造成不可恢復的聽力損害。?
長期用耳機聽音樂,聽覺就會出現疲勞、損傷,引起聽力減退,人體就會出現煩躁不安、頭暈、失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維反應遲鈍、異常心理障礙等情況,對身體健康十分有害。?
為此,用耳機音樂應注意減小音量,以柔和不刺耳為宜,而且不要長時間連續收聽。有關專家建議:成人每天用耳機不超過3~4小時,青少年因聽覺器官還未發育成熟,每天不宜超過1~2小時,以間歇收聽為宜。
提醒大家一下,在您有高音調耳鳴出現(如蟬鳴、汽笛聲、金屬聲等),需要到醫院耳鼻喉科檢查診治,對防止耳聾非常重要。
眼睛吃什么東西才能補充眼睛的營養,使眼晴不疲勞又明又亮。
多攝取魚類,胡蘿卜、番茄、馬鈴薯、動物肝臟、豆類等富含維A和維B2等有益于眼睛保護的食物.
近視眼:要避免視力衰退,就得多吃魚,柑桔類水果和紅色果實,這是防止近視的有效方法,但不要吃那些加重近視的食物,特別是多種糖果、甜食、全脂
奶酪。
遠視眼:應多吃大蒜、洋蔥、乳制品、動物肝臟。
你在工作中經常使用電腦嗎? 眼睛有干澀、血絲、怕光,流淚,甚至紅腫的現象嗎?如果有,說明你的眼睛已經受到了傷害。
維他命A是預防眼干、視力衰退、夜盲癥的良方,以胡蘿卜及綠、黃的蔬菜及紅棗含量最多。
維他命B維他命B1不足,眼睛容易疲勞;維他命B2不足,容易引起角膜炎。可以多吃些芝麻、大豆、鮮奶、小麥胚芽等食物。
枸杞子
枸杞子清肝明目的療效大家早已知道,因為它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他命A、B1、B2、C,鈣、鐵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營養。
枸杞子的三種食療配方:
1. 枸杞子+米:煮成粥后,加入一點白糖,能夠治療視力模糊及流淚的現象。
2. 枸杞子+菊花:用熱水沖泡飲用,能使眼睛輕松、明亮。
3. 枸杞子+豬肝:煲湯具有清熱、消除眼澀、消除因熬夜出現的黑眼圈。
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及潤腸的功效,能改善眼睛腫痛、紅赤多淚,防止視力減弱。
還要學會睡覺。
你知道嗎?睡覺前喝什么水和睡眠的姿勢都會影響你的眼睛狀況。
1. 睡覺前不能喝過多的水,否則頻繁起夜是一方面,還會引起眼泡明顯的浮腫;另外,咖啡和茶,會讓體內水分迅速揮發,眼睛也因而更容易干澀。
2.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眼睛疲倦的最佳方法,不過要注意睡姿,俯臥和側睡往往會讓眼尾出現皺紋,或出現眼腫現象,恰當的睡姿應該是仰臥而睡。
開雙眼皮——整型角度
涂白色的眼線——化妝角度
不要瞇眼睛——儀態角度
每天對著鏡子說我眼睛變大了——心理角度
至于要讓眼睛大一點,那你就應該多做一些戶外活動,少在家里看電視,上網
避免眼睛近視
人瘦一點眼睛自然就變的更大了。
沒事就睜大眼睛看啊
時刻努力睜大眼睛
平時多瞪大眼睛直視一個物體,不過時間絕對不能過長,5秒之內把。——其實就是愣神,會把。中間可以適當的眨幾下。
看一條魚,魚往哪游你的眼珠就往哪轉,一天看幾個小時就ok了
我的眼睛本來一般不怎么大的!但是最近有好多人說我的眼睛變大了,我想可能和我的好朋友有關系,因為她的眼睛很大的,跟她在一起久了就會有點“近朱者赤,進墨者黑”的緣故吧!呵呵!
你可以試試梅蘭芳的方式,連連眼神的靈氣,有神的雙眸才最動人哦!
“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近視,沒有神,而旦角的眼神特別重要。怎么辦呢?他養了幾只鴿子,每當鴿子飛起的時候,他的眼睛就緊緊盯著飛翔的鴿子。他還經常注視水中游動的魚兒。漸漸地,他的雙眼有神兒了。日子一長,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
他幼年相貌很平常,眼皮老是下垂,眼神不外露。”據梅蘭芳說,他幼年眼睛略帶近視而且迎風流淚,不但親友擔憂,他自己也經常發愁,于是自17歲起他就靠看鴿子練習眼神,他每日將鴿子放上天空,始終注視著它們翱翔的身影,不離開任何一個飛行環節,隨著鴿子越飛越高,他的眼神也越望越遠,愣是糾正了幼年的眼疾,一直到晚年仍舊神光四射精氣內涵。
據說黎明每天都用梅派的“望高”方法練眼,眼睛不眨,直到流下眼淚,這樣能使他的眼神更深邃傳神,更符合梅蘭芳的文雅氣質。
眼部按摩:
早晨起床望著遠處做眼部運動,眼睛會更明亮變得更大。
1 手 掌 蓋 上 雙 眼 , 上 下 壓 著 按 摩 , 做 10 回 左 右。
2 手 掌 貼 在 耳 朵 上 方 , 從 前 向 後 往 上 拉。
3 手 掌 貼 在 眼 皮 上 , 往 前 轉 10 次 再 往 後 轉 10 次。
4 用 中 指 在 媚 骨 上 順 著 圓 圈 轉 5 回。
5 用 2 個 手 指 在 媚 骨 尾 部 上 從 裏 往 外 推 5 次 左 右。
6 眼 睛 低 部 骨 頭 上 放 3 個 手 指 壓 5 秒 鍾 , 反 複 做 3 次。
7 雙 手 掌 用 力 搓 一 搓 , 貼 在 眼 球 上 上 下 揉 10 次。
8 手 掌 貼 在 眼 睛 上 , 往 後 推 一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