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臺市概況】 邢臺,中國著名的臥牛城,簡稱為“邢”,有三千五百年的悠久建城歷史,是河北省歷史最悠久的城市,五朝古都,先后做過商朝、邢國、趙國、常山國、后趙的國都。歷史上曾稱有蘇氏、井方、邢國、巨鹿郡、襄國郡、邢州和順德府、順德路、順德道、邢臺市。邢臺歷史悠久,素有“鴛水龍崗,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形勝之地”的美稱。 邢臺本身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將來也必將成為一座歷史文化旅游名城。 [地理位置] 邢臺市地處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華北平原西部邊緣。位于北緯36。 50`~37。47`,東經113。52`~115。49`之間,東以衛運河為界與山東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 西省毗鄰,南與邯鄲市相連,東南15公里為南和縣,北分別與石家莊市、衡水市接壤。轄區東西最長處約185 公里,南北最寬處約80公里,總面積12486平方公里。市政府所在地北距省會石家莊市106公里, 距首都北京396公里。
【邢臺行政區劃】 2005年,邢臺市轄2市(沙河市、南宮市)15縣(清河縣、寧晉縣、內丘縣、廣宗縣、邢臺縣、任縣、臨西縣、新河縣、隆堯縣、柏鄉縣、威縣、臨城縣、平鄉縣、南和縣、巨鹿縣),2區(橋東區、橋西區)。市區還設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豫讓橋新區。全市共有191鄉(鎮),19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建置鎮75個。有5190個村民委員會,335個居民委員會。 邢臺市 面積12439平方千米,人口673萬人(2004年)。 橋東區 面積 37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郵政編碼054001。 橋西區 面積 96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郵政編碼054000。 南宮市 面積 854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郵政編碼055750。市人民政府駐鳳崗街道。 沙河市 面積 999平方千米,人口47萬人。郵政編碼054100。 邢臺縣 面積1983平方千米,人口45萬人。郵政編碼054001。縣人民政府駐邢臺市橋東區。 臨城縣 面積 797平方千米,人口19萬人。郵政編碼054300。縣人民政府駐臨城鎮。 內丘縣 面積 775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郵政編碼054200。縣人民政府駐內丘鎮。 柏鄉縣 面積 268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郵政編碼055450。縣人民政府駐柏鄉鎮。 隆堯縣 面積 749平方千米,人口49萬人。郵政編碼055350。縣人民政府駐隆堯鎮。 任縣 面積 431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055150。縣人民政府駐任城鎮。 南和縣 面積 418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054400。縣人民政府駐和陽鎮。 寧晉縣 面積1107平方千米,人口73萬人。郵政編碼055550。縣人民政府駐鳳凰鎮。 巨鹿縣 面積 623平方千米,人口36萬人。郵政編碼055250。縣人民政府駐巨鹿鎮。 新河縣 面積 366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郵政編碼051730。縣人民政府駐新河鎮。 廣宗縣 面積 493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郵政編碼054600。縣人民政府駐廣宗鎮。 平鄉縣 面積 406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郵政編碼054500。縣人民政府駐豐州鎮。 威縣 面積 994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郵政編碼054700。縣人民政府駐洺州鎮。 清河縣 面積 501平方千米,人口36萬人。郵政編碼054800。縣人民政府駐葛仙莊鎮。 臨西縣 面積 542平方千米,人口33萬人。郵政編碼054900。縣人民政府駐臨西鎮。 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邢臺歷史變遷】 邢臺歷史悠久,禹貢記為冀州之域,商祖乙曾遷都于邢,為京畿地。公元前11世 紀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為邢侯,建立邢國,統轄邢地。春秋為晉國領地。戰國為趙國信都 ,轄區亦屬趙,因“趙襄子食采于引,故有襄國之名”,邢稱襄國始于此。公元前372年 趙成侯據邢,改邢為信都,秦統一六國后,廢封建,行郡縣,置信都縣,轄區屬巨鹿郡。秦末漢初,項羽攻占趙地,“立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國”。東漢屬魏郡,三國時屬廣平郡、巨鹿郡。西晉末年,羯人石勒建后趙都襄國,置襄國郡,邢地屬之。 隋開皇十六年廢襄國郡置邢州。唐天寶元年改為巨鹿郡,至德二年復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為信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主順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為順德府,至元二年改府為順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順德路為順德府,清因明制。中華民國初期廢府留縣,屬直隸省。1914年設大名道,轄區屬之。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道廢,各縣均直隸于省。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七`七”事變,10月15日日軍侵占邢臺,設冀南道,不處改順德道。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后建立晉冀魯豫邊區抗日府,轄區公屬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1945年9月24日,邢臺解放,建立邢臺市。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 政府成立并恢復河北省建制,撤銷冀南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臺專員公署,轄邢臺、沙河、臨城、內丘、威縣、南宮、任縣、隆堯、柏鄉、寧晉等縣,撤邢臺市為邢臺鎮。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臺專區,1953年邢鎮復升格為邢臺市。1958年,邢臺專區撤銷,寧晉、新河劃入石家莊專區。其它各縣并入邯鄲專區。1961年邢臺專區復置。1964年,臨西縣歸屬邢臺專區,轄區為1市17縣。1984年,邢臺市升格為省轄市,轄區與邢臺地區分設,1986年,邢臺縣劃歸邢臺市領轄。1986年、1987年,南宮、沙河先后改建為縣級市。1993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邢臺地區,實行地、市合并,將所屬縣工歸邢臺市管轄。至此,邢臺市下轄2區、15縣、2個縣級市。 邢臺是仰韶文化發源地之一,在3000年的文明史中曾四代建國,五次定都〔商祖乙九祀甲辰圮于耿,遷都于邢;周成王四年,周公子姬苴在建邢國;漢高帝元年,項羽立張耳為常山王治襄國;東晉咸和五年九月,石勒建都襄國;永和六年三月.后趙新興王石祗即帝位于襄國;永和七年七月,劉顯在襄國稱帝〕。商周以來,邢襄大地幾曾演出過威武雄壯的活劇,產生了一大批對中國乃至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英賢和事件,地上地下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存。 元代世界級科學家郭守敬是邢臺人,有17項科學成就領先世界幾十到幾百年,郭守敬大都(北京)治水設計了白浮堰24道閘壩和斗閘,創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跡,至今北京水系結構依然是當年郭守敬治水時的框架,通過郭守敬博覽城。展現其在天文水利上的不朽業績;邢臺西部的凌霄山經考證是當年黃巾起義的大本營,黃巾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組織、有目的、有綱領的農民起義。史學家給予很高評價,其領導人張角是邢臺人,現凌霄山遺存頗豐, 名人名事名山三位一體,開發古兵山寨得天獨厚 ,義和團運動在近代三大革命太平王國、義和團、辛亥革命中承先啟后,給辛亥革命起了示范作用.經國內外專家學者考證其發源地在邢臺威縣。流行在山東、河北、河南的梅花拳就是義和團前身, 現在邢臺平鄉每年二月都要舉辦梅花拳祭祖大會,拳友來自海內外,人數達數萬之眾;平鄉的沙丘平臺,是當年商紂王“酒池肉林”、趙惠文王“沙丘宮——囚龍之地”、秦始皇“平臺涼尸”之處;邢臺的“太平道樂”源自張角所創的太平道教,是世界道教界、音樂界的一朵奇葩。 柏鄉漢牡丹不僅與洛陽牡丹、菏澤牡丹齊名,而且被譽為“柏鄉牡丹先天下”。此外邢臺還有僧一行、扁鵲廟、宋璄碑、道德經幢、唐陵石獅等。自然資源豐富多彩,“奇洞、險寨、 古林、云海”。臨城崆山白云洞,被中科院專家稱為“中國首次發現,世界未見此類報道”的“世界奇觀”,“小天池”被專家譽為太行山中段的一塊翡翠;前南峪農業生態觀光區被評為“全球環保五百佳”之一,被林業部專家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極富特色的生態農業溝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中央和國家級新聞媒介多次報道,此地還是1942年抗大舊址,老一輩革命家朱德、彭德懷、徐向前、何長工都在此學習過。這些獨具地方特色的歷史人文和名洞古林形成了多層次、廣內涵、高品位的邢臺旅游資源。
【邢臺建置沿革】 邢臺歷史悠久,禹貢記為冀州之域。同祖乙曾遷都于邢,為京畿地。公元前11世 紀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為邢侯,建立邢國,統轄邢地。春秋為晉國領地。戰國為趙國信都 ,墨守成規區屬趙,因“趙襄子食采于引,故有襄國之名”,邢稱襄國始于此。公元前372年 趙成侯據邢,改邢為信都,秦統一六國后,廢封建,行郡縣,置信都縣,轄區屬邯鄲郡(一說 屬巨鹿郡)。秦末漢初,項羽攻占趙地,“立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國”。東漢屬魏郡,三國時公屬廣平郡、世鹿郡。西晉末年,羯人石勒建后趙都襄國,置襄國郡,邢地屬之。 隋開皇十六年廢襄國郡置邢州。唐天寶元年改為巨鹿郡,至德二年復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為信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主順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為順德府,至元二年改府為順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順德路為順德府,清因明制。中華民國初期廢府留縣,屬直隸省。1914年設大名道,轄區屬之。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道廢,各縣均直隸于省。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七`七”事變,10月15日日軍侵占邢臺,設冀南道,不處改順德道。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后建立晉冀魯豫邊區抗日府,轄區公屬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1945年9月24日,邢臺解放,建立邢臺市。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 政府成立并恢復河北省建制,撤銷冀南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臺專員公署,轄邢臺、沙河、臨 城、內丘、威縣、南宮、任縣、隆堯、柏鄉、寧晉等縣,撤邢臺市為邢臺鎮。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臺專區,1953年邢鎮復升格為邢臺市。1958年,邢臺專區撤銷,寧晉、新河劃入石家莊專區。其它各縣并入邯鄲專區。1961年邢臺專區復置。1964年,臨西縣歸屬邢臺專區,轄區為1市17縣。1984年,邢臺市升格為省轄市,轄區與邢臺地區分設,1986年,邢臺縣劃歸邢臺市領轄。1986年、1987年,南宮、沙河先后改建為縣級市。1993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邢臺地區,實行地、市合并,將所屬縣劃歸邢臺市管轄。至此,邢臺市下轄2區、15縣、2個縣級市。
【邢臺地勢地貌】 邢臺市地處太行山脈和華北平原交匯處,自西而東、山地、丘陵、平原階梯排列 ,三者比例2:1:7,以平原為主。西部的山區和山前丘陵區,位于太行山東麓,海拔在100~ 1000米之間,主要山峰有十字格梁、吉道山、紫金山、靈霄山、老爺山、奶奶頂、仙翁山等, 最高山峰海拔1822米。中部、東部為河北平原(華北在平原西北部)的一部分,中部以山前沖 積平原為主,東部則為子牙灑和古黃河系沖種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平原區緩崗、自然堤 、廢河道隨處可見、洼地較多,平鄉、威縣、巨鹿、廣宗、臨西、清河、新河、南宮東部八縣 屬黑龍江港流域,地勢低洼平坦,有寧晉泊、大陸澤兩大洼地。最低海拔僅20米。
【邢臺礦產資源】 邢臺市轄區蘊藏著黑色金屬、輔助原料、煤炭、化工原料、建材原料及其他金屬 原料、地下勢水、礦泉水等38種礦產。其中有20種礦產經地質勘查已控明儲量。 其中煤、鐵、石膏、硫鐵礦、菱鎂礦、藍晶石、重晶石、石墨、瓷土礦、銅、鈷、鉬等礦產的勘查程度較高,而工業用白云巖、灰巖、耐火粘土、鋁土礦等礦闊的勘查程度較底。未勘 查平價已被開發利用的礦產有石榴子石、石英、長石、蛭石、云母、花崗巖、輝綠巖、閃長巖 、石英砂、彭潤土等。 由于受在礦條件的限礦產資源在轄區內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某些礦種在局部小區集中分布。 以鐵礦資源的沙河小區,區內有礦產地25處,蘊藏著全市95%以上的鐵礦儲量,目前淺部資源 已基本開發完,而深部資源由于受開采打件限制近期難以利用。以非金屬礦產資源為主的邢中 小區,位于北緯37。至37。13`左右的邢臺縣境內,主要礦種有蘭晶石、重晶石、石膏、菱鎂礦、白云巖及煤炭資源。其中蘭晶石、重晶石、菱鎂礦、白云巖等資源儲量屬河北之冠。以煤 炭、建材、化工及有色金屬為主的內丘、臨城、隆堯小區,主要礦種有煤炭、石膏、硫鐵礦、 銅、鈷、鎳等。是我省主要煉焦煤產地之一。特別是雙碑石膏礦是河北省儲量最大的石膏礦床 。 邢臺市東部平原蘊藏著較為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已發現礦泉水產地10處,有2處已開發利用。
【邢臺河流水系】 邢臺市河流屬于海河流域子牙河和黑龍港兩大水系。滏陽河由南向滋流經全市, 人為滏西和黑龍港兩部分,衛運河只是掠東部邊境而過,沒有支流匯入。 滏西區的河流有交河、北沙河、午河、氏河、李陽河、小馬河、牛尾河、七里~順水河、南澧 河、沙洺河、留壘河、北澧河、滏陽河、滏陽新河等15條行洪河道。這些河道除留壘河處,均 發源于西部太行山區,上游支溝源頭號繁多,流域形狀呈掃帚型,且多為季性河道,平時基流 很少,甚至干涸,汛期洪水暴發,河水陡漲陡落,歷時很短,中下游常常漫溢決口,形成災害 。留壘河、沙洺河、七里順水河、牛尾河、白馬河、小馬河、李陽河等8條河道來水,匯集大 陸澤,于任縣環水村匯入北澧、氏河、午河、北沙河、交河等流入寧晉泊,至艾辛莊匯入滏陽 新河,流入衡水市。 黑龍港區有老漳河~滏東排河、西沙河、索瀘河、老沙河~清涼江共5條骨干排瀝河道;較大排 水支渠有小漳河、商店渠、合義渠、衛西干渠、清西干渠、新清臨渠、豐收渠、民興渠等14條 ;一般排水支渠52條。自1966年根治海河以來,不斷進行治理,其中老漳河、滏東排河、老沙 河、清涼江均按三日降雨250毫米標準進行了疏浚和擴挖,其他支流河道排瀝均可達到3~5年一 遇。黑龍江地區的除澇工程已初具規模,對減輕洪澇災害起了重要作用。 衛運河上起漳衛兩河匯處的徐萬倉,下至四女寺樞紐,該河自臨西尖冢流入市境,沿臨西、 清河兩縣邊界北去,于清河渡口驛出境,是冀魯兩省的邊境河流,增內長度為58米,設計行洪 能力達4000秒/立方米,相當于原來1350秒/立方米,設計行洪能力達4000秒/立方米,相當于 原來1350秒/立方米的三倍。邢臺有曾百泉之城的美稱!
【邢臺土地資源】 農用地面積共計849044。6公頃,占全市土地部面積的68。3%。其中耕地面積為50501。48公頃,占4。1%,林地面積為125258。83公頃,占10。1%,牧草地機積為16。29公頃,占0。00001%,水面面積為19667。6公頃,占1。6……。建設用地面積共計165980。05公頃,占全市土地總積的9。2%,交通用地面積27114。4公頃,占2。2%,水利設施用地面積19918。1公頃,占1。6%。未利用地面積228412。8公頃,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8。4%。
【邢臺生物資源】 邢臺市生物資源豐富,有動物類、野生植物類、水產類。 動物類 (一)豬,主要品種為引進優種豬的雜交后代,本地地方品種已不多見。引進的優種原種有:大約克(加系、美系、英系)、長白(美系、加系、丹系)、杜洛克(美系)、皮特蘭、漢普夏(美系)、大白(法系)等。雜交品種主要有長白*本、大約克*本、長*大、大*長、皮*長*大等。雜交配套系有:冀白金、迪卡、斯格等。牧草類全市共有天然山草坡面積300萬畝。其中已利用240萬畝,人工種草保留面積5萬畝。草的類型可分為豆科牧草和本拉牧革及其它牧草。 (一)豆科牧草。苜蓿,本市以紫花苜蓿為主,苜蓿栽培在邢臺歷史悠久,它蛋白質含量高,適口性好,有飼草之王之稱。主要公布在巨鹿、隆堯、內丘、沙河、威縣、新河等縣市、新引進的品種有美國323、皇后、農保等,加拿大的阿可風金等。三葉草是近年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新品種,分紅、白、雜中,這三種邢臺是均有種植。沙打旺,草木樨,小冠花、胡枝子(分多色和三色胡枝子),假香野豌豆等豆料牧草主要頒在沙河市、臨城、內丘、邢臺縣等地。 (二)本科牧草。黑麥草,可分多年生和一、二年生黑麥草,種植以一、二年冬牧—70黑麥草為主,分布在南宮、寧晉、邢臺到、威縣等地。白羊草、黃背草、野古草、坡堿草、藎草、狗尾草等野生牧草,主要分布在邢臺縣、沙河市、臨城、內丘等四個山區縣市。 (三)其他科牧草。魯梅克斯,是從烏克蘭引進的品種,聚合草(俄羅斯飼料菜)、糖粒莧、苦荬菜、塊根類的胡蘿卜等,這幾種在邢臺市大部分縣市分別有種植。 水產類 (一)水資源。全市共有可養魚水面近4。9萬畝。其中水庫近4。1萬畝,大中型水庫 5座,小I、II型水庫55座。坑塘面積近0。98萬畝,養魚水面7千多畝。 (二)漁業資源。魚類,大型經濟魚類品種有草魚、鰱魚、鳙魚、魴魚、吳郭羅非魚、尼羅羅非魚、淡水白鯧、紅鱒彩虹鱒、三文魚、俄羅斯鱘、湘云魚(湘云鯉),草胡子鲇、美國大口人鯰等。小型經濟魚類有大銀魚、池召公魚、白條,馬口魚、泥鰍、土鯰等。 兩棲動物類有:中華鱉、美國青蛙、牛蛙。 蝦類有:長臂青蝦、蝦米、羅氏藻、沼蝦等。 蟹類有:河蟹、絨毛蟹等。
【邢臺高等院校】 邢臺學院(目前邢臺市唯一本科高校,原直隸第四師范學堂,建于1910年)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工業學院)(國家首批河北第一所高職“211”工程高校) 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邢臺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邢臺旅游資源豐厚,古跡名勝眾多,是極具發展前途的旅游城市。 原始自然旅游資源有臨城“北方奇觀”白云洞、小天池森林生態旅游度假區、內丘杏峪南太行自然風景區(可分三區,北區丹崖疊嶂,中區古林云海,南區翠谷險寨,有野豬、山羊、山雞、長尾鵲、狼、豹等諸多野獸飛禽和多種名貴藥材。主峰寒山垴海拔1800多米,登之可觀“日照云海”之奇觀),小西天省級風景名勝區(其特點一是體量大,規劃面積90平方公里;二是組合好,有山水,有溫泉,有文化沉跡,其中水好,位于邢邯兩市之間,與周邊省、市均不足一天行程)。另外還有沙河秦王湖、九龍廟溝(地下景觀-九龍生地)等。 歷史文化沉跡旅游資源郭守敬博覽城。郭公系邢臺縣郭村人,元代科學家,在天文歷法、水利、數學、儀表制造等領域有17項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領先西方科學家幾十到幾百年。尤其是在天文歷法方面,比西方的哥白尼和伽利略分別早200年和300年。該項目1995年9月經國家計委、中科院、國家旅游局等專家論證,認為以郭氏的歷史地位、作用和社會影響,建造博覽城符合黨中央“科教興國”戰略,可培養青少年科技意識,創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氛圍。黃巾起義中央寨。黃巾起義首領張角系邢臺平鄉縣人,起義軍的中央寨在邢臺縣靈霄山。該旅游資源特點是“三大、兩廣、兩好”即:體量大,景點密度大,發展余地大(內丘張角寨系其后寨、植被好、山勢高、天梯險,可組成黃巾旅游線);文化內涵廣(南有天師道、北有太平道,民間故事豐富多彩),市場廣(面向海外華人圈,青少年系主體);區位好(距邢臺市區45公里);組合好(系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與嶂石巖、臨城溶洞可互補互利)。該區可建成歷史文化、科學考察、藝術創作、避暑療養、體育野營等多功能旅游項目。義和團展館、義和團運動的發祥地在邢臺,其首領趙三多系威縣人,孫中山先生稱義和團運動是辛亥革命的榜樣。擬建義和團運動展館、梅花拳演練廳,使之有參與性。另外,清河是武松故鄉,有野豬林,武大郎墓等;內丘有神醫“扁鵲廟”;廣宗有“困龍之地”(商紂王“酒池肉林”、趙武靈王“沙丘宮”、秦始皇“涼尸臺”);沙河有梅花亭、宋璟碑等特色文化資源。 民俗宗教旅游資源主要有:開元寺、甄澤觀、張果老山、白雀庵等。開元寺始建于唐,盛于元,至今1200多年,曾是中國頗有名望的佛教建筑之一。原有彌勒佛殿、毗盧殿、釋迦牟尼殿、大雄寶殿、藏書閣等,占地40余畝,建筑宏偉,構筑精致。現正逐步得到維修和重建。 新興旅游資源有邢臺縣前南峪農業生態游(該區被聯合國評“全球環保五百佳”之一)。有聞名遐邇的抗大總校遺址。 旅游用品資源,有柏鄉鐵花、任縣草編、邢州白瓷、清河黑陶、臨城根雕、廣宗盆景、臨西木魚石,以及第16中學生物藝術等。 邢臺市旅游主題形象可概括為“四古”,即:古洞、古寨、古賢、古林(原始次生林)。幾年來,全市旅游景點累計投資8000多萬元,產生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但市旅游資源多處尚在初級開發階段。這些特色旅游資源優勢尚未轉為經濟優勢,旅游業的發展潛力很大。 以自然生態為特色的風景資源有“奇洞、險寨、森林、云海”。1、風光地貌。臨城縣的崆山白云洞是我國北方一處“地下巖溶博物館”,被稱為“北方奇觀”,世界洞穴協會理事認為其古石筍和干谷系統屬世界罕見,另有賀坪峽、九龍溝。2、以山林為主體的景觀。小天池森林生態莊旅游慪既有“江南綠林碧水之秀色,又具壩上氣候之涼爽”,被專家譽為“太行山中段的一顆翡翠”;前南峪農業生態觀光區1994年被提名為“全球環保五百佳”,是“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杏峪山野旅游區為市級自然保護區,丹巖疊嶂、古林云海、翠谷險寨,有大面積的原始次生林和人工林。另有北武當山、小西天、白云山、張果老山、不老青山、賀坪峽、天梯山、天臺山、廣陽山等。3、以水為主體的景觀。朱莊水庫又稱“映雪湖”,隆冬季節可見“鼎梅晴雪”之景,并有漸泉可防病治病;秦王湖有“三峽四溝五十景”之稱。平鄉、寧晉、臨西的溫泉、岐山湖、玉泉湖、百泉亦佳景紛呈。4、以園林為主體的景觀。柏鄉漢牡丹園的牡丹“株高八尺,花大如盤”,為漢代木本植物,有著悠久的歷只和神秘的傳說,與洛陽、菏澤牡丹相比,有“柏鄉牡丹天下先”之稱。大型公園有達活泉公園、人民公園、紫金公園、武松公園。 以品牌企業和特色經濟現象為主的商貿旅游資源。世界最大的羊絨基地——清河縣,亞洲最大的冶金機柑軋輥生產企業——邢機公司,華北最大的板材工業區——邢臺縣,綜合評價全國500家最優企業之一——邢臺礦業集團,全國500粗最佳經濟效益企業之一——邢臺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全國500愛最佳經濟效益企業之一——河北晶牛集團。全國三大方便面基地之一——華龍方便面集團,另有頗具規模的汽摩配件基地、再生硬質合金基地、自行車零配件基地、軸承基地、藥用棗仁基地、再生玻璃基地等。 邢臺市還有豐富的旅游商品資源。工藝品類有鐵花、草編、邢編、邢洲白瓷、黑陶、彩陶、古陶、根雕、盆景、木魚石、生物藝術品、掛毯、手工藝布鞋、刺繡、剪紙等;紀念品有邢臺風景撲克、郭守敬儀器模型等;書籍間像制品有太平道樂磁帶、太極拳VCD、黃巾軍與張角的傳說、義和團傳說、水滸故事、趙氏孤兒、光武帝的傳說等;土特產有威縣三白瓜、沙河馬場梨、隆堯澤畔藕和大蔥、邢棗仁、巨鹿枸杞和金銀花、邢臺板栗、寧晉雪花梨和鴨梨、臨西醬菜、平鄉黃芽白等;名吃有威縣“牛舌頭”(吊爐火燒)、廣宗“猴爬桿”(薄餅)、南宮董菜、清河菜豆腐、寧晉驢肉糕、臨城酥魚、邢臺黑家水餃等。 邢臺主要旅游景點: 市區景點: 清風樓 開元寺 達活泉公園 郭守敬紀念館 森林公園 紫金公園 邢州廣場 新世紀廣場 邢臺學院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 塔林公園 火神廟 城隍廟 天寧寺 唐代陀羅尼經幢 順德府古城墻 七里河 小黃河 牛尾河 邢侯墓 曹演莊商代遺跡 仲毅公園 豫讓橋(豫讓公園)臥牛城雕塑 市內景點: 邢臺紫金山 邢臺峽谷群 天河山 云夢山 邢臺縣九龍峽 崆山白云洞 天梯山 張果老山 黃巾軍寨(凌霄山) 觀音寨 白云山 鼎梅山(奶奶頂) 小西天 棋盤山 馬鞍山 沙河市恒利莊園 北武當山 廣陽山 太行大渡槽 秦王湖 映雪湖 岐山湖 八一湖 九龍溝 柏鄉漢牡丹園 鵲山祠 太子巖 英談古寨 內邱長壽百果莊園 前南峪國家森林公園 扁鵲廟 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 邢窯遺址 天臺山 小天池 不老青山 寒山 杏仙嶼 普利寺塔 普彤塔 八路軍129師東進縱隊司令部 冀南烈士陵園 堯山 大陸澤遺跡 柏人城遺跡 梅花公園 梅花亭 宋璟碑 沙丘平臺 義和團紀念館 呂玉蘭紀念館 董振堂紀念館 武松公園 大運河風光 萬和宮 出自邢臺的成語、典故: 破釜沉舟 作壁上觀 以一當十 代人捉刀 陽春有腳 生吞活剝 鹿死誰手 飽以老拳 雨過天青 舌燦蓮花 頑石點頭 民脂民膏 鐵石心腸 珠圓玉潤 淡掃蛾眉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傅粉何郎 穢言污語 鍛煉周納 大儒縱盜 酒池肉林 長夜之飲 禁中頗牧 馮唐易老 漆身吞炭 士死知己 笑不露齒 刑不隱親 郭巨埋兒 紙衣瓦棺 只欠一死 丹書鐵券 以人為鏡 趙氏孤兒 良馬驥邢 紀昌學射 邢侯搏戎 賜箸表直 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邢臺部分) 東先賢遺址 商 邢臺市區 邢國墓地 周 邢臺市區 唐祖陵 唐 邢臺市隆堯縣 扁鵲廟 明至清 邢臺市內丘縣 開元寺 明 邢臺市區 大運河 春秋至清 邢臺段屬于一部分 宋璟碑 唐 邢臺沙河市 義和拳議事廳舊址 1898年 邢臺威縣 邢窯遺址 隋-五代 邢臺市內丘縣、臨城縣 普利寺塔 北宋 邢臺市臨城縣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邢臺部分) 邢臺市 市區內 邢臺道經幢 唐 古建筑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市區內 開元寺 元 古建筑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市區內 東先賢遺址 商 古遺址(國家級) 邢臺市 市區內 邢國墓地 周 (國家級) 邢臺市 市區內 清風樓 明 古建筑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市區內 曹演莊遺址 商 古遺址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市區內 順德府文廟大成殿 明 古建筑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市區內 邢臺天寧寺 元 古建筑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市區內 火神廟 明 古建筑 2001年2月7日 邢臺市 市區內 七里河御路石橋 元 古建筑 邢臺市 市區內 直隸第四師范學堂舊址 清 古建筑 邢臺市 市區內 侵華日軍碉堡 民國 邢臺市 邢臺縣 南良舍 南良舍造像碑 北魏 石刻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邢臺縣 北尚汪村 田麻癢莊園 民國 近現代文物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邢臺縣 漿水鎮前南峪村 前南峪抗日軍政大學舊址 1940—1943年 近現代文物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邢臺縣 靈霄山 靈霄山寨 古建筑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邢臺縣 英談石寨 明清 古建筑 邢臺市 威縣 東街 威縣彌勒經幢 宋 古建筑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威縣 固獻鄉沙柳寨村 義和拳議事廳 清 近現代文物 2001年2月7日 邢臺市 威縣 西漢廣宗王列如意墓 西漢 古墓葬 邢臺市 沙河市 東戶村 宋璟碑 唐 石刻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沙河市 廣陽山石窟 石刻 邢臺市 任縣 張霍村 張霍村寺廟遺址 宋 古遺址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清河縣 冢子村 冢子村古墓 漢 古墓葬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清河縣 杜村 杜村遺址 商 古遺址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清河縣 城關村 貝州城址 宋 古遺址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橋西區 葛家莊村 邢侯墓地 夏、商、周 古遺址 2001年2月7日 邢臺市 平鄉縣 北柴村 北柴村造像碑 北齊 石刻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平鄉縣 平鄉鎮 平鄉文廟大成殿 元 古建筑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平鄉縣 后馬莊村 鄒氏墓群 清 古墓葬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平鄉縣 油召鄉八辛莊村 小架梅花拳創始人張從富墓 清 古墓葬 2001年2月7日 邢臺市 平鄉縣 鉅鹿郡城遺址 秦代 古遺址 邢臺市 平鄉縣 大觀圣作之碑 邢臺市 寧晉縣 塔底村 塔底村古墓 古墓葬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寧晉縣 東王里村 曹鼐墓 明 古墓葬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南和縣 北關 南和造像碑 北齊 石刻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南和縣 東韓村 澧水石橋碑 隋 石刻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南和縣 吳村 吳村古墓 漢 古墓葬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南和縣 左村 左村古墓 西漢 古墓葬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南和縣 朱營村 朱正色墓 明 古墓葬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南宮市 舊城村 普彤塔 明 古建筑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南宮市 文化館 宋君碑 隋 石刻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南宮市 北大街 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司令部舊址 1938年 近現代文物 2001年2月7日 邢臺市 南宮市 城內 重修南宮縣學碑 清 石刻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內丘縣 神頭村 扁鵲廟 元 古建筑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內丘縣 李吳村 韓厥墓 古墓葬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內丘縣 中張村 中張千佛閣 明 古建筑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內丘縣 王交臺村 王交臺牛王廟 清 古建筑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隆堯縣 文物保管所 隆堯碑刻群 北魏、唐 石刻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隆堯縣 雙碑村 柏人城址 周 古遺址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隆堯縣 汪尹村 唐陵 唐 古墓葬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隆堯縣 堯城鎮 堯山城址 唐—清 古遺址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隆堯縣 城關鎮丘底村 任敖墓 西漢 古墓葬 2001年2月7日 邢臺市 臨城縣 城關 普利寺塔 宋 古建筑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臨城縣 祁村、崗頭等 臨城瓷窯址 唐至元 古遺址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臨城縣 東柏暢村 柏暢城遺址 戰國、漢 古遺址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臨城縣 西鎮村 西鎮李氏墓 齊 古墓葬 1993年7月15日 邢臺市 臨城縣 喬家莊村 喬氏墓群 明 古墓葬 2001年2月7日 邢臺市 臨城縣 臨城煤礦遺址 清代 古遺址 邢臺市 巨鹿縣 城下 巨鹿故城遺址 宋 古遺址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市 廣宗縣 大平臺村 沙丘平臺遺址 商—秦 古遺址 2001年2月7日 邢臺市 廣宗縣 老城西大街 廣宗官署正堂 明 古建筑 2001年2月7日 邢臺市 柏鄉縣 駐駕鋪 賈母貞節碑 元 石刻 1982年7月23日
【邢臺城市規劃】 邢臺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并通過了《邢臺市人民政府關于邢臺市城市總體規劃(2005—2020)編制情況的報告》,該報告對邢臺中心城市的定位、范圍、布局、結構作出系統闡述。 打造“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 新規劃明確了1個中心(邢臺市區)、2個副中心(清河、寧晉)、5個中小城市(沙河、南宮、隆堯、巨鹿、威縣)、9個縣城、13個重點城鎮、51個一般鄉鎮。屆時,邢臺市將被打造成為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以發展冶金、能源、汽車、建材為主的工業基地,具有濃郁的歷史文化特色的生態園林城市。 中心城市擴大10倍 新規劃對邢臺市城市規劃區作了重新界定,確定的規劃區范圍包括:邢臺市區、邢臺縣全部,沙河市全部,任縣、南和縣澧河以西區域,內丘縣的縣城、官莊、大孟村3個鄉鎮和金店鎮李陽河以南區域,總面積3745平方公里。主城區的范圍由現在的67平方公里擴大到665平方公里。形成“西北生活、東南工業”的城市形態。 一城三區的城市布局 中心城市布局將形成一城三區,一城即二環以內的中心城區,面積70多平方公里;三區包括高新技術開發區、北部新區和高速路以東的東部新區。同時,包括“兩心四軸”,兩心即橋東的老城市中心和北部新區新城市中心,四軸即以南北向分割,南水北調干渠以西為生態風貌軸;鐵路以西、西二環以東為現代風貌軸;鐵路以東、東二環以西為歷史風貌軸;東二環以東為產業風貌軸。 城市結構為“五星捧月”,即中心城市附近的南和、任縣、沙河、內丘、皇寺設計為5個組團式衛星城,形成五星捧月之勢。 打造中心城市水系 為改變“缺水少綠”的現狀,新規劃將引朱莊水庫之水進市,同時利用豐水期南水北調之水,作為景觀用水的主要水源。沿西二環鋪修供水管道,在七里河、小黃河、圍寨河、茶棚溝上游和北部新區西頭分設若干調供閘門,水源流經城市后再作為工業用水和市政用水。電廠、邢鋼可以從七里河提水,玻璃廠、熱電廠等企業可以讓水直接流入廠區。 此外,邢臺市規劃構筑的“水系綠網、環城綠廊、四心四園競芬芳”綠地空間結構,將形成分布在城市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農業觀光園、白泉生態園、北部新區生態公園和森里公園構成的城市綠芯,以及達活泉公園、龍崗公園、水上公園、歷史文化公園等四個市級公園,同時,實施城市公共綠地、生產防護綠地和單位附屬綠地。到規劃期末,建成區綠地率達到40%,人均綠地達到12.7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