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語文閱讀教學藝術50講—— 課型設計的藝術9
9.課型設計的藝術——關于課型創新的若干思考
課型的創新,應該是當前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隨著中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和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文》教科書及未來高中課程標準《語文》教科書的全面使用,課型創新的問題將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研究與實踐的深入,將有非常優秀的創新課型出現在我們的教學之中。 但是在真正的日常教學之中,課型研究始終是一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這從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如: l.在大量高層級的科研課題中,極少有關于課型研究的實用課題。 2.在幾十年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成果中,極少有課型研究的優秀成果。 3.很少見到研究課型的立論高遠的文章,很難見到關于課型研究的學術專論。 4.基本上沒有關于課型研究的研討交流活動。 5.即使在大張旗鼓地進行新教材培訓的時期,不管是哪一級的培訓,都看不到與創新課型有關的指導或輔導活動。 這就導致了課型研究滯后于教學改革、滯后于教材改革的后果。 難怪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在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初中《語文》的實驗過作中,有很多由優秀的教學能手指教的、平時看來是值得稱道的課,卻受到了課改專家的批評與否定。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傳統的課型慣性巨大,執教者往往用陳舊的課型來教學新穎的教材。 所以,我們應從課改成功的高度來看課型創新的問題??梢哉f,在現在,課型的改革與創新是必然的,不需要過多地論證;我們所需要的,是真正地在大面積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上作課型的改革進行突破。 下面,談談對課型改革與創新方向的一些思考。 第一,我們可以從執行新課程標準的角度來探求其對談型設計的隱性要求。 課型創新也好,教法創新也好,教學手段創新以好,首先要做到的是,必須透徹地理解教學綱領性指導文件的精神,離開了指導,就帶有盲人騎瞎馬的意味。 2001年秋季,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稿)頒布,它給我們帶來了教學理念的深刻變化,同時帶來了中學語文教學設計理念的深刻變化。從閱讀教學來講,它要求我們從許多重要方面更新觀念和進行改革,其中含有不少的對課型進行創新的隱性要求,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與認真探索。如下面一些重要內容,都與新型的課型設計有關: l.語文課堂教學應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的設計。 "課程標準"在第一部分的"課程的基本理念"中說道: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義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2.語文課堂教學應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探索。 "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說道: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3.語文課堂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課程標準"字數不多,但"獨立"這個詞共出現了8次。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說道: (學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還說道: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買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4.語文課堂教學應指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說道: 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課程標準"在"評價建議"中說道: 閱讀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察其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以及閱讀材料的選擇和閱讀量。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 5.語文課堂教學應進行"跨學科教學"。 "課程標準"在"教學的基本理念"中說道: 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課程標準"強凋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用了大量的篇幅來進行闡述。 6.語文課堂教學應進行"平等對話"式教學。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說道: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又說道: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可以說,上述內容表現出語文教學與語義教學設計在理念上的極為重大的變化,它們給我們表達出了教學要進行改革、教學設計要進行創新的指令性的要求。 第二,我們可從不同的角度來探索課型設計與創新的可能性。 對課型的研究,不應該是小敲小打、零打碎敲的,對此應該有著比較高的立意,要從不同的研究線條入手開展對課型的研究,以形成對新課型進行探求的網狀覆蓋,從而在課型研究上獲得有力的突破。 一般來說,如下方面的線條是可以牽引開來的。 1.著眼于教材的運用來研究課型的創新。 在試用修訂本中學語文教學大綱的指導下,誕生了試用修訂本的初、高中語文教材,在中學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已經誕生了若干套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語義實驗教材。這些教材的編寫理念非常先進,表現出如下鮮明的特點:①選文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②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③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④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注釋和練習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有利于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⑤教材內容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⑥注意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⑦教材具有開放性和彈性,注意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所以,我們決不能將理念這樣先進、思想這樣明確、內容這樣新穎的教材及納入講讀課、析讀課、串講課等傳統課型的籠子之中,讓新教材在舊的教學模式中備受煎熬。 所以,從大面積上看,新教材的出現應給課型設計和課型改革帶來興奮的熱情和激動的波瀾,帶來理智的思考與科學的實踐。新教材的使用迫切地需要課型改革,新教材需要新課型。 所以,除了朗讀課型、學法指導課型、文學欣賞課型這些我們比較熟悉的課型之外,我們還可研究、實踐如下適用于新教材的新課型: ①閱讀實踐課--其課型任務是讓學生在更多的時間和更廣的空間中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閱讀實踐中掌握運用閱讀的方法與技能。 ②語文活動課--其課型任務是將語文能力的培養融于生動活潑的訓練、比賽、娛樂、游戲、演出等等豐富多姿的活動之中,開拓學生學習語文的天地,將學生的興趣愛好引人學習語文的廣闊視野,以培養學生個性和發展學生的能力。 ③增容閱讀課--其課型任務是在教學中或者進行比較閱讀,或者進行材料聯讀,或者進行穿插式閱讀,或者進行課外信息交流,或者引進其他閱讀資源等,以增加閱讀的數量,擴展閱讀的眼界,提高閱讀的速度。 ④技能訓練課--其課型任務是訓練培養學生學會發現、擴展、利用語文學習的資源,訓練培養學生快速、準確、科學、有效地獲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⑤獨立閱讀課--其課型任務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中注重情感體驗,積累豐富的材料,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發展自己的閱讀個性。 ⑥思維訓練課--其課型任務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進行閱讀中的發現,發展學生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能力,激發其想象力和創造的潛能。 ⑦探究性學習課--其課型任務是在學生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初步訓練學生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能力,并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 2.著眼于教學科研來研究課型的創新。 這里所說的"教學科研",主要指閱讀教學改革的某種試驗方案或者某個專項研究的課題。由于各個科研方案的視角、方法、手段等等內容的不同,所創新的課型也會各有所異。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一個與教學有關的研究課題,都應該做到同時對課型設計進行研究,以確保課題的順利進行。著眼于教學科研來研究課型的創新,有時會有別開生面的體會與收獲。 比如,筆者正在主持"初中語文積累教育研究"這個課題,與此同時,也在進行初中語文積累教育的課型研究。我們一是要重點研究如何讓學生在語言積累、能力訓練、方法養成、情感熏陶、思維培養等五個方面得到科學而切實的訓練。二是要重點研究如何讓刨新的課型更美,特別是講求課型設計的造型之美。 為此,筆者從不同的層面設計了幾種初中語文積累教育創新課型系列。它由吟讀課型系列、練讀課型系列、聯讀課型系列和品讀練讀課型系列等四個系列的課型組成。 "吟讀課型系列"在教學上的作用是讓學生讀起來,讓學生在大量的朗讀中感知語文材料,感受語言氛圍,感悟語言表達,養成學生的閱讀氣質。它主要包括如下課型:①習讀課,②朗讀課,③吟讀課,④演讀課,⑤誦讀課。 "練讀課型系列"在教學上的作用是讓學生受到不同層次的閱讀技能技法訓練,指導學生進行充分的閱讀實踐,讓學生對閱讀材料有敏銳的感覺,有正確的品讀方法和獲取信息的科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從語言學習的角度講,是要指導學生知道如何習得語言,如何積累語言,如何品味語言,如何運用語言。它主要包括如下課型:①練讀課,②理讀課(含辨讀課),③說讀課,④寫讀課。 "聯讀課型系列"在教學上的作用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它主要包括如下課型:①聯讀課,②比讀課,③插讀課,④擴讀課。 "品讀課型系列"在教學上的作用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增加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它主要包括如下重要課型:①字詞品讀課,②句式學用課,③段式讀寫課,④篇章比讀課,⑤智能練習課。 另外,我們還可以: 從學生課中活動的角度來研究課型的創新,從更新教學手段的角度來研究課型的創新,從展現教師個人教學設計藝術的角度來研究課型的創新,從文體教學的角度來研究課型的創新,從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角度來研究課型的創新,等等。 總之,課型創新的美而遠景在向我們招手。 破除串講式、講析式、答問式、談話式等陳舊的課型,是我們的責任。 創造學生自主閱讀式、教師不講析式、活動式、探究式等等嶄新的課型,更是我們的責任。 我們所創造的優秀課型,要表現出我們能夠運用各種方法,創造各種課堂活動形式,充分地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 我們所創造的優秀課型,要能夠處理好閱讀與誦讀、閱讀與聽說、閱讀與編創、閱讀與論辯、閱讀與置疑、閱讀與品析、閱讀與積累、閱讀與想象、閱讀與延伸等各種關系,讓學生在誦讀、聽說、編創、論辯、置疑、表演……想象、擴讀等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求知、求智、求美、求樂。 我們所創造的優秀課型,要豐富而又新穎,科學而又藝術,獨特而又普通。既要帶有研究性,又要適用于大面積上的語文教學,既是優秀教師的創造而又適用于大面積上的語文教師,既能參加各個層次的教學競賽,又可以說是一般通用的常規課型。如果能夠這樣,閱讀教學的課型設計藝術就走進了千萬個語文教師的課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