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由麝香、珍珠、琥珀、牛黃等名貴中藥制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的功效。通過多年臨床應用發現,它除了能治療痔瘡、肛裂及肛周濕疹外,還可用于治療以下病癥。
唇皰疹 表現為口唇附近出現成簇的皰疹,痛癢不已。涂搽此藥膏,每日2~3次,可迅速止癢止痛,促使皰疹干涸結痂。 日曬傷(日光性皮炎) 受曬處皮膚表現紅腫、瘙癢、灼痛,嚴重者可引起水皰。涂搽此藥膏,即感患處涼爽舒適,痛癢減輕,每天涂1~2次,2天后癥狀即可全部消失。 小兒紅臀(尿布皮炎) 表現為臀部皮膚紅腫、紅斑,嚴重者出現水皰。患部以溫水洗凈擦干后,每日涂搽此藥膏2~3次,連用2天即可獲愈。 痱子 患部以溫水洗凈擦干后,涂以此藥膏,既止癢,又可促使痱子消退。 淺度燙傷 輕度燙傷,先迅速用冷水沖,止痛后,涂以此藥膏,有消腫止痛,預防起皰和感染化膿,以及促進皮膚修復的作用。 纏腰龍(帶狀皰疹) 患部先以75%酒精消毒,待干后,用一次性注射針頭逐個挑破皰壁,以棉簽吸去皰液,然后涂搽此藥膏,每日2~3次。臨床經驗表明,此藥膏的治療效果較好。 褥瘡 出現紅斑者,患部以溫水清潔擦干后,涂搽此藥膏,每日2次;出現糜爛、潰瘍者,先以生理鹽水清潔創面后,再涂敷藥膏,覆蓋紗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此藥膏有活血化淤、祛腐生肌、促進愈合之良效。 黃水瘡(膿皰瘡) 患者皮膚上出現綠豆至黃豆大的水皰,皰破后流黃水、結黃痂。患處先以75%酒精或碘酒消毒,再用消毒過的剪子在皰壁根部,將皰壁剪除,用消毒干棉簽蘸掉膿液,然后涂敷藥膏。一般治療1次即可獲愈。 粉刺(青春期痤瘡) 面部先用溫水洗凈后,涂此藥膏于患處,每日2~3次。癥狀嚴重者,可配合口服四環素、甲氰咪胍。 外陰過敏 此癥多因低劣衛生巾過敏所致,表現為外陰部紅腫、瘙癢,嚴重者出現潰瘍。患者常瘙癢難耐,苦不堪言。患部以溫水清潔后,涂搽此藥膏,每天2次,有人報告33例,涂搽1~2天獲愈。 另外,馬應龍麝香痔瘡膏還可用于蟲咬皮炎、癤腫初起、傷口感染化膿、新生兒臍炎、耳部濕疹、染發皮炎等,已經成為家庭的常備藥物。但應特別提醒的是,孕婦應忌用本品。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武漢馬應龍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42021920,以下簡稱為痔瘡膏)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痔瘡腫痛、肛裂疼痛。近年來,該藥臨床應用更新不斷,報導頗多,現概述如下。 1 創口愈合不良 痔瘡膏的祛腐生肌作用顯著,在促進婦產科創口愈合方面得到證實。安子靜等將其用于治療腹部切口或會陰側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6例,痊愈率達100%。[1] 2 難愈性皮膚創口 感染創傷及手術所致創口延遲愈合或頑固性潰瘍的治療,傳統方法多不夠理想。王愛琴等的研究表明,痔瘡膏局部外用療效優于傳統治療方法。創口局部的清創處置及原發病的正確治療能增強采用此法的療效。該膏的清熱解毒功能對創口局部起消炎滅菌作用。活血化瘀功能促進了局部血液循環,加快了炎癥吸收及肉芽組織生長,進而加快了創口愈合。另外,痔瘡膏的軟膏特性起到了保護肉芽組織的作用,以免新生肉芽組織遭到紗布的粘揭破壞。{2} 3 感染性傷口 感染性傷口一般具有常規治療效果欠佳、病程長的特點而困擾外科醫生。因此,感染性創傷的組織修復是外科的一大難題。創傷的組織修復主要有增生和塑形兩個階段。細胞增生在組織修復中起主導作用,這一過程起始于急性炎癥期,至炎癥反應趨向消退時,細胞增生加速,從而使組織缺損得以填充并恢復其連續性。修復過程的順利進行與良性刺激因素的存在和不良抑制因素的祛除有關。良性刺激因素包括:干細胞激活劑、良好的血流、全身情況好等。不利因素包括:感染、異物存留、組織缺血以及全身情況差等。任紅文等應用馬應龍麝香痔瘡膏配合丹參注射液治療感染性傷口63例,全部于二月內愈合,治療前后對照效果顯著。[3] 4 褥瘡 褥瘡是臨床上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很容易發生感染,一旦惡化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嚴重感染乃至有生命危險。朱李艷對18例褥瘡患者采用痔瘡膏治療,其中I度褥瘡者3例經7 d治療后全部治愈;Ⅱ度褥瘡者10例經10 ~12d全部治愈; Ⅲ度褥瘡者經0.5個月4例治愈,總有效率達到95%。[4] 5 凍瘡 凍瘡是指手指、足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受低溫影響,出現紫斑、水腫、炎癥等反應的一個癥狀群,凍瘡的發生與局部微循環發生障礙有關。艾東方等用痔瘡膏治療46例,總有效率100%。[5] 6 肛裂 肛裂是肛管齒線以下皮膚破裂后引起的慢性梭形潰瘍,與感染、損傷、局部解剖特點有密切關系。典型肛裂的病理改變主要有梭形潰瘍、櫛膜變厚、肛緣水腫、肛竇炎、肛乳頭炎、單口內瘺和哨兵痔等,主要癥狀有疼痛、便秘、出血、濕疹。李艷玲等采用中藥湯劑、麻子仁丸加痔瘡膏外用治療肛裂216例,其中Ⅰ、Ⅱ期肛裂療效較好,Ⅲ期肛裂可起到緩解疼痛作用。[6] 7 痔瘡 痔是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及肛緣皮下的靜脈叢瘀血曲張擴大形成柔軟的血管瘤樣病變。痔的治療主要有內治法、外治法及手術療法。對于重度痔瘡目前大多偏重于手術療法,這對患者有一定痛苦。宋鐸等采用痔瘡膏加微波治療重度痔瘡180例,并設對照組觀察,對照組用肛腸科常規換藥。治療組總有效率97.5%,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7] 8 肛腸病術后 肛門手術治療后由于解剖及位置的特殊性,切口大多呈開放性,加上手術創傷性水腫、大便刺激、周圍炎性滲出物增多等原因,影響切口的愈合,患者術后疼痛難忍,住院時間也較長。青島市立醫院肛腸科采用痔瘡膏配合電磁波治療、護理肛門術后患者40例,選擇疼痛消失時間、水腫消退時間等指標,并設對照組40例分組進行觀察,結果差異顯著。[8] 9 子宮頸糜爛 治療子宮頸糜爛有多種療法,其復發率較高,療效均不理想。王云玲報導痔瘡膏治療輕、中度子宮頸糜爛28例,該膏直接涂擦在子宮頸潰瘍面,每兩天1次連續使用7次,結果14d左右子宮頸潰瘍面愈合,創而光滑,不留疤痕。[9] 10 外陰瘙癢 外陰瘙癢癥是一種與感覺神經功能失調有關的皮膚病。常發生在陰道內、大陰唇外側、陰阜、陰蒂、小陰唇和會陰有癢的感覺并可擴散到肛門附近,是局限性瘙癢癥的一種。往往奇癢難忍,常以夜間為甚。常在月經期或吃刺激性食物后加重。外陰瘙癢常表現為陣發性,也有一些為持續性,常在夜間加重,劇癢時坐臥不安,長期瘙癢會引起潰破、紅腫或繼發感染。因長期搔抓,局部可浸潤、肥厚及色素沉著。因使用不同品牌的衛生巾所致的陰部過敏屬于一種免疫反應,臨床表現陰部瘙癢不適、紅腫、灼熱。曲寶萍等應用痔瘡膏外涂治療外陰過敏33例,療效滿意。[10] 11 口唇皰疹 口唇皰疹又稱為顏面皰疹,系人類單純疙疹病毒(HSV)I型所致。以寒冷季節吃火鍋食品后最易發病,其臨床表現為口角、唇緣、鼻孔等處出現紅斑,繼之出現密集成群的小水皰,四周繞以紅暈,以后水皰漸變黃濁、糜爛、干燥、結痂而愈,遺留色素沉著,自覺灼熱刺痛、瘙癢感,一般1~2周自愈。治療用抗病毒藥物及促進免疫制劑等,收效欠佳。肖一賓采取隨機原則將納入病例分為兩組,治療組采用痔瘡膏,對照組采用無環鳥苷軟膏,結果治療組愈顯率優于對照組。[11] 12 小兒尿布皮炎 小兒尿布皮炎多由于腹瀉引起,因糞便中的氨形成菌在濕尿布上分解尿而產生的氨刺激皮膚而發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給新生兒及嬰幼兒使用一次性紙尿褲或不透氣的尿布及塑料布,使局部環境變得溫暖潮濕。加之新生兒、嬰幼兒皮膚薄嫩,尿布皮炎的發病隨之增加,由于小兒抵抗力較低,尿布皮炎經常合并真菌感染或細菌感染。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兒科應用痔瘡膏局部外用治療尿布皮炎40例,總有效率達96.4%。[12] 13 陰囊濕疹 陰囊濕疹是一種常見的變應性皮膚病,由于其發病部位隱蔽,局部皮膚敏感,劇烈疼痛及瘙癢使病人活動受限,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段金華采用痔瘡膏治療陰囊濕疹38例,結果全部治愈。[13] 14 亞急性濕疹 濕疹是一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癥。其確切病因不清楚,近年來研究發現,濕疹皮損處表皮細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粘附力較正常表皮細胞增高,金黃色葡萄球菌在某些濕疹的發生、維持和加劇中起到了一定作用。黃波等將92例亞急性濕疹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8例),兩組均接受抗炎、抗過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痔瘡膏外擦并實施局部護理,結果3周后觀察組皮損消退率和瘙癢緩解率分別為85.4%和87.5%,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14] 15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皮膚病。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伴有明顯神經痛。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后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免疫功能減弱誘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再度活動,生長繁殖,沿周圍神經波及皮膚發生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患者一般可獲得對該病毒的終生免疫。雷云根報道采用痔瘡膏治療帶狀皰疹56例,并設對照組47例肌注聚肌胞。治療組的止皰、止痛、結痂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療效比較有顯著差異。[15] 16 鼻出血 鼻中隔前下區粘膜下有鼻腭動脈及篩前動脈、篩后動脈鼻中隔支與上唇動脈及腭大動脈吻合而構成的豐富動脈叢,該處粘膜易受慢性炎癥刺激致上皮化生,呈血管擴張和表皮脫落,在創傷、感染、干燥、氣候、粉塵等因素刺激以及挖鼻不良習慣致粘膜損傷、糜爛而易發出血。高英用痔瘡膏外用治療鼻出血54例,若僅有少量出血,先用1%麻黃素棉片收斂加壓片刻,待出血停止后,將痔瘡膏涂于粘膜糜爛出血處,并局部用棉球壓迫,每日涂藥并更換棉球一次。若出血洶涌,先用凡士林紗條填塞壓迫止血,24~48小時后取出紗條再涂藥膏壓棉球,每日涂藥并更換棉球一次,連續用藥5~10天。[16] 馬應龍麝香痔瘡膏來源于明代馬氏秘方,《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中藥成方制劑第十六冊予以收載。本品由麝香、牛黃、珍珠、琥珀、硼砂、冰片、爐甘石等中藥組成,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止血生肌。具有抑菌、抗炎、鎮痛等藥理效應,對各類痔瘡和肛裂、肛周濕疹等有較好療效。 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和應用的不斷深化,該膏的應用范圍得到了進一步拓展。不僅用于治療肛腸科的痔瘡、肛裂,在促進外科傷口愈合、凍瘡、褥瘡護理等方面的作用應予肯定。對子宮頸糜爛、外陰瘙癢的效應亦被證實,在口唇皰疹、皮炎、濕疹、帶狀皰疹方面的作用得到證實,為鼻出血的治療措施提出了新的干預思路。不少文獻采用了隨機、對照的原則,提高了數據的可信度。總之,馬應龍麝香痔瘡膏的臨床新用是祖國醫學異病同治思想的一個新的實例,值得推廣和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