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轉載:經方應用

     lc1231 2010-04-11

    轉載:經方應用

     

    經方拓展應用的思路

    其實,辨證論治并不能完全代表經方的思維,如果把經方局限于辨證論治的范圍會束縛我們去使用經方,下面是在書上看到后總結拿來和大家分享!并盡量附上自己看到的相關醫案。

     

               經方的魅力在于藥簡而效宏,因此拓展經方的應用思路對臨床有很大的幫助:

               一:根據經絡的循行部位來辯證,雖然對于拿經絡解釋仲景六經歷代看法不一,但對于擴大經方的應用不失為可用的思路。每條經絡都有自己的巡行路線,受病之經往往會在其循行部位出現各種病變,其表現可以是局部一個點也可以是縱行一條線。在確定六經的基礎上詳查其寒熱虛實之病機來選用經方,往往效果很好。

              如:郭XX。女 20歲 左胸膺部疼痛數日,疼痛日漸腫脹增高,肋骨突起,一般消炎藥不能控制,數日后痛處突起有小桃子大,身熱、脈數、口干欲飲、胸滿氣粗。思胸脅是少陽之之所過,急投以小柴胡湯加當歸川芎丹皮青皮銀花陳皮治之,日服一劑,共十余劑痛止腫消,突起的肋骨于一月后漸漸平復。(選自經方發揮)

                 張XX,女  26歲,乘長途車回家途中靠窗睡而受風,回家后即感左側面部拘緊,口眼像左側歪斜,脈浮,舌苔白潤。風邪客于陽明經絡,治以祛風通絡為主:桂枝9白芍9姜9大棗12炙甘草6葛根15白附子6全蝎6(桂枝湯加減),服兩劑,汗出風去而愈。(選自經方臨證指南)

             二:把握臟腑功能特點

             1,根據臟腑所主的多重性特點。一個臟腑往往身兼數職如肺主氣又主皮毛,腎主水又主生殖,這必然導致病變表現的復雜性,即一藏有病其病其癥可因人而異表現不一。而傷寒論中所述經方的主治癥可能只是某臟病變的一個表現方面而已。故掌握這個原則,只要病在同一臟腑且病機相同,即使病癥表現不同也可選用相應經方治療。

             如:麻杏石甘湯,《傷寒論》:“發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而曹氏在經方實踐錄中治療爛候痧病案,略述如下(打字太辛苦了,不的已而為之):前年3月間,朱家一女婢發熱余輕劑透發,次日熱更甚,未見疹點。續與透發,三日病加劇,群醫指為猩紅。細查病者痧已發而不暢,咽喉腫痛,有白腐意,咯痰不出,胸悶身熱,目不得張煩躁不得眠,此實爛候痧之危侯,當予麻杏石甘湯略加蘆根蟬衣竹茹等,服后得安睡,痧齊發而,喉痛漸除。后調理3日而愈。(節選經方實踐錄)

             

             2.根據臟腑病態雙向性的特點。某些臟腑在同一病態下會出現兩個截然相反的病癥,這就是臟腑病態雙向性。如腎司二便開闔,腎受寒侵則開闔失司,一者有開無闔故下利不止,一者有闔無開故二便皆閉。故均可以選用白通湯復其開闔之舊。

             3.根據臟腑相關特點。五臟六腑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生理上相互依賴病理上相互影響,這就啟示我們從臟腑相關角度擴大經方應用范圍。如,耳流清水而無證可辨,治療無從下手時,可據腎開竅于耳,腎水出路可從膀胱泄之的思路,選五苓散治療頗佳。

              如: 詹右,操勞煩心,心胃不和,肝不條達,肋脹氣痛,氣沖心悸,作煩吐痰,氣下作瀉,飲食不多,歸脾在理,淡竹涼肝平胃,心乃肝之子也。胃為水谷海也。臟病治府,府以通為調,臟以藏為安,仙機之妙,非淺衷所能知也。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暫擬生姜瀉心湯加減也。用生姜、甘草各1.5g,黨參9g,酒炒黃芩3g,法半夏6g,炒黃連1.5g,干姜1.5g,紅棗加味磨木香汁沖。(《傷寒論類方法案匯參》)

    收藏 分享 評分

     

    回復 引用

    訂閱 TOP

     

     

    古古怪怪

     

    古古怪怪 當前在線

    UID
    58734 
    帖子
    44 
    精華
    積分
    559 
    貢獻值
    49 級 
    天下幣
    69 元 
    鮮花
    17 朵 
    來自(必填):
    濟南 
    職業或者崗位(必填)
    醫師 
    閱讀權限
    20 
    在線時間
    11 小時 
    注冊時間
    2009-10-24 
    最后登錄
    2010-1-12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五星會員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2#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發表于 4 天前 13:25 | 只看該作者

    三   根據藥物方劑的功效

     

              1.從方測癥可以推知原文沒有記載的某些方劑的功效。如柴胡龍骨牡蠣湯傷寒論主治“傷寒8-9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從方測癥可知患者當兼見柴胡湯證、頭暈心悸失眠煩躁等神經系統見證、腹診有胸脅苦滿心下抵抗感臍下悸動等、舌紅而苔白黃相兼,脈沉弦等癥狀,因此現代多用于癲癇、神經官能癥、美尼爾氏綜合征以及高血壓病等見有胸滿煩驚為主證者。

              如:尹某某,男,34歲。胸脅發滿,夜睡囈語不休,且亂夢繪紜,時發驚怖,精神不安,自汗出,大便不爽。既往有癲癇史,此病得之于驚嚇之余。視其人神情呆滯,面色發青,舌紅而苔白黃相兼,脈來沉弦。辨為肝膽氣郁,兼陽明腑熱,而心神被擾,不得潛斂之證。治宜疏肝瀉胃,鎮驚安神。予本方1 劑,大便通暢,胸脅滿與囈語皆除,精神安定,不復夢擾,唯欲吐不吐,胃中似嘈不適,上方加竹茹、陳皮,服之而愈(選自劉渡舟醫案)

            心境沉悶,意愿不遂,近因患瘧,多飲燒酒,酒酣之后,如醉如狂,語言妄亂,及今2日。診脈小弦滑沉,舌苔薄白,小水短赤,大便不通,渴欲飲冷,昏昏默默,不知病之所在,因思瘧必有痰,酒能助火,痰火內擾,神明不安,此少陽陽明同病而連及厥陰也。少陽為進出之樞,陽明為藏邪之藪。今邪并陽明,彌漫心包,故發狂而昏昏默默也。仿仲景柴胡加龍牡湯主之:柴胡、黃芩、半夏、茯苓、龍骨、甘草、牡蠣、鉛丹、菖蒲、大黃、竹瀝、姜汁。(選自王旭高醫案)

             2。方劑多用經方中很多方劑具有多種功效,存在著治療其他病癥的能力。

                如:李XX,男,32歲 李某之妻探親遠路而來,李不顧妻勞倦,當夜求歡被妻拒絕。因而七情受郁竟成陽痿之病,屢服滋補壯陽之品不愈,診其六脈皆弦,舌質紅苔白,更有胸脅痞滿,因而辯為肝氣郁結相火勃逆,疏泄之用廢而陽氣內郁不達,氣有余便化火更傷陰液,又多服滋壯之品,使陽更郁而氣更阻,必當開郁理氣,兼和其陰:柴胡12枳實10芍藥10甘草10生地10熟地10天冬10麥冬10丹皮10茯神10(四逆散加減),服藥僅3劑,陽氣通而愈。(選自經方臨證指南)

                戴某,男,70歲,2007年2月診。因不慎摔倒,扭傷腰部,疼痛難忍,在五里川醫院X光攝片腰椎正常,經常規治療后疼痛減輕出院。一天后感小腹拘急脹滿,大便秘結。在本地輸液、服藥(藥不祥)3天不見好轉,其女邀余診治。

    刻診:大便3日未行,小腹拘急脹滿,夜尿次頻而量不多,舌質暗紅,苔微黃,脈弦滑。辯證為腰扭傷后瘀、熱互結于下焦,大腸傳導失職。治以通下瘀熱。方用桃仁承氣湯:桃仁10g,大黃10g(后下),桂枝12g,甘草10g,芒硝(分2次沖服)10g,地鱉蟲10g。水煎服,2劑。服1劑大便得通,夜尿減少,小腹脹滿減輕。2劑服完,證若失(曹建朝醫案)

               羅XX,女性,51歲。初診2005年4月9日。面部紅斑伴瘙癢半月。外院給予抗過敏藥內服及外搽激素軟膏、冷凍等治療未效。既往有腎積水病史。長期失眠,心煩甚,口干甚但不多飲,小便不盡感。舌暗紅苔薄脈細。診斷:過敏性皮炎。予黃連阿膠湯:黃連10g,黃芩7g,白芍12g,阿膠12g,雞子黃1枚。7劑內服。外搽消炎止癢霜(本院自制藥)。二診:藥后紅斑變淡,并訴睡眠極好,心煩口干均好轉,稍口苦,舌暗紅有瘀點,苔薄脈細。改方以溫經湯7劑,藥后紅斑消退而愈,睡眠一直很好。(歐陽衛全  來自網絡)

                3.加減變化。疾病與方劑不和是需要適當的加減,更好的發揮療效。(我選的醫案大部分用的都不是原方)加減的方法大體有以下幾種:

                1)藥物不變藥量改變:如小承氣湯(大黃用量兩倍于厚樸,功治大便秘結,胸腹痞滿,潮熱譫語,而燥結,觸診腹部有堅硬感程度較輕者,并治痢疾初起,腹痛里急后重)與厚樸三物湯(本方以脘腹脹滿而痛,大便不通,脈沉實為辨證要點,因六脈之氣不行,閉在中上,故特點在于重用厚樸以降肺胃之氣,意在行氣以通閉止痛)

                2)主藥不變加減它藥:如桂枝湯類,柴胡湯類等,皆隨證加減而來。

                3)數方合一聯合應用,僅摘錄幾個醫案,供大家參考,合用的目的不外加強療效和去除不良反應。合用包括經方與經方、經方與時方。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甘麥大棗湯合定志丸治療盜汗并神思恍惚      季某,女,36歲。盜汗并神思恍惚4年。冬天寒冷季節盜汗更加嚴重,盜汗翌日神思恍惚,心慌,全身四肢乏力,伴少寐多夢,胸悶,口干而苦,易腰酸,面色欠華,舌淡紅,苔薄黃,脈細。辨證屬心血不足、神難守舍。治則與方藥:養血安神,收斂止汗。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甘麥大棗湯合定志丸加減:桂枝9g,白芍9g,煅牡蠣30g,煅龍骨30g,浮小麥30g,甘草15g,大棗10g,黃芪30g,茯苓12g,五味子6g,遠志6g,菖蒲12g,糯稻根30g,碧桃干30g,14劑。二診:服藥2劑,盜汗即明顯減少,神思恍惚明顯減輕,其他伴隨諸癥均減輕,面色好轉,惟后腦痛,健忘,嗜睡,另以它藥調理而善

              旋覆花湯合丹參飲、桃紅四物湯治療肝著      史某某,女,50歲。2年前開始出現胸悶,每以手捶胸則舒,伴背脊痛,胃脘脹,自覺胃內容物上沖至咽,大便干,腰痛,目糊,舌暗紅,苔薄白膩,脈細弦。診為肝著(瘀阻型)。治則與方藥:活血化瘀,益腎潤腸。旋覆花湯合丹參飲、桃紅四物湯加味:旋覆花10g,茜草30g,蔥白少許,丹參15g,檀香5g,砂仁3g,桃仁12g,紅花6g,當歸15g,赤芍9g,白芍9g,川芎12g,雞血藤30g,續斷12g,杜仲15g,補骨脂12g,黑芝麻24g,胡桃肉15g,金銀花9g,槐角15g,煅瓦楞30g,茶葉若干,14劑。二診:服藥2周,持續2年之胸悶不再,不需捶胸求舒,腰痛減半,大便易解,僅背脊牽緊不適未除。

             枳實薤白桂枝湯合膈下逐瘀湯治療胸痹     蔣某某,女,61歲。近日胸悶嚴重難以透氣,伴胃脘脹而隱痛,乏力,舌淡紅,苔白膩,脈細弦(未及結代脈)初次診斷為瘀阻型胸痹。治則與方藥:活血化瘀行氣,丹參飲、炙甘草湯合芍藥甘草湯加減:丹參30g,檀香6g,砂仁3g,白芍30g,炙甘草15g,白芷30g,肉桂10g,黨參15g,半夏15g,枳殼12g,青皮12g,陳皮12g,菖蒲12g,麥冬12g,紅花3g,續斷10g,7劑。二診:胃痛止,但胸悶難以透氣依然,有時胸痛,舌質同上,察舌下靜脈瘀曲,苔白膩,脈細緩。診為痰瘀互阻型胸痹。治以通陽散結,祛痰化瘀止痛。改投枳實薤白桂枝湯合膈下逐瘀湯加減:全瓜蔞30g,薤白15g,桂枝10g,枳殼12g,半夏12g,紅花5g,桃仁10g,赤芍15g,川芎10g,元胡10g,香附15g,青皮10g,陳皮10g,生蒲黃10g,炙乳香3克,炙沒藥3g,降香10g,郁金12g,生山楂20g,白芷30g,白芍30g,甘草10g,7劑。三診:胸悶難以透氣改善,大便質稀日行2~3次,舌脈同前。原方14劑。四診:當時三診服藥期間胸悶難以透氣感明顯好轉幾近消失,后雖停藥月余,再無胸悶發生,大便也恢復正常。

             甘麥大棗湯合越鞠丸、左金丸治療臟躁   費某某,女,59歲。悲傷欲哭、寐差3周余,情緒不舒則胃脘嘈雜,泛酸,舌偏紅,苔薄黃,脈細弦。辨為臟躁。治則與方藥:寧心安神,疏肝解郁;甘麥大棗湯合越鞠丸與左金丸加味:淮小麥30g,炙甘草9g,大棗15g,香附15g,山梔9g,川芎10g,蒼術6g,神曲9g,川連6g,吳茱萸6g,柴胡9g,白芍15g,旋覆花9g,砂仁3g,煅瓦楞30g,酸棗仁15g,7劑。二診:服藥1劑即感心情舒坦,不再悲傷欲哭,睡眠改善,嘈雜、泛酸均愈。喉中有梗阻感,略有痰,舌淡紅,苔薄黃,脈細弦。原方去川連、吳茱萸;加半枝蓮15g,繼服7劑。(以上4案均來自蔣健教授臨床經驗)

     

    回復 引用

    TOP

     

    古古怪怪

     

    古古怪怪 當前在線

    UID
    58734 
    帖子
    44 
    精華
    積分
    559 
    貢獻值
    49 級 
    天下幣
    69 元 
    鮮花
    17 朵 
    來自(必填):
    濟南 
    職業或者崗位(必填)
    醫師 
    閱讀權限
    20 
    在線時間
    11 小時 
    注冊時間
    2009-10-24 
    最后登錄
    2010-1-12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五星會員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3#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發表于 4 天前 13:26 | 只看該作者

    四  根據方藥對證原則 不管病種和主訴癥狀如何,只要出現傷寒原文中能反映出疾病本質的證候,即可選用相應方劑。這也是當前日本人應用漢方的主流。但他們的單純對應遠不如我們的辨證論治隨癥加減來的靈活。有興趣可以看下《經方使用標準》這本書,里面收錄了很多日本腹診方面的資料。皇漢醫學叢書里的《類聚方》《內、兒醫鑒》等都反映了這種思維方法。這里僅舉幾則日本人的驗案(均選自漢方與現代醫學治驗錄,不是直錄,日本人的敘述太羅嗦)

     

              小建中湯治療少女頭痛  女 15歲 近一月來頭痛,白天重傍晚清,伴頭重,頸肩酸痛,體型瘦小,睡眠不佳,胸苦滿,空腹時胃疼,重苦脹感,腰腿疼痛,大便一日一次,軟便,小學6年級初潮,有行經腹痛,月經持續一周左右,偏食,喜食冷、甜、辣、及肉類,(按:我想,如果我們也能問診這么詳細的話該多好啊,能提高多少療效,減少多少事故啊)苔白厚,脈沉弦,腹部有輕度的胸脅苦滿,左右腹皮拘急,臍下左右壓痛連服小建中湯30日后胃痛消失,繼服50日頭痛完全消失。

           大柴胡湯、半夏厚樸湯治療頑固性咳嗽  感冒后咳嗽,遷延半年余,白天不咳,晚上上床后仰臥時頸下部有咕嚕咕嚕聲響,咳嗽劇烈,橫躺時減輕些,身高大肥胖,咽部有堵塞感,咳痰不利,大便一日一次,普通便,小便量多,夜間起夜一次,舌中心苔白,其周圍淡紅,潤,脈沉弦,腹部全部鼓起,硬,左右有高度的胸脅苦滿。治療:連服大柴胡湯去大黃合半夏厚樸湯加杏仁并用,7天后咳嗽停止,再付15天痊愈。

          兩個醫案是根據傷寒或金匱哪些條文為依據的呢??你知道嗎?

     

    回復 引用

    TOP

     

    古古怪怪

     

    古古怪怪 當前在線

    UID
    58734 
    帖子
    44 
    精華
    積分
    559 
    貢獻值
    49 級 
    天下幣
    69 元 
    鮮花
    17 朵 
    來自(必填):
    濟南 
    職業或者崗位(必填)
    醫師 
    閱讀權限
    20 
    在線時間
    11 小時 
    注冊時間
    2009-10-24 
    最后登錄
    2010-1-12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五星會員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4#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發表于 4 天前 13:27 | 只看該作者

    五 根據陰性癥狀 ,仲景善于通過用“無XX”等陰性癥狀來做鑒別診斷以區分病癥的寒熱、表里、虛實,這在傷寒金匱中貫穿始終,掌握這一原則,會更好的指導我們應用經方。有時候,掌握了這些陰性癥狀的病因病機,我們可以相反的方面推倒創造出許多時方。

     

             六根據類比旁通   

             1)相似癥狀類比   即遇到一種病癥后可能與傷寒論中所敘述的癥狀相似,如果兩者再有本質之間

    的某種聯系,我們即可選用此經方治療如劉老治一病人自述“全身皮膚猶如涂清涼油般感覺”,劉老將其類比為“微惡寒”的外證,加之患者有少陽見證,遂用小柴胡湯治療而愈。

               如張××,女,成。感冒后突然胸滿呼吸困難,頭身汗出,急至某院治療。診為自發性氣胸。因該院無空床而不能住院。又請中醫治療,醫診后頗感棘手,勉予宣肺定喘之法治之,不效。又邀余診治。審其證見氣喘而呼吸有難于接續之狀,口唇、爪甲青紫,頭身汗出,舌苔薄白,舌質暗,脈沉弦,胸腹滿脹。綜合脈證后,云:“此濁陰逆行,氣壅上焦,胸陽痹阻之胸痹證也。治宜通陽泄濁。枳實薤白桂枝湯加味:瓜蔞30克,薤白10克,桂枝10克,半夏10克,厚樸10克,陳皮10克,枳殼10克,杏仁10克。晝夜兼進2劑,次日診之,諸證俱減,乃續以上方服之,一日而安。(按,此表現即金匱胸痹之證見“胸中幅幅如滿,噎塞習習如癢,喉中澀燥,唾沫”;“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非噦,徹心中憒憤然無奈者”)

             患者郭××,女,成。腹大、乏力經治痊愈后。近半年來突見胸脘痞滿,吞咽困難,氣短微喘,嘔吐痰涎,食欲不振,聲音嘶啞。某院診為聲帶麻痹,食管痙攣。先用西藥、針灸治療不效,繼用中藥旋覆代赭湯、四七湯等加減亦不效。邀余診視。審其形體消瘦,神疲乏力,呼吸困難,言語低微而嘶啞,吞咽困難,面色白中透青,胃脘痞滿,悸動,脅下逆搶心。綜合脈證,云:此正合《金匱》“胸痹,心中痞氣,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之枳實薤白桂枝湯證也。”因擬:枳實9克,厚樸9克,薤白9克,桂枝6克,瓜蔞15克,茯苓4克。服藥4劑,諸證稍減。后因他因而轉請另一醫生治療。云:痰火瘀血相結,以化痰散結,活血解毒治之。6劑后,諸證加劇。再邀余診視,審其脈證仍為枳實薤白桂枝湯證,再擬原方服之。藥進8劑,諸證大減。惟久病氣血虛衰,再以原方治之恐難奏效,再審其面色已轉皓白,舌苔薄白,脈弦而滑。乃擬十味溫膽湯加減治少,處方:黃芪15克,當歸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枳實10克,竹茹10克,陳皮1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菖蒲10克,遠志10克,知母10克。藥進8劑,非但不效,反見加重。經驗教訓值得總結,因思仲景有關陽復之論,滑脈者非僅指熱,指痰,指積,而且主陽氣來復,陽復之脈誤認陽熱痰盛而以寒涼克伐,致使陽氣復衰,故爾加劇,法仍宜溫通陽氣為治,再以枳實薤白桂枝湯方加茯苓30劑而愈。

    (以上兩則選自中醫臨證與方法)

           2)有形病邪類比 類比本屬于形象思維,有形之物更易類比。如燒傷之滲出物與陽明大漢類似且病機有相同之處,可選用白虎湯治療;桂枝加附子湯可治“汗液漏下不止”,類比擴大可應用于其他體液因陽虛不固而漏泄不止者,如小便淋漓、婦人帶下等。

             如孫某某,男,35歲。10月病鼻衄,出血盈斗,兩晝夜不止,曾服寒涼止血劑無效。脈微,口淡,身無熱,二使自調,給服桂枝加附子湯2劑痊愈(李師肪醫案)

             吳某,男,36歲,1984年2月15日就診。患者以捕捉魚蝦為生,經常涉水淋雨,三日前突然畏冷發熱,無汗,咳嗽聲重,痰白而稀,伴小便點滴不暢,小腹脹急疼痛不可按,痛苦難以言狀.而延余診治。脈浮,舌苔薄白。此乃風寒犯肺,肺氣郁閉而致尿閉不暢。方用麻黃湯加味:麻黃15克,桂枝、杏仁各9克   牛膝30克    蔥白3莖,水煎溫服。1劑盡而小便通暢。(吳光烈醫案)

              3)同一病位病機表現癥狀的推廣 傷寒中所述多是同一病機下某一病位上出現的癥狀而已,可能還有其他表現未提及而可以用此病機解釋的,據此可以擴大其應用范圍。如桂枝湯解表又可安里傷寒中用以表證金匱中用以妊娠里不和;如痰飲為病,在上可見頭暈冒眩、苦渴、咳嗽上氣等,在中可見納呆、腹脹腸鳴、心下堅筑等,在下可見下利,小便不利臍下悸動等,停積部位不同則見證各異,但均可用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為主方治療。

              如莫某15,34歲,l 986年8日21日入院。患坐骨神經痛已三年余,多次住院治療,頑固不愈。刻見表情痛苦,執杖行走,步履艱難。訴右腰臀部疼痛,向下放射至右踩部,向前彎腰和行走時疼痛加劇,伴有麻木重困感。檢查見患者不能做彎腰活動,抬腿、拾物試驗陽性,局部未見紅腫,右臀部環跳和承山穴有明顯壓痛。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緊。診為坐骨神經痛,此風寒濕邪侵襲膀胱經脈所致,用葛根湯加昧:葛根15克,白芍l 8克,麻黃10克,桂枝12克,生姜5克,大棗12克,甘草12克,丹參12克,附子10克,牛膝12克。服6劑,棄杖行走。守方稍作加減,服18劑痊愈出院。3年隨訪未見復發。(盧自昌醫案)

               趙某某,男,48歲,1985年9月4日初診。半年來經常在飯后2—3小時發生嘔吐,吐物為涎沫夾雜食物殘渣,遇寒加重,時發時止,伴院腹悶脹,吸氣納呆,消瘦乏力,頭暈心悸。舌質淡紅,苔白稍膩,脈沉細。鋇餐透視:胃蠕動增強.幽門鋇劑通過緩慢。西醫診為幽門不全性梗阻。病機為寒犯胃腑,水飲內結,宜溫陽化飲:桂枝9克,白芍12克,甘草6克,干姜8克,麻黃6克,細辛3克,半夏15克,五味子9克,枳殼12克,厚樸12克。兩煎臺和約250毫升,一日分3—4次空腹服之。3劑后嘔吐基本消,惟腹脹明顯,上方加炒萊服子30克仁6克,連服6劑,諸癥盡愈。半年后隨訪,未再發作。(王新昌醫案)

              廖某,女,24歲,湘潭市某單位職工,2006年12月12日初診。訴咽部不適,微干,講話多后聲音嘶啞,病程7個月,在當地經多次治療效果均不明顯。刻下:咽部不適、微干不痛,納可,二便調,月經正常。檢查:咽部慢性充血,淋巴濾泡增生,兩咽側索增生;間接喉鏡下聲帶無明顯充血征,運動與閉合均可。舌質淡胖,苔薄白,脈沉細緩。治以溫陽利咽法:附片10g 白術12g 白芍藥15g 茯苓15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5劑而愈,隨訪半年未發。(湖南中醫藥大學  李凡成)

     

    回復 引用

    TOP

     

    古古怪怪

     

    古古怪怪 當前在線

    UID
    58734 
    帖子
    44 
    精華
    積分
    559 
    貢獻值
    49 級 
    天下幣
    69 元 
    鮮花
    17 朵 
    來自(必填):
    濟南 
    職業或者崗位(必填)
    醫師 
    閱讀權限
    20 
    在線時間
    11 小時 
    注冊時間
    2009-10-24 
    最后登錄
    2010-1-12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五星會員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5#

    轉載:經方應用 - 阿龍 - 阿龍的博客 發表于 4 天前 13:27 | 只看該作者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91毛片网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精品夜夜春夜夜爽久久小说 av中文无码韩国亚洲色偷偷 国产女人在线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 男人的天堂av社区在线| 亚洲www永久成人网站| 高清无码爆乳潮喷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野外做受三级视频| 精品人妻伦九区久久AAA片| 不卡一区二区国产在线| 午夜免费国产体验区免费的|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老熟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亚洲专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上课忘穿内裤被老师摸到高潮| 西西人体大胆444WWW|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 丰满的熟妇岳中文字幕| 精品中文字幕人妻一二|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av成人在线一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爽爽影院免费观看| 午夜大片爽爽爽免费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 777米奇色狠狠俺去啦| 最新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影院|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鲁鲁网亚洲站内射污| 东京热大乱系列无码|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不卡| 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正在播放国产剧情亂倫| 少妇粗大进出白浆嘿嘿视频|
      七  根據疾病發生時間

       

               1)跟據子午原則  子午是陰陽轉換交替之侯,此時發生疾病可能與陰陽二氣交接不利有關。

                如劉某,女,24歲,干部,1999年10月1日就診。患者2周來每至中午12時許即定時發作頭暈(非旋轉性),至下午4時后可自行消失,無惡寒發熱及目赤頭痛,飲食睡眠及二便正常。曾多方治療不效。細詢病史,知其每日晨起常感口苦咽干,并有微熱,體溫多在37.2~37.7℃之間,結合其舌淡苔白,脈弦細之象,辨證為邪郁少陽,投以小柴胡湯治之。處方:柴胡24g,黃芩l 5g,黨參lOg,甘草6g,生姜3片。水煎服。3劑后訴午時頭暈明顯減輕,繼服3劑而愈(張金娟,定時發病二例治驗,中國民間療法  2002,10(3):10)按:午時為白天之半,為一天中陽氣盛極,一陰始生,陰陽交替之時。本例午時頭暈,加之伴有晨起口苦咽干微熱,脈弦細之證顯系邪郁少陽,樞機不利所致。頭為諸陽之會,邪部少陽,恰逢午時陽氣極盛之時,人體陽氣得天陽之助欲驅邪外出,正邪交爭于頭面,故發作午時頭暈。小柴胡湯乃和解少陽之劑,少陽樞機運轉,則諸癥自愈。

                曾治一季姓之10歲女孩,其父抱持而來,合眼哆多,伏在肩上,四肢不自主地下垂軟癱,如無知覺狀,其父主訴,孩子之病已3天,每到午時(11~13時),子時(23~1時)上下即出現此種癥狀,呼之不應,但過1小時,即醒起如常人,延醫診視,不辨何病,未予針藥。我見病狀及聆病情,亦感茫然,訝為奇癥。乃深知思考,得出子時即是一陽生之際子午兩時正陰陽交替之際,而該女孩子這兩個時辰出現癡迷及四肢不收之象,則治療應于此著眼,但苦無方劑,又輾轉思維,想到小柴胡湯是調和陰陽之劑,姑投以2帖試治,不意其父隔日來告,服藥2劑,已霍然如恒狀,明日擬上學讀書云。(岳美中醫案)

                又:從子到午,陰減陽長,從午到子,陽減陰長。故大凡發于自后午前為陽氣為病,非不及即太過;病發于午后子前,多陰氣為病,非不足即太過。

                耿××,女,成。8個多月來,低熱乏力。某院除查其有結核菌素試驗陽性外,余無任何陽性發現。先予抗癆藥治療三個多月無效,繼又以中藥養陰清熱治療兩個多月仍不見好轉。詢之:發熱甚于午后,至夜反減,每次發熱之前先感心胸煩熱,繼而全身發熱無力,熱甚之時體溫可達38.6℃,上午與夜間一般最高不超過37.3℃,而且精神較好,脈弦而滑。思之:陰虛之熱雖午后較甚,而前半夜應更甚,而此證反前半夜發熱減輕。又思:午后日晡乃脾濕所主之時,脈又見弦滑而非細數,則非陰虛而乃心胸濕熱郁滯也。治宜梔子豉湯解郁熱。處方:梔子10克,豆豉10克。藥進6劑,發熱盡解,愈。(中醫臨證與方法)

               2)根據地支與經脈臟腑的配合關系 身體十二經絡,配合每天十二個時辰運行,子膽丑肝寅肺卯大腸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腸申膀胱酉腎戌心包亥三焦。 將其編成歌訣:肺寅大卯胃辰宮,巳脾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腎心包戌,亥三子膽丑肝通。

               如李某,女,40歲,農民。1999年8月5日就診。訴每天l1~13點(午時)定時兩腋下汗出如水流漓,過時自止,已1月余。伴有口苦口干,但不欲飲,脘腹痞滿不適。食欲不振。失眠多夢,頭昏體倦,小便微黃,大便不爽。查:精神萎靡。形體消瘦,面色無華,舌淡白,苔黃白而膩,脈濡數乏力。證屬脾胃氣虛,濕熱內蘊,陰陽不和。治擬益氣健脾,清熱除濕。平調陰陽,用半夏瀉心湯加減:半夏、黃芩、前胡各15g,人參10g、黃連9g,厚樸、云苓各15g,扁豆30g、棗仁30g。干姜、甘草各3g,2劑告愈。隨訪至今腋汗未再發。(劉建東,半夏瀉心湯治愈午時腋汗癥1例,內蒙古中醫藥)

                孫某,男,48歲,1995年4月26日初診。患者2月前被人毀打,致左尺、橈骨骨折、臀部皮下癖血傷。傷后21天,不明原因出現子時咳嗽、喘息。憋氣而醒,醒后喘息不止,張口抬肩,呼多吸少,異常痛苦,常需捶背2小時癥漸減。到丑時咳喘憋氣自止,安睡至天明。如此月余。西醫診斷為過敏性哮喘.給予撲爾敏、賽庚定、喘定等治療不效且癥狀加重。服活血化瘀,止咳平喘中藥罔效。診見:精神不振,口渴,身無寒熱,飲食少.二便調,舌紅、苔薄少津。脈弦。診為少陽咳喘。方用小柴胡湯。處方:柴胡、黃芩、黨參、制半夏、炙甘草、大棗各log,生姜3片3劑,水煎分2次服。3劑盡,諸癥盡除。隨訪3年未復發(徐文泉,楊小霞,殷培良小柴胡湯治療子時發病驗案3則,新中醫,2001,33(9):65)

               季××,女,30歲,馬橋鄉人。1986年9月15日初診。近4日來,每于半夜(子時)至天明(卯辰),心煩氣喘,不能平臥,必起坐仰靠,經服地塞米松、氨茶鹼等治療無效。卯辰后其心煩氣喘可自平,但感口干口苦,胃脘嘈雜,舌苔厚白、微黃,脈細弦數。經心電、胸透檢查未發現異常,擬診為哮喘,但服治喘中藥亦無效。按時辰辨證,病發于子辰至卯辰,為少陽之氣升發不利之證。投:柴胡10克 半夏(洗)18克 黃芩4克 甘草4克 生姜4克 大棗12枚,水煎服,投予3劑。9月18日二診:服3劑后,子至卯辰之心煩氣喘已消失,口干苦亦除,胃脘嘈雜減輕,唯感肢倦乏力。遂投補中益氣丸,每次1丸,日服3次,服1周后,脘嘈雜、肢倦全消失,疾愈(劉熹.小柴胡湯治療奇病四則[J].吉林中醫藥,1988,(1):23)

               3)根據發病季節 四時主氣相互感應每年都有春溫、夏暑、長夏濕、秋燥、冬寒和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的變化,所以通過相似相應發生不同季節的時令病可以擴大經方應用。

              如李××,男,成。20多年來,每到冬天則發生嘔吐,其他季節自然消失。每次發病,少則每日嘔吐數口,多則每日數次,一次即盈盆盈碗。醫診神經性嘔吐。始用西藥治療不效,繼又用中藥降逆止嘔亦不效。此次發病雖然已經一個多月,但始終不見其效。細審其舌苔薄白,脈弦大緊。綜合脈證。思之:冬季陽虛寒盛之令,復遇脾胃陽虛,寒飲中阻之體,兩寒相應,胃失和降,故而嘔吐頻作。治宜溫中化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