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創業的時代,創業者不計其數,然而并非所有的創業者都能取得成功。創業,除了需要具備資金等外部條件外,更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21世紀是創業的時代,創業者不計其數,然而并非所有的創業者都能取得成功。創業,除了需要具備資金等外部條件外,更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和個性方面的特征,即所謂“創業品質”。風險投資界有這樣一句名言:“風險投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第二要素是人,第三要素還是人。”此話足以證明風險投資家對創業者個人素質的關注程度。在他們看來,創業項目、商業計劃、企業模式等都可適時而變,唯有創業者品質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我們通過廣泛的調查,發現以下幾項心理是一個成功創業所應必備的。
1、誠信——創業立足之本古時經商講究“秤平斗滿不欺人”,而如今的市場經濟已進入一個誠信時代,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本形態,誠信日益成為企業的立足之本與發展源泉。 2、勇氣——視挫敗為成功之基石失敗是誰都不愿意的事,但失敗卻是取之不盡的活教材,在失敗過程中所累積的努力與經驗,都是締造下一次成功的寶貴基石,所以古人講失敗是成功之母。成功需要經驗積累,創業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中跌打滾爬。只有在失敗中不斷積累經驗財富,不斷前行,才有可能到達成功彼岸。 3、自信——創業的動力人的意志可以發揮無限力量,可以把夢想變為現實。對創業者來說,信心就是創業的動力。要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信心,要堅信成敗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全靠自己努力,更要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困難。 4、魄力——該出手時就出手在創業界,往往是風險與機會并存。創業者必須善于發現新生事物,并對新生事物有強烈的探求欲;必須敢于冒險,即使沒有十足把握,也應果斷地嘗試。 5、愛心——創業成功的催化劑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提出:“一個企業對社會的責任遠遠重要于對股東的責任。”這位億萬富翁住在一棟簡樸的房子里,卻為許多大學和公益基金會捐了無數款項。企業通過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熱情支持公益事業,形成良好的社會口碑,反過來對企業的發展將產生強勁的支持作用。一位成功人士就曾感嘆說,有時候花再多的錢做廣告,不如多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社交能力——借力打力覓捷徑在當今提倡合作雙贏的時代,過去那種單槍匹馬的創業方式已越來越不適應時代需求。擴大社交圈,通過朋友掌握更多信息、尋求更大發展,日益成為成功創業的捷徑。 7、合作能力——趨時避害形成合力攜程計算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總裁季琦告訴青年創業者,“攜程網”的成功,除了抓住當初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契機,有一個良好的創業團隊是關鍵。“攜程網”的團隊成員來自美國Oracle公司、德意志銀行和上海旅行社等,是技術、管理、金融運作、旅游的完美組合。大家在一起創業,分享各自的知識和經驗,同時也避免了很多創業“雷區”。 8、創新精神——創業成功的維生素萬科集團在1988年發行了大陸第一份《招商通函》,目前該公司已成為全國房地產知名企業和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上海復興高科積極推進與數十家國有企業合資合作,用民營企業機制同國有企業資產實行有效嫁接……這些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創業家挑戰成績、自我加壓、勇于創新的精神。 9、領袖精神——創業的無形資本一只獅子領著一群羊,勝過一只羊領著一群獅子。這一古老的西方諺語說明了創業者領袖精神的重要性。企業成功離不開團隊力量,但更多層面上取決于領導者本人。創業者是企業的一面精神旗幟,其一言一行都將影響企業的榮辱興衰。 10、敏銳眼光——識時務者終為俊杰生意場上,眼光起了決定性作用。很多資金不多的小創業者,都是依靠準確抓住某個不起眼的信息而挖到“第一桶金”的。市場經濟剛起步時,機會特別多,好像做什么都能賺錢,只要你有足夠膽量和能力。但如今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有人做,激烈的市場競爭宣告“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微利時代”。因此,創業機會必須靠創業者自己去發掘。 最后給大家總結一句話“理論與實際相差很大”。 2010年4月于無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