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含量大比拼:紅薯PK掉西紅柿相比之下,紅薯、土豆等薯類食品中所含的維生素C活性更強,既耐熱又不怕水,可以讓我們更充分、更快速地吸收。 研究人員首先比較了一下新鮮水果、蔬菜和生紅薯、土豆中的維生素C含量,結(jié)果是:菠菜65毫克/百克、橘子35毫克/百克、紅薯30毫克/百克、土豆23毫克/百克(新土豆40~50毫克/百克)、西紅柿20毫克/百克、蘋果3毫克/百克。 隨后,拿土豆和菠菜進行烹調(diào),比較它們加工后維生素C的剩余量。結(jié)果顯示,菠菜水煮1分鐘后,維生素C剩余75%,3分鐘后剩50%,5分鐘后剩35%,也就是說,加熱處理5分鐘后,菠菜的維生素C含量就減少了2/3。 再來看看土豆,帶皮水煮40分鐘后仍然剩余87%,如果去了皮,則剩余83%;換成蒸,40分鐘后維生素C含量剩余居然高達91%。紅薯測試和土豆的結(jié)果基本相同。研究人員解釋道,這和薯類食品富含淀粉有很大關系,淀粉的保護作用大大減少了維生素C的損失。 “雖然薯類食品的維生素C活性更強,但前提是熟吃。如果生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對于補充維生素C的效果同樣非常顯著。”王宜主任提醒說,“想要補充維C的健康人,平時在飲食中應該注意多吃紅薯和土豆,蒸、煮、炒都是非常不錯的烹飪方式;而對于那些需要控制熱量攝入的糖尿病、肥胖患者來說,則要把握好一天的總熱量,吃了紅薯和土豆,就要適當減少主食了。” |
|
來自: 昵稱665004 > 《醫(yī)療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