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對三種用藥手段要有正確的認識。尤其對于感冒等自限性疾病,盡量靠喝熱水、多休息等非藥物療法,調動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注射抗生素就更大可不必,因為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對病毒是無效的
輸液更容易增加人群耐藥。一個人頭次得病輸了3天液,最后。第二次得病吃口服藥,不大可能發生耐藥。但就整個人群來說,盲目會使耐藥性發生得更快,導致局部人對藥物不敏感。對孩子來說,動不動就輸液更容易增加耐藥性。因此,專家提醒公眾對三種用藥手段要有正確的認識。尤其對于感冒等自限性疾病,盡量靠喝熱水、多休息等非藥物療法,調動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注射抗生素就更大可不必,因為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對病毒是無效的。 近期流感盛行,有些人只要有個頭痛腦熱。就忙不迭地到醫院去打吊瓶。北京很多醫院的急診室可謂“吊瓶林立”輸液者或坐或躺,有人找不到位置,甚至蹲著輸液。一些患者認為,輸液比吃藥見效快,因此不愿意吃藥。專家指出,這種認識是絕對錯誤的 國際上公認的用藥方針是能口服的不采用肌肉注射,輸液過度的問題在國一直存在至少有一半的輸液是不用要的著名藥物不良反應,能肌注的就不輸液。即口服藥應該占到50%以上,肌肉注射占到30%~40%輸液占10%左右。但在有些醫院,輸液的比例甚至超越四成。 三種用藥方式中,吃藥的不良反應最輕、最慢,因此最安全,輸液不良反應最猛也最快。口服藥經過腸胃道吸收才進入血液,生物利用率一般不會超過50%因此過敏反應一般比擬緩和,不會危及生命。輸液是將藥物直接注射入血液,生物利用率為100%藥物濃度比口服藥高得多。一旦呈現過敏,患者可能在幾分鐘內出現休克,甚至死亡。由于靜脈輸液必需借助醫療器械,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呈現問題,都可能導致不適甚至感染。如果輸液速度過快,有可能因循環負荷過重造成肺水腫,老年人還有造成心力衰竭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