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談婚姻之中的哲思感悟 前些天,我和幾位朋友閑聊,談論到有關婚姻的話題。有個朋友貿然發問,“世界上最不幸福的婚姻,是由哪兩個人組成的?”然后,在大家思考之時,沒等有人回答,就直接自問自答——“世界上最不幸福的婚姻,是由一個‘盲人’和一個‘聾啞人’組成的。” “盲人能聽見聲音能說話,卻看不見;聾啞人雖然能看見,卻聽不見聲音,更不能用語言表達”,朋友接著補充到,“這樣的兩個人組成的婚姻,是最不幸福的——因為他們相互間無法溝通交流。” 在座的幾位朋友,聽完敘述都表示贊同——而我只是略加思索,然后回答,“你說一個盲人和聾啞人組成的婚姻,因為無法溝通交流,就不會得到幸福——雖然粗略一聽覺得有道理,但你所說的未必都對。”我接著補充—— “如果說盲人和聾啞人在一起不能直接交流,那么在盲人和聾啞人之間,找一個會手語的健全人做交流媒介就可以了;如果聾啞人會‘唇讀術’,再會刻盲文,那就能相互交流了;如果盲人會打手語,聾啞人再會刻盲文的話——那么直接交流溝通就不成問題了。”聽完我的話后,沒有一個人不表示贊同。 不知道那位朋友提起那個問題是何用意,也不知道世界上是否真的有盲人和聾啞人一起組成的婚姻。其實,細想朋友的那個問題,也是很深奧的,而我的回答也是值得人思考。 在此,我把對朋友所提的問題,進行思考后得到的感悟,以及我回答問題所表述的言論中,所包涵的內涵——分別做一個細致的闡述: 雖然,你我都是正常人,然而在組成婚姻后——既要學會做“盲人”和“聾啞人”,又不能完全做“盲人”和“聾啞人”。或許,我這句話乍一看有點前后矛盾,但等我把道理講清楚,就會覺得合理了。 首先,在婚姻中學會做“盲人”,就是在婚姻中應該學會包容,包容愛人身上的某些缺點和不足,學會容忍,不能“眼里不揉沙子”,寬容那些生活中的缺憾和不如意之處。也不要去觀望他人的生活,不要因為羨慕他人的奢華富足而貪慕虛榮,從而對自己的婚姻生活抱怨重重心理失衡。應該過好自己的日子,不必拿自己的婚姻和伴侶與他人的家庭生活對比。 在婚姻中學會做“聾啞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去聽家庭內外的閑言碎語,也不要隨便把自己家庭的內部消息透露給別人,更不必在背后議論別人的生活——既要遠離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談,少說閑話,不和外人隨便議論家長里短的事。在與愛人拌嘴時,切不可口不擇言,千萬不可說絕情的話,不能惡語傷人和揭短翻舊帳。為了一小點兒事情鬧矛盾時,不要把一些不相關的話題都牽涉進來,以避免矛盾加大——即使爭吵也一定要學會忍讓,不能據理力爭尖酸刻薄,不能言語犀利不計情面——切不可得理不讓人,更不能在無理之下百般辯駁胡攪蠻纏。不過,在日常生活中對于愛人一時沖動說的某些話,也要學會寬容,不能針尖對麥芒,也不要揪住不放;對于愛人的某些嘮叨,可以裝作沒聽見,而不必斤斤計較。 在婚姻中不能完全做“盲人”,就是對于愛人身上的優點,你要學會發現學會欣賞,不要因為工作繁忙或收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擾而對愛人無視冷落。也不能因為孩子而忽略了對愛人的關愛,要把自己的目光永遠關注在愛人身上,時時處處為愛人著想,千萬不可對愛人視而不見。很多人習慣說“審美疲勞”,其實并不是看的時間太久了,而是不會去欣賞和發現——無論在婚姻中相處時間多久的兩個人,即使再熟悉,偶然也會在不經意間發現對方身上展現出來的優點和長處。每個人身上的“閃光點”都有很多,所以要在婚姻中學會欣賞,也不能總用老眼光來看待愛人——要學會欣賞學會品味,不可藐視和無視對方。而對于在家庭中所要做的家務和擔負的責任,更不能袖手旁觀或裝作沒看見,而要積極主動的為婚姻和家庭付出,全心全意奉獻自己的愛和力量。對于在婚姻生活中發現的某些問題,即使再微小,也要誠懇對待并即時的加以修復和彌補——不能因為懶惰或拖沓,而最終致使問題不斷加劇;對于感情上出現的裂隙和隔閡,要即時的加以修補,有了不同意見要即時加以溝通。有時候影響夫妻感情和形成感情鴻溝的,就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和在漫不經心中被忽略的小事情小矛盾小問題,而沒有得到即時的解決,最終全部累加在一起——越聚越多越拖越嚴峻,從而就造成夫妻間的分歧越來越大,最終導致夫妻感情破裂。 并且,不能完全做“盲人”,還有另外兩個意思:在婚姻生活中,有時候會遭遇一些挫折和困難——無論何時何地,不管現實的景況有多么的不好,你都不要目光黯淡或目光短淺;要學會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在失望中發現希望,并把事情看得長遠一點——不要只顧眼前利益和面前的得失,更不要一遭遇困難就心灰意冷失魂落魄。即使生活再艱苦,也要樂觀的去面對現實,然后選擇堅強和振作,和愛人共同攜起手來去戰勝困難構筑美好。 其次,在婚姻生活中,有的人往往抱怨自己的生活沒有幸福,問題之所在——并不是他(她)生活景況不好,而是因為羨慕別人并貪慕虛榮,或被不切實際的夢想所迷惑,就不能用正確的眼光來看待現實,也不會看到生活中那一點一滴的轉變和改善。雖然每個人在愛情和婚姻中,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如果在戀愛時可以展開無盡的憧憬和遐想,而在結婚后就要講求的實際一些——應該放下自己原有的“夢幻”,而是真心真意的去接受現實,并在現實之中學會知足學會欣賞和發現美好。有的人,總說自己沒有幸福——然而,有時只要轉換視角或換一個心態和眼光來看待現實和周遭事物,你就會發現——你苦心尋覓的幸福,其實就在你的身邊。 在婚姻中不能完全做“聾啞人”,就是每當愛人在工作中取得某些成績,或是在生活中取得某些進步,哪怕是穿了件新衣服,你都要即時的做出肯定、鼓勵和稱贊(但不能虛偽應付)。對于自己心中對愛人的那份愛,更要學會表達——表達愛意,有時并不需要貴重禮物和千言萬語,而是那句發自內心的“我愛你”。而對于愛人在生活中,對婚姻家庭和你個人提起的某些良好的意見和建議,你要即時采納虛心接受,而不能充耳不聞。對于自己內心的某些想法,要即時的和愛人加以溝通交流,而不要只憋在心里,不要因為心存不滿卻不說出來而“暗氣暗憋”或對愛人發“無名火”——在生活中,切不可和愛人“打啞迷”,有什么意見和建議,應該放在桌面上,心平氣和的講述出來。 綜上所述,可以把“世界上最不幸福的婚姻,是由一個盲人和一個聾啞人組成的”這句話,理解為:不幸福的婚姻,是由一個不會欣賞伴侶和看不到生活希望與幸福的人,和一個不能虛心接納愛人的誠懇意見又不會表達自己的愛意的人組成的。如果真的讓盲人和聾啞人組成婚姻——那么就盲人和聾啞人而言,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長處,都可以承擔某些工作和相互間加以彌補。其實在婚姻中,夫妻之間也可以相互協助相互彌補,相互取長補短,或者各自在家庭生活中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特長,擔負起某種責任,做好每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更好的建設和構筑甜蜜愛情和幸福婚姻。 下面再解釋一下,我回答朋友問題的那三句話,所包涵的內涵: (1)“在盲人和聾啞人之間,找一個會手語的健全人做交流媒介”: 雖然在正常人組成的婚姻中,在夫妻間相互交流時,不需要他人來做媒介——但夫妻在溝通交流中,也需要不斷找尋共同語言以搭建交流平臺。如何找尋共同語言和話題,需要人生觀、價值觀和婚姻觀念的協調,需要在生活中某些問題上相互遷就、相互包容、相互幫助——從而在互幫互助互惠互利中,不斷的彌補缺憾和增進感情。同時,在生活中也要不斷去尋覓感情的“契合點”,不斷搭建感情交流思想溝通的平臺——感情交流平臺的搭建,在于你對愛人無微不至的關愛呵護,在于你對愛人的理解和包容,在于你在生活中不斷的去找尋和創造你和愛人增進感情的機會——從而在生活中找尋時機、把握時機和創造時機,來為愛人制造浪漫制造驚喜制造溫馨的生活氛圍。 (2)“聾啞人會‘唇讀術’,再會刻盲文”: “唇讀術”就是通過看別人說話的口型,就能知曉其說話內容的特殊能力,也是一種超凡的理解力。而在婚姻之中,需要你與愛人相互理解,需要你去善解人意。應該每時每刻,設身處地的多為愛人著想,不要一昧的為追逐自己想要的幸福而忽略愛人的感受。在婚姻之中,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忽略愛人的感受;并且某些事情在做之前,是應該先和愛人溝通好了的,不能妄自做主。在生活中要學會理解,理解愛人,理解愛人的苦衷,諒解愛人身上的不足和過失(不觸犯黨紀國法的)。在愛人遭遇某些煩惱時,要學會傾聽、勸解和開導,用你的理解和關愛,幫助愛人擺脫陰霾戰勝困難走出低谷。 “盲文”,是一種文字形式,也是一種交流工具和溝通方式。在婚姻中與愛人溝通交流的時候,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有時表達某種心意,用不同方式的語態、語氣和語速來陳述表達,會取得不同的效果。即便是好心好意,如果不注意表達方式,也難免言語生硬,或遭別人誤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和愛人商量事情還是給愛人提建議,不管是在何時何地都要注意語言表達方式,并且在說某些話時得講究時機,而且在說話前要加以斟酌——切不可因為一時沖動,不顧愛人感受,更不能不計情面惡語傷人。 其實,聾啞人會“唇讀術”,再會刻盲文,還有另外一個意思:乍一看,“唇讀術”和刻盲文,這兩項工作都是由聾啞人來做的——綜合前兩小段的闡述來說,就是在婚姻中的每個人,不僅要學會理解還要學會表達。而這里聾啞人既要會“唇讀術”,又得刻盲文,顯然聾啞人所要做的工作比較多。在婚姻中雖然倡導“男女平等”,但在某些時候,尤其是家務活的分擔上和家庭建設財物開支的分擔上,往往是某個人分擔的多一點出得力大一點。而無論夫妻雙方各承擔多少家務分攤多大的經濟負擔——無論你承擔和分攤了多少,你都不要抱怨,而是應該虛心誠懇。覺得自己在家庭建設中付出的財力大,不能居功自傲也不能橫生抱怨;而如果看到愛人承擔的家務活兒比你多,你應該幫忙料理,不可悠哉悠哉做“甩手東家”。 在婚姻中,哪怕你為愛情付出的愛和辛勞再多,得到的愛再少,也不要抱怨,但可以向愛人委婉的提出意見。不過,很多時候,人的付出與得到的回報,是很難成為正比的,在工作上是這樣在婚姻中更是如此。而婚姻是建立在愛之上的,切不可以尋求回報為初衷;而是要讓你愛的人,能真正的感受到你對她(他)的愛,感受到溫馨和幸福。所以,為了愛情,為了讓愛人得到幸福,所以在婚姻中你付出的辛勞多一點,承擔的家務和經濟負擔多一點,都不必抱怨——在你不斷的努力為愛情付出之中,你也會得到愛人回饋給你的愛。即使,得到的回饋再少,也應該學會知足和知道感謝(感恩)。所以在婚姻中,不必過多的計較自己的得失。 (3)“盲人會打手語,聾啞人再會刻盲文”:在婚姻中無論是情感交流還是感情生活等等,一切都是相互的——這就需要組成婚姻的雙方,相互的適應相互的融合,相互間的理解包容相互間的寬容體諒,相互間的關愛呵護而不斷為愛為對方付出;并且,在生活中相互間找尋適合對方的情感和感情交流方式與方法,尋找更多的共同點,共同為愛情為婚姻為家庭建設奉獻自己的一份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對于“打手語”和“刻盲文”而言,也可以看作夫妻之間達成的某種默契。在婚姻中夫妻間注重情感交流和感情培育的同時,如果再達成一種默契——無論在何時何地,在用語言進行交流之外,只用一個簡單的動作和手勢或者會意的微笑和眼神,就能夠傳遞信息和知曉對方心意的話,那么夫妻之間的感情和親密度都會增進,而有了默契之后的生活也會更加的美好幸福。 “盲人會打手語,聾啞人再會刻盲文”——仔細想想,似乎有點行不通。因為即使盲人會打手語,但卻無法直接用手語交流,因為盲人看不見。所以,這就需要盲人在打手語的同時,需要聾啞人刻盲文來及時的回復——只有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及時的溝通。盲人打手語,聾啞人刻盲文,同時進行,及時交流。 而夫妻之間,也需要進行及時的交流和溝通,有什么想法、建議和意見,都需要及時的和對方商量探討。如果有意見,切不可暗氣暗憋,更不能等到問題嚴重了才知道坐下來商談。在交流探討中,要注重方式方法,選擇適合對方的方式方法;選擇好交流的時機和方式方法,以及談話的語氣語速。最基本的,你所說的話,能夠讓對方聽懂和接受——這也是需要相互間,都要為對方考慮的,既要在乎對方的感受,又要盡可能的讓自己所說的話發揮作用。 所以,對待慢脾氣的人,說話做事切不可太過焦急;對待急脾氣的人,更不能急皮酸臉。就找尋能被對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方法,來心平氣和的進行交流。在及時而長久的交流溝通之中,夫妻間的關系就會更加緊密,感情也會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 文章寫到至今,并沒有寫出什么深刻的道理,也只是書寫少許個人感悟——本不想長篇大論,把心得感悟表達出來,也就駐思停筆了。就把這篇小小的短文,奉獻給大家。或許能給您帶來一點感悟,如果您真的有所感悟的話——就不枉費我寫文章花費時間,思考耗損腦細胞,打字磨耗鍵盤了。 最后,祝朋友們婚姻幸福,愛情甜蜜,生活萬事如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