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一定會驚嘆莎翁的管理智慧。《威尼斯商人》通過活靈活現的描寫,一覽無遺地揭示了商人憂心資產價值縮水的忐忑不安,以及他們對資金融通的需求。年輕的商人薩拉里諾,一看到沙漏的時計,就想起海邊的沙灘。“仿佛看見我那艘滿載貨物的商船倒插在沙里,船底朝天,它那高高的桅檣吻著它的葬身之地。”一看到石塊筑成的神圣教堂,就會立刻想起那些危險的礁石。“它們只要略微碰一碰我那艘好船的船舷,就會把滿船的香料傾瀉在水里,讓洶涌的波濤披戴著我的綢緞綾羅。方才還是價值連城的,轉瞬間盡歸烏有。”對投資人和企業的經理人而言,難以捉摸的景氣與劇烈的競爭,對資產價值的殺傷力,恐怕不亞于海面上無情的風暴,或是淺灘上的礁石!
年長的商人安東尼奧說的話,對我們投資人來說,是那樣的意味深長。他說:“我買賣的成敗并不完全寄托在一艘船上,更不倚賴著一處地方;我的全部財產,也不會因為這一年的盈虧而受到影響,所以我的貨物并不能使我憂愁。”這家伙顯然做了點分散風險的工作,而且他的財務實力也經得起可能的損失。這句話要求我們投資人要時刻提醒自己:這家公司是不是把成敗“寄托在一艘船上”?我是不是把投資孤注一擲? 講究義氣的安東尼奧,一心想出錢幫助好友巴薩尼奧,追求一位名叫鮑西婭的富家千金。但問題是安東尼奧全部財產都在海上。他當時既沒有錢,也沒有可以變換現款的貨物。所以他想去試一試自己的信用,看它在威尼斯城里有些什么效力!他想憑著一點面子,能借多少就借多少!看來企業光有財產而沒有足夠的現金,還是會周轉不靈的!于是安東尼奧找上威尼斯當地最有錢,卻一直飽受歧視的猶太籍銀行家夏洛克。希望從夏洛克那里借到錢。 夏洛克很客氣,說安東尼奧是個好人,是個有身價的人。“可是他的財產還有些問題,他有一艘商船開到特里坡利斯,另外一艘開到西印度群島,第三艘船在墨西哥,第四艘到英國去了,此外還有遍布在海外各國的買賣。可是船不過是幾塊木板釘起來的東西,水手也不過是些血肉之軀。岸上有旱老鼠,水里也有水老鼠;有陸地的強盜,也有海上的強盜,還有風波礁石各種危險。”雖然這段話,是那樣的尖酸刻薄,但是它卻充滿了管理的智慧。呵呵,要想當個稱職的銀行家,對潛在客戶的經營狀況,還真要下點工夫。在夏洛克眼里,所謂的資產都充滿了風險。 安東尼奧費盡口舌,終于與夏洛克談成了一筆三千元的借款。為了報復過去被安東尼奧歧視的羞辱,夏洛克要求簽訂如下契約:當安東尼奧無法如期還款時,夏洛克可以割下他身上任何部位的一磅肉!這項條件看起來十分的殘酷,但是現在的資本市場難道會比夏洛克更仁慈嗎?當企業傳出可能有財務危機的消息時,不論是否屬實,這個公司被銀行全面抽緊銀根的狀況,其影響絕對不亞于一場暴風雨,經理人消瘦的也絕對不止一磅肉!企業經營失敗,經理人會失業,但背后的股東卻可能輸掉所有的家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