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水草的地方,草洞是釣鯽魚的黃金位置,特別是萬物復蘇的春季。釣友們關于春釣鯽魚的文章也都寫了不少,我不嫌絮叨,就這個問題,也根據自己的經驗談談個人的看法,純屬探討交流,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斧正。 一、選窩是基礎 俗話說“釣魚不釣草,等于是白跑”。春天以釣鯽魚為主,而在水草豐盛的地方,往往是魚兒愛逗留的地方,在此垂釣,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此春季釣鯽選草窩最好,選好窩是釣好魚的一個基礎。如果水草較多,可選草洞,碗口大的草洞即可垂釣;沒有草洞的地方可用工具開一個;也可以釣兩片水草中間的草縫;如果岸邊草多,里面較少,可釣草的邊緣。這都是釣鯽魚的好地方。 選好釣點,要先試試鉤,多拋幾次鉤,看看掛不掛底,如果掛底嚴重,只能忍痛割愛,另選釣點了。 二、打窩是關鍵 打窩要準——釣得好不好,打窩是關鍵。只有打好窩,誘來了魚,才能釣到魚。在水草中垂釣,建議用打窩器打窩,打的準,誘魚快,魚集中,自然釣得多。常見很多釣友用手拋餌料打窩的方法,我認為這樣弊端不少。因為手拋打窩,一是動靜大,容易嚇跑附近的魚,二是有時拋不準,草洞、草縫本來就小,窩打偏了,就打入水草中,魚兒被誘來在水草中覓食,很難咬鉤,而你又不能調整魚鉤的落入點——把鉤放入水草中是不可能的。因此,除非你有百步穿楊的功夫,百發百中,還是用打窩器比較好。我曾經見一老年釣友,打窩的功夫不能不讓人佩服,每次用手拋餌料都照準浮漂落下,那個準啊,但廣大釣友打窩如此準的有幾人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來是多年練成的絕活。 窩料要好——能不能引誘來魚兒,要看你的窩料對不對口。我們這兒一般春釣鯽魚用酒米打窩,也有的用加入丁香、桂皮、靈草自制的藥酒泡小米打窩,效果比單純用酒泡小米要好。我一般還要在酒米里加入一些玉米面或小米面,打窩后在水中霧化,誘魚效果大大加強,這是我在垂釣過程中總結出的一個小經驗。打窩時還可以加入一些商品餌打窩,主要加入腥香或大香的餌料,它們味香霧化也好,誘魚效果不錯。加入一些商品餌的大腥或大香的餌料,效果更出眾。 三、釣餌是重點 魚兒誘來了,能不能吃你鉤上的餌料,還要看你的魚餌對不對魚的口味。早春釣鯽魚紅蟲,蚯蚓是很好的釣餌,一些腥香、大腥的餌料也不錯。我就曾經在早春用腥香型的餌料比用蚯蚓的釣得還好的情況。暮春時氣溫升高,一般都二十多度了,這時用蚯蚓的一般釣不過用商品餌的。用蚯蚓,只見魚窩冒魚星,很少咬鉤,都在吃窩料。而用腥香餌料,甚至香型的餌料,魚兒咬鉤變得積極頻繁。這是我多次垂釣摸索得出的經驗。 四、細節決定成敗 魚竿和線組——要用調性硬一些的魚竿,便于飛魚。采用傳統釣和臺釣結合的方法:長竿配合短線,線組用臺釣線組,這樣既好下鉤也方便提竿,還保證了信號靈敏。線要粗一些,用1.5號主線,0.6——1.0的子線,防止魚鉆入水草斷線損漂。鉤用窄鉤門有倒刺的丸世2——5號鉤,魚兒容易吸入口中,也不容易脫鉤。 浮漂——我們這兒的釣友一般很少用七星漂,都用立漂。春釣草窩,下鉤和提竿時浮漂要有一個翻身的空間,由于魚窩狹小,往往會掛草,容易造成跑魚或損壞浮漂。因此要選用短身小號浮漂,信號靈敏,也可避免掛草。還跟老釣友學了個不錯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剪一小段氣門芯,套在主線上,垂釣時用它把漂尾套在主線上,下鉤提竿時直上直下,非常方便,而且對浮漂靈敏度的影響也不大。 提竿——提竿時應輕抖手腕,無魚時鉤不出水,避免飛上天掛上樹;感覺中魚時立馬發力將魚提出水面,飛上岸邊,不給魚兒逃脫的機會,避免魚兒鉆入水草脫鉤。 逗魚——釣鯽魚要善于引逗,這一點除了初學者大家都知道。簡單說說吧。逗魚時要輕輕提起5——20厘米,再輕輕放下,可以隔一會兒反復進行,動態的魚餌容易引起鯽魚的注意和吞食。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很長時間魚兒不咬鉤,提竿引逗一下,立馬咬鉤。逗魚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總而言之,春天釣鯽魚,只要做到了以上幾點,一般情況下收獲應該是不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