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天國之薨(洪秀全的惡夢)1

     寒江雪凝 2010-05-04

    ★天國之薨(洪秀全的惡夢)


    太平天國終于死了——怎么死的?餓死的。
    在長達13年的太平天國“天京保衛戰”中,導致天國最后滅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天朝高層內訌,不是清廷,不是曾國藩,也不是洋鬼子,而是缺糧!在長達13年中,太平天國所有的戰事,其最初的出發點和最后的目標,幾乎都只圍繞著兩個字——搶糧!

    第一章 坐困愁城

    公元1853年6月,太平天國發動從南京指向武漢旨在拓展根據地的西征戰事,東王楊秀清親自掌握西征大軍的指揮權。
    太平天國西征軍從南京出發,6月10日,再占安慶,駐扎集賢關的清廷按察使張印塘率軍反撲,攻陷安慶,旋即全軍退駐集賢關外。這時,西征軍主力西進,無暇顧及安慶,折而向南,圍攻南昌,因為懸軍深入,久攻不克,9月下旬,撒圍南昌,分兵三克安慶,兼克九江。9月25日,翼王石達開領兵進駐安慶,構筑營壘、戰壕、炮臺,使安慶成為南京的前衛重鎮,是西征軍的有力支撐點,隔斷了安徽長江南北岸的清軍往來,為西征軍主力開辟安徽根據地創造了有利條件。
    果然,1854年1月,西征軍主力攻取廬州,底定廬州以南、長江以北各州縣,完成了開辟安徽根據地的戰略任務,同時,安徽省變成了西征軍進擊湖北的前進基地。無可否認,一舉開辟安徽省根據地,乃是楊秀清西征的得意之筆。但西征軍進入湖北后,離開南京遙遠了,楊秀清卻繼續抓住指揮權不放,進行“遙控”指揮,就難免貽誤戎機了。
      太平天國輕易開辟了安徽根據地,使楊秀清產生了輕敵冒進的情緒。反映在西征軍1854年2日中旬,水陸圍攻武昌時,分兵石祥貞等進攻湖南,開辟湖南根據地,結果削弱了進攻武昌的兵力,所以直到6月下旬才攻占武昌。占領武昌之前,湖南西征軍因兵力不足,以至太平天國官兵斗志不堅,自6月1日湘譚戰役失利后,湖南西征軍便一蹶不振,即使楊秀清命曾天養軍增援湘北,也沒有扳回湘北敗局。曾國藩則乘勝追擊,10月14日,攻陷武昌,順江水陸東下,直撲九江。
    這種敗局的出現,主要責任要由楊秀清來負,其原因是:
    第一,軍情瞬息萬變,移步換形。如果楊秀清要掌握西征軍的指揮權,應該隨軍征戰。“遙控”指揮,徒然貽誤戎機。如1854年6月,西征軍與湘軍在湘北爭奪戰中,曾天養發現敵軍兵力強大,很有戰斗力,擬棄守岳州,打報告回南京請示東王楊秀清。報告先到安慶,須經石達開審查后再轉稟東王。翼王石達開是在西歷7月30日收到曾天養的報告的,再轉給東王,東王再研究決定下命令給曾天養,木船逆水行舟到湖南,總須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即是曾天養應在9月才接到東王的指示,而岳州已于7月25日失守,曾天養巳于8月11日戰死。遙控指揮,如何能不打敗仗!
    第二,西征軍前線的最高指揮官石鳳魁畏縮懦怯,面對與他同一級別的將領韋俊、石祥貞等,難以做到統一指揮。反過來說,楊秀清本應派威望頗高的翼王石達開作為西征軍統帥,方可以隨機應變,審時而動,何至于湖南敗績,武漢失守?楊秀清老于軍事,曾經考慮到這個問題,先后派韋昌輝、石達開去湖北前線指揮軍事,但是,派出了又把他們追回來,原因何在?舍不得交出軍事指揮權!
    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后不久,楊秀清揮舞起天父的棍棒、羞辱天王洪秀全,逼封萬歲(此處且按舊說),這是他要牢牢掌握軍權的根本原因。楊秀清和洪秀全一樣,是寧愿犧牲太平天國的全局利益,也不愿放松一點他個人的政治權勢,這才是西征軍湘北戰敗,武昌又失守的根本原因。
    第三,西征軍的兵力與作戰能力,充其量只能打一個省的戰爭。安徽的軍事勝利與輕易攻入湖北,使楊秀清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武昌還未攻下,便命令西征軍分兵出擊湖南,超過了西征軍的作戰能力。林紹璋孤軍防守湘潭,后無援軍,湘軍則水陸師兼而有之,還有地方團練輔助作戰,林紹璋哪得不敗!如果湖南西征軍真有能力的話,為什么曾天養增援湘北后,湘北爭奪戰又失敗?所以,楊秀清把湖南西征的失敗歸罪于林紹璋,顯然是很不公道的。
    第四,由輕易開辟安徽省根據地而輕率冒進,武昌尚未攻下,便分兵湖南,由湘北爭奪戰失敗而武昌失守,敵軍悉銳東下。楊秀清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由輕率冒進而一下子轉化為消極防御,命令燕王秦日綱堅守田家鎮、半壁山,在田家鎮與半壁山之間,用鐵練構筑堅固的攔江工事,結果被湘軍全部摧毀,秦日綱等敗退安徽省宿松、太湖。湘軍侵占田家鎮、半壁山后,猛攻九江。險惡的西征軍事形勢潑飄大雨般澆到了楊秀清的頭上,他這才不得不授予石達開指揮西征軍的全權,終于被石扳回了敗局,1855年10月,西征軍三克武昌。
    第五,如果湖北西征軍不分兵進擊湖南,而以這支兵首先掃蕩盤踞荊州的荊州將軍官文、盤據德安的湖廣總督楊霈等部清軍,建立湖北根據地,普遍推行鄉官制度,曾國藩哪能輕易攻陷武漢,直撲九江?
    戰爭的勝負,不單純決定于軍事力量的強弱,還牽涉到敵對雙方面政治、經濟等條件的對比。因此,對于太平天國的門戶——安慶保衛戰,就單純從太平天國方面的軍事活動來評論得失,這就難以說清安慶保衛戰失敗的根本原因了。
    1857年,太平軍退出湖北后,湖北巡撫胡林翼運用權術,交歡湖北總督、滿族權貴官文,居巡撫之位,行督撫之權。胡林翼利用他手中權力,整頓厘金、捐稅、漕稅等弊政,每月收入達40萬兩白銀,所以他能供應七八萬湘、楚軍的糧餉以及作戰費用。再加各省協餉,更見充裕。即以湘軍控制的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財力而論,早已大大超過太平天國的財力。再就地利、人和等方面來說,太平天國也屈居下風。胡林翼說:皖、鄂交界地段,“袤斜五百余里”,山勢起伏,連綿不斷。他在重要山隘關口,修筑碉卡,大型碉堡內可住的人以上,儲藏五六天的生活必需品,大有以逸待勞,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胡林翼的碉堡政策,雖不能全部限制陳玉成的馬足,但是,終究憑險依碉,擊潰了企圖跟隨陳玉成闖進湖北的捻軍,捻軍領袖龔得樹戰死。這次戰役,無異是陳玉成部與湘、楚軍的一場戰略大決戰,太平天國方面的損失是巨大的。
    就將領間的關系而論,指揮湘、楚軍的是湘軍巨擘曾國藩、胡林翼,他們兩人完全通力協作,互相救援,一部分經制兵將領如滿人多隆阿等,都得聽命于官文,胡林翼既能行督撫之主權,多隆阿等對胡林翼的指揮,也就俯首貼耳。而在太平天國方面,陳玉成與李秀成面和心不和,與后來增援安慶的干王洪仁玕、覃王林紹璋等意見頗深,作戰時不能同心協力,又將如何決勝于疆埸之上?值得注意的是,太平天國退山湖北后,胡林翼全面恢復舊秩序,厲行保甲,組織團練,又輕徭薄賦,籠絡人心,所以陳玉成在1861年春統軍打進湖北后,如入無人(理睬)之境,不能在敵人的后院煽風點火,白白勞師遠征。
    在軍事兵種上,湘軍擁有強大水師,完全控制了長江的制水權,杜絕安慶太平天國守軍的水上接濟。根據以上情況的對比,安慶保衛戰的前途是敗局已定。1860年夏,安慶保衛戰開始前,胡林翼告誡悍將多隆阿說:“用兵之道,全軍為上策,得土地次之。殺賊為上策,破援賊為大功,得城池次之。”多隆阿自以為兵精將悍,企圖于陳玉成軍前來解圍安慶前攻陷桐城,遂派兵強攻桐城。胡林翼一再致書多隆阿,命令他停止攻城。信中說:“惟攻堅非至謀,扒城尤非善策。驅血肉之軀與炮石相抗,精銳徒傷,士氣不振”、“老兄目前攻二壘,帶傷及不列等不報者約千令人。若再以梯攻城,不知又傷多少?”令立即停止攻城,另籌良策,說明作戰時應以保存有生力量為上,不要爭一城一地的得失。陳玉成在這點上認識不足,堅持死救安慶,不止一次率領主力沖入敵方預置陣地中去與湘、楚軍肉搏,最后,他手中的主力打光了,士氣瓦解,兵無斗志。關于這個問題,《李秀成自述》中說得很清楚,當時,連李秀成也不同意陳玉成用死拼老本的方法解安慶之圍。
    從上所述,可見太平天國自定鼎南京以后,在長達十多年的時間里,戰事頻仍,雖有兩破清廷江南江北大營的輝煌勝利,但西征東討,豕突狼奔,總給人以焦頭爛額、疲于奔命的“困獸”感覺——這究竟是為了什么?
    原來,在長達13年的太平天國“天京保衛戰”中,導致天國最后滅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天朝高層內訌,不是清廷,不是曾國藩,也不是洋鬼子,而是缺糧!在長達13年中,太平天國所有的戰事,其最初的出發點和最后的目標,幾乎都只圍繞著兩個字——搶糧!(待續)

    在太平天國最后的日子,南京城厚實的城墻一度被轟開大缺口,但曾國荃親率的湘軍卻不得其門而入,而第三次清軍長驅直入的原因,竟是因為守城的太平軍已經餓得舉不起手中的刀槍!


    從戰略意義上說,由于高層人物急功近利,定都南京的決策,成為導致太平天國滅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或許,這就是石達開最后進軍大西南的戰略意圖?可惜的是,覺悟已經太遲。
    1853年3月19日,太平天國攻克南京,立即決定建都于此,從而結束了流動作戰局面,進入以南京為中心的“設官據守”的新階段。這是太平天國戰略上的一大轉折。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之所以決定在南京定都,除了“金陵為王氣所鐘”的心理因素,主要是看中江南富庶,米糧豐足。這從領導集團內部在攻克南京之初,關于建都戰略討論中得到證明,1853年刻頒的《建南京于金陵論》反映了這場討論。其中多次提到江南民情“富厚”,“天下糧食盡出于南方,如江西、安慶等省,順流而下,運糧亦順便易;至浙江、江蘇,其地更近,尤為迅速”。又有稱江南“米粟最多,是天下所不能及也”。
    李秀成在《自述》中回顧這場討論時,談到洪秀全、楊秀清改變“本欲取河南為業”的初衷,而決定定都南京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聽取了一個湖南水手的意見,因為“河南河水小而無糧”,南京則“民富足余”。清朝封建文人也證實,太平天國放棄集中全力北伐,是由于“北路陸地乏糧,難于饋運;今據長江之險,舟師萬千,宜先據南京為偽都,再圖北犯……遂于金陵建偽天王府。”史實表明,豐富的糧食資源是太平天國定都南京的一個重要經濟原因。
    從定都南京到1856年6月,是太平天國前期軍事上的鼎盛時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戰略防御之后,太平天國分兵北伐、西征與保衛南京。北伐基本重復了永安之后的運動戰策略,至1855年因孤軍深入、糧盡彈絕而以失敗告終。西征經歷了一度曲折反復,到1855年初轉敗為勝,進展順利。1856年3—6月,太平天國擊潰了清軍江北與江南大營,進入軍事上的全盛時期。
    然而,從戰爭最后的結局、即改朝換代的長遠戰略目標來看,洪秀全等人定都南京,卻是戰略決策上的致命失誤:
      一、江蘇南京的地理位置處在“吳(越)頭(荊)楚尾”的長江中下游,受到清朝西南方各省的經濟實力和東北方各省政治勢力的雙重夾擊,即兵家所謂“四戰(四面受敵)”之地(見本章附文);作為清廷的財源之區,江南一旦有失,被掐住財政咽喉的清政府必然以死抗爭,決不能也不會給太平天國坐下來喘氣的機會;尤其是,太平天國這種把農業生產基地作主戰場的戰略構思,無疑會在戰爭的過程中使廣大農村變成一片焦土,即使在軍事上不斷戰勝敵人,也必然會在經濟上餓死自己(事實正是如此);
      二、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對于業已統治中國近兩個世紀的龐然大物——清朝來說,太平天國決不可能僅靠幾次戰役的勝利甚至是重大的勝利,就可以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滿人來自關外,最不濟的時候還有東北三省可以依托,而太平天國就如同擺在砧板上的肉,一旦首都被圍,立即就會走投無路,成為甕中之鱉;
      三、最終嚴重的問題在于:在戰事頻仍的狀態下,由于沒有鞏固而穩定的后方生產基地,解決百萬軍民的口糧,從第一天開始,就已經成為太平天國政權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為了探討南京的糧食補給問題,先要回顧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前,是如何解決軍糧供給的。
    太平天國初期并無一定正常的征糧制度,多采取“因糧于民”、搶割、購買等方法。征糧對象主要是地主富家,“所過粵西州邑,搜刮貲糧。每遇富室鉅家,必掘土三尺。”
    太平天國起義之初,從金田—江口墟至永安的5個戰場,都是典型的防御戰局。太平天國據守在狹小的戰役基地上,沒有戰略后方,缺乏持續的糧源。金田起義時的聚糧不久耗盡,“糧食暫時短少,東西王誥諭眾弟妹概食粥,以示節省。”
    為了取得給養,楊秀清多次實施戰術機動,試圖奪取黔江渡口,皆為清軍擊敗。突圍至中平,又將各村墟余糧集中儲備,以供防御軍需。清軍三路進犯為太平天國務個擊破之后,遂改行“堅堵”,斷絕交通線。太平天國只得返旆新墟,將早稻割獲充作軍糧。
    在清軍前后堵剿下,太平天國“鹽糧將盡”,突圍而出,沿途就食籌糧,輾轉而至永安。李秀成自述中說:“西王、北王帶旱兵在大黎里屯扎五日,將里內之糧谷衣食等,逢村即取,民家將糧谷盤入深山,亦被拿去。”
    1851年9月25日,太平天國攻克永安,駐守半年多。除沿途籌糧運入州城外,又乘清軍尚未集結,“每日仍出搶掠近處村莊”。據10月17日估計,太平天國“積谷可三、四月之守。”
    同時,太平天國又發動軍民,搶割秋禾,“茲查逆匪糧米,自去歲閏八月搶割之后,倉廩甚豐。自去歲獲犯即供足敷今年正、二月之食。”當時“所有附城近處禾稻,皆為賊收,是以充足。”
    太平天國永安突圍前不久,賽尚阿奏報了太平天國籌糧方法和效果,說;“查匪踞永安以來,因糧于民,擄掠附近各村,糧米無短絀。”此外,太平天國還派人采購,居民也接濟軍資,清軍根據咸豐帝多次嚴諭,“嚴行禁拿,前后獲犯不少,賊之接濟實已無多。”
    以上5個戰場的戰局表明,單純防御戰略不能解決持續的糧食補給,反而因日漸消耗,糧食軍資危機不斷加劇,有限的儲備不能支持持久的防御戰局。永安突圍之后,楊秀清等人開始轉變戰略,由單純防御逐漸過渡到積極運動,太平天國從此不再固守在貧瘠的山區村墟,而是向敵人防守薄弱的內線與腹地長驅進軍,把桂林,長沙、武昌、南京等大城市作為近期攻取目標,沿途攻城略地,清軍無法再圍困封鎖太平天國了,糧食軍資補給的困難也因此得以解決。
    這一階段,太平天國逐步形成了(勒令地主作)“貢獻”和“打先鋒”(打家劫舍)兩種征糧措施。在進軍途中,太平天國派遣分隊,先行數百里,“前往遍張告示,令富者貢獻貲糧,窮者效力。”如果富戶不肯貢獻,則采取打先鋒的方式,強制征收。江忠源說:“粵逆志在擇肥而噬,下戶窮管搜求不暇。且或以時詐示仁義,愚弄吾民,買飯求漿,多給市值。”太平天國“赴(桂陽)州城,所過非官吏不妄殺,見鄉民愿從者與俱行;倘不,亦不強也。居人家,每食延主人上坐,以誘致徒黨。遇賊者皆傳其不殺,頗狎之。”
    可見,太平天國初期有較嚴格的群眾紀律,打先鋒的對象是官吏、富室,對一般人民秋毫無犯,買賣公平,予以保護和尊重。
    由于戰略方針的轉變,太平天國嘗到了“不賈而封殖,不耕而飽食”的甜頭,便錯誤地以為,“吾以天下富室為庫,以天下積谷之家為倉,隨處可以取給。”“……則金銀五谷,來源無窮。”
    因此,太平天國把重要補給來源在放在戰場上,企圖以“搶”度日。每當攻克城市,清政府糧倉,金庫,軍械庫一概沒收,成為太平天國戰利品。岳州,武昌、九江、安慶、南京等三十余座城池所有清政府搜刮的民脂民膏,皆入圣庫。以致沿江東下時,萬舸千船,皆置輜重。
    1852年7月,太平天國在湘南,采取“向富戶訛索谷米銀錢”,或“代賊買辦谷米物件”,前者是要貢獻,后者為購買。太平天國撤圍長沙,進軍武昌時,“虜劫之局一變屢變。始則專虜城市,不但不擄鄉民,且所過之處,以攫得衣物散給貧者,布散流言,謂將來概免租賦三年。鄉民德之,以致富者坐視城中困守,不肯捐助一錢,貧者方幸賊來,借可肥己。”
    1853年2月,太平天國從武昌,“下九江時,到處遍張告示,首以‘薄賦稅,均貧富’二語煽惑愚民,是以赍糧資賊者沿江皆是。”由于迭克城池,給養取之清政府庫藏。太平天國不再“因糧于民”,而且厚待農民,始則謂“概免租賦三年”,繼則宣示“薄賦稅,均貧富”,而且將所獲衣物救濟貧者,因而深得農民擁護和支持。
    至于糧食的配給,從金田到南京,太平天國大體上采取人無私財與平均分配的辦法。張德堅在《口糧》中記載:“偽官雖貴為王侯,并無常奉。惟食肉有制:偽天王日給肉十斤,依次遞減,至總制半斤,以下無與焉。其偽朝內務官,一切衣食,皆向各典衙官取給,軍中亦然……惟禮拜錢及糧米油鹽一律皆有定制:偽官每人每七日給錢百文,散卒半之。每二十五人每七日給米二百斤,油七斤,鹽七斤而已。”據此折算,太平天國官兵每人每日分給米1.14斤(1斤2兩2錢),油鹽各4錢。如果糧食緊張,官兵即要減少定量,例如金田起義后不久,全軍“概食粥”。在道州,“每夫一人早,晚只給飯二小碗,不能充腹。”
    太平天國采取的劫富征糧、平均分配的糧食政策,保證了全軍將士“同食同穿”。這對廣大貧苦農民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李秀成說,許多貧寒之家“各因食而隨”,參加了太平天國。當太平天國進軍兩湖三江時,“富者,文弱者吞聲以填溝壑,窮者、強有力者遂甘心從賊,自去投營,以圖溫飽”。正因為滿足了渴望生存的貧苦農民的基本物質利益,從而使部隊發展至十數萬人,形成燎原之勢。
    必須指出,這一時期的各種籌糧方法都不是以開辟補給基地,建立戰略后方,發展生產,保證持續糧源為前提的,而是單純防御狹小基地或流動作戰的戰略產物,雖然在當時有較大的軍事和經濟效益,但從持久的戰爭局面考慮,此種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掠奪方法,太平天國很快就嘗到其帶來的苦果。(待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手机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偷拍精品|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一区|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又爽又黄又无遮掩的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 极品尤物被啪到呻吟喷水|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20| 成人久久免费网站|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jizz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高清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AV手机在线观看片| 成人亚欧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97|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野外做受三级视频| 小妖精又紧又湿高潮H视频69| 秋霞鲁丝片成人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亚洲二区|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 94人妻少妇偷人精品| 女人被黑人躁得好爽视频|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 免费A级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双乳奶水饱满少妇呻吟免费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青APP| 欧美视频专区一二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宅男 |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